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理论特色
被引量:
1
1
作者
梁义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70,24,共6页
戴维森以约定-T作为联结真和意义的一般形式,提出了一条外延性意义理论的行动方案;他将真、意义、信念等要素融入其经验解释的理论框架中,赋予约定-T以解释力,使其理论呈现出形式理论和经验理论的有机结合的特色;戴维森的意义理论体现...
戴维森以约定-T作为联结真和意义的一般形式,提出了一条外延性意义理论的行动方案;他将真、意义、信念等要素融入其经验解释的理论框架中,赋予约定-T以解释力,使其理论呈现出形式理论和经验理论的有机结合的特色;戴维森的意义理论体现了充分利用逻辑分析手段的理论特色;戴维森的意义理论已涵盖语义学、解释理论、行动理论的相关内容,它始终以真和意义的关系为主线,充分论证了约定-T表征意义理论的必要性、可行性、可靠性和普适性,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语义论思想,表明了其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森意义理论
意义
真
约定-T
解释
理论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主要思想导源
2
作者
梁义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5-110,158-159,共6页
戴维森意义理论具有明显的思想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是其基本立足点,塔尔斯基真之语义论的约定-T模式充当其形式表征基础,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成为其经验解释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戴维森善于借鉴这些影响深远的思想成果...
戴维森意义理论具有明显的思想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是其基本立足点,塔尔斯基真之语义论的约定-T模式充当其形式表征基础,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成为其经验解释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戴维森善于借鉴这些影响深远的思想成果,使其意义理论呈现出一种解释性的真理论而潜在地具有非凡的理论优势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森意义理论
思想导源
真值条件论
约定-T
彻底翻译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及其对话辩证法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方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155,共5页
较之其早期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戴维森在20世纪90年代构建的后期意义理论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不是对其早期意义理论所做的无关宏旨的修补,而是体现了完全不同的理论旨趣和形态。对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进行分析探...
较之其早期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戴维森在20世纪90年代构建的后期意义理论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不是对其早期意义理论所做的无关宏旨的修补,而是体现了完全不同的理论旨趣和形态。对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戴维森的哲学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西方哲学的动态发展也不无裨益。戴维森通过引入解释者这一要素将解释活动置于解释者、说话者以及共同世界三者的互动关系之中。戴维森所构建的人—他人—世界三元互动的三角测量解释模式,旨在表明语言理解依赖主体间的语言交流互动,意义不是预先设定的,它是交流互动的产物,是解释行动的结果。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拒斥语言交流和意义的约定论,强调语言理解的主体间性,彰显对话性和动态生成性,蕴含了对话辩证法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森
的后期
意义
理论
三角测量解释模式
对话辩证法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理论特色
被引量:
1
1
作者
梁义民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70,24,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06GC-03)
湛江师范学院博士专项研究项目<戴维森意义理论研究>(ZW0703)
文摘
戴维森以约定-T作为联结真和意义的一般形式,提出了一条外延性意义理论的行动方案;他将真、意义、信念等要素融入其经验解释的理论框架中,赋予约定-T以解释力,使其理论呈现出形式理论和经验理论的有机结合的特色;戴维森的意义理论体现了充分利用逻辑分析手段的理论特色;戴维森的意义理论已涵盖语义学、解释理论、行动理论的相关内容,它始终以真和意义的关系为主线,充分论证了约定-T表征意义理论的必要性、可行性、可靠性和普适性,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语义论思想,表明了其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论特色。
关键词
戴维森意义理论
意义
真
约定-T
解释
理论
特色
Keywords
Davidson’s theory of meaning, Meaning, Truth, Convention-T, Theoretical feature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主要思想导源
2
作者
梁义民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5-110,158-15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7204000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06GC-03)
文摘
戴维森意义理论具有明显的思想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是其基本立足点,塔尔斯基真之语义论的约定-T模式充当其形式表征基础,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成为其经验解释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戴维森善于借鉴这些影响深远的思想成果,使其意义理论呈现出一种解释性的真理论而潜在地具有非凡的理论优势和影响力。
关键词
戴维森意义理论
思想导源
真值条件论
约定-T
彻底翻译
理论
Keywords
Davidson's Theory of Meaning, Ideological Origin, Truth Condition Theory, Convention T, Theory of Radical Translation
分类号
B81-06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及其对话辩证法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方兴
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155,共5页
文摘
较之其早期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戴维森在20世纪90年代构建的后期意义理论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不是对其早期意义理论所做的无关宏旨的修补,而是体现了完全不同的理论旨趣和形态。对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戴维森的哲学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西方哲学的动态发展也不无裨益。戴维森通过引入解释者这一要素将解释活动置于解释者、说话者以及共同世界三者的互动关系之中。戴维森所构建的人—他人—世界三元互动的三角测量解释模式,旨在表明语言理解依赖主体间的语言交流互动,意义不是预先设定的,它是交流互动的产物,是解释行动的结果。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拒斥语言交流和意义的约定论,强调语言理解的主体间性,彰显对话性和动态生成性,蕴含了对话辩证法的思想。
关键词
戴维森
的后期
意义
理论
三角测量解释模式
对话辩证法
语言哲学
Keywords
Davidson' s late theory of meaning
triangulation model of interpretation
dialectic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分类号
B81-0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理论特色
梁义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主要思想导源
梁义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及其对话辩证法思想
方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