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评价
被引量:
9
1
作者
梁美霞
刘怀如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154,175,共5页
根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特色的7大景观要素和5项美学评价指标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了量化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根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特色的7大景观要素和5项美学评价指标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了量化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美学价值较高,其美学价值级别属于优美景区,突出了保护区森林景观给人的整体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美学价值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建设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美霞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图为基本图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保护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其景观生态现状;并提出景观生态规划先行,完善功能区区划、分区保护与开发,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建设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的蛀干天牛种类及为害特征
3
作者
陈正浩
唐缙涵
+3 位作者
徐建国
赖钟俊
陈斌
梁光红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明确为害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林分的蛀干害虫种类及为害特征,为准确识别害虫与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辅以无人机观测,并结合不定期枯死木套笼观察,记录罗浮栲林分蛀干害虫的为害特征,并对采集的蛀干害虫进行...
[目的]明确为害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林分的蛀干害虫种类及为害特征,为准确识别害虫与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辅以无人机观测,并结合不定期枯死木套笼观察,记录罗浮栲林分蛀干害虫的为害特征,并对采集的蛀干害虫进行鉴定。[结果]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罗浮栲林分存在4种蛀干害虫,分别为后刺拟棘天牛(Neacanista retrospinosa)、紫缘长绿天牛(Chloridolum lameeri)、红腹柄天牛(Aphrodisium faldermannii rufiventris)和皱绿柄天牛(A.gibbicolle)。其中,后刺拟棘天牛占采集天牛总数的81.1%,为优势种群;4种天牛在形态学上差异明显,易于区分;4种天牛幼虫均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但蛀干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也可作为初步鉴别害虫种类的参考依据。[结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罗浮栲林分目前遭受多种蛀干天牛的危害。其中,红腹柄天牛的危害相较本世纪初明显减弱;新发现了紫缘长绿天牛和皱绿柄天牛;后刺拟棘天牛种群数量较高,已造成严重损失,是当前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栲
后刺拟棘天牛
紫缘长绿天牛
红腹柄天牛
皱绿柄天牛
为害特征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初探
被引量:
5
4
作者
梁文慧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评价戴云山保护区管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等方面建设思路。
关键词
福建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管理
生物资源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
被引量:
3
5
作者
黄雅琼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133-138,共6页
2015年6—10月利用样线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监测记录有两栖动物18种,隶属2目7科,以蛙科为主,黑斑肥螈、弹琴蛙和泽陆蛙的丰富度最高;属于保护区内模式产地物种1种为小棘蛙,属于福建省重点...
2015年6—10月利用样线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监测记录有两栖动物18种,隶属2目7科,以蛙科为主,黑斑肥螈、弹琴蛙和泽陆蛙的丰富度最高;属于保护区内模式产地物种1种为小棘蛙,属于福建省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黑斑侧褶蛙;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受季节影响较大,6月、8月、10月两栖动物种类分别为15种、14种、11种;不同样线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可能受两栖动物生活环境和保护区气候环境复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物种丰富度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蔡美双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21-23,共3页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闽中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发源地,地处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m,素有'闽中屋脊'之称。保护区建于1985年,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472.4hm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闽中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发源地,地处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m,素有'闽中屋脊'之称。保护区建于1985年,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472.4hm2,其中核心区5514.1hm2,缓冲区3515.4hm2,实验区4442.9hm2,森林覆盖率为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社区共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在德化生态县创建的意义与展望
7
作者
张荣琮
《福建林业》
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
该文基于国家级生态县生态环境保护类有关指标及德化县的生态环境基本情况,分析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德化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中的意义,指出其生态建设管理的主要成效,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县
环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群落特征
被引量:
18
8
作者
付达靓
刘金福
+3 位作者
黄志森
洪伟
郑世群
代立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采用样方法,对分布在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罗浮栲群落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群落总计有维管植物39科61属104种,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优势,叶片以革质的中小型全缘单叶为主。罗浮栲是...
采用样方法,对分布在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罗浮栲群落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群落总计有维管植物39科61属104种,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优势,叶片以革质的中小型全缘单叶为主。罗浮栲是该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但林下幼树幼苗较少。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各层次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栲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生活型
叶性质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模式探索(下)
被引量:
1
9
作者
涂青云
郑元捷
《福建林业》
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
二、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形态 1、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构成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型为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态区位独特。保护区的区位处于福建省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两大山脉之...
二、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形态 1、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构成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型为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态区位独特。保护区的区位处于福建省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两大山脉之后者的核心部位,保护区以戴云山主峰为主体,联同主峰旁边的九仙山、中尖、雪尾尖、土云岐等主要山体所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社区发展
福建省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区位
环境构成
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中屋脊——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
《福建林业》
2010年第1期1-1,共1页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处于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主峰海拔1856米,素有“闽中屋脊”之称,总面积13472.4公顷,森林覆盖率93.4%,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关键词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
屋脊
闽中
森林覆盖率
主体部分
德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实践探索
被引量:
2
11
作者
徐荣地
陈斌
蔡孝星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32-35,共4页
多年来,为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生态文化,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宣教工作,成果显著,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命名为'全省野生...
多年来,为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生态文化,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宣教工作,成果显著,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命名为'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科普宣教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探讨
12
作者
陈允泰
陈文伟
《福建林业》
2010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通过对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现阶段动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求动物保护的合理途径的目的。
关键词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战略地位及其独特价值
13
作者
戴文
《福建林业》
2010年第1期8-8,共1页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处于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处于我国东南沿海,跨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对福建省生态建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障国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处于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处于我国东南沿海,跨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对福建省生态建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障国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弘扬生态文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价值
生物多样性
主体部分
东南沿海
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戴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
14
作者
陈文伟
郑永集
《福建林业》
2017年第2期14-14,共1页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处于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于1985年建立,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几个自然保护区之一,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我围东南沿海,跨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福建省
监测站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定位
南亚热带
主体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影响
被引量:
13
15
作者
徐道炜
刘金福
+1 位作者
何中声
郑世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8,36,共8页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形成的3种林分:杉木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和毛竹林为对象,测定其土壤易氧化态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研究毛竹扩张对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形成的3种林分:杉木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和毛竹林为对象,测定其土壤易氧化态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研究毛竹扩张对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种林分8月和1月土壤易氧化态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表层富集现象。各土层8月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均比1月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则相反。3个土层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排序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2)3种林分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易氧化态碳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储量基本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0-60cm土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储量均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储量则相反,3种林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0-60cm土层3种林分土壤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基本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碳库指数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为毛竹林>毛杉混交林>杉木林。研究表明,毛竹向杉木林扩张有利于土壤质量改善,但杉木林演替成毛竹纯林后对土壤质量长期影响,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毛竹扩张
杉木林
土壤易氧化态碳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粤琴蛙
被引量:
1
16
作者
黄雅琼
李文周
+3 位作者
陈斌
蔡孝星
郑志学
吕植桐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84-89,共6页
2017年6月,在福建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内采集到4号琴蛙标本,结合形态比较和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粤琴蛙(Nidirana guangdongensis),系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这一发现,将粤琴蛙的分布区域由此前已知的广东北部、湖南东...
2017年6月,在福建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内采集到4号琴蛙标本,结合形态比较和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粤琴蛙(Nidirana guangdongensis),系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这一发现,将粤琴蛙的分布区域由此前已知的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和江西南部向东扩展至福建中部,为琴蛙属的系统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并根据福建省弹琴蛙和粤琴蛙物种的分布范围,探讨了2个物种的地理隔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琴蛙
新记录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化森林游学初探
17
作者
苏伟民
赖淑瑜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14-17,共4页
森林游学是实践体验的大自然之旅,走进森林课堂,在森林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通过认识了许多动植物,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近年来,德化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有力助推森林游学。一、德化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发展森林游学提...
森林游学是实践体验的大自然之旅,走进森林课堂,在森林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通过认识了许多动植物,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近年来,德化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有力助推森林游学。一、德化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发展森林游学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牛山
旅游景区
生态旅游圈
温泉养生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九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化县生态文化志愿服务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18
作者
陈亚婷
郑志学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27-29,共3页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大陆面临着转型,将来不仅仅是经济型社会,而将逐渐转变成文化型社会。单单依靠政府工作人员支撑的志愿服务队已经远远不够,社会大众才是主体。德化历来重视生态保护,...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大陆面临着转型,将来不仅仅是经济型社会,而将逐渐转变成文化型社会。单单依靠政府工作人员支撑的志愿服务队已经远远不够,社会大众才是主体。德化历来重视生态保护,近年来,大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着力探索推动志愿者宣教工作,持续开展多领域环境教育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赢得各界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化县
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志愿服务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评价
被引量:
9
1
作者
梁美霞
刘怀如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154,175,共5页
基金
泉州师范学院校自选课题(项目编号2007KJ012)部分成果
文摘
根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特色的7大景观要素和5项美学评价指标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了量化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美学价值较高,其美学价值级别属于优美景区,突出了保护区森林景观给人的整体美感。
关键词
森林景观
美学价值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forest landscape
aesthetic value
Daiyunshan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S759.9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建设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美霞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
财政厅重大项目资助高校服务海西建设(编号A104)
泉州师范学院校自选课题(编号2012KJ02)部分成果
文摘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图为基本图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保护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其景观生态现状;并提出景观生态规划先行,完善功能区区划、分区保护与开发,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建设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landscape pattern
ecology construction
Daiyunshan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P90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X3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的蛀干天牛种类及为害特征
3
作者
陈正浩
唐缙涵
徐建国
赖钟俊
陈斌
梁光红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21N01010118)
福州市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21F2LY01)
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11ZC7018)。
文摘
[目的]明确为害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林分的蛀干害虫种类及为害特征,为准确识别害虫与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辅以无人机观测,并结合不定期枯死木套笼观察,记录罗浮栲林分蛀干害虫的为害特征,并对采集的蛀干害虫进行鉴定。[结果]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罗浮栲林分存在4种蛀干害虫,分别为后刺拟棘天牛(Neacanista retrospinosa)、紫缘长绿天牛(Chloridolum lameeri)、红腹柄天牛(Aphrodisium faldermannii rufiventris)和皱绿柄天牛(A.gibbicolle)。其中,后刺拟棘天牛占采集天牛总数的81.1%,为优势种群;4种天牛在形态学上差异明显,易于区分;4种天牛幼虫均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但蛀干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也可作为初步鉴别害虫种类的参考依据。[结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罗浮栲林分目前遭受多种蛀干天牛的危害。其中,红腹柄天牛的危害相较本世纪初明显减弱;新发现了紫缘长绿天牛和皱绿柄天牛;后刺拟棘天牛种群数量较高,已造成严重损失,是当前防治的重点。
关键词
罗浮栲
后刺拟棘天牛
紫缘长绿天牛
红腹柄天牛
皱绿柄天牛
为害特征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Castanopsis faberi
Neacanista retrospinosa
Chloridolum lameeri
Aphrodisium faldermannii rufiventris
A.gibbicoll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Daiyu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初探
被引量:
5
4
作者
梁文慧
机构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文摘
评价戴云山保护区管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等方面建设思路。
关键词
福建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管理
生物资源
生态系统
Keywords
Daiyun mount
nature reserve
present situation evaluating
construction ideas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X3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
被引量:
3
5
作者
黄雅琼
机构
福建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133-138,共6页
文摘
2015年6—10月利用样线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监测记录有两栖动物18种,隶属2目7科,以蛙科为主,黑斑肥螈、弹琴蛙和泽陆蛙的丰富度最高;属于保护区内模式产地物种1种为小棘蛙,属于福建省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黑斑侧褶蛙;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受季节影响较大,6月、8月、10月两栖动物种类分别为15种、14种、11种;不同样线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可能受两栖动物生活环境和保护区气候环境复杂性的影响。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物种丰富度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amphibian
species richness
Daiyunshan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蔡美双
机构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21-23,共3页
文摘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闽中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发源地,地处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m,素有'闽中屋脊'之称。保护区建于1985年,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472.4hm2,其中核心区5514.1hm2,缓冲区3515.4hm2,实验区4442.9hm2,森林覆盖率为94.5%。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社区共管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在德化生态县创建的意义与展望
7
作者
张荣琮
机构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福建林业》
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
文摘
该文基于国家级生态县生态环境保护类有关指标及德化县的生态环境基本情况,分析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德化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中的意义,指出其生态建设管理的主要成效,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县
环境
保护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群落特征
被引量:
18
8
作者
付达靓
刘金福
黄志森
洪伟
郑世群
代立春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文摘
采用样方法,对分布在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罗浮栲群落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群落总计有维管植物39科61属104种,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优势,叶片以革质的中小型全缘单叶为主。罗浮栲是该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但林下幼树幼苗较少。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各层次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
罗浮栲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生活型
叶性质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Castanopsisfabri
Daiyu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life-forms
leaf characters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模式探索(下)
被引量:
1
9
作者
涂青云
郑元捷
出处
《福建林业》
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
文摘
二、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形态 1、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构成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型为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态区位独特。保护区的区位处于福建省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两大山脉之后者的核心部位,保护区以戴云山主峰为主体,联同主峰旁边的九仙山、中尖、雪尾尖、土云岐等主要山体所组成,
关键词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社区发展
福建省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区位
环境构成
构成要素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中屋脊——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
出处
《福建林业》
2010年第1期1-1,共1页
文摘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处于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主峰海拔1856米,素有“闽中屋脊”之称,总面积13472.4公顷,森林覆盖率93.4%,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关键词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
屋脊
闽中
森林覆盖率
主体部分
德化县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实践探索
被引量:
2
11
作者
徐荣地
陈斌
蔡孝星
机构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32-35,共4页
文摘
多年来,为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生态文化,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宣教工作,成果显著,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命名为'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等。
关键词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科普宣教
实践探索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探讨
12
作者
陈允泰
陈文伟
出处
《福建林业》
2010年第1期26-27,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现阶段动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求动物保护的合理途径的目的。
关键词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战略地位及其独特价值
13
作者
戴文
出处
《福建林业》
2010年第1期8-8,共1页
文摘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处于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处于我国东南沿海,跨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对福建省生态建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障国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弘扬生态文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价值
生物多样性
主体部分
东南沿海
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地理位置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戴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
14
作者
陈文伟
郑永集
机构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福建林业》
2017年第2期14-14,共1页
文摘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处于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于1985年建立,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几个自然保护区之一,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我围东南沿海,跨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福建省
监测站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定位
南亚热带
主体部分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影响
被引量:
13
15
作者
徐道炜
刘金福
何中声
郑世群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8,3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550
31770678)
+1 种基金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建设专项基金(6112C2301)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CXZX2018138)
文摘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形成的3种林分:杉木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和毛竹林为对象,测定其土壤易氧化态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研究毛竹扩张对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种林分8月和1月土壤易氧化态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表层富集现象。各土层8月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均比1月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则相反。3个土层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排序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2)3种林分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易氧化态碳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储量基本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0-60cm土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储量均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储量则相反,3种林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0-60cm土层3种林分土壤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基本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碳库指数为杉木林<毛杉混交林<毛竹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为毛竹林>毛杉混交林>杉木林。研究表明,毛竹向杉木林扩张有利于土壤质量改善,但杉木林演替成毛竹纯林后对土壤质量长期影响,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毛竹扩张
杉木林
土壤易氧化态碳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Keywords
Daiyu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Phyllostachy Sedulis expansio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soil easily oxidized carbon
soil 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粤琴蛙
被引量:
1
16
作者
黄雅琼
李文周
陈斌
蔡孝星
郑志学
吕植桐
机构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84-89,共6页
基金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文摘
2017年6月,在福建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内采集到4号琴蛙标本,结合形态比较和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粤琴蛙(Nidirana guangdongensis),系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这一发现,将粤琴蛙的分布区域由此前已知的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和江西南部向东扩展至福建中部,为琴蛙属的系统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并根据福建省弹琴蛙和粤琴蛙物种的分布范围,探讨了2个物种的地理隔离因素。
关键词
粤琴蛙
新记录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
Keywords
Nidirana guangdongensis
new record
Daiyunshan Nature Reserve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Q959.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化森林游学初探
17
作者
苏伟民
赖淑瑜
机构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德化县林业局
出处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14-17,共4页
文摘
森林游学是实践体验的大自然之旅,走进森林课堂,在森林中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通过认识了许多动植物,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近年来,德化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有力助推森林游学。一、德化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发展森林游学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石牛山
旅游景区
生态旅游圈
温泉养生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九仙山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化县生态文化志愿服务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18
作者
陈亚婷
郑志学
机构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27-29,共3页
文摘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大陆面临着转型,将来不仅仅是经济型社会,而将逐渐转变成文化型社会。单单依靠政府工作人员支撑的志愿服务队已经远远不够,社会大众才是主体。德化历来重视生态保护,近年来,大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着力探索推动志愿者宣教工作,持续开展多领域环境教育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赢得各界肯定。
关键词
德化县
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志愿服务
戴云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评价
梁美霞
刘怀如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建设
梁美霞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的蛀干天牛种类及为害特征
陈正浩
唐缙涵
徐建国
赖钟俊
陈斌
梁光红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初探
梁文慧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
黄雅琼
《福建林业科技》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蔡美双
《福建林业》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在德化生态县创建的意义与展望
张荣琮
《福建林业》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群落特征
付达靓
刘金福
黄志森
洪伟
郑世群
代立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模式探索(下)
涂青云
郑元捷
《福建林业》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闽中屋脊——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林业》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实践探索
徐荣地
陈斌
蔡孝星
《福建林业》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探讨
陈允泰
陈文伟
《福建林业》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藏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战略地位及其独特价值
戴文
《福建林业》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福建戴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
陈文伟
郑永集
《福建林业》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影响
徐道炜
刘金福
何中声
郑世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粤琴蛙
黄雅琼
李文周
陈斌
蔡孝星
郑志学
吕植桐
《福建林业科技》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德化森林游学初探
苏伟民
赖淑瑜
《福建林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德化县生态文化志愿服务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陈亚婷
郑志学
《福建林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