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浇X型混凝土桩截面几何特性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刘汉龙 刘芝平 王新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3,共7页
基于X型桩截面的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开弧间距及开弧弧度3个控制变量,推导X型截面面积、周长表达式,建立X型桩截面惯性矩的数值计算方法。X型桩的截面面积及截面惯性矩随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和开弧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开弧弧度数的增大而减... 基于X型桩截面的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开弧间距及开弧弧度3个控制变量,推导X型截面面积、周长表达式,建立X型桩截面惯性矩的数值计算方法。X型桩的截面面积及截面惯性矩随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和开弧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开弧弧度数的增大而减小;周长随X型桩截面3个控制变量的增大均增大;周长与面积比随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和开弧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开弧弧度数的增大而增大。截面面积相同时,X型桩的周长及截面惯性矩均比圆形桩和方形桩大,且比值均随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及开弧弧度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开弧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可见,截面面积相同时,X型桩的侧摩阻力大于圆形桩和方形桩,单桩承载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沉管灌注桩 X型混凝土桩 截面几何性质 惯性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巨型分叉柱轴压应变试验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光 曹万林 +2 位作者 董宏英 杨蔚彪 田士川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8-149,共12页
在建工程北京"中国尊"采用了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巨型分叉柱。利用该工程的巨型分叉柱模型试件轴压试验的应变数据并结合该巨型柱的截面几何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纵向及横向应变分析,阐明了构造措施引起的应变响应差异,揭示... 在建工程北京"中国尊"采用了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巨型分叉柱。利用该工程的巨型分叉柱模型试件轴压试验的应变数据并结合该巨型柱的截面几何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纵向及横向应变分析,阐明了构造措施引起的应变响应差异,揭示了腔体内、外钢板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机制。结果表明:截面几何性质对不规则异形截面试件的后期变形性能影响较大,钢板上增设纵向加劲肋会影响应变响应,腔体内、外钢板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腔钢管混凝土巨型分叉柱 构造措施 截面几何性质 应变分析 约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钢混组合主梁施工预拱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永明 何晓东 李文东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对自锚式悬索桥的主梁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顶推施工的钢混组合主梁即使在均匀成桥吊杆的作用下,其成桥线形仍会在最大跨临时墩范围内发生局部凹陷的情况,而主梁施工预拱度也不能采取圆曲线或二次抛物线在各跨径内统一布置。... 对自锚式悬索桥的主梁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顶推施工的钢混组合主梁即使在均匀成桥吊杆的作用下,其成桥线形仍会在最大跨临时墩范围内发生局部凹陷的情况,而主梁施工预拱度也不能采取圆曲线或二次抛物线在各跨径内统一布置。鉴于此,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法对一座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过程进行正装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梁截面性质改变是引起主梁成桥线形存在凹陷的本质原因;同时将成桥状态的主梁简化为承受竖向均布荷载和梁端集中水平力作用的三跨连续梁结构,并采用力法推导了各跨跨中位置竖向位移的简化计算公式;经算例验证,本文提出的施工预拱度简化计算公式能够有效计入主梁截面性质改变对主梁成桥线形的影响,较准确地预测出主梁累计竖向位移,其计算精度满足工程需求,而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同类桥型的主梁施工预拱度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混组合梁 顶推施工 施工预拱度 截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角度水平向荷载下现浇X形桩力学特性研究(Ⅰ):惯性矩 被引量:6
4
作者 周航 孔纲强 +1 位作者 刘汉龙 Thach Pham-Ngoc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54-2758,共5页
现浇X形桩是为了提高单位混凝土承载力性能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桩,异形横截面在确保桩周周长的前提下,能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用量;但目前针对异形横截面对水平向承载力特性影响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X形横截面的3个控制参数:外包圆直径、... 现浇X形桩是为了提高单位混凝土承载力性能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桩,异形横截面在确保桩周周长的前提下,能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用量;但目前针对异形横截面对水平向承载力特性影响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X形横截面的3个控制参数:外包圆直径、开弧间距和开弧弧度,建立任意方向轴惯性矩控制方程,并分析X形横截面3个控制参数对截面轴惯性矩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控制截面面积或周长情况下X形截面惯性矩的最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X形截面惯性矩随着开弧角度、开弧间距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外包圆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等混凝土材料用量或者控制桩周长情况下,适当增大外包圆直径、减小开弧角度和开弧间距有利于提高X形截面轴惯性矩,从而提高X形桩整体水平向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水平向荷载 截面几何性质 现浇X形桩 惯性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非均质等效梁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云龙 郭小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3-128,共6页
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力学模型有均质圆环模型、多铰圆环模型、梁-弹簧模型等。在分析上述力学模型基础上,从管片接头截面力学性质出发,提出一种盾构隧道力学分析方法,建立非均质等效梁模型,即接头处单元与非接头处单元均采用等效参数不同... 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力学模型有均质圆环模型、多铰圆环模型、梁-弹簧模型等。在分析上述力学模型基础上,从管片接头截面力学性质出发,提出一种盾构隧道力学分析方法,建立非均质等效梁模型,即接头处单元与非接头处单元均采用等效参数不同的梁单元模拟,并从理论上推导接头处梁单元高度、宽度、弹性模量等截面性质等效参数解析式。根据现场试验数据,采用正交试验反演分析截面性质等效参数,验证理论解析式的有效性,得到一定条件下截面性质等效参数。将该模型内力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及梁-弹簧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非均质等效梁模型控制性截面内力值比现场试验值偏于安全,其安全系数介于现场试验值与梁-弹簧模型之间。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使管片接头力学性质更直观、明确,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非均质等效梁模型 截面性质等效参数 现场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