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截留分子质量新型聚芳醚腈酮超滤膜的研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国庆 蹇锡高 +2 位作者 张守海 杨大令 苏仪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40,共4页
以新型聚芳醚腈酮为膜材料 ,以N -甲基 - 2 -吡咯烷酮 (NMP)为溶剂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凝胶浴温度等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合物质量分数以 1 2 %~ 1 3 %为合适的制膜浓度 ,以聚乙二醇PEG - 4 0 0为添加... 以新型聚芳醚腈酮为膜材料 ,以N -甲基 - 2 -吡咯烷酮 (NMP)为溶剂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凝胶浴温度等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合物质量分数以 1 2 %~ 1 3 %为合适的制膜浓度 ,以聚乙二醇PEG - 4 0 0为添加剂时获得了高截留率和高水通量的超滤膜。随着凝胶浴温度的升高 ,水通量明显增大 ,而截留率有所下降 ,而共聚物的浓度增加则有相反的效果。制得的超滤膜具有较低的截留分子量 (PEG- 2 0 0 0 ) ,将制得的超滤膜用于达旦黄、黄X-G等染料的分离 ,截留率均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腈酮 超滤膜 截留分子质量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齐鲁 赵旭东 +3 位作者 薛重华 王洪臣 梁恒 李圭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0,共4页
针对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过滤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两者对膜去除水中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截留分子质量的减小,超滤膜对浊度和各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 针对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过滤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两者对膜去除水中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截留分子质量的减小,超滤膜对浊度和各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不同材质的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存在差异。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的超滤膜过滤原水时的污染程度不同,截留分子质量较小的超滤膜污染程度较轻,但容易引起不可逆膜污染;聚砜(PS)膜抗污染的能力要强于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水质特点合理选择超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留分子质量 材质 浸没式超滤膜 有机物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红景天浸提液超滤用膜截留分子质量的选择
3
作者 张利娟 吉欣 +1 位作者 胡绍霞 陈志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高山红景天浸提液超滤处理用膜合适的截留分子质量。对浸提液微滤后,用5种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膜进行超滤处理,分别用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吸光度法对溶液中的总固体含量、主要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和酪醇(以红景天甙计)的含量和溶... 研究高山红景天浸提液超滤处理用膜合适的截留分子质量。对浸提液微滤后,用5种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膜进行超滤处理,分别用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吸光度法对溶液中的总固体含量、主要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和酪醇(以红景天甙计)的含量和溶液中杂质的截留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用截留分子质量(MWCO)为10 000的膜进行超滤处理,对溶液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纯效果和总固体含量和杂质的去除效果较好,分别由4.60%提高到12.93%和0.348 5 g/10 mL降低到0.112 2 g/10 mL,过程回收率为90.38%,超滤150 m in的平均透液速率为61.4 mL/10 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甙 酪醇 高山红景天浸提液 超滤膜 截留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留分子质量超滤膜在米醋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文志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8,共4页
分别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350 ku、300 ku、250 ku、200 ku和150 ku的超滤膜过滤米醋,对超滤平均通量、通量稳定性、米醋澄清度及盐析蛋白析出量进行比较分析,优选适于米醋过滤的超滤膜。结果表明,200 ku分子质量超滤膜超滤米醋过程中即... 分别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350 ku、300 ku、250 ku、200 ku和150 ku的超滤膜过滤米醋,对超滤平均通量、通量稳定性、米醋澄清度及盐析蛋白析出量进行比较分析,优选适于米醋过滤的超滤膜。结果表明,200 ku分子质量超滤膜超滤米醋过程中即能保证较高的超滤稳定性、平均超滤通量,实现长时间连续运行,又能有效降低米醋清液盐析后的蛋白析出量,对米醋货架期稳定性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留分子质量 超滤 米醋 膜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截留分子量PPES超滤膜的制备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嵩 张守海 +2 位作者 杨大令 孙杨 蹇锡高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以杂萘联苯聚醚砜(PPES)为膜材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有机小分子丙醇(PrOH)和无机小分子氯化锂(LiCl)作为混合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超滤膜。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混合添加剂配比、凝胶浴温度等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杂萘联苯聚醚砜(PPES)为膜材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有机小分子丙醇(PrOH)和无机小分子氯化锂(LiCl)作为混合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超滤膜。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混合添加剂配比、凝胶浴温度等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膜的纯水通量下降,截留率升高;混合添加剂,在PrOH含量为12%、LiCl含量为1.5%时,可制得纯水通量为252 L/(m2.h),对聚乙二醇1000(PEG1000)截留率为96%的超滤膜;随凝胶浴温度的升高,膜的纯水通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聚醚砜 截留分子质量 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透析袋对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庄晓峰 张宏福 陈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7-1533,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及来源的透析袋对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猪饲料磷生物学效价评定的仿生消化法操作规程的设计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美国Viskase截留分子质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及来源的透析袋对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猪饲料磷生物学效价评定的仿生消化法操作规程的设计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美国Viskase截留分子质量分别为14 000、7 000、3 500 u以及美国光谱医学截留分子质量分别为3 500、1 000 u的5种透析袋,评定玉米、豆粕、麦麸的干物质和磷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随着截留分子质量的缩小,使用美国Viskase透析袋测得饲料干物质及磷消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截留分子质量为14 000 u的透析袋测得的玉米和麦麸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截留分子质量为7 000和3 500 u的透析袋(P<0.05);截留分子质量为3 500 u的透析袋测得的玉米、豆粕、麦麸的磷消化率最低(P<0.05),分别为55.46%、55.53%和75.66%。2)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美国光谱医学透析袋测得的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消化率存在差异,但最大仅分别相差3.35%和1.67%。3)截留分子质量为3 500 u的美国光谱医学透析袋测得的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截留分子质量为3 500 u的美国Viskase透析袋(P<0.05),而与截留分子质量为14 000 u的美国Viskase透析袋测定结果接近。从本试验结果可知,使用美国Viskase截留分子质量为14 000 u的透析袋更适宜于仿生消化法测定饲料原料的干物质消化率,而截留分子质量为3 500 u的透析袋较适宜测定饲料原料的磷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饲料 透析袋 截留分子质量 磷体外消化率 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法与超滤膜法提取柿子多糖最佳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玲 郑林希 +1 位作者 夏志兰 钟晓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目的】降低传统化学试剂提取而带来的毒性大风险,试用简便、温和、环保又高效的木瓜蛋白酶法、超滤膜法等分离纯化柿子总多糖提取物(TPs PF)。【方法】以当季成熟‘牛心柿’果实为试材,探讨了木瓜蛋白酶脱蛋白过程中不同处理工艺对TPs... 【目的】降低传统化学试剂提取而带来的毒性大风险,试用简便、温和、环保又高效的木瓜蛋白酶法、超滤膜法等分离纯化柿子总多糖提取物(TPs PF)。【方法】以当季成熟‘牛心柿’果实为试材,探讨了木瓜蛋白酶脱蛋白过程中不同处理工艺对TPs PF保留率和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选择MWCO为200/10 ku的超滤膜截留收集分子质量10~200 ku的目标多糖组分,以超滤膜通量和TPs PF截留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超滤工艺条件。【结果】TPs PF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优化工艺参数:酶用量1.0%,温度60℃,处理时间1.5 h,p H值6或7。其中对TPs PF保留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处理时间,而对蛋白质去除率影响较大的则是p H值。超滤膜富集分子质量10~200 ku的TPs PF的优化工艺条件:压力0.3 MPa,温度30℃,初始多糖浓度20 g·L^(-1),最后得到TPs PF截留率为(45.82±2.37)%。【结论】试验中的脱蛋白酶法、超滤法等生物分离方法操作简便,温和并获得了较高的提取率,适合于TPs PF的分离提取,并为下一步药理作用的评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总多糖 脱蛋白酶法 木瓜蛋白酶 超滤膜 截留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关键成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仕敏 王家勤 +2 位作者 江用文 袁海波 李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21-228,共8页
为探索影响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关键成分,以专家人工感官评审为依据,根据亮度对26个工夫红茶茶汤进行分组(高亮、中亮、暗),随后对茶汤中24个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手段筛选出与茶汤亮度显著相关的小分子化合物。然后对不同分... 为探索影响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关键成分,以专家人工感官评审为依据,根据亮度对26个工夫红茶茶汤进行分组(高亮、中亮、暗),随后对茶汤中24个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手段筛选出与茶汤亮度显著相关的小分子化合物。然后对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茶汤馏分进行超滤分离,初步确定影响茶汤亮度的大分子馏分,并通过复原与添加实验进一步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多变量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在高亮茶汤中显著增高,没食子儿茶素在高亮茶汤中显著降低。对不同截留分子质量(molecular mass cut-off,MMCO)茶汤馏分的超滤分离和添加验证实验,发现MMCO高于100 kDa的茶汤大分子馏分不利于高亮茶汤的形成。本研究发掘了影响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关键成分,对后续高亮工夫红茶的品质调控和定向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茶汤亮度 影响成分 截留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超滤膜干燥过程中膜孔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红梅 魏俊富 +1 位作者 王晓磊 赵孔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1,共5页
使用恒温恒湿箱对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干燥处理,研究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和干燥时间对膜孔径大小、孔径分布及截留分子质量(MWCO)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干燥时间延长,膜孔径变小,孔径分布先变窄后变... 使用恒温恒湿箱对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干燥处理,研究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和干燥时间对膜孔径大小、孔径分布及截留分子质量(MWCO)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干燥时间延长,膜孔径变小,孔径分布先变窄后变宽,截留分子质量变小,膜的渗透性能呈明显降低趋势,膜整体结构和力学性能均没有明显变化;提出了膜干燥过程中的膜孔演变规律,膜内较大孔和小孔的收缩同步进行,小孔容易收缩甚至消失,膜孔数目明显减少,较大孔有限收缩.通过干燥条件的控制能够实现对膜孔一定程度的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超滤膜 干燥 孔径 孔径分布 截留分子质量(MW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复生 高学理 +2 位作者 王剑 夏广森 高从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88,90,共4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活性层铸膜液,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戊二醛(GA)水溶液为交联剂,采用涂敷和交联的方法制得一种新型荷负电复合纳滤(NF)膜。测定了复合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并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在铸膜液中添加质量分数...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活性层铸膜液,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戊二醛(GA)水溶液为交联剂,采用涂敷和交联的方法制得一种新型荷负电复合纳滤(NF)膜。测定了复合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并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在铸膜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5%的不同种类有机小分子,研究了其对复合膜截留性能的影响。CMC/PSF复合膜对几种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Na2SO4>NaCl>MgSO4>Mg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滤膜 羧甲基纤维素钠 戊二醛 截留相对分子质量 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盐微胶囊膜的物质扩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宏亮 薛伟明 +2 位作者 赵彬然 刘博 石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0,89,共6页
针对微囊化细胞三维培养研究背景,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微载体制备材料,采用脉冲电场液滴工艺制备海藻酸钙微球,使之与壳聚糖溶液通过聚电解质络合反应生成选择透过性微囊膜.以传统细胞培养的重要碳源葡萄糖与柠檬酸、氮源L-谷氨酸为小... 针对微囊化细胞三维培养研究背景,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微载体制备材料,采用脉冲电场液滴工艺制备海藻酸钙微球,使之与壳聚糖溶液通过聚电解质络合反应生成选择透过性微囊膜.以传统细胞培养的重要碳源葡萄糖与柠檬酸、氮源L-谷氨酸为小分子模型,以聚乙二醇为测定微囊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模型分子,开展微胶囊传递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柠檬酸和L-谷氨酸可以自由透过微囊膜扩散,并且柠檬酸和L-谷氨酸能通过竞争螯合Ca2+引起微囊凝胶结构解聚;采用20mg/mL海藻酸钠溶液与5万相对分子质量、2mg/mL壳聚糖溶液制备微胶囊,囊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微胶囊 传递性能 截留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