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戗堤截流平面流态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尹小玲 梁远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30,35,共6页
双戗堤截流方式要求上下戗堤分担落差以减小截流难度,但实际应用中水力条件常常难以控制而影响落差分配效果。应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概化边界下双戗堤截流过程进行三维试验研究,探讨上下戗堤之间的平面流态对水力条件和落差分配的影响... 双戗堤截流方式要求上下戗堤分担落差以减小截流难度,但实际应用中水力条件常常难以控制而影响落差分配效果。应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概化边界下双戗堤截流过程进行三维试验研究,探讨上下戗堤之间的平面流态对水力条件和落差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戗堤龙口后促使主流转折造成左右岸逆向双回流的平面流态对下戗分担落差很有必要,采用挑流方式可有效地控制这种流态,但挑流设施的位置和尺寸对流态的形成与稳定有影响,而戗堤间距在稳定的双回流流态下对落差及其分配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 平面流态 数值模拟试验 落差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占方式对戗堤局部冲刷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登松 唐金波 +3 位作者 金鑫 漆力健 戴光清 龚月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2,共10页
在实施土石堤坝溃口快速封堵、河道截流等水利和防洪减灾工程时,口门或龙口处存在较强的局部冲刷。基于已有的经圆柱、丁坝局部冲刷试验结果验证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单向、双向进占方式下龙口宽度B/H=4.3、5.8时堤头和河床的局部冲刷... 在实施土石堤坝溃口快速封堵、河道截流等水利和防洪减灾工程时,口门或龙口处存在较强的局部冲刷。基于已有的经圆柱、丁坝局部冲刷试验结果验证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单向、双向进占方式下龙口宽度B/H=4.3、5.8时堤头和河床的局部冲刷发展。根据水流特性与冲刷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加剧局部冲刷的水流结构和进占方式对局部冲刷发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向进占时,戗堤对水流和冲刷发展存在偏移效应;冲刷在初始阶段均表现为沿堤头上游、裹头下游形成的斜向轴线冲刷趋势,堤头上游绕流后的边界冲刷在整个冲刷过程中始终剧烈;进占长度对水流冲刷偏移效应产生影响,在B/H=5.8时剧烈淘刷区位于戗堤堤头上游的底部堤脚,但是在B/H=4.3时则位于裹头下游。双向进占时,水流沿龙口轴线对称分布;进占长度影响戗堤局部冲刷的剧烈程度。下潜水流和涡旋是造成戗堤局部冲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 进占方式 局部冲刷 水流流场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堵口技术新发展——九江堵口工程中的创新技术
3
作者 杨光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9年第1期12-13,43,共3页
介绍1998年洪水期间九江长江干堤出现溃口后采用的堵口方法和技术.堵口工程分截流、堵口、闭气三个阶段,经沉船初堵后,在沉船外侧下沉钢管拦截抛石,形成截流戗堤,隔断长江与溃口的直接水力联系,然后搭填钢木构架石袋组合堤和... 介绍1998年洪水期间九江长江干堤出现溃口后采用的堵口方法和技术.堵口工程分截流、堵口、闭气三个阶段,经沉船初堵后,在沉船外侧下沉钢管拦截抛石,形成截流戗堤,隔断长江与溃口的直接水力联系,然后搭填钢木构架石袋组合堤和码砌石袋后戗台,最后水下抛土铺盖闭气.堵口工程中采用了钢栅抛石改流和钢木土石结构组合堤堵口等新技术,使堵口获得圆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口 钢木土石结构 长江 截流戗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