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残卷与《安腔八音》手抄本韵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姗姗 马重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8-274,共7页
目前所见到的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实际上有新、老版本之别,老本《安腔八音》乃陆求藻仿福州方言韵书《戚林八音》参考明梅应祚的《字汇》于18世纪中、末叶编成,新版由陈登昆与其师陆尚淋在原本基础上根据时音于20世纪初重新修缮,... 目前所见到的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实际上有新、老版本之别,老本《安腔八音》乃陆求藻仿福州方言韵书《戚林八音》参考明梅应祚的《字汇》于18世纪中、末叶编成,新版由陈登昆与其师陆尚淋在原本基础上根据时音于20世纪初重新修缮,目前所见版本是陈祖蔚1953年对新版《安腔八音》的手抄本。通过将残卷中残存的韵部与《安腔八音》手抄本作比较,结合现代福安方言,发现残卷所反映的福安方言韵部系统与新版《安腔八音》和现代福安方言有很大差别,推测残卷成书年代大概在18世纪中、末叶,最迟在19世纪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 《安腔》老本 新本 手抄本 成书年代 韵部系 统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戚林八音》作者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邹光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4-86,共3页
《戚林八音》是福州地区群众所熟悉的方言韵书。这书每页分两半,上半页中间夹缝写着“戚参将八音”,下半页中间夹缝写着“林碧山字义”。这样,似乎其作者是明摆着的了。然而略加思索就会想到,如果此书真是戚继光编著的,他怎会用宫衔来... 《戚林八音》是福州地区群众所熟悉的方言韵书。这书每页分两半,上半页中间夹缝写着“戚参将八音”,下半页中间夹缝写着“林碧山字义”。这样,似乎其作者是明摆着的了。然而略加思索就会想到,如果此书真是戚继光编著的,他怎会用宫衔来署名呢?由此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继光 陈第 戚林八音 连江 嘉靖 福州地区 道光 乾隆 庶吉士 参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戚林八音》异常用字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升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81-85,共5页
《戚林八音》是福州话韵书,由明代中叶编成的《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和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太史林碧山珠玉同声》合订而成。福州话是闽方言的重要代表点之一。闽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戚林八音》
关键词 戚林八音 新创 闽方言 福州 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俗字 明代中叶 康熙字典 代表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戚林八音》的语音系统——同赵日和先生商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升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60-64,共5页
1980年第3期《中国语文》发表了赵日和先生的《闽音斟疑》,批评李如龙等人把《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下简称戚书)和《太史林碧山珠玉同声》(下简称林书)“不加区别地当成差不多同一时代的一本书”。赵先生认为:“戚林相隔一百多年,是代... 1980年第3期《中国语文》发表了赵日和先生的《闽音斟疑》,批评李如龙等人把《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下简称戚书)和《太史林碧山珠玉同声》(下简称林书)“不加区别地当成差不多同一时代的一本书”。赵先生认为:“戚林相隔一百多年,是代表着两个不同时代语音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两本书。戚书“所记录的可能是十六世纪中叶的福州话”,林书“反映了清初的语音实际。”总之,赵先生认为戚林二书反映的语音系统是不相同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赵先生把戚林二书的韵部划分加以对比: “戚书:之 孤 须 嘉 歌 初 西 林书:箕 姑 车 佳 高 梳 街 开 催 郊 沟 山 缸 东 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林八音 系统 福州话 文白异读 声母系统 发展 口语 排列顺序 声韵调系统 《中国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腔八音》与《戚林八音》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碧珠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8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安腔> <戚林八音> 声母系统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话城乡异读字音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泽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80-83,共4页
本文收集福州四郊的字音异读,归纳出主要的8项,逐一与城内标准音对比,并联系这些字的中古音韵地位和在《戚林八音》中的声韵归类情况讨论各项城乡异读在历史年代上的先后次序。本文的讨论说明,认为城区的语音演变总要比乡村快一些,笼统... 本文收集福州四郊的字音异读,归纳出主要的8项,逐一与城内标准音对比,并联系这些字的中古音韵地位和在《戚林八音》中的声韵归类情况讨论各项城乡异读在历史年代上的先后次序。本文的讨论说明,认为城区的语音演变总要比乡村快一些,笼统地把乡村背景的口音处理为“老派”口音的一般作法并不总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林八音 福州话 分析 韵母 异读 舌齿声母 对应规律 去声字 汉语方言 演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方言宁德霍童话的变韵现象 被引量:3
7
作者 叶太青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宁德霍童话是闽东方言北片(福宁片)的一种土话,其语音系统有丰富复杂的变韵现象,这种变韵现象和福州话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文章以《戚林八音》有关韵母为纲,列表比较霍童话和福州话变韵现象的异同,并进一步讨论闽东方... 宁德霍童话是闽东方言北片(福宁片)的一种土话,其语音系统有丰富复杂的变韵现象,这种变韵现象和福州话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文章以《戚林八音》有关韵母为纲,列表比较霍童话和福州话变韵现象的异同,并进一步讨论闽东方言南北两片变韵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方言《戚林八音》霍童话变韵 变韵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