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姜跃春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经济外交与安全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1,共5页
文摘
"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全新定位的新时期,两国在更加宽阔的领域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还存在不少分歧和问题,未来中日关系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为使中日关系朝着构建"战略互惠"的方向发展,今后两国应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相互信任,在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重大问题上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战略互惠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略论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洪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
出处
《亚非纵横》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文摘
随着《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声明》发表,两国关系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中日关系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双方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寻求双赢的气度,努力寻找和扩大两国利益的交汇点。两国在努力建立新型合作关系的同时,各个具体领域的交流合作则是检验两国关系在不同侧面阶段性发展的试金石。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战略互惠
动态平衡
暖春之旅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F7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题名 教育交流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霞
机构
湖北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出处
《理论月刊》
2007年第9期141-143,共3页
文摘
中日教育交流在两国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双方友好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中日教育交流虽然受政治关系的影响,但有利于改善双边友好关系。由于两国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政府赋予教育交流以不应有之使命,使教育交流的积极作用受到抑制,为消除这种不和谐因素,两国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强教育交流,并确保其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借以真正实现中日两国战略互惠的睦邻友好关系。
关键词
教育交流
中日关系
战略互惠
分类号
D8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笪志刚
机构
黑龙江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
出处
《亚非纵横》
2010年第6期21-27,59,共7页
文摘
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表现出重视东亚及对华友好姿态,使进一步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夯实相关内涵,丰富其外延成为各界看好的选择。然而,日本政局突变,并于9月7日发生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相撞事件,中日关系陷入极端尴尬的境地,该事件凸显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础的薄弱,使人对未来的双边关系担忧,如何进一步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成为重要议题。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战略互惠 关系
发展
前景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继往开来,共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5
作者
唐家璇
机构
中日友好协会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文摘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中日关系发展历程,展望探讨两国关系未来,恰逢其时,很有意义。
关键词
中日战略互惠 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
两国关系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认清大势 顺应潮流 共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6
作者
唐家璇
机构
中日友好协会
出处
《国际展望》
201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文摘
中日毗邻而居,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周恩来总理对两国交往历史有过精辟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结束了战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使中日关系重回和平、友好、合作的轨道,也深刻改变了国际和地区政治格局,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
中日战略互惠 关系
顺应
睦邻友好关系
邦交正常化
两国关系
中日关系
政治格局
社会制度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持续发展
7
作者
高海宽
机构
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
出处
《亚非纵横》
2008年第6期12-17,61,共6页
文摘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近两年来,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使两国关系沿着和平友好条约确定的宗旨,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随着近期日本政局出现的新变化,人们再次关注中日关系所受的影响。中日两国双方需要不断增进政治共识与互信,更加全力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战略互惠
持续发展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F7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题名 21世纪日本外交战略与对华政策变数
被引量:1
8
作者
吕耀东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出处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5期56-65,共10页
文摘
日本从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强化21世纪日本国际战略的定位及对外战略诉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日本"普通国家论"阐释的大国化战略路径相异,导致两国业已存续的冲突与纷争时有显现、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未来中日双边战略互动过程中,中国将突出强调中日相互依存的"互补性"和两国合作的"战略性",促使日本调整和修正对华战略,促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战略 定位
国家利益
外交
中日关系
战略互惠
Keywords
Strategic positioning
national interests
diplomacy
Sino-Japan relations
strategic relationship of mutual benefit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安倍2.0时代的日本外交(英文)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瑶华
机构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80,共11页
文摘
Abe was re-elected as the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amid the deadlock of the Sino-apanese relations. Aiming to get rid of the post-war system and revise the Peace Constitu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Japan's military force, Abe has used diplomacy as a tool to realize his political dream. His strategic goal is to work alongside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tain China,transforming Japan into a political power.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p has thus become a face-off between two nations.
关键词
日本外交
中日关系
集体自卫权
钓鱼岛问题
战略互惠
分类号
D8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从日本应对“一带一路”倡议看中日关系的新课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海涛
杨美晨
机构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69,共6页
文摘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于推进东亚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立、促进东亚区域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中日关系改善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悖论,导致日本对中国积极推进的东亚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依然抱有疑惧心理,在应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问题上显示出其对外战略选择的矛盾与误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潮流的发展,日本无法摆脱与中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赞同和支持,日本的观望与不合作态度势必要做出调整。因此,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依然是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东亚区域合作
中日战略互惠 关系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起凤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文摘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中国政治领袖非常的政治智慧和诚意,更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热量"。
关键词
破冰之旅
融冰之旅
战略互惠 关系
Keywords
" ice - breaking journey"
" ice - melting trip"
strategic mutual relations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浅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思纯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7-53,共7页
基金
2011年度北京市与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经济外交: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架构与对策选择"的资助
文摘
近年来日本对华环境外交力度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其对华经济外交的重要支柱。日本自1989年在世界各国中首倡环境外交以来,一直将环境保护视为拓展日本大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提升环境外交的战略意义。日本对华环境外交的特点主要是签订双边协定夯实法律基础、完善合作机制加速合作进程和建立多种渠道推动全面环境合作。虽然日本强化对华环境外交的背后有着试图在中日政治博弈中获取更多话语权、为日本的环保产业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目的,但同时也为促进中日经济合作、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环境外交
环境合作
中日战略互惠 关系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关系的历史分期
13
作者
周永生
堀江正弘
丁安平
机构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日中环境交流协会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4,共8页
文摘
本文根据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关系的历史轨迹,以政治关系为主导,以重大事件作为分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将这段中日关系分为前蜜月时期、后蜜月期、双强并立与磨合时期、重新定位时期四个阶段,并提出了这四个阶段不同的关系特点。在把握政治关系主线的同时,以经济关系为辅助,以两国民众相互之间感情变化和对对方国家的看法、态度为参照,表现两国关系的主要客观历史进程,揭示两国关系的阶段性内涵,以及政治、经济和民间关系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
关键词
中日关系
邦交正常化
和平条约
政冷经热
战略互惠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题名 制衡时代的到来——单极体系的崩溃
14
作者
赵葆珉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6-21,共6页
文摘
均势理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冷战后制衡美国的传统均势行动,如军备竞赛与大国同盟并没有明显出现,这是因为均势的生成机制与表现方式发生变化。核均势的存在与单极体系的压倒性优势使制衡行动以经济力量的消长表现出来。伊战后美国力量衰落,次强大国以经济振兴制衡霸权力量的均势行动显示效力。中日政治和解与日本顺应均势是制衡时代来临的真正标志。如何帮助美国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全球均势将是今后国际政治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
关键词
国际关系
制衡行动
均势回归
经济力量
中日战略互惠
单极体系
Keywor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
containment action
equilibrium return
economic strength
Sino-Japan mutual ben-eficial strategy
unipolar system
分类号
D03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关于麻生内阁执政期内中日关系发展分析
15
作者
张历历
机构
外交学院外交系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100-105,共6页
文摘
麻生内阁执政期内在中日关系上延续了友好发展态势:政治上高层互访不断、各级政府交流频繁;经济互惠关系继续发展、众多领域合作加强;社会各界联系增多、国民相互了解加深。中日关系发展良好的原因有:中日两国的重要性超出人们的想象,重视中国市场成为日本朝野各界的共识,抵御7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需要中日加强合作。中日关系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一些问题,例如:钓鱼岛问题、历史认识问题、抹黑中国食品问题、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等。尽管中日关系中存在不少问题,但友好发展是主流,未来前景是光明的。
关键词
中日关系
麻生内阁
战略互惠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2007年中日关系的基本特点
16
作者
金熙德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出处
《亚非纵横》
2007年第2期1-5,14,共6页
文摘
2006年10月以来,中日关系开始走出“政冷”低谷而进入复交以来的第三时期,即以“合作与竞争并存”为基本特征的时期。近期内中日关系的前景将取决于两国走向“战略互惠”和日本对华采取“两面下注”战略两种趋势如何发展。2007年,总体上中日关系将在这一大环境下继续“回暖”。
关键词
2007年
中日关系
合作
竞争
“战略互惠 ”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习近平对中日关系的五次表态
17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9-49,共1页
文摘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5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近代以后,由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中日两国经历了一段惨痛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两国老一代领导人以高度的政治智慧,作出重要政治决断,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并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开启了两国关系新纪元。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政治文件
世代友好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交流大会
侵略扩张
两国关系
钓鱼岛问题
日本军国主义
战略互惠 关系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