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战后国际体系的未来发展与中国外交理论
- 1
-
-
作者
苏长和
-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
-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5年第3期1-13,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研究"(11&ZD074)的成果之一
-
文摘
战后国际体系经历了从分裂走向整体的过程,中国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人们应一以贯之而不是分裂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中国一直是战后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但在一个异质性很强的国际体系中,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价值、制度和道路之间的互相承认与尊重、和谐与共生,避免国际体系分裂对抗,仍然是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是概括中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样本。当前国际体系经历的从转型到定型的过程,必然也是一场知识范式革命。中国外交理论的解释体系并非只能解释中国自身、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还能解释他国与世界的关系,并为处理这种关系提供借鉴。这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在经历理论本土化阶段后,实现国际化和在外部世界的当地化过程。
-
关键词
战后国际体系
中国外交史
中国外交理论
国际化
当地化
-
分类号
D82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