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戒烟行为改变技术使用情况及其与戒烟成功率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洪秋棉 廖艳辉 +1 位作者 景晓娟 张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256-4263,4272,共9页
背景戒烟行为改变技术(BCTs)是指可以改变参与者吸烟行为的干预内容的明确表述,目前尚缺乏研究探索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BCTs使用现状。目的了解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并探讨医务人员BCTs使用情况、感知效果与所在... 背景戒烟行为改变技术(BCTs)是指可以改变参与者吸烟行为的干预内容的明确表述,目前尚缺乏研究探索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BCTs使用现状。目的了解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并探讨医务人员BCTs使用情况、感知效果与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3月,通过“问卷星”向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发放线上问卷,调查其44项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感知效果、所在门诊的戒烟成功率,以及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征。采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医务人员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对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的影响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采用简单斜率分析进一步检验BCTs使用项数和感知效果的交互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85份。285名戒烟门诊医务人员平均使用BCTs项数为(29±13)项,对BCTs的感知效果平均评分为(3.15±0.96)分,所在戒烟门诊的平均戒烟成功率为(37.0±24.3)%。不同最高学历、所在门诊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情况医务人员的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戒烟门诊工作年限、医院职务、所在门诊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情况医务人员的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戒烟门诊工作年限、医院职务、所在门诊是否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3项变量后,医务人员BCTs感知效果能正向预测戒烟门诊的戒烟成功率[b(95%CI)=10.070(7.066~13.075),P<0.05],而BCTs使用项数不是戒烟门诊戒烟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纳入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后,模型对戒烟门诊戒烟成功率的解释度增加2.2%,BCTs感知效果[b(95%CI)=11.711(8.548~14.874),P<0.05]、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b(95%CI)=2.921(0.958~4.884),P<0.05]对戒烟成功率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医务人员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对所在门诊的戒烟成功率有明显影响,且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对戒烟成功率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未来需要完善戒烟门诊干预技术培训方案,实现干预技术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和落实,以帮助更多的吸烟者成功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烟门诊 行为改变技术 使用频率 感知效果 戒烟成功率 分层线性回归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烟和戒烟状况初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莹 唐文慧 +3 位作者 韩丽丽 刘希芝 黄克武 张永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9-582,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与吸烟关系密切。吸烟是慢阻肺治疗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约50%的吸烟者可发展为慢阻肺[2],而慢阻肺患者中约80%~90%有吸烟史[3]。戒烟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与吸烟关系密切。吸烟是慢阻肺治疗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约50%的吸烟者可发展为慢阻肺[2],而慢阻肺患者中约80%~90%有吸烟史[3]。戒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干预措施,戒烟越早的患者获益越大[4]。尽管有部分慢阻肺患者已经戒烟,另有部分慢阻肺患者仍然吸烟。故对已戒烟的和未戒烟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戒烟原因及戒烟困难原因分析,为系统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高戒烟成功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戒烟成功率 吸烟者 PULMONARY 慢阻肺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吸烟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医生的全程积极参与在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戒烟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茜 张楚 +1 位作者 胡雪君 王晓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3-587,593,共6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医生全程积极参与的戒烟干预对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提出针对该类人群有效的戒烟方案。方法将300例烟草依赖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50)给予伐尼克兰口服,干预组(n=150)联合医生全程参与的... 目的探讨呼吸科医生全程积极参与的戒烟干预对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提出针对该类人群有效的戒烟方案。方法将300例烟草依赖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50)给予伐尼克兰口服,干预组(n=150)联合医生全程参与的戒烟干预,并在第1、4、8、12、24周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31.3%的对照组患者和65.3%的干预组患者在24周时戒烟成功,且肺功能均有改善,干预组最大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肺活量(FEV1/FV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科医生全程参与的戒烟干预(OR=0.434)及本科及以上学历(OR=0.154)是戒烟成功的保护性因素,吸烟量>20支/d(OR=2.379)及戒烟前准备不充分(OR=8.040)是戒烟成功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呼吸科医生全程参与的戒烟干预可提高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戒烟成功率,并可改善其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尼克兰 烟草依赖 慢性气道疾病 呼吸科医生 全程积极参与 戒烟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下稳定期COPD患者基于工作室的延续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永萍 郑云慧 +1 位作者 胡文燕 顾怡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2-94,104,共4页
目的 探讨县域医共体下专科护士主导的工作室延续护理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9例出院COPD患者按照编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依托县域医共体,以工作室专科护士为主导开展延... 目的 探讨县域医共体下专科护士主导的工作室延续护理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9例出院COPD患者按照编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依托县域医共体,以工作室专科护士为主导开展延续护理。结果 干预2年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年内急性加重住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戒烟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县域医共体下专科护士主导的工作室延续护理有利于提升稳定期COPD患者戒烟成功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延缓患者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医共体 工作室 专科护士 延续护理 肺功能 戒烟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