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了一步——看影片《我想有个家》
1
作者 马建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18,共1页
用正剧的样式去拍喜剧影片,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因为它不能只靠噱头去引人发笑并一笑了之,而必须借喜剧作载体,运用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启迪观众,让观众在发出笑声的同时。
关键词 我想有个家 引人发笑 一笑了之 王凤奎 师孟 鹊巢 教女 人物塑造 包合 土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举办王凤奎喜剧电视研讨会暨影片《我想有个家》首映式
2
作者 申志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3-13,12,共2页
由哈尔滨市电影评论学会,哈尔滨市电影理论研究中心和哈尔滨市电影公司联合主办的长影导演王凤奎喜剧电影研讨会暨影片《我想有个家》首映式于8月8日在哈尔滨隆重拉开帷幕,王凤奎导演亲自出席开幕式并为观众献映新作《我想有个家》,来... 由哈尔滨市电影评论学会,哈尔滨市电影理论研究中心和哈尔滨市电影公司联合主办的长影导演王凤奎喜剧电影研讨会暨影片《我想有个家》首映式于8月8日在哈尔滨隆重拉开帷幕,王凤奎导演亲自出席开幕式并为观众献映新作《我想有个家》,来自省内外的数十位新闻界、评论界、影视界的专家、学者及影评员就王凤奎执导的喜剧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会上观摩了王凤奎执导的青春喜剧《嘿!哥们儿》、哲理喜剧《疯狂的小镇》、生活喜剧《高朋满座》、市井喜剧《周末恋爱角》以及城市生活片《我想有个家》,大家一致认为王凤奎的喜剧始终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生活,关注现实,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挖掘深邃的思想内涵。提高了我国当代喜剧电影的文化品位。王凤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中凝炼出喜剧的灵魂,喜而不闹、乐而不俗,品位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凤奎 我想有个家 喜剧电影 电影评论 电影理论 社会底层 电影公司 喜剧风格 纪实风格 中国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想有个家
3
作者 占小燕 《社会工作》 2006年第2期27-27,共1页
很小时候听过的潘美辰那首《我想有个家》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才不会害怕……
关键词 我想有个家 中国 当代 散文 占小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影评员最先看到《我想有个家》
4
作者 刘远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23-23,共1页
长影导演王(?)奎继《嘿,哥们儿》、《高朋满座》、《周末恋爱角》后,最近又执导了《我想有个家》。王导演在他携片去京送审通过后,马上来到哈尔滨。他说:“哈尔滨影评员水平高,在影片没有发行放映前,我先听听大家意见。”观片后,立即开... 长影导演王(?)奎继《嘿,哥们儿》、《高朋满座》、《周末恋爱角》后,最近又执导了《我想有个家》。王导演在他携片去京送审通过后,马上来到哈尔滨。他说:“哈尔滨影评员水平高,在影片没有发行放映前,我先听听大家意见。”观片后,立即开了影评员与导演对话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想有个家 发行放映 人物命运 执一 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想有个家
5
作者 潘美辰 《北方音乐》 1990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我想有个家 潘美 二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想有个家
6
作者 高娟 陈金兰 《中小学作文教学》 2004年第3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我想有个家 我自己 陈金兰 全然不知 崇义县 潘美 对我说 两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愿喜剧观众永远笑口常开——访《高朋满座》编导王凤奎
7
作者 申志远 赵秀英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9,共1页
王凤奎导演身材魁梧,人高马大,胖胖的脸上戴一墨镜,连说带比划特能“侃”,这形象倒更象一商贾或大亨,细瞧咋这么眼熟呢?原来在他执导的生活喜剧《高朋满座》
关键词 王凤奎 故事框架 彭名燕 吕丽萍 郑振瑶 献礼片 冯巩 东方女性 我想有个家 竟争对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观众笑得更深沉——浅谈导演王凤奎喜剧创作轨迹
8
作者 刘远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19,共1页
近几年,长影导演王凤奎的佳作连篇,继《嘿,哥们儿》、《高朋满座》、《周末恋爱角》之后,又执导了新片《我想有个家》,很受欢迎。最近王导的《高朋满座》又获蒙古国际喜剧电影节大奖。这些喜剧片脱颖而出绝非偶然,体现了王导演的创作追... 近几年,长影导演王凤奎的佳作连篇,继《嘿,哥们儿》、《高朋满座》、《周末恋爱角》之后,又执导了新片《我想有个家》,很受欢迎。最近王导的《高朋满座》又获蒙古国际喜剧电影节大奖。这些喜剧片脱颖而出绝非偶然,体现了王导演的创作追求。纵观这四部喜剧片,其共同特点是把视角对准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情上。这些曾有过、或许可能有过的小人物、小事情,本就合情合理地存在于我们中间,因此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王凤奎 我想有个家 创作追求 喜剧化 轻喜剧 人物形象 使人 主题内涵 喜剧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部外的“余德利”——侯耀华写真
9
作者 申志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8-9,共2页
随王凤奎导演拍电影《我想有个家》与侯耀华不期而遇,采访这位《人间指南》编辑部的下届主编的念头油然而生。幸好影片中有那么一、两个镜头与侯二哥搭戏,承蒙“余德利”的点拨,记者这初次下海玩票的电影票友顿然悟出表演的禅机,很快进... 随王凤奎导演拍电影《我想有个家》与侯耀华不期而遇,采访这位《人间指南》编辑部的下届主编的念头油然而生。幸好影片中有那么一、两个镜头与侯二哥搭戏,承蒙“余德利”的点拨,记者这初次下海玩票的电影票友顿然悟出表演的禅机,很快进入角色。欲想写篇专访答谢侯二哥的热心肠,怎奈在北京拍外景是分秒必争,一刻千金,总没倒出时间。影片拍完外景返回长春,还需侯耀华来长影拍内景,从北京匆匆飞来的“余德利”又与记者同住进长影招待所315房间,于是,记者抓住时机,突击采访了“余德利”。随侯耀华上街可是个让人头痛的事儿,刚出长影招待所就叫人认出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耀华 我想有个家 王凤奎 德利 影视广告 吕丽萍 葛优 男演员 里三层外三层 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花八门
10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0-20,共1页
一影片折射出凄楚的长辫年代,人伦道德之颓然,浑浑噩噩地坠入社会的坟墓,撼人心魄,耐人思索。二青年影星许晴在影片中表演得洒脱、自然、干练,充分体现了邓幺姑的神狂、心狂。
关键词 人伦道德 许晴 我想有个家 社会内涵 特区打工妹 农村姑娘 摸石头过河 拖拉机厂 浑浑 当代军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歌曲的排行榜
11
作者 金山文 《北方音乐》 1991年第3期24-24,共1页
为了宣传介绍优秀歇曲,引导听众的欣赏趣味,推动音乐艺术的健康发展,我国大陆在近几年陆续开办了一些歌曲排行榜。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从1989年7月15日开始,每逢周末播出《音乐万花筒流行歌曲排行榜》,公布10首上周最受听众欢迎的歌曲。
关键词 欣赏趣味 音像世界 乐艺 我想有个家 投票评选 绿杯 评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撷趣园
12
《中国储运》 1992年第1期53-53,37,共2页
“反常合道”小试(一) 下面一些小小的题目,请你迅速回答。答后在本期内寻找答案,或可开启思维,或可博君一笑。1.小陈星期天早上赶到西门盯去看早场电影。
关键词 合道 君一 趣园 亲戚关系 无路可走 我想有个家 明带 总产值比 仁沁 曲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有才了春晚二十五年间的经典语录
13
《黄河之声》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1983年:"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央视第一此春节晚会亮相,李谷一成为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词 春晚 赵丽蓉 英格玛 赵本山 经典语录 桃花盛开 六月六 我想有个家 台词 话剧表演 巩汉林 春节晚会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美辰,最冷的夏天
14
《南腔北调》 2007年第1期80-80,共1页
很多时候,一句话,一首歌,都隐含着某种意义与宿命。未满20岁的潘美辰就以一首《我想有个家》感动了全世界的华人,成为她这一辈子的经典与抹不去的符号,但也仿佛成了一种注定,她血液里流淌的因子,至今还在流浪。2006年末,一个温暖的冬日... 很多时候,一句话,一首歌,都隐含着某种意义与宿命。未满20岁的潘美辰就以一首《我想有个家》感动了全世界的华人,成为她这一辈子的经典与抹不去的符号,但也仿佛成了一种注定,她血液里流淌的因子,至今还在流浪。2006年末,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她应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之邀作客《星登陆》;同时,带来了沉寂5年之后的全新专辑《最冷的夏天》。在谈起专辑的创作初衷时,她说,专辑主打歌《最冷的夏天》出自北京一个下着雨的、冷冷的夏夜。那天晚上我出门的时候吹了一阵冷冷的风,凉凉的。我闻到的是夏天带点儿凉的气息,突然觉得我真的是在北京吗?回到家的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于是就很想念在台北的亲人。对于这张专辑,她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美 都市频道 创作初衷 打歌 河南电视台 我想有个家 李慧珍 陈德容 民族乐器 名歌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