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马克思中观经济学》
1
作者 刘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大萧条"现象至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逐渐呈现出周期性规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也一次次被验证。反观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增长虽然存在波动,但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实体经济领域更是取得了举世... 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大萧条"现象至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逐渐呈现出周期性规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也一次次被验证。反观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增长虽然存在波动,但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实体经济领域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一显著对比,既让西方主流经济学界迷惑不已,也值得我国经济学界深入反思和探索,特别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主流经济学 我国经济学界 中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理论 周期性规律 新常态 经济危机 大萧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条正逐渐拓宽的新路——简评《新体系政治经济学》
2
作者 洪琪 《中国大学教学》 1987年第3期43-44,共2页
张炳光等人编著的《新体系政治经济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突破了我国经济学界按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部分编写政治经济学教材的传统体系和传统方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采用纵横交叉的新体系进行编写... 张炳光等人编著的《新体系政治经济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突破了我国经济学界按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部分编写政治经济学教材的传统体系和传统方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采用纵横交叉的新体系进行编写,读后使人耳目一新。《新体系政治经济学》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相比,很有特色,富有新意,其新,首先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较传统教材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经济学界 纵横交叉 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学课程 张炳 特区建设 教学工作 发展阶段 人口与社会 经济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的问题
3
作者 傅泽平 白永秀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6-29,共4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但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又是商品经济。那种认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站不往脚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私人劳动 我国经济学界 商品货币关系 问题解决 公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企业 社会经济发展 产品经济 集体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企业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因素中的计算方法——生产函数法在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的应用
4
作者 郁鸿胜 《技术经济》 1987年第2期33-37,共5页
科学技术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市场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价格等的相互影响,探讨新技术革命的经济规律,特别给予定量分析,成了当代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国外,甚至有的经济学开拓了以研究... 科学技术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市场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价格等的相互影响,探讨新技术革命的经济规律,特别给予定量分析,成了当代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国外,甚至有的经济学开拓了以研究技术进步的经济领域,称之为“技术进步经济学”。技术进步的经济学研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研究技术进步的宏观影响,分析工具主要采用总量生产函数计算,我国经济学界的定量分析大致属于这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函数法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因素 总量生产函数 宏观影响 市场结构 我国经济学界 当代经济学 计算期 边际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兼论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 被引量:2
5
作者 蒋钧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75-79,共5页
斯大林曾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抛弃从马克思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中取来而硬套在我国社会主义关系上的其它若干概念。我所指的概念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 斯大林曾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抛弃从马克思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中取来而硬套在我国社会主义关系上的其它若干概念。我所指的概念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必要”时间和“剩余”时间这样一些概念”。对于斯大林这个观点,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斯大林的这个论断,不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在他们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经济学界 兼论 价值构成 物质资料生产 古典经济学 工资形式 资产阶级经济学 社会劳动 政治经济学研究 物质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结合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6
作者 洪燧之 刘增恒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9-70,共2页
如何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试图在错综复杂的经济背景下,找出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是不可能的,这已是我国经济学界的共识。那么在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上,有没有应该遵循的原则呢?根据我国... 如何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试图在错综复杂的经济背景下,找出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是不可能的,这已是我国经济学界的共识。那么在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上,有没有应该遵循的原则呢?根据我国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多年改革实践,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在不同时期应该根据不同的经济背景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和程度。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往往是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我国经济学界 结合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年 地区经济 沿海开放地区 二类商品 市场机制 供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剩余劳动吗?
7
作者 孟范昆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93-94,98,共3页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着剩余劳动,在经济学界历来颇有争议。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对这个问题略作探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着剩余劳动?我国经济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存在剩余劳动;另一种认为不存在剩...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着剩余劳动,在经济学界历来颇有争议。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对这个问题略作探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着剩余劳动?我国经济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存在剩余劳动;另一种认为不存在剩余劳动。他们在文章中都大段地引用《资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经济学界 大段 原始社会末期 阶级剥削 阶级压迫 社会消费基金 扩大生产基金 中都 生产形式 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经济规律
8
作者 胡平生 江晓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5-88,共4页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它一提出就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展开了长期的研讨。在这过程中,虽然我国相当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社会...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它一提出就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展开了长期的研讨。在这过程中,虽然我国相当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社会科学词典中都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但在“一五”计划期间就有人提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根本不是客观经济规律。前不久,胡培兆同志也撰文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并不存在,它是斯大林的主观规律。之所以这些针锋相对意见交错并存,我们认为它首先导源于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五”计划 我国经济学界 经济理论界 比例关系 经济学教科书 胡培兆 社会劳动 按比例分配 社会生产 生产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年来的积累规模及相关评析
9
作者 刁仁德 《湖湘论坛》 1993年第5期43-46,共4页
一、高积累政策取舍的一个基本前提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转基本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后,关于积累规模或积累率的适度控制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注目的一个热点。有些同志根据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经验,提出只有高积累政策才是实现我国经济赶... 一、高积累政策取舍的一个基本前提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转基本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后,关于积累规模或积累率的适度控制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注目的一个热点。有些同志根据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经验,提出只有高积累政策才是实现我国经济赶超的必要保证;另一些同志则根据欧美大多数国家的低积累、高效率的方针及我国40年来经济历程的反面经验为出发点,对高积累政策提出否定意见。应该指出,两种看法多少都带有点盲目性,因为对积累规模的选择,其基本前提首先在于必须弄清现实经济生活中作为统计结论的积累率究竟可信度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日本经济 控制问题 经济生活 良性循环 否定意见 我国经济学界 投资膨胀 人均消费水平 渠道流 物价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价值论质疑
10
作者 陈振羽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7期30-35,共6页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流行着把服务价值论说成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这不仅误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服务理论,而且误解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必要重视对服务价值问题的探讨。本文对服务价值论提出以下几...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流行着把服务价值论说成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这不仅误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服务理论,而且误解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必要重视对服务价值问题的探讨。本文对服务价值论提出以下几点质疑。一、不应当把服务看作是有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所谓服务,是指服务劳动者不是以物质的商品而是以活动形式为买者(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在一般情况下,出卖给买者的服务不为买者生产物质产品。马克思指出: '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物质 服务劳动 我国经济学界 买者 社会总劳动 服务理论 生产劳动 雇佣工人 实物形式 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吗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初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9-13,25,共6页
在我国经济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的看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而是帝国主义这一资本主义发展大阶段中的一个新的小阶段。本文试就... 在我国经济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的看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而是帝国主义这一资本主义发展大阶段中的一个新的小阶段。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第三阶段”论的同志,从“所有制状况是划分阶段的主要标志”出发,认为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国家所有制的扩大,“改变了生产资料完全归私人占有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经济学界 私人占有 计划调节 个人所有制 无政府状态 私人垄断 国家干预 资产阶级国家 国家调节 九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观点综述
12
作者 黄仁清 《商业经济研究》 1985年第1期8-12,共5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和《财贸经济》编辑部共同发起并召集的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于1984年10月12—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的学者和教授以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和《财贸经济》编辑部共同发起并召集的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于1984年10月12—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的学者和教授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同志共120余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90多篇。会议围绕孙冶方的社会主义流通理论和当前的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展开了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冶方 财贸经济 管理体制改革 学术论文 经济 我国经济学界 浮动价格 供求规律 商品货币关系 生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价格形成基础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赵宗云 《财贸研究》 1984年第2期3-9,18,共8页
在我国价格体系中,计划价格是主体,自由价格是补充。制订和调整计划价格的理论根据,一般称为计划价格形成的基础。我国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颇有分歧,成为争论较多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概略地说,争论是在两个相互联系... 在我国价格体系中,计划价格是主体,自由价格是补充。制订和调整计划价格的理论根据,一般称为计划价格形成的基础。我国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颇有分歧,成为争论较多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概略地说,争论是在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上:一是在价值和价值转化形式之间展开的;一是在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之间展开的。本文仅就确关计划价格形成基础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成 转化形式 价格体系 计划价格 我国经济学界 生产价格 部门平均成本 调整计划 农产品价格 基本经济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中林同志的贺信
14
作者 任中林 《商业经济研究》 1982年第1期27-,共1页
欣悉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于6月2日成立,谨向大会致以热烈祝贺.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成立,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过程中,坚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必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 欣悉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于6月2日成立,谨向大会致以热烈祝贺.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成立,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过程中,坚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必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制定了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城乡经济明显地活跃了起来,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经济学 国民经济调整 我国经济学界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林 多种经济 市场调节 学术研究 社会主义商业 商品流通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全民企业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
15
作者 蒋玉珉 《财贸研究》 1986年第2期8-13,共6页
生产资料所有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近几年,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收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下达后,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就全民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不乏给人启迪的佳作。本文... 生产资料所有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近几年,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收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下达后,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就全民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不乏给人启迪的佳作。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论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含义,分离的实质和分离的原因。一、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含义弄清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关系 我国经济学界 重要理论问题 再生产过程 商品生产者 发展水平 劳动数量 研究成果 经营方式 劳动力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规律还是定律——对马克思货币流通量公式的认识
16
作者 田中华 《武汉金融》 1987年第3期32-33,13,共3页
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几乎普遍把马克思计算货币流通量的公式直接称为货币流通规律。这种观点在我国一般的政治经济学和货币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
关键词 货币流通量 货币流通规律 我国经济学界 货币学 金属货币 纸币流通 货币商品 货币需要量 数量关系 商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资产经营特性
17
作者 杨雄胜 《财会通讯(上)》 1991年第5期11-14,共4页
国有资产管理是近期人们谈论颇多的问题。但在我国近几年出版的经济及管理方面的辞典,以及代表我国经济学界最高水平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1988年出版)三大卷中,都找不到“国有资产”的名词解释。说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 国有资产管理是近期人们谈论颇多的问题。但在我国近几年出版的经济及管理方面的辞典,以及代表我国经济学界最高水平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1988年出版)三大卷中,都找不到“国有资产”的名词解释。说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国有资产理论研究是不够重视的。随着经济改革向深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提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资产存量配置合理化,资产运行流量高效化,迫切需要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正是在这种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下,理论界开始重视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问题的探讨,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正式成立并开展工作,使国有资产成了经济管理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经营 资产存量 我国经济学界 资产营运 国家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 经营管理问题 国有资产所有权 经济改革 所有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的剩余劳动范畴
18
作者 王初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77-79,共3页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写道:“我认为,也必须抛弃从马克思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中取来而硬套在我国社会主义关系上的其它若干概念。我所指的概念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写道:“我认为,也必须抛弃从马克思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中取来而硬套在我国社会主义关系上的其它若干概念。我所指的概念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必要’时间和‘剩余’时间这样一些概念。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是为了说明工人阶级受剥削的泉源,即剩余价值,并且给予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以推翻资本主义的精神武器。显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武器 瓦拉几亚 总产品 布哈林 社会大分工 区别性 我国经济学界 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消费 原始社会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命名的质疑
19
作者 柳雪原 《财贸研究》 1980年第1期17-22,共6页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后,我国经济学界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对这一命题进行过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邦...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后,我国经济学界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对这一命题进行过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邦”之后,我国学术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这一问题又重新引起了经济学界的重视。1978年在武汉召开的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部份教师暑期学习会上,有的同志提出:“不能认为有计划和按比例是一条规律,而是两条规律。”今年又有同志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关系 我国经济学界 马列主义理论 五十年代 华国锋 人类社会生产 生产无政府状态 社会劳动 经济活动过程 社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