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少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0-24,共5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有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面临着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本文认为,为了加速我国现代化,当务之急是大力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问题,
关键词 科学文化素质 人的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建设 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审美素质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
2
作者 陈亨泰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6期2-4,8,共4页
关键词 战略地位 我国现代化建设 教育优先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育事业 稳定教师队伍 高校教职工 科学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国际劳务输出事业 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3
作者 张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41,共5页
国际劳务输出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这已早为人所共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长期坚持劳务输出中大受裨益,也是不乏其例的。我国的国际劳务输出有较长的历史,但真正得到发展还是近10年来的事情,与其他劳务输出国相比。
关键词 国际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人员 我国现代化建设 劳务人员 侨乡 私营 劳务输出国 外汇收入 劳务市场 青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道路
4
作者 韩敬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13,共2页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观点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阔道路 我国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经济 分配社会劳动 社会主义国家 集中计划 消极方面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国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5
作者 魏澄荣 《求实》 1999年第7期28-29,共2页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人口庞大,相对资源不足,这个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人口问题,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将决...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人口庞大,相对资源不足,这个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人口问题,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将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因此,大力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本投资 开发人力资源 我国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 科学技术 “科教兴国” 生产要素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探索
6
作者 刘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 中国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客观规律 我国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学习《邓小平文选》札记
7
作者 柏柳 《河北学刊》 1983年第3期11-14,共4页
打破某些固有的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为我们开拓这条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文选》中的有关论述,对于深刻理解... 打破某些固有的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为我们开拓这条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文选》中的有关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十二大精神,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札记 邓小平同志 我国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文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共同原则 中国式的现代化 走自己的路 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现代化
8
作者 李纳森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共3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作出的战略决策和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作出的战略决策和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错误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进程 思想路线 我国现代化建设 工业化 邓小平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9
作者 吴传钧 《课程.教材.教法》 1984年第4期9-10,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前不久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前不久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有力武器的地理教育,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育要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相适应,并有效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首先必须培养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养的建设人才。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育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我国现代化建设 地理教学 现代化建设服务 生产布局 国际主义教育 人地关系 科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理论初探
10
作者 刘剑华 孙宏根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6-27,共2页
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理论初探刘剑华,孙宏根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象中国这样大的国家... 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理论初探刘剑华,孙宏根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象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摘建设,不靠自已不行,主要靠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中国现代化 邓小平 国际环境 独立自主 对外政策 闭关自守 我国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世界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理论初探
11
作者 刘剑华 孙宏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中国现代化 国际环境 邓小平同志 独立自主 我国现代化建设 对外政策 闭关自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齐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30-34,共5页
在我国,“传统”与“现代化”,就时向来说,是分别代表着过去和将来的概念.但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使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可以说,当前我国社会所发生的任何重大变化,无不与“传统”和“现代化”有关.本文打算就“传统”的评价、传统... 在我国,“传统”与“现代化”,就时向来说,是分别代表着过去和将来的概念.但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使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可以说,当前我国社会所发生的任何重大变化,无不与“传统”和“现代化”有关.本文打算就“传统”的评价、传统价值观念的更新和现代价值观念的开发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价值观念 现代价值观念 我国现代化建设 经济现代化 文化心理 竞争 二重作用 新时代 尚和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益的探索 科学的论证——评王梦奎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3
作者 杨承训 张素秋 《中州学刊》 1984年第3期128-128,共1页
王梦奎同志是我国经济学界的后起之秀。他的主要论著大部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表的,而且以探索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主旨。因此,他的论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研究,... 王梦奎同志是我国经济学界的后起之秀。他的主要论著大部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表的,而且以探索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主旨。因此,他的论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研究,作出了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贡献。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书,就是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著重要论文的集萃。虽然它是一部涉及面很广的论文集,但读起来却有其内在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对于继续深入研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改革中的一系列问题有相当大的启迪作用。 该书的鲜明特点在于,它着力研究“中国特色”,勇于触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敏锐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收入论文二十八篇,其中二十五篇是探索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重大理论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道路 我国社会主义 重大理论 我国现代化建设 船舶出口 大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重要论文 鲜明特点 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两手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4
作者 张晓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两手抓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文化 共产主义 我国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15
作者 谢遐龄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思想道德建设 精神支柱 文化环境 邓小平理论 我国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适应跨世纪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纪念恢复研究生教育20周年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文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9-22,共4页
本文从西安交通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了研究生教育20年来的成绩、经验与问题,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质量 跨世纪发展 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 学科结构 知识创新 我国现代化建设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全面发展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由软变硬的关键
17
作者 孙荣先 薛凤姣 《学习论坛》 1998年第11期28-29,共2页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或部门的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的现象,从...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或部门的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的现象,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物质文明建设。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切实硬起来呢?我们认为,树立全面发展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由软变硬的关键。 一、片面的发展观是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思想根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疑是正确的,它使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地方在抓“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全面发展观 由软变硬 两个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现代化建设 思想根源 社会发展 两手都要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对外开放的若干两重性
18
作者 王书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2期11-14,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它已广泛地贯彻到我国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作为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它已广泛地贯彻到我国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作为一个双边关系的范畴,必然具有若干两重性的特征。对此笔者作些粗浅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我国现代化建设 管理经验 利用外资 内在根据 外在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 专业技术人才 资本主义 交流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关于改善社会风气的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焦存朝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40,共4页
试论邓小平关于改善社会风气的思想焦存朝社会风气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属性,它具体表现为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文化生活追求和道德情操。社会风气不仅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一个国... 试论邓小平关于改善社会风气的思想焦存朝社会风气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属性,它具体表现为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文化生活追求和道德情操。社会风气不仅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一个国家社会的进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气 邓小平同志 精神文明建设 对外开放 指导思想和原则 途径和措施 思想战线 我国现代化建设 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
20
作者 王玉恩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8-10,共3页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开放的世界中,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几乎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经济问题成为一个彼此不可分割的国际性问题。因此,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先进技术...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开放的世界中,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几乎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经济问题成为一个彼此不可分割的国际性问题。因此,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邓小平在对当今世界的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多次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一、经济生活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迄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邓小平文选》 中国的发展 闭关自守 我国现代化建设 发展趋势 先进技术 闭关政策 开放的世界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