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梁丽华 李龙 +4 位作者 赵建辉 孙道才 刘乃彬 宋应亮 焦铁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培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其诱导成骨分化潜能。方法:无菌条件下取6周龄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1%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比色法... 目的:观察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培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其诱导成骨分化潜能。方法:无菌条件下取6周龄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1%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取第3代细胞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培养,分别用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鉴定成骨诱导效果。结果:从SD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的ASCs呈长梭形或多角形,呈集落生长;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示:CD29、CD90高表达,CD34、CD45低表达;成骨诱导后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Cs,具有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s 体外培养 成骨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和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差异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欢 苗博 +1 位作者 韩智慧 张保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2-1107,1115,共7页
目的探究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在成骨能力上的差异机制。方法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和牙周干细胞(分为DPSCs组和PDLSCs组),比较两种干细胞诱导成... 目的探究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在成骨能力上的差异机制。方法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和牙周干细胞(分为DPSCs组和PDLSCs组),比较两种干细胞诱导成骨分化能力的差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分化过程中关键转录因子的转录表达差异。同时,从GEO官网下载牙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GSE161267_RAW),通过比较干细胞亚群占比差异、调控成骨分化基因表达差异及生物学功能富集等揭示两种组织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差异的原因。结果成骨诱导分化结果显示,DPSCs组茜素红着色较PDLSCs组更深,运用RT-PCR检测成骨分化关键转录因子骨钙素(osteocalcin,OC)、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结果显示,与PDLSCs组相比,DPSCs组Osteocalin、ALP、RunX2、OPG和BMP-2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牙周和牙髓组织中干细胞构成比例不同,其中牙周组织中MSC2和MSC3亚群占比多,牙髓组织中MSC1亚群占比多;MSC1中调控成骨分化基因表达显著高于MSC2和MSC3。差异基因生物学功能富集结果显示,MSC1亚群主要表现为成骨分化及参与成骨分化的信号通路。结论DPSCs较PDLSCs有更高的成骨分化功能,是由于DPSCs中成骨分化功能强大的细胞亚群含量高于PDL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诱导分化 碱性磷酸酶 单细胞测序 基因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系统促进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与抑制成脂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馥如 王学智 余四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67-2875,共9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组织培养法分离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为研究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奠定基础。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仪器检测所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 本研究旨在优化组织培养法分离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为研究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奠定基础。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仪器检测所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利用CRISPR-dCas9系统在快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前提下观察其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并通过生化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学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接种3~5 d后可见细胞从组织块周围爬出,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多为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细胞,且形态单一均匀,具有较高的爬出率,可以大大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效率;通过CRISPR-dCas9系统激活Runx 2和Osterix基因后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CRISPR-dCas9系统可以同时抑制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通过CRISPR-dCas9-KRAB系统同时抑制成骨相关基因Runx 2和Osterix后可以促进成脂分化。本研究利用组织贴壁法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能力;利用CRISPR系统可以同时过表达Runx 2和Osterix两个基因,可以在进成骨分化的同时抑制成脂分化,表明成脂分化和成骨分化的相关性,为基因编辑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和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 CRISPR系统 成骨诱导分化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多糖酶3样蛋白1对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和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
4
作者 李曼 刘伟江 +6 位作者 袁福临 白海涛 李雪 王洋 刘元林 焦宏 张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83-591,共9页
目的探讨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成脂和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复苏并培养hUC-MS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34,CD45,CD73,CD90和CD105;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后,油红O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 目的探讨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成脂和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复苏并培养hUC-MS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34,CD45,CD73,CD90和CD105;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后,油红O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体外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成脂和成骨关键转录因子mRNA表达,即脂肪酶(AD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及ALP和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低CHI3L1的hUC-MSC(shCHI3L1-MSC)和对照hUC-MSC(shNC-MSC),同上鉴定其生物学特征。shCHI3L1-MSC和shNC-MSC体外成脂诱导分化后,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数目,RT-qPCR检测ADI和PPAR-γmRNA表达;成骨诱导分化后,ALP染色检测ALP染色面积,RT-qPCR检测ALP和OPN mRNA表达。结果培养的hUC-MSC高表达CD73,CD90和CD105,低表达或不表达CD14,CD34和CD45;成骨诱导分化后,与未诱导组相比,诱导组ALP活性增加,ALP和OPN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成脂诱导分化后,经油红O染色,诱导组出现大量红色脂滴,ADI和PPAR-γ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敲低CHI3L1基因,hUC-MSC表面标志物、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生物学特性未发生改变。shNC-MSC和shCHI3L1-MSC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后,shCHI3L1-MSC诱导组脂滴数及ADI和PPAR-γ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shNC-MSC(P<0.01),ALP活性及ALP和OPN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shNC-MSC(P<0.01),提示hUC-MSC敲低CHI3L1基因后成脂分化能力增强,成骨分化能力降低。结论CHI3L1参与hUC-MSC体外成脂和成骨分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诱导分化 成骨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α复合Pluronic F-127的构建及其对BMSCs的体外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甜 程继光 周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构建装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Pluronic F-127新型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生物效应。方法构建装载不同浓度SDF-1α(200、50 ng/ml)的Pluronic F-127复合水凝胶,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复合水... 目的构建装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Pluronic F-127新型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生物效应。方法构建装载不同浓度SDF-1α(200、50 ng/ml)的Pluronic F-127复合水凝胶,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复合水凝胶对BMSCs的体外趋化实验。将BMSCs与复合材料均匀混合,加成骨细胞诱导液进行培养,并对其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测定及茜素红染色,由结果可观察到BMSCs的成骨诱导分化情况,并用MTT法检测复合培养后细胞的活性状况。结果趋化实验结果显示,含SDF-1α浓度为200 ng/ml的复合水凝胶对BMSCs的募集效果显著(P<0.05)。MTT法证实了Pluronic F-127对细胞增殖不产生影响(P>0.05)。BMSCs-复合材料、单纯BMSCs在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两组细胞的AKP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并且都高于非成骨诱导组(P<0.05),同时诱导组镜下可见明显的钙结节形成。结论成功构建装载SDF-1α的Pluronic F-127新型复合材料,其在体外对BMSCs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在细胞材料复合培养的三维支架中,BMSCs能够存活并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PLURONIC F-127水凝胶 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