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传播功能的中国化理论内涵与话语表达——“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概念的传播学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郝雨 李娟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新闻舆论的讲话,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闻传播的功能与效果问题,而在"2·19"讲话中提出的"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更是新闻传播功能的中国话语风格的概念原创。这两大概念与西方笼统的、抽象...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新闻舆论的讲话,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闻传播的功能与效果问题,而在"2·19"讲话中提出的"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更是新闻传播功能的中国话语风格的概念原创。这两大概念与西方笼统的、抽象的功能论不同,不再是对社会具体事件就事论事的监督解决,新闻的舆论功能也不再是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而是从微观着眼,去追求和达到宏观的效果。这是以往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的研究,从未有过的理论观点。这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式的表达,是对有史以来传播学科关于传播功能与效果理论的一次重大的学术拓展和理论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风化人 凝心聚力 传播功能 理论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瓦斯生物氧化的煤矸石风化成土及碳减排研究
2
作者 胡学伟 杨洋 +5 位作者 张清 李婷 张鑫广 赵群 田森林 宋浩然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23-630,共8页
瓦斯和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低浓度瓦斯大量直排造成碳排放与资源浪费,煤矸石的大量堆存破坏生态环境,两者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瓦斯碳排放与煤矸石生态破坏问题,提出瓦斯生物氧化产有机酸用于加速煤矸... 瓦斯和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低浓度瓦斯大量直排造成碳排放与资源浪费,煤矸石的大量堆存破坏生态环境,两者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瓦斯碳排放与煤矸石生态破坏问题,提出瓦斯生物氧化产有机酸用于加速煤矸石风化成土的新思路。通过分析甲烷生物氧化的代谢产物组成,研究其对煤矸石生物风化的影响,评估风化产物土壤性能,阐明瓦斯生物氧化协同煤矸石风化成土的过程机理,并核算碳减排量,以期为煤矸石的生态基质化利用与瓦斯碳减排开拓新途径。研究表明:甲烷氧化菌能有效附着在煤矸石表面并降解转化瓦斯,其代谢产物为有机酸和胞外聚合物;有机酸可强化煤矸石的结构粉化与矿物分解重构,胞外多聚物可促进煤矸石风化颗粒的再团聚;煤矸石生物风化产物中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提升223%、185%、105%,风化产物的植物发芽率和生物量分别提升43%、236%;瓦斯中甲烷转化为有机碳形式实现生物固碳,以碳酸盐矿物形式实现碳封存,每立方米反应器每天碳减排量为16.47 kg,每公斤煤矸石每天固碳量为4.49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矸石 生物氧化 风化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缘岩浆岩区地表基质风化成土过程常量元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航 李瑞红 +1 位作者 杨永 王学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3-165,共3页
岩石—土壤风化成土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理解不同类型地表基质的转化机理和耦合关系有重要意义(侯红星等,2022)。笔者选取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岩浆岩原生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查明常量元素在风化成土过程中迁移转化及分布规律特... 岩石—土壤风化成土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理解不同类型地表基质的转化机理和耦合关系有重要意义(侯红星等,2022)。笔者选取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岩浆岩原生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查明常量元素在风化成土过程中迁移转化及分布规律特征,为解释岩浆岩背景区地表基质岩石风化与土质成土过程耦合关系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岩浆岩 地表基质 风化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REE超常富集及Ce强烈亏损的地球化学机理 被引量:35
4
作者 孙承兴 王世杰 季宏兵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碳酸盐岩的REE含量极低,但最近在贵州一些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层底部首次发现了REE的超常富集层,REE总量最高可达近31000μg/g;Ce强烈亏损,δCe值最低达0.007。这种低背景、高富集、强分异的REE富集现象在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中具有一定的... 碳酸盐岩的REE含量极低,但最近在贵州一些碳酸盐岩风化壳土层底部首次发现了REE的超常富集层,REE总量最高可达近31000μg/g;Ce强烈亏损,δCe值最低达0.007。这种低背景、高富集、强分异的REE富集现象在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选取发育在下三叠统花溪灰岩和平坝白云岩之上的两个较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风化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富集现象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两阶段性密切相关。(1)在残积土形成阶段(风化早期),碳酸盐的快速溶解导致风化前缘形成一个垂直方向相对狭窄、突变的碱性障(pH值为8左右)。此障既能有效地将碳酸盐岩分解释放的REE以及下渗水携带的REE分解沉淀和以吸附于粘土矿物上的方式富集,也容易使Ce3+氧化成Ce4+,并与HCO-3形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随下渗雨水流走,从而使Ce进一步亏损。(2)残积土演化阶段,轻、重稀土发生明显分异,Ce3+氧化成Ce4+并发生水解沉淀,致使下渗水富重稀土而贫Ce,最终使REE在剖面上显示出一般风化壳共有的分异特征。另外,根据对碳酸盐岩中的酸不溶物、可溶性稀土的提取以及质量平衡计算,碳酸盐岩能够提供足够的REE物源;以可溶态为主的赋存状态有利于REE的淋滤(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风化前缘 REE超常富集 Ce强烈亏损 机理 贵州 风化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郧县前坊村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及古气候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艳雷 庞奖励 +2 位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乔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0-845,共6页
秦岭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并当作是黄土高原的南屏障。汉江上游谷地地区位于秦岭南侧,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域,受季风气候活动影响强烈。为了探讨该地区在亚热带气候背景下,风成黄土成壤改造对气候变化的... 秦岭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并当作是黄土高原的南屏障。汉江上游谷地地区位于秦岭南侧,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域,受季风气候活动影响强烈。为了探讨该地区在亚热带气候背景下,风成黄土成壤改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通过对汉江上游谷地前坊村(QFC)剖面磁化率、烧失量、粒度、Rb/Sr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末次冰期以来沙尘暴很有可能越过秦岭在其南侧堆积,黄土—古土壤剖面地层序列从上到下依次为:MS-L0-S0-Lt-L1-AD;这些沉积物完整记录了一级阶地上晚更新世气候变化信息,地层单元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程度成壤强度的改造。2前坊村剖面中,理化性质在不同地层单元有显著差异。例如磁化率、烧失量、Rb/Sr指标平均含量的高值出现在古土壤层中,低值出现在黄土层;而Zr/Rb含量变化正好相反;这些理化性质表明,在古土壤发育期,水热条件进入最适宜期,沉积物的风化成壤作用显著;在黄土堆积期,气候寒冷干燥,主要以粉尘堆积为主,沉积物的风化成壤作用较弱。3秦岭南侧北亚热带汉江上游前坊村一级阶地剖面化学风化强度变化揭示了黄土—古土壤环境气候变化的规律:末次冰期以来(大约18.0~11.5 ka B.P.),气候干冷,沙尘暴频繁出现,沉积物以黄土堆积为主,成壤作用微弱,形成马兰黄土(L1);全新世早期(约11.5~8.5 ka B.P.),气候由干冷向暖湿方向转变,但主要以干冷为主,形成过渡层(Lt);在全新世大暖期(8.5~3.1 ka B.P.),气候条件达到最优阶段,水热配合较好,生物活动活跃,成壤作用十分显著,发育了古土壤S0;到了全新世晚期以来(3.1 ka B.P.)气候又由暖湿向干冷方向转变,成壤作用明显减弱,沙尘暴出现较为频繁,形成了以黄土堆积为主的全新世黄土(L0)。现代表土层(MS)是在(1.5 ka B.P.)以来气候转暖,加之人类长期农业耕作扰动,在全新世黄土L0顶部叠加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上游谷地 黄土—古土壤序列 风化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岩性及地层厚度推测喀斯特地区的风化成土量——以贵阳金阳地区为例探讨二叠系以上地层的成土能力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瑞东 魏怀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9,共8页
碳酸盐岩成土是喀斯特地貌发展及演化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研究了贵阳市金阳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剖面和红粘土层下基岩分布情况,结合该地区地层发育、厚度、岩性等特征,以及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经验数值,推算了研究区成土厚度。同时,根... 碳酸盐岩成土是喀斯特地貌发展及演化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研究了贵阳市金阳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剖面和红粘土层下基岩分布情况,结合该地区地层发育、厚度、岩性等特征,以及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经验数值,推算了研究区成土厚度。同时,根据理论成土厚度与实际保存红粘土厚度对比分析,确认目前保存下来的红粘土层是早更新世以来的第三个夷平期的产物,形成时间可能为4~13万年。现代碳酸盐岩上的红粘土层不仅由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形成,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由碳酸盐岩岩系中的碎屑岩夹层风化成土而来,同时侏罗系碎屑岩成土也占较大比例。因此,喀斯特环境中红粘土的形成及物质来源比较复杂,并非单一的碳酸盐岩风化成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 碳酸盐岩岩系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上游弥陀寺剖面风化成壤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桐 庞奖励 +4 位作者 周亚利 黄春长 查小春 王学佳 王海燕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7,共7页
对汉江上游弥陀寺发现的完整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烧失量和w(Rb)/w(Sr)等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弥陀寺剖面自下而上具有马兰黄土(L_1)→过渡层黄土(L_t)→古土壤层(S_0)→近代黄土(L0)→... 对汉江上游弥陀寺发现的完整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烧失量和w(Rb)/w(Sr)等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弥陀寺剖面自下而上具有马兰黄土(L_1)→过渡层黄土(L_t)→古土壤层(S_0)→近代黄土(L0)→表土层(TS)地层序列,记录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层单元之间风化成壤差异显著,古土壤层(S_0)的风化成壤强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层,马兰黄土(L1)的风化成壤强度最弱。剖面风化成壤强度的变化揭示了自马兰黄土堆积以来记录的气候变化,马兰黄土形成时期气候干燥寒冷,过渡层黄土的存在则说明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古土壤层形成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近代黄土形成时期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变。此外,弥陀寺剖面还记录了在全新世大暖期期间的一次气候变冷事件,结合光释光(OSL)测年数据,确定此事件发生于6.48 ka BP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 气候变化 黄土-古土壤 汉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风化及成壤过程中元素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研 李王成 +5 位作者 王霞 赵自阳 刘学智 王帅 董亚萍 李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47-150,共4页
为了解压砂地砾石风化及成壤过程中的元素行为,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岩石风化及其影响因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演化、土壤中微量元素活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通过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岩石风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岩石物理特性等方... 为了解压砂地砾石风化及成壤过程中的元素行为,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岩石风化及其影响因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演化、土壤中微量元素活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通过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岩石风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岩石物理特性等方面,对风化过程中元素行为的研究较少;而对土壤元素的研究也多是集中在土壤层面,并没有将风化和成壤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土壤微量元素活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土壤环境和人为开垦的,而针对风化过程对微量元素活动性影响的研究很少,分析各种影响下岩石风化产物对土壤元素迁移和富集的影响方面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如果能深入的探索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与宁夏当地压砂地结合,进一步探索各种风化产物对微量元素的影响,将风化与成壤系统地结合起来,探索风化作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影响,对土壤发育以及植株生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风化 风化 元素行为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冻融循环对酷寒矿区煤矸石风化崩解速率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海桥 程伟 +3 位作者 尚志 牟守国 卞正富 雷少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59-3864,共6页
酷寒矿区表土瘠薄,陆地覆被破坏后可利用表土稀缺是制约煤矿区土地复垦的重要因素之一,难以获得足够的可用表土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土地复垦效果,同时也限制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缺土区拓展可利用表土来源不仅是煤炭土地复垦... 酷寒矿区表土瘠薄,陆地覆被破坏后可利用表土稀缺是制约煤矿区土地复垦的重要因素之一,难以获得足够的可用表土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土地复垦效果,同时也限制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缺土区拓展可利用表土来源不仅是煤炭土地复垦中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煤矸石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副产物,也是潜在的表土来源之一。针对特殊环境下的土地复垦需要,以酷寒矿区未风化煤矸石为研究对象,从水分变化、冻融循环单独作用和水分-冻融循环叠加作用于煤矸石的角度进行试验设计,分析了3类14种处理下煤矸石风化崩解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水分-冻融循环处理下煤矸石风化崩解速率明显大于水分和冻融循环单独处理,风化崩解速率差异较大。运用聚类分析把煤矸石14种处理下的崩解速率分为2类,2类间的崩解速率差异显著,引起风化崩解速率差异显著的因素主要是较大的温差变化引起水分和盐分结晶膨胀。其中饱和含水-冻融循环组风化崩解速率大于非饱和水分组,大温差组大于小温差或恒温组。指出了温差变化中冰晶作用的存在引起了煤矸石的快速崩解主导因素。本研究揭示了水分作用对煤矸石风化崩解的影响大于温度作用,冻融循环有利于煤矸石风化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风化崩解速率 冻融循环 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湿陷性及其成因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景波 岳应利 陈云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62-68,共7页
本文根据甘肃17个剖面湿陷系数的测定,查明黄土湿陷性从上向下呈现波动变小,造成湿陷性垂向上变小的原因是土层自重压力,引起波动变化的原因是土层受成壤强弱的差异。作者根据镜下鉴定和湿陷性与成壤强弱关系的研究,将黄土微结构... 本文根据甘肃17个剖面湿陷系数的测定,查明黄土湿陷性从上向下呈现波动变小,造成湿陷性垂向上变小的原因是土层自重压力,引起波动变化的原因是土层受成壤强弱的差异。作者根据镜下鉴定和湿陷性与成壤强弱关系的研究,将黄土微结构分为18种类型,指出湿陷性是在几种特定的成壤过程中产生的,是成壤作用弱的黄土所具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 变化规律 黄土 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藓结皮对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涛 国辉 +1 位作者 周金星 彭霞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8-455,共8页
岩溶地区碳酸盐岩裸露率高、土壤形成速率缓慢,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岩溶石漠化地区,苔藓植物与裸露钙质岩石上的藻类、细菌和真菌共存,形成苔藓结皮。苔藓结皮依赖其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和遗传机制在干旱贫瘠的岩... 岩溶地区碳酸盐岩裸露率高、土壤形成速率缓慢,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岩溶石漠化地区,苔藓植物与裸露钙质岩石上的藻类、细菌和真菌共存,形成苔藓结皮。苔藓结皮依赖其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和遗传机制在干旱贫瘠的岩石上生长,参与碳酸盐岩的风化、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对岩溶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荒漠生态系统工程师”。文章尝试阐明苔藓结皮各组分(微生物、苔藓植物)参与的岩石风化成土过程以及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为岩溶区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结皮 碳酸盐岩 风化 微生物 苔藓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旱地土壤重金属磁学响应及相关监测研究
12
作者 王钊 郭宇 +3 位作者 欧阳婷萍 郑小战 朱照宇 张俊岭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8,共15页
为研究水田-旱地土壤中重金属磁学响应差异及原因,采集广州市有代表性的2种土壤样品各70组并进行检测.磁学测试结果显示,土壤中磁性矿物主要为软磁性亚铁矿物及少量硬磁性矿物.旱地土磁性整体略强于水田,水田土中含有反铁磁性矿物且部... 为研究水田-旱地土壤中重金属磁学响应差异及原因,采集广州市有代表性的2种土壤样品各70组并进行检测.磁学测试结果显示,土壤中磁性矿物主要为软磁性亚铁矿物及少量硬磁性矿物.旱地土磁性整体略强于水田,水田土中含有反铁磁性矿物且部分软磁性颗粒溶解.2种土壤中单畴、多畴颗粒以及旱地土超顺磁颗粒形成于成土风化作用,而水田土超顺磁颗粒形成受其他因素影响.成土过程磁性矿物产生顺序依次为成土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针铁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磁学参数存在相关性,但多数重金属和磁性颗粒来源并不一致.尽管如此,土壤按重金属富集程度分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方程大部分效果很好,该磁学手段能用于水田-旱地土壤重金属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磁学 重金属 回归分析 矿物颗粒 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岩溶区镶嵌景观上覆土层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秀明 王世杰 +2 位作者 冯志刚 孙承兴 周德全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5-251,共7页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喀斯特镶嵌景观中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互接触部位剖面的粒度分布特征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石上覆土层之间的粒度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存在明显的差异,仅在两种岩石类型的接触过渡带显示出一定混合特征,且与...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喀斯特镶嵌景观中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互接触部位剖面的粒度分布特征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石上覆土层之间的粒度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存在明显的差异,仅在两种岩石类型的接触过渡带显示出一定混合特征,且与区域其它岩类上覆土层没有关联性;各土层粒度分布特征与下伏基岩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继承性。同时,进一步肯定了粒度分布特征在贵州岩溶区上覆土层的物源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镶嵌景观 粒度分布 贵州 碳酸盐岩 风化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土壤发育过程中土壤磁化率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成敏 龚子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68,共7页
热带地区质量磁化率因受众多因素作用 ,不能反映土壤发育状况。同时 ,利用 DCB溶液处理热带地区高度发育的土壤样品 ,由于土壤次生超顺磁的磁性矿物不能完全溶解、去除 ,所以处理后样品磁化率或处理前后磁化率差值与土壤风化成土年龄和... 热带地区质量磁化率因受众多因素作用 ,不能反映土壤发育状况。同时 ,利用 DCB溶液处理热带地区高度发育的土壤样品 ,由于土壤次生超顺磁的磁性矿物不能完全溶解、去除 ,所以处理后样品磁化率或处理前后磁化率差值与土壤风化成土年龄和发育程度没有较好的相关性 ,说明该方法用于区分热带地区土壤中原生和次生磁性矿物对磁化率的贡献和推断土壤发育程度是不适合的。土壤频率磁化率因主要受风化成土作用强度影响 ,所以能够较好地指示土壤发育程度和相对成土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土壤发育 土壤磁化率 热带地区 风化 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土壤发生的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成敏 龚子同 《热带地理》 2001年第3期207-212,共6页
海南岛北部不同时期喷发的玄武岩上发育的土壤构成一个风化成土时间系列。对这一土壤系列的化学特性研究表明 ,随风化成土时间的增加 ,pH值不断下降 ,但至富铁土后 ,pH趋于稳定 ,而土壤CEC7,盐基饱和度下降。同时 ,土体中Al2 O3 、Fe2 ... 海南岛北部不同时期喷发的玄武岩上发育的土壤构成一个风化成土时间系列。对这一土壤系列的化学特性研究表明 ,随风化成土时间的增加 ,pH值不断下降 ,但至富铁土后 ,pH趋于稳定 ,而土壤CEC7,盐基饱和度下降。同时 ,土体中Al2 O3 、Fe2 O3 、TiO2 含量增加 ,而Ca、Mg、K、Na淋失强烈 ,SiO2 含量也不断降低。以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为基础计算多数指标难以反映热带地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迅速而强烈淋失的成土风化过程。常用的土体分子硅铝率和硅铁铝率并不能指示所有土壤的风化成土作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风化土时间 土壤化学特性 风化指标 PH值 硅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黄土过渡带杨桥畔全新世地层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所揭示的古气候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利杰 石建省 +4 位作者 郭娇 王成敏 毕志伟 董秋瑶 陈洪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329,共7页
通过对沙漠-黄土过渡带杨桥畔全新世地层中20种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年代学资料,探讨了该地区13.0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地层分布规律明显,化学成分具有很高地一致性,Cr、Cs、Co、Cu、Mn与I可... 通过对沙漠-黄土过渡带杨桥畔全新世地层中20种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年代学资料,探讨了该地区13.0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地层分布规律明显,化学成分具有很高地一致性,Cr、Cs、Co、Cu、Mn与I可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古气候替代性指标。根据主要微量元素演替所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将该地区气候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13.0-11.7ka B.P.气候干燥寒冷;11.7-10.0ka B.P.气候略温偏干;10.0-6.4ka B.P.气候温暖湿润;6.4-1.60ka B.P.偏冷干气候恶化期;1.6ka B.P.以来气候继续朝冷干方向发展,并且冷暖干湿交替频繁。通过与黄土、石笋等记录变化对比,发现杨桥畔地区全新世气候演化过程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东亚季风 磁化率 风化壤作用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