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长型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以延安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宝平 霍云霈 杨新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3-836,共4页
目的分析成长型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合理构建其空间发展模式。方法选取区域内20个主要旅游景点和5条主要旅游线路,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和线路利用强度指数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目的地内各景点基本呈现均匀分布特征,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呈现凝... 目的分析成长型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合理构建其空间发展模式。方法选取区域内20个主要旅游景点和5条主要旅游线路,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和线路利用强度指数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目的地内各景点基本呈现均匀分布特征,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呈现凝聚分布状态,各主要旅游线路利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延安成长型旅游目的地应以红色旅游区为核心,以其他旅游区为辅助,建立合理的目的地空间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型旅游目的地区域 空间结构 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区域(TDD)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西安为例 被引量:58
2
作者 杨新军 马晓龙 霍云霈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0-626,共7页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西安为例,对旅游目的地区域(TDD)进行了界定。以"一日游"旅游行为基准给出了西安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即以250km为半径,相当于单程旅行2.5小时的通达范围。并发现西安TDD对周边地区旅游...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西安为例,对旅游目的地区域(TDD)进行了界定。以"一日游"旅游行为基准给出了西安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即以250km为半径,相当于单程旅行2.5小时的通达范围。并发现西安TDD对周边地区旅游客源产生了明显的截流效应。分析了主要旅游景点(3A以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呈现集聚分布,有利于旅游资源组团式开发。运用洛仑兹曲线,发现西安市出行的5条主要旅游路径利用强度存在严重不均衡。文章结论主要包括:TDD的核心表现为旅游区、旅游节(景)点和旅游路径三种空间要素,其中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发展影响较大的两个要素是高级别景区与旅游路径,二者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的规模、空间分布和旅游流向。随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推进,客观上要求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旅游热点地区要逐步打破地区壁垒,共同开拓市场,优化旅游景点组合,打造旅游精品群,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区域 空间结构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模式及目的地类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袁欣 史春云 +1 位作者 朱明 张兴华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55-63,共9页
本文基于旅游社国内观光旅游线路报价单,统计并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类型、特征,以及长三角地区旅游目的地类型。结果表明,单目的地模式和完全环游模式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两种旅游线路模式;长三角地区各目的地在旅游线路... 本文基于旅游社国内观光旅游线路报价单,统计并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类型、特征,以及长三角地区旅游目的地类型。结果表明,单目的地模式和完全环游模式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两种旅游线路模式;长三角地区各目的地在旅游线路中出现频次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类型主要表现为单一型、门户型以及出口型;通过对旅游线路中各目的出现频次的统计可见,长三角目的地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旅游线路模式 目的地类型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区域整合功能——以大连旅游网(http:www.visitdalian.com)为例 被引量:62
4
作者 刘绍华 路紫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本文从区域整合的视角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功能特征。以大连旅游网为例 ,从目标—对象—结构—功能这一思路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作了详细的分析 ,认为目的地营销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区域旅游业各个要素进行整合的一种动态网... 本文从区域整合的视角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功能特征。以大连旅游网为例 ,从目标—对象—结构—功能这一思路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作了详细的分析 ,认为目的地营销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区域旅游业各个要素进行整合的一种动态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市场 市场营销 区域整合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巨才 张全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核心动力,但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存有诸多缺陷:形象理论方面存有拘泥于现实形象、游客旅游前的形象吸引缺位和旅客旅游完成后的形象提升与完善缺失;形象口号方面有策划依据缺失、与旅游定位相...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核心动力,但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存有诸多缺陷:形象理论方面存有拘泥于现实形象、游客旅游前的形象吸引缺位和旅客旅游完成后的形象提升与完善缺失;形象口号方面有策划依据缺失、与旅游定位相混淆等缺陷;形象传播方面有"价低者得"的媒体选择招标机制缺陷。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理论,引入"传播形象"、"灵魂形象"等全新概念,加强主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第三方机构策划、第三方机构评估、三方相互独立、互相制约的全新运行机制。河北旅游形象的定位,必须体现京畿重地的独特性,体现其独特的山水、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口号要摆脱目前广泛存在的"以语句本身的文采作为判断标准"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目的地 旅游形象 河北省 旅游口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策略研究——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宣秦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5-76,共2页
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是指以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为营销主体,以旅游目的地的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服务等为营销内容的品牌营销活动。在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中,从区域整体利益角度分析营销过程,制定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策略,有助于弥补景... 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是指以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为营销主体,以旅游目的地的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服务等为营销内容的品牌营销活动。在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中,从区域整体利益角度分析营销过程,制定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策略,有助于弥补景区品牌营销的不足之处,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知名度。本文从区域整体利益视角出发,分析了环巢湖旅游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探究了推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方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整体利益 旅游目的地 品牌营销策略 环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区域内旅游线路模式及客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培学 陆佑海 +2 位作者 张金悦 张建新 张宏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6,共13页
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深入揭示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内迁移模式与扩散的空间特征。文章以江苏省为例,研究游客在省域尺度的区域内聚和扩散,对多节点线路距离和游客移动步长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使用最优标度回归模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 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深入揭示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内迁移模式与扩散的空间特征。文章以江苏省为例,研究游客在省域尺度的区域内聚和扩散,对多节点线路距离和游客移动步长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使用最优标度回归模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各景区接待不同移动模式游客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外来游客在江苏省内的多节点模式空间距离呈现指数型分布规律,相应距离模式上的游客量呈现幂指数分布,游客在高等级景区间转移的移动步长呈现指数分布;(2)省域客流内聚于南京、苏州、扬州与无锡的三角地带,“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性使得客流在苏中地区较为活跃;(3)景区等级、创建年限、所在城市和距离市中心距离等因素对游客的不同移动模式选择有普遍的显著影响,在重要性程度上差异明显。多节点模式游客偏好高价门票型景区,受景区区位便利性影响更强,而单节点模式受景区面积和季节性影响较大,高等级景区和高满意度会促使游客继续游览下一节点。文章在大数据支持下总结了游客移动规律特征,对比不同模式客流偏好的多因素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入大尺度目的地区域内部以景区为节点的游客空间行为研究,也为在实践中具体评价游线质量,优化景区间交通体系,并促进目的地全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应用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区域 旅游线路 游客偏好 数字足迹 最优标度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沁夫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11期7-8,共2页
一、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必然性 研究旅游的学者大多或多或少地关注过旅游发展对于区域文化的影响,克瑞斯·瑞恩(ChrisRyan,2010)的《游憩旅游学》、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文化变迁 区域文化 旅游发展 必然性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红色旅游目的地及其开发要点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立东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05-207,共3页
  当前,红色旅游已从局部地区所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转变为一项在全国普遍推开的重要旅游形式,而且由中央直接部署、直接组织,其意义非同一般.因此,加强对红色旅游目的地开发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关键词 红色旅游目的地 旅游规划 不同类型 综合型 故居 旧址 遗迹 景区 景点 地址 旅游 旅游 区域规划 旅游区规划 主题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尺度的转变--从区域规划到目的地规划和场地规划
10
作者 陈伟 吕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9,共2页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目的地 场地 规划编制工作 旅游规划 中国旅游 政府主导 空间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关系框架下城市型目的地出入境旅游响应路径——基于1997―2019年中国香港特区数据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查瑞波 黄悦 +2 位作者 杜书滢 王培涵 许进鎔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88-1798,共11页
选取1997―2019年中国香港特区数据,使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对出入境旅游流产生路径的前因条件以及结果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路径数量上,虽持续简化,但是仍然具有复杂性;(2)在核心条件中,所有的单因素均不构成影响的核心... 选取1997―2019年中国香港特区数据,使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对出入境旅游流产生路径的前因条件以及结果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路径数量上,虽持续简化,但是仍然具有复杂性;(2)在核心条件中,所有的单因素均不构成影响的核心条件,中国香港出入境旅游流路径受到多因素组合作用;(3)在前因条件中,“软-硬”关系影响存在差异,硬实力关系对高出入境旅游流起主导作用,软实力关系则对非高出入境旅游流作用较大;(4)在路径国家(地区)中,高和非高出入境旅游流存在显著地区差异;(5)在时间层面上,阶段1与阶段2、阶段3路径差异较大,表明时间节点的分割事件对中国香港出入境旅游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软-硬"关系影响框架(IRRIF) 定性比较分析(QCA) 出入境旅游 城市型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地空间自组织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睿 吕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6,98,共7页
该文以旅游地域系统的自组织性为依据,基于游客的微观需求决策机制,反演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宏观组织秩序,探求旅游目的地空间网络结构。从游客选择区域旅游线路的预计效用最大化问题出发,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的网络组织模型,并提出系统自组... 该文以旅游地域系统的自组织性为依据,基于游客的微观需求决策机制,反演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宏观组织秩序,探求旅游目的地空间网络结构。从游客选择区域旅游线路的预计效用最大化问题出发,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的网络组织模型,并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给出模型的一个特解,即由支配子网和覆盖子网构成的自组织网络结构,并以长江三峡区域为例,构建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的支配子网和覆盖子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系统 旅游目的地 游客 旅游地域系统 效用最大化 网络组织 预计 子网 自组织网络 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间旅游需求溢出测度的缺口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唐晓莉 李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37,共21页
在一个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区域(城市)之间的旅游溢出效应广泛存在,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在力量。基于供给-需求对旅游溢出的划分中,源于多目的地旅行的旅游需求溢出受到了更多的学术关注,并形成了包括缺口模型在内的4种不同的定量... 在一个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区域(城市)之间的旅游溢出效应广泛存在,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在力量。基于供给-需求对旅游溢出的划分中,源于多目的地旅行的旅游需求溢出受到了更多的学术关注,并形成了包括缺口模型在内的4种不同的定量测度思路。文章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将催生多目的地旅行的原因总结为满足多样性偏好、满足高等级偏好和降低单位成本等"三假设";将区域间旅游需求溢出的影响因素提炼为"六因子",即两地间的旅游类型差异、旅游等级差异、空间距离等3个缺口因子,以及溢出接收方的旅游吸引力与旅游承接力、溢出产生方的旅游流规模等3个存量因子,并分析了这6个溢出因子对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基于"三假设""六因子"的认识,结合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分析,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缺口模型以测度区域间的旅游需求溢出效应,并在对解释变量进行操作性定义的基础上,估计出相关参数,从而实现了模型的可计算化。最后,对长三角、长株潭和大西安等3个旅游圈的案例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缺口模型能较好地吻合区域旅游合作的一些典型表象,也使测度模型的效度得到一定的间接验证。当然,对缺口模型进行直接验证并开展情景模拟将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 溢出效应 目的地旅行 空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 被引量:108
14
作者 殷平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2期47-53,共7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文章从高速铁路提高可达性、降低旅行成本以及促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等三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为例,归纳...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文章从高速铁路提高可达性、降低旅行成本以及促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等三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为例,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与旅游空间重构的实践经验。最后,文章以郑西高铁为例,对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郑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结果将是西安、洛阳和郑州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商务旅游中心;随着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洛阳将借助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成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产业要素将向洛阳集聚;郑州的陕西旅游市场规模将扩大;沿线其他旅游城市在旅游资源特色挖掘和产品错位开发的前提下发展成为旅游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目的地 郑西高铁 区域旅游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健康价值视角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德进 徐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共3页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在北京召开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几年的稳步推进,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在北京召开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几年的稳步推进,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减小,区域协同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综合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增强,合作成熟度显著提升①②。然而,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京津冀深度协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加之受到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持续壮大的养生、养心和养老群体对健康价值的追求愈加强烈,呈现出需求“井喷”的态势。基于此,旅游因其具有的独特健康价值属性得到了消费者的推崇,这不但加速了旅游目的地面向健康卫生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助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迈向新的阶段,健康价值逐渐成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兴主题和方向。因此,从健康价值视角研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问题,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协同发展 旅游协同发展 京津冀 旅游目的地 稳步推进 卫生领域 价值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视角探析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锋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0期15-16,共2页
京津冀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旅游合作板块,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强大的发展实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前在国家战略推动的大好机遇下,结合大数据、一体化、转型升级三大区域视角背景,京津冀旅游合作应突破创新,协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更... 京津冀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旅游合作板块,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强大的发展实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前在国家战略推动的大好机遇下,结合大数据、一体化、转型升级三大区域视角背景,京津冀旅游合作应突破创新,协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更好地促进本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一、大数据视角下的京津冀合作大数据助力京津冀合作.“大数据”已成为信息时代最热门的互联网关键词,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京津冀 经济转型升级 突破创新 信息时代 旅游目的地 合作基础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跨境旅游的经济分析——我国云南省与东南亚地区区域跨境旅游的形成与发展
17
作者 杜靖川 张学琼 李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52,共7页
区域跨境旅游的经济分析——我国云南省与东南亚地区区域跨境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杜靖川张学琼李娟一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作为本地区极富特色的旅游业... 区域跨境旅游的经济分析——我国云南省与东南亚地区区域跨境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杜靖川张学琼李娟一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作为本地区极富特色的旅游业也得到了持续的快速发展,199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东南亚地区 “发展极” 旅游业发展 跨境 经济分析 区域旅游 旅游目的地 旅游 旅游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 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被引量:60
18
作者 张慰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44,62,共5页
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张慰冰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孕育了吴越大地的子民。太湖水系,也是华东特别是苏浙皖沪文明发展的发祥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普... 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张慰冰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孕育了吴越大地的子民。太湖水系,也是华东特别是苏浙皖沪文明发展的发祥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有关环太湖旅游圈(为使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 环太湖 合作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品 区域合作 市场分析 旅游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区域旅游协作与国情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尔康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6,共2页
当前区域旅游协作与国情王尔康(中国旅游协会)我国各经济区的区域旅游协作,对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①据最近的一些调查报告,目前我国国内旅游者人均每次消费约为400余元人民币,这一消费水平正适合中低档次的... 当前区域旅游协作与国情王尔康(中国旅游协会)我国各经济区的区域旅游协作,对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①据最近的一些调查报告,目前我国国内旅游者人均每次消费约为400余元人民币,这一消费水平正适合中低档次的中短途旅游;而在本地旅游目的地的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协作 当前区域 消费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旅游 旅游目的地 国内旅游 中国旅游 经济政策 阶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势 问题 对策——江苏区域旅游发展探讨
20
作者 邵学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1-33,58,共4页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国际旅游业的区域化倾向也日益明显,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着由量到质的变化。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国,传统的、观光型的旅游产品和市场结构受到了挑战。区域性的短途...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国际旅游业的区域化倾向也日益明显,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着由量到质的变化。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国,传统的、观光型的旅游产品和市场结构受到了挑战。区域性的短途旅游倍受游客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旅游产品 旅游目的地 市场结构 国际旅游 客源市场 世界经济 短途旅游 集团化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