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簇Co_(3)FeP的成键方式与磁性
1
作者 毛智龙 方志刚 +1 位作者 吕孟娜 井润田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6,共8页
为研究非晶态合金Co-Fe-P体系的成键方式及磁性,在较高的量子化学水平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以团簇Co3FeP为局域模型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和几何形态均会影响其成键杂化方式和磁性;团簇Co3FeP中存在pd^(2)、s^(2)p^(2)d3、... 为研究非晶态合金Co-Fe-P体系的成键方式及磁性,在较高的量子化学水平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以团簇Co3FeP为局域模型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和几何形态均会影响其成键杂化方式和磁性;团簇Co3FeP中存在pd^(2)、s^(2)p^(2)d3、p^(2)d、p^(3)d、p^(3)、pd3杂化,其中Co-Fe键主要由Co3d和Fe3d、Co4p和Fe4p形成的d^(2)和p^(2)杂化组成;Co-P键主要是Co3d和P3p形成的pd杂化;Fe-P键主要是Fe3d和P3p形成的pd杂化。Co原子和Fe原子在提供磁性时,相互制衡。综合来看,d轨道对团簇Co3FeP的成键方式和磁性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Co_(3)FeP 密度泛函理论 成键方式 态密度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稳定性与π键结构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汤德祥 《大学化学》 CAS 2004年第2期49-52,共4页
根据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 ,对CO2 分子π分子轨道进行组建 ,并获得相应的轨道能级。通过对CO2 分子中组态 2π4 3、(π53和π33)及 2π22 的能量上的稳定性、对应键级、分子磁性及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 ,得出CO2 分子形成两个π4 3键... 根据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 ,对CO2 分子π分子轨道进行组建 ,并获得相应的轨道能级。通过对CO2 分子中组态 2π4 3、(π53和π33)及 2π22 的能量上的稳定性、对应键级、分子磁性及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 ,得出CO2 分子形成两个π4 3键使体系的能量降低最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子 稳定性 Π键 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 轨道能级 分子磁性 化学性质 成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
作者 孙伟中 赵成利 +4 位作者 刘华敏 张浚源 吕晓丹 潘宇东 苟富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7-322,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SiC样品中Si原子的溅射产额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对C原子的溅射产额影响不大。在相同温度下,Si原子的溅射产额要高于C原子的溅射产额。...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SiC样品中Si原子的溅射产额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对C原子的溅射产额影响不大。在相同温度下,Si原子的溅射产额要高于C原子的溅射产额。溅射出来的Si原子和C原子主要来源于样品的表层区域,样品中的Si和C原子密度、键密度及它们的成键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始样品中Si和C原子的密度是均匀的,而被轰击过后的样品表面Si原子的密度要高于C原子,而样品中部C原子的密度要高于Si原子。初始样品都是Si-C键,成键方式为Si-Csp3;被轰击过后又有Si-Si和C-C键,成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还有Si-Csp1和Si-Cs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温度 SIC 表面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分子动力学模拟 dynamics simulation MOLECULAR 原子密度 溅射产额 成键方式 模拟结果 轰击 方法研究 Si-C键 C-C键 中部 升高 射出 区域 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N掺杂对金刚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沛航 崔梦男 万玉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72-75,共4页
报道了在Fe70Ni30合金触媒和石墨系体中,掺杂六角立方氮化硼(h-BN)和硼(B)生长金刚石单晶的过程。研究发现,h-BN和B掺杂对于金刚石生长条件及形貌等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h-BN掺杂生长金刚石的最低生长压力达到了6.2 GPa,同时晶体呈绿色... 报道了在Fe70Ni30合金触媒和石墨系体中,掺杂六角立方氮化硼(h-BN)和硼(B)生长金刚石单晶的过程。研究发现,h-BN和B掺杂对于金刚石生长条件及形貌等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h-BN掺杂生长金刚石的最低生长压力达到了6.2 GPa,同时晶体呈绿色条状。说明h-BN和B在金刚石晶体生长以及取代碳原子进入晶格时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分析了硼氮对金刚石晶体结构的影响,以及硼氮在金刚石中的化学环境及成键方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硼氮掺杂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N 金刚石 成键方式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