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西部古岩盐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钾条件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谭红兵 马海州 +3 位作者 马万栋 董亚萍 张西营 许建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4-199,共6页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盐盆地,为我国最有远景的找古钾矿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岩盐样品的化学分析,特别是岩盐中可以指示沉积阶段的Br×103/Cl系数等区域分布特征,联系前人研究资料,分别从构造环境、地层和...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盐盆地,为我国最有远景的找古钾矿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岩盐样品的化学分析,特别是岩盐中可以指示沉积阶段的Br×103/Cl系数等区域分布特征,联系前人研究资料,分别从构造环境、地层和岩相古地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成钾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莎车盆地西部喀什坳陷和库车盆地中部拜城坳陷宏观地质特征均有利于钾盐沉积;岩盐地球化学组成相对于正常海相沉积表现出明显的贫Br特征,属海陆交互相或海源陆相沉积。相比之下,莎车盆地的喀什次级坳陷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找钾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钾条件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坳陷 塔里木盆地 远景区 海相沉积 岩相古地理 西部 中国 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充盐盆下、中三叠统测井响应特征及成钾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科贵 李利 +4 位作者 王刚 王林 陈愿愿 林新 常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9-1072,I0002,1075-1080,共11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资料复查,探明了雷口坡组及嘉陵江组顶、底界面特征。根据岩性组合、电性特征、旋回特征及地层厚度特征,对南充盐盆雷口坡组及嘉陵江组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充盐盆嘉陵江组及雷口坡组地层进行了重...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资料复查,探明了雷口坡组及嘉陵江组顶、底界面特征。根据岩性组合、电性特征、旋回特征及地层厚度特征,对南充盐盆雷口坡组及嘉陵江组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充盐盆嘉陵江组及雷口坡组地层进行了重新梳理,得到南充盐盆盐岩层位的空间展布,及3个主要成盐段:嘉四段、嘉五2—雷一1亚段和雷三2亚段。通过大量单井分析,统计各成盐段石盐岩的单层厚度,结合各段岩性组合特征及放射性测井分析各成盐段的成钾条件;绘制各段石盐岩等厚图,得出各段盐岩分布范围及成盐中心,从而确定有利的成钾区。在广安构造的雷三2亚段,首次发现了杂卤石,否定了以往认为的雷三2亚段原始沉积石盐岩的海水中钾含量异常偏低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盐岩 三叠系 地层对比 成钾条件 南充盐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古陆表海盆成钾条件对比--兼论华北成钾的可能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永生 邢恩袁 陈文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7-908,共12页
克拉通古陆表海盆中的固体钾盐矿床占居全球钾盐资源总量的90%以上,其中最典型的2个巨型钾盐矿床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和俄罗斯涅帕。为探究华北奥陶纪古陆表海盆的成钾可能性,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同类型盆地的成钾条件,结果表明:萨斯喀彻温... 克拉通古陆表海盆中的固体钾盐矿床占居全球钾盐资源总量的90%以上,其中最典型的2个巨型钾盐矿床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和俄罗斯涅帕。为探究华北奥陶纪古陆表海盆的成钾可能性,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同类型盆地的成钾条件,结果表明:萨斯喀彻温泥盆纪钾盐矿床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巨量海水在稳定克拉通预备盆地的持续蒸发浓缩,进而迁移至相对活动的亚稳定构造区汇聚成钾盐矿床,其上覆盖着红层沉积,其成钾模式概括为"泪滴式";俄罗斯涅帕寒武纪钾盐矿床的形成过程总体表现为半封闭巨型蒸发台盆接受巨量海水的多次补给并持续蒸发浓缩,富钾卤水最终汇聚于受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深坳中,形成巨型钾盐矿床,钾盐层系上覆为膏岩或灰岩等淡化沉积层,其钾盐成矿模式概括为"牛眼式"。华北奥陶纪古陆表海盆与形成上述2大典型钾盐矿床的盆地具有十分相似的构造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条件,且在华北西部的陕北盐盆已钻获厚1.22 m的钾石盐矿层和厚达64.7 m的钾石盐高矿化段,根据盆地特殊地质条件,建立了陕北奥陶纪盐盆的"复底锅"成钾模型。笔者认为,华北奥陶纪古陆表海盆完全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海相固体钾盐矿床,并对其中最有希望的陕北盐盆的钾盐资源潜力和找钾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古陆表海盆 成钾条件 华北 奥陶纪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盐湖区固体钾盐沉积特征、分布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慧晶 张华 +5 位作者 刘成林 颜辉 焦鹏程 马宝成 袁苗 赵亮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文章对罗布泊盐湖区杂卤石、光卤石、钾盐镁矾等不同类型固体钾盐矿物特征、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杂卤石主要产于罗北凹地内部沉降区,以交代成因类型为主,代表了以硫酸盐型卤水为主体的罗布泊盐湖残余卤水钾镁富集到一定程度与石... 文章对罗布泊盐湖区杂卤石、光卤石、钾盐镁矾等不同类型固体钾盐矿物特征、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杂卤石主要产于罗北凹地内部沉降区,以交代成因类型为主,代表了以硫酸盐型卤水为主体的罗布泊盐湖残余卤水钾镁富集到一定程度与石膏、钙芒硝发生水-盐反应的产物。光卤石沉积主要产于断陷带(近)地表,为深部氯化物型卤水经断裂向上运移至地表、与浅部卤水掺杂经蒸发浓缩而成。钾盐镁矾主要产于南小团地区,其形成可能与凹陷基底反转、罗北凹地高浓度卤水回灌有关。罗布泊盐湖区不同类型的固体钾盐沉积是构造-物源-气候3种成钾要素在特定时间窗下耦合的产物: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构造活动一方面导致盆地地貌分异形成更加封闭的成钾次级凹地,为钾盐沉积提供可容纳空间;另一方面活化断裂为深部流体补给盐湖提供通道,为钾盐沉积提供不同类型的物质来源,改变盐湖卤水化学组成最终形成不同类型钾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成钾条件 盐湖 罗布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尖絮 尹宏伟 +1 位作者 张震 郑绵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3-640,共8页
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钾盆地。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岩相古地理特征、古气候环境特征、以及盆地含盐沉积分布、微量元素Br及Sr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条件,以期探讨盆地的成盐潜力和成盐时代,认为盆地具有良好的海相... 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钾盆地。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岩相古地理特征、古气候环境特征、以及盆地含盐沉积分布、微量元素Br及Sr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条件,以期探讨盆地的成盐潜力和成盐时代,认为盆地具有良好的海相成钾环境和成钾潜力,Br和Sr同位素特征反映成盐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水。根据盆地地质条件和含盐显示的对比,提出晚三叠世与侏罗纪是盆地重要的成盐时代,可能在盆地底部或深部沉积有巨厚的源盐层,甚至是钾盐层。通过典型的江城勐野井钾盐矿床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勐野井钾盐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中生代侏罗纪源盐层,建议滇西南找钾工作应该加强对深部海相盐层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兰坪-思茅 勐野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盐湖成钾规律研究与找矿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成林 焦鹏程 +2 位作者 孙小虹 吕凤琳 张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51-1570,共20页
第四纪时期,罗布泊盐湖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环境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巨量钙芒硝沉积及其晶间富钾卤水的大规模聚集成矿。故此,罗布泊盐湖环境演化与钾盐矿床的成因一直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罗北超大型卤水钾盐矿床从1995年发现至今已有20... 第四纪时期,罗布泊盐湖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环境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巨量钙芒硝沉积及其晶间富钾卤水的大规模聚集成矿。故此,罗布泊盐湖环境演化与钾盐矿床的成因一直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罗北超大型卤水钾盐矿床从1995年发现至今已有20余年,其钾盐地质科学研究、勘查开发等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已建成世界最大的硫酸钾肥生产基地。文章详细回顾、总结罗布泊超大型卤水钾矿发现以来的盐湖沉积演化、成钾条件、成钾理论研究及找矿勘查方面的重要成果,探索成矿理论创新与找矿突破的内在规律与联系。罗布泊钾盐成矿研究基本演变是:(1)基于盆地分隔、矿随盆移的概念,发展从"高山深盆"模式到"高山深盆-迁移成矿"模式,取得罗北凹地找矿突破;(2)基于巨量钙芒硝的发现,突破盐湖石盐阶段成钾的"三阶段"模式,提出"二阶段"模式,推动罗北及外围大规模勘查;(3)基于地堑式断陷带的发现,提出"含水墙"成藏模式,使找矿从"水平状"到"直立状"储藏模式转变,取得深部找矿突破等。总之,罗布泊盐湖成钾理论的每次创新认识,相应地带来找矿突破进展;继续深入加强盐湖钾盐矿床形成规律研究,可能还会带来钾盐成矿的新认识,开拓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卤水 成钾条件 模式 深部 盐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陆块特定时段的漂移演化历史及其对海相钾盐成矿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16
7
作者 颜茂都 张大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5-963,共19页
中国钾盐资源匮乏,目前陆相钾盐资源已基本探明,但海相找钾还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然而,要想建立适合中国小陆块海相成钾理论框架,实现海相找钾突破,一个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确定特定时段中国小陆块典型海相盆地的古地理纬度。而古地磁学是确... 中国钾盐资源匮乏,目前陆相钾盐资源已基本探明,但海相找钾还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然而,要想建立适合中国小陆块海相成钾理论框架,实现海相找钾突破,一个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确定特定时段中国小陆块典型海相盆地的古地理纬度。而古地磁学是确定陆块的纬向运动,开展古地理重建的最有效手段。文章针对中国4类成钾潜力较高的典型海相盆地所属陆块——华北、华南、羌塘、兰坪-思茅陆块,通过收集、评价和筛选以往古地磁研究成果,总结了这些陆块在主要成盐成钾阶段的古纬度变迁历史,确定华北陆块(绥德)在中、晚奥陶世的古纬度为9.2°S^14.2°S,华南陆块(成都)在三叠纪的古纬度为10.6°N^23.1°N,羌塘陆块(雁石坪)在中、晚侏罗世的古纬度为14.6°N^27.5°N,兰坪-思茅盆地(江城)在白垩纪至古新世的古纬度为20.9°N^27.6°N。同时,为了更好地探讨兰坪-思茅盆地的成钾潜力,对与其相邻的已发现巨型钾盐矿床的印度支那块体开展了相应时段的古纬度研究,确定该陆块(万象)在白垩纪的古纬度约为21.1°N^21.3°N。最后,综合古纬度和其他地质证据,从大地构造背景上探讨了4个陆块的成盐、成钾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古纬度 古地磁 数据评判 代表性陆块 盐、成钾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盆地古近系蒸发岩中钾盐矿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成林 焦鹏程 +2 位作者 宣之强 曹养同 赵宪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234,共2页
库车盆地位于新疆塔里木板块北缘,总面积约为3万km2,是一个再生前陆盆地,古近纪属于海相一海陆过渡相沉积,蒸发岩沉积广泛,厚度巨大。笔者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库车盆地开展成钾条件研究,详细考察了众多蒸发岩出露点,并对出露点... 库车盆地位于新疆塔里木板块北缘,总面积约为3万km2,是一个再生前陆盆地,古近纪属于海相一海陆过渡相沉积,蒸发岩沉积广泛,厚度巨大。笔者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库车盆地开展成钾条件研究,详细考察了众多蒸发岩出露点,并对出露点系统采样,采集石油钻井岩屑,实施了钾盐科探井。对所采众多岩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发现多个采样点具有含钾矿物分布。根据能谱化学组成与XRD等分析,推测有光卤石、钾石膏,钾芒硝、杂卤石、钾镁矾、钾石盐等。其中KL4井岩盐(岩屑)中的钾石盐特征明显,具有重要找钾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矿物 库车盆地 蒸发岩 古近系 再生前陆盆地 钻井岩屑 塔里木板块 成钾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