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成都模式研究——基于四川省崇州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蒲丹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7,共6页
我国农村产权长期存在权利主体不明、边界不清的缺陷,难以转化为资本。成都市利用全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特殊优势,针对农民手里最重要的三项农村产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与突破,形成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成都模式。本文结合... 我国农村产权长期存在权利主体不明、边界不清的缺陷,难以转化为资本。成都市利用全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特殊优势,针对农民手里最重要的三项农村产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与突破,形成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成都模式。本文结合在成都地区率先实现多项创新突破的崇州市相关实践,从品种设计、典型案例、推广障碍以及配套措施完善跟进等环节进行深入调研。力求为当前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局部突破后如何找准瓶颈,保持长效生命力,实现全面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权 成都模式 抵押融资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教育“均富”的“成都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国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3,共4页
城与乡,有如教育的“两极”,相隔两茫茫。
关键词 城乡教育 成都模式 均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模式”与文学研究视野的地方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扬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6,共6页
"成都模式"立足于中国现代巴蜀作家独特的现代体验,它所着眼的问题具有高度典型性与开放性。作为一种"方法",它不仅释放了"地方与人"的话语空间,而且其内蕴的研究理路更能够启发、类比其他形态各异的&qu... "成都模式"立足于中国现代巴蜀作家独特的现代体验,它所着眼的问题具有高度典型性与开放性。作为一种"方法",它不仅释放了"地方与人"的话语空间,而且其内蕴的研究理路更能够启发、类比其他形态各异的"地方模式",有助于研究者更全面地把握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图景与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模式 文学研究 方法论 地方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释放”的新思路——基于成都和无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44
4
作者 唐健 谭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的途径只有政府征收,这无疑束缚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比较成都市和无锡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设计与实际效果,发现成都模式所采取的农民集体主导、社会力...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的途径只有政府征收,这无疑束缚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比较成都市和无锡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设计与实际效果,发现成都模式所采取的农民集体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引导和监管的方式,是还权赋能的做法,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农村的发展问题。由此得出,在农村的后发增长路径中,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来释放农村土地价值是一种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创新提出建议:政府可考虑还权赋能,放弃对土地收益的垄断;政府与市场进行合理分工,加快农村发展的进度;加大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以农民集体推动为主,保护农民利益,进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土地价值释放 成都模式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及规划实践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曾帆 邱建 蒋蓉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6,共9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各地均展开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系统的复杂性要求适应于地域条件的规划模式及地方路径。成都市乡村规划建设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以及两次灾后重...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各地均展开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系统的复杂性要求适应于地域条件的规划模式及地方路径。成都市乡村规划建设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以及两次灾后重建(2008年5·12汶川和2013年4·20芦山)的政策革新中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地域文化等方面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都地区独有的内涵式发展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和地方路径,即产村融合的规划模式及技术框架,包括规划集中选址、成片连线建设、"产村单元"构建、"小组生微"布局、建筑风貌塑造等,并在此实践基础上凝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和理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规划实践 城乡统筹 产村相融 成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应发展阶段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圣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90,共10页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世界城市化主要有欧美同步型、拉美城市化超前型和城镇化滞后型三种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城镇化过程大体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城市剥夺农村、城市病...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世界城市化主要有欧美同步型、拉美城市化超前型和城镇化滞后型三种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城镇化过程大体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城市剥夺农村、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城乡综合治理和城乡一体化。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处于城乡综合治理阶段。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下,全国各地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较有代表性的有成都模式和温州模式,前者的着力点是统筹城乡,后者的着力点是基层治理。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实现农村财产的资本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建设 成都模式 温州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经验与《激流三部曲》的城市书写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98,共7页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一部描写家庭的小说,而高公馆本身却是城市的生活景观。普遍认为城市的现代性与家的守旧落后是二元对立的,可事实上,作为包容家的容器,巴金所写的城并非普遍意义上的现代都市,它有着极强的地方经验和独有的生存方...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一部描写家庭的小说,而高公馆本身却是城市的生活景观。普遍认为城市的现代性与家的守旧落后是二元对立的,可事实上,作为包容家的容器,巴金所写的城并非普遍意义上的现代都市,它有着极强的地方经验和独有的生存方式,对成都生活模式的考察,不仅能够窥探城市居民生活理念的变化,也能够发掘出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巴金小说的城市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激流三部曲》 城市书写 成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权逻辑答周其仁教授 被引量:9
8
作者 贺雪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合理性,有2种不同态度,笔者著作《地权的逻辑》在基本肯定当前中国农地制度和征地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对当前学界和政策部门激进的土地制度改革思路进行了批评。针对《地权的逻辑》对现行土地制度的基本...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合理性,有2种不同态度,笔者著作《地权的逻辑》在基本肯定当前中国农地制度和征地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对当前学界和政策部门激进的土地制度改革思路进行了批评。针对《地权的逻辑》对现行土地制度的基本肯定立场,作为激进土地制度改革思路代表人物的周其仁教授提出了反批评。本文是对周其仁教授反批评的回应。回应主要集中在农民土地权利悖论、农村征地制度合理性、建设用地价值来源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权利 土地确权 征地制度 成都模式 学术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