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成都东郊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酸性离子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磊 程温莹 陈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343-9344,9501,共3页
[目的]分析测定成都东郊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酸性离子含量。[方法]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与分析了成都东郊区域2007年下半年及2008年上半年不同粒径(分级)可吸入颗粒物及其主要酸性离子的含量和特征,同时分别比对了2006年同期样品的结... [目的]分析测定成都东郊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酸性离子含量。[方法]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与分析了成都东郊区域2007年下半年及2008年上半年不同粒径(分级)可吸入颗粒物及其主要酸性离子的含量和特征,同时分别比对了2006年同期样品的结果,从而得出成都市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前后的大气颗粒物及其主要酸性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分级样品中,直径在0.65~2.10 μm的样品中阴离子总浓度和各种阴离子浓度都明显高于其他级别。颗粒物中水溶性酸性阴离子的富集量最大,这个特征与2006年的相同。[结论]成都东郊区域的细粒子对人体的危害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水溶性酸性离子 离子色谱 成都东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旅游质量感知的研究——以成都东郊记忆公园游客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良成 肖晓 欧阳艳梅 《旅游研究》 2014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实现文化创意型旅游地资源集约化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选择成都东郊记忆公园为研究对象,对游客的旅游质量感知水平、感知因子和感知差异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初测,确定旅游质量感知的22个观察变量,经探索... 为实现文化创意型旅游地资源集约化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选择成都东郊记忆公园为研究对象,对游客的旅游质量感知水平、感知因子和感知差异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初测,确定旅游质量感知的22个观察变量,经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提取出4个共同感知因素。研究表明,游客旅游质量感知的共同因子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核心吸引物、景观创意和接待服务四个层面;游客对景区整体有着较为正面的感知水平;游客旅游感知水平与其年龄、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呈现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旅游 成都东郊记忆公园 旅游质量感知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时期成都东郊“瑞应禅院”源流考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倩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5-40,共6页
隋唐时期,成都东郊的民间信仰比较松散。隋时信女"褚信相"因在当地散粥济民的善举被后世立祠祭祀,渐成为当地民间神祗,祭祀方式也由感恩报德转向"灵异祥应"。唐中后期佛教信仰增入,法润禅师、知玄法师两位佛教高僧... 隋唐时期,成都东郊的民间信仰比较松散。隋时信女"褚信相"因在当地散粥济民的善举被后世立祠祭祀,渐成为当地民间神祗,祭祀方式也由感恩报德转向"灵异祥应"。唐中后期佛教信仰增入,法润禅师、知玄法师两位佛教高僧住持期间,把"圣母院"建成一座兼具佛教和民间信仰的寺院。北宋中后期造神运动社会背景下,地方官绅为掩饰自然灾害、宣扬政绩,不断灵异化"圣母院"。最终"圣母院"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获得"瑞应禅院"的赐额,反映了成都东郊民间信仰至此达到了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东郊 民间信仰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环境空间视域下的商业步行街POE对比分析——以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与成都东郊记忆步行街的对比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思远 徐芯蕾 钱可敦 《艺术科技》 2019年第24期44-45,共2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公共空间由于功能退化或设施落后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品质的灰度空间。商业步行街作为现代城市中特有的景观,在以“以人为本”为主题塑造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潮流中,如果不以使用者需求为重点考...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公共空间由于功能退化或设施落后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品质的灰度空间。商业步行街作为现代城市中特有的景观,在以“以人为本”为主题塑造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潮流中,如果不以使用者需求为重点考虑因素,必将逐渐沦为消极空间,从而导致使用者对城市公共景观产生城市信任危机。本文分别论述商业步行街的消极与积极案例,并分析对比得出商业街的设计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环境空间 商业步行街 POE评价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成都东郊记忆步行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