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枸杞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 1
-
-
作者
滕玉风
张之弘
李玮涵
李晓斐
雷秀虹
张奋杰
-
机构
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张掖市中医医院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57-60,共4页
-
基金
甘肃省中医药科研高水平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ZKZ-2024-40)
张掖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人才引进培育专项(项目编号:ZY2024RC15)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kj005,2019kj023)。
-
文摘
枸杞负泥虫在甘肃张掖1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被害株树冠下土中越冬。第2年4月下旬成虫出蛰,出蛰后的成虫开始取食、产卵,因成虫寿命和产卵期均较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主要以幼虫、成虫为害枸杞叶片、嫩芽。本研究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3种生物农药对枸杞负泥虫成虫、幼虫的田间防效,研究了多种生物农药对枸杞负泥虫成虫与幼虫的毒力和田间药效差异,以期为防控枸杞负泥虫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龄幼虫期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4.7%,与防效较差的4%鱼藤酮1000倍液、70%除虫菊素原药300倍液差异显著;成虫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4%鱼藤酮1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55%、52%,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与防效较差的70%除虫菊素原药300倍液差异极显著。且各药剂对幼虫的防效均比成虫的防效高。
-
关键词
枸杞负泥虫
生物学特性
成虫和幼虫
田间药效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