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我国西南区域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诱捕效率及成虫发生期分析
1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11 位作者 冼晓青 李萍 刘万才 曾娟 刘慧 黄聪 王玉生 卞悦 李亚红 王田珍 刘万学 万方浩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6,287,共13页
为明确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最佳监测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在我国西南区域对番茄潜叶蛾进行田间系统监测研究,评价不同方法的监测效率,分析成虫发生期。结果显示,尽管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有益节肢动物(包... 为明确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最佳监测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在我国西南区域对番茄潜叶蛾进行田间系统监测研究,评价不同方法的监测效率,分析成虫发生期。结果显示,尽管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有益节肢动物(包括自然天敌和传粉昆虫)有一些不利影响,但诱捕率较低,仅占靶标害虫和有益节肢动物总诱捕量的0.53%,而且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4个茬口番茄田的番茄潜叶蛾成虫诱捕率更高,累计诱蛾量为2158.5~16966.4头/诱捕器,是性信息素诱捕法的1.47~3.73倍,逐日诱蛾量显著高于性信息素诱捕法(P<0.001),可采用该诱捕法对盛发期成虫进行大量诱集诱杀。与灯光诱捕监测法相比,性信息素诱捕法监测到的番茄潜叶蛾成虫具有蛾峰期早、蛾峰期明显的特点,更能准确反映番茄潜叶蛾的田间发生趋势,且具有专一性强、对有益节肢动物安全等优点,可作为番茄潜叶蛾田间种群监测预报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西南区域的保护地条件下,2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番茄潜叶蛾主要发生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1月上旬至2月中旬为发生低谷期,10月初至11月底为偶发期;基于性信息素诱捕法数据分析,4月下旬-9月底,番茄潜叶蛾每25~30 d发生1代。2023年春夏茬番茄田的4个成虫盛发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2022年夏秋茬番茄田的2个成虫盛发期分别为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研究结果对番茄潜叶蛾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成虫发生期预测 性信息素诱捕 监测预报 紫外光灯光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变化对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葛雪贞 姚国龙 +3 位作者 骆有庆 王涛 何善勇 宗世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5,共6页
根据宁夏彭阳2006—2011年期间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资料和2005-2011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彭阳县每年5—9月气温变化趋势和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年变化趋势,探讨了发生期与气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5—2011年,彭阳县平均气温、平... 根据宁夏彭阳2006—2011年期间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资料和2005-2011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彭阳县每年5—9月气温变化趋势和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年变化趋势,探讨了发生期与气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5—2011年,彭阳县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呈现下降趋势,气温倾向率分别达-0.89、-0.57℃/10年,而平均最低气温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18℃/10年,但总体来说,气温的变化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趋势不显著。沙棘木蠹蛾成虫始见期和结束期均向后推迟,发生期总体呈现加长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降低对沙棘木蠹蛾成虫始见期的影响较大,始见期随气温的降低而推迟,平均温度下降1℃则向后推迟约9d,而历期受气温降低的影响较小,其他时期基本不受气温降低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沙棘木蠹蛾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沙棘木蠹蛾 成虫发生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星天牛成虫期预测预报
3
作者 宋莲 《甘肃林业科技》 1990年第4期51-52,共2页
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甘谷县海拔1400米以内的渭河川台区,进行了黄斑星天牛成虫期的预测预报工作,现将我们的预测方法介绍如下。一、期距法黄斑星天牛生活史及各虫态历期均已研究清楚,只要能较准确地找到始蛹期,就可根据各虫态之间的期... 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甘谷县海拔1400米以内的渭河川台区,进行了黄斑星天牛成虫期的预测预报工作,现将我们的预测方法介绍如下。一、期距法黄斑星天牛生活史及各虫态历期均已研究清楚,只要能较准确地找到始蛹期,就可根据各虫态之间的期距来预测成虫发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成虫 预测预报 成虫发生期 虫态 生活史 羽化盛 虫害木 产卵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田蛴螬发生与防治技术
4
作者 樊洪金 《安徽农业》 2002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成虫发生期 土壤处理 成虫诱杀 芍药田 蛴螬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目拟地甲对地膜朝天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5
作者 韩晓清 吴志会 张尚卿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8期32-32,共1页
网目拟地甲食性杂,可危害谷子、玉米、小麦、棉花、大豆和蔬菜等多种作物,过去网目拟地甲在辣椒上发生数量较小,危害较轻,经常被忽视。近几年,随着地膜栽培技术普遍推广,朝天椒种植环境发生变化,尤其土壤温度改善,非常有利于网目拟地甲... 网目拟地甲食性杂,可危害谷子、玉米、小麦、棉花、大豆和蔬菜等多种作物,过去网目拟地甲在辣椒上发生数量较小,危害较轻,经常被忽视。近几年,随着地膜栽培技术普遍推广,朝天椒种植环境发生变化,尤其土壤温度改善,非常有利于网目拟地甲的发生,覆膜朝天椒种子萌发到破土出苗期与网目拟地甲的成虫发生期正好吻合,2012~2013年连续调查,唐山地区地膜朝天椒网目拟地甲的危害率为1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栽培技术 朝天椒 危害率 网目 防治 成虫发生期 发生数量 发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对松褐天牛种群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叶晨 郭雅洁 +5 位作者 翁小倩 林先云 池金良 陈红英 吴松青 张飞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88,共9页
【目的】明确景观格局与松褐天牛种群密度及成虫发生期的关系,为制定利用景观格局调控松褐天牛种群的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应用诱捕法对福建省顺昌县4个乡镇马尾松林的松褐天牛种群数量进行监测,将... 【目的】明确景观格局与松褐天牛种群密度及成虫发生期的关系,为制定利用景观格局调控松褐天牛种群的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应用诱捕法对福建省顺昌县4个乡镇马尾松林的松褐天牛种群数量进行监测,将其发生期划分为3个时期并构建时间动态模型,利用ARCGIS、ENVI、FRAGSTATS软件对景观信息进行提取划分和景观指数计算,分析斑块类型与景观2个水平上的景观指数同松褐天牛种群密度及成虫发生期的相关性。【结果】共捕获松褐天牛139321头;埔上镇始盛期(T)结束的时间最早,双溪街道始盛期结束时间最晚,高峰期(P)与盛末期(L)结束时间最早,而大干镇在这2个时期上结束最晚;斑块类型水平上,松褐天牛种群密度与林地斑块面积及道路斑块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0.959,与农田斑块面积呈显著负相关(R=-0.963),与道路斑块分离度也呈显著负相关(R=-0.968);景观水平上,景观总面积与松褐天牛种群密度具有显著正相关(R=0.970),松褐天牛种群密度随景观丰富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关系数为-0.958;林地斑块的密度和聚合度对成虫发生的不同时期有重要影响,成虫发生的高峰期与道路斑块的密度和面积有较强的正相关,城市、农田、水域3种斑块的密度与面积均与松褐天牛成虫的发生期呈负相关,而景观总面积与成虫的不同发生期呈正相关。【结论】林地斑块面积、道路斑块数量与松褐天牛种群密度呈显著正相关,而道路斑块的分离度、农田斑块面积与松褐天牛种群密度呈负相关。林地与道路斑块的密度与松褐天牛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结束时间长短呈正相关,而城市、农田、水域3种斑块类型的密度及面积则呈负相关。景观格局不仅能够影响松褐天牛的种群密度,还能够影响其种群发生的时间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种群密度 成虫发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技术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泽辉 《农技服务》 2019年第4期106-106,共1页
一是开展灯诱、性诱监测成虫发生情况。二是在玉米生长季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三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四是成虫发生期,集中... 一是开展灯诱、性诱监测成虫发生情况。二是在玉米生长季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三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四是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并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提升防治效果。五是在卵孵化初期,于清晨或者傍晚,对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六是当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参考玉米田二代黏虫防控的虫口密度指标),于清晨或者傍晚,对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等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 氯虫苯甲酰胺 苏云金杆菌制剂 高效低毒杀虫剂 成虫发生期 氟氯氰菊酯 自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害虫防治9招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淑玺 《农村新技术》 2010年第5期15-15,共1页
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常造成缺苗、断垄或幼苗生长不良,可选用以下9种方法防治。1.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捡除田间残株和遗落茎叶,清除杂草。
关键词 害虫防治 出苗前 虫口密度 灌根 成虫发生期 其他害虫 盛发 稻丰散 背负式喷雾器 毒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金缘吉丁虫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宝华 王鼎福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6期80-80,共1页
金缘吉丁虫又叫串皮哈虫,是樱桃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树干的皮层,受害层枯死,影响树势,在陕西省洛南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皮层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在皮层内串食为害。所串食的隧道,以褐色的粪便阻塞,被害部位枯死流胶,被害部分多在... 金缘吉丁虫又叫串皮哈虫,是樱桃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树干的皮层,受害层枯死,影响树势,在陕西省洛南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皮层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在皮层内串食为害。所串食的隧道,以褐色的粪便阻塞,被害部位枯死流胶,被害部分多在枝干的阳面,7月上中旬为害虫羽化盛期,8月下旬为羽化末期。成虫趋光性强,并有假死性。产卵于阳面树干老枝的粗皮裂缝中,8月份为幼虫孵化盛期,至11月中旬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缘吉丁虫 羽化盛 假死性 被害部位 幼虫孵化 流胶 幼虫死亡率 成虫发生期 人工捕杀 辛硫磷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纹细蛾的防治
10
作者 周彬 《现代农村科技》 1992年第9期14-14,共1页
金纹细蛾是一种潜叶蛾类,主要以潜入到苹果的叶肉内为害。河北中南部的一些果区,根据金纹细蛾以蛹在落叶内越冬的特点,采取了以清扫落叶为主,生长季喷药为辅的方法。
关键词 金纹细蛾 潜叶蛾 河北中南部 以潜 喷药时间 防虫效果 越冬代成虫 速灭杀丁 成虫发生期 喷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津 《河北农业》 2019年第7期36-37,共2页
杨树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在观赏方面,树形高大,颇具雄伟气概,深绿色叶子在微风吹拂时发出悦耳响声,给人以豪爽之感。在绿地规划中常用作道路两旁分车带行道树,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使城市空气净化并减少噪音隔离喧闹区,也被化工工... 杨树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在观赏方面,树形高大,颇具雄伟气概,深绿色叶子在微风吹拂时发出悦耳响声,给人以豪爽之感。在绿地规划中常用作道路两旁分车带行道树,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使城市空气净化并减少噪音隔离喧闹区,也被化工工厂作为绿化、防护林、用材林的常用树种。在经济方面,可供建筑、造纸及人造纤维等用,但杨树病虫害种类众多,发生频繁,轻者影响生长,降低观赏性,重者枯萎死亡,造成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增加了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难度.因此需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烟防治 成虫发生期 杀虫灯 春尺蠖 杨树溃疡病 主要病虫害 美国白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性诱剂预测桃小食心虫
12
作者 孙彩芬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1-13,共3页
随着苹果生产的发展,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已成为提高果品质量、果品经济效益的大问题。据统计,喀左县每年桃小食心虫危害多面积达4.5万亩,历年平均为害率在20%以上,折人民币1514万元。所以桃小食心虫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没有预测... 随着苹果生产的发展,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已成为提高果品质量、果品经济效益的大问题。据统计,喀左县每年桃小食心虫危害多面积达4.5万亩,历年平均为害率在20%以上,折人民币1514万元。所以桃小食心虫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没有预测指标和最佳防治期的预测,就会延误防治战机,影响防治效果。因此,我们选择了桃小性诱剂来预测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期,来指导全县果园中的桃小食心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果品质量 越冬幼虫 发生 为害率 成虫发生期 始盛 诱芯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丘陵区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骆建华 康贺梅 冯万富 《河南科技》 2001年第6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优质丰产 丘陵区 板栗 河南省 人工授粉 信阳市 蜡封接穗 成虫发生期 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剪枝象甲的防治技术
14
作者 李娜 《山西果树》 2007年第3期56-56,共1页
①农业防治。秋冬季及时拾净落地果枝、栗苞,带出栗园集中烧毁或挖坑深埋,消灭其中卵及幼虫;同时深翻栗园,清除杂草,使幼虫受早受冻死亡。利用成虫假死性,在成虫发生期(6月中、下旬)猛摇树枝,震落捕杀。②化学防治。在成虫发... ①农业防治。秋冬季及时拾净落地果枝、栗苞,带出栗园集中烧毁或挖坑深埋,消灭其中卵及幼虫;同时深翻栗园,清除杂草,使幼虫受早受冻死亡。利用成虫假死性,在成虫发生期(6月中、下旬)猛摇树枝,震落捕杀。②化学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可喷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共喷2~3次,间隔7~10d(天)。虫口密度大的栗园,成虫出土期(6月上旬)地面喷37%巨无敌乳油,喷后用铁耙将药土混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剪枝象甲 防治技术 成虫发生期 敌敌畏乳油 农业防治 清除杂草 化学防治 杀灭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