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潜叶蛾成虫动态及发生世代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郝宝锋 《河北果树》 2004年第3期8-9,共2页
1999年在滦河三角洲地区的丰南用性诱剂水盆监测桃潜叶蛾季节动态和发生世代 ,结果发现 ,1999年滦河三角洲地区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在 5月上句 ,终见期在 9月下旬 ,全年共发生 5代成虫 ,可见滦河三角洲地区桃潜叶蛾全年活动期可长达 5个月 ... 1999年在滦河三角洲地区的丰南用性诱剂水盆监测桃潜叶蛾季节动态和发生世代 ,结果发现 ,1999年滦河三角洲地区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在 5月上句 ,终见期在 9月下旬 ,全年共发生 5代成虫 ,可见滦河三角洲地区桃潜叶蛾全年活动期可长达 5个月 ,最后 3代危害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潜叶蛾 成虫动态 发生世代 性诱剂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性诱捕器诱捕苹果蠹蛾效果比较及成虫的时序动态变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石磊 陈明 罗进仓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7,137,共4页
通过对3种苹果蠹蛾性诱捕器诱捕效果的比较,发现板式性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盆式与瓶式之间无差异;对苹果蠹蛾成虫综合防治果园和未防治果园中的时序变化以及防治措施对成虫动态变化的研究发现,在综合防治果园中苹果蠹蛾成虫的数量明... 通过对3种苹果蠹蛾性诱捕器诱捕效果的比较,发现板式性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盆式与瓶式之间无差异;对苹果蠹蛾成虫综合防治果园和未防治果园中的时序变化以及防治措施对成虫动态变化的研究发现,在综合防治果园中苹果蠹蛾成虫的数量明显降低,第1代和第2代成虫每单位诱捕器3 d内诱捕虫头数在2头以下,盛发期前后的2次化学防治为越冬代成虫防治的关健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性诱捕器 成虫时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及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宫庆涛 武可明 +2 位作者 唐松 何林 赵志模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背景】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橘园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大实蝇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 【背景】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橘园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大实蝇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量;在重庆武隆、四川江油等5个地区共设置240个麦克菲尔(McPhail)诱集器,以糖酒醋液和水解蛋白为诱饵诱集成虫,得到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的逐日数量和橘园成虫诱集的逐期数量。【结果】用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结果表明,成虫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为4月25日、28日和3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6d;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分别为5月3日、7日和1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8d;在室外网室条件下分别为5月8日、14日和18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11d;橘园诱集成虫分别为6月2日、14日和26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25d。【结论与意义】随着羽化期温度的提高,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期提前,历期缩短,羽化整齐。虽然网室成虫羽化和橘园成虫诱集都处于室外条件,但后者的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比前者分别迟了36、30和22d。因此,建议采用室外网室饲养蛹的方法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发生期,若仅凭橘园诱集成虫的数据,因其滞后性十分明显,对指导柑橘大实蝇成虫防治的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羽化出土动态 橘园成虫诱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窄吉丁成虫植物源引诱剂与粘虫板的筛选及发生动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阿米热·牙生江 阿地力·沙塔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2-2537,共6页
【目的】筛选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成虫的敏感粘虫板、植物挥发物引诱剂及粘虫板引诱剂组合诱捕器,为有效监测白蜡窄吉丁种群动态及成虫诱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白蜡树上悬挂4种颜色粘虫板和3种植物源挥发物... 【目的】筛选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成虫的敏感粘虫板、植物挥发物引诱剂及粘虫板引诱剂组合诱捕器,为有效监测白蜡窄吉丁种群动态及成虫诱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白蜡树上悬挂4种颜色粘虫板和3种植物源挥发物引诱剂及其组合诱捕器,并每日记录其成虫诱捕数量。【结果】浅绿色粘虫板总诱捕数量为最多,3块样地总诱捕量为55头,2 d平均诱捕量为2.03头/张,其次是黄色粘虫板,其总诱捕数量为30头,2 d平均诱捕量为1.11头/张;不同引诱剂对白蜡窄吉丁的总诱捕数量最多的为EtOH,总诱捕数量为62头,2 d平均诱捕量为1.72头/张,其次是FZC,总诱捕量为51头,2 d平均诱捕量为1.42头/张;4种粘虫板和3种引诱器组合中浅绿色粘虫板和EtOH引诱剂组合诱捕器相比其它组合引诱效果最好,总诱捕量为28头,30日内金黄色粘虫板和EA组合引诱效果最差,3块样地中诱捕数量均为0头。【结论】白蜡窄吉丁对浅绿色粘虫板具有较好的趋向性。浅绿色粘虫板与EtOH组合,可用于白蜡窄吉丁成虫数量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诱捕器 成虫数量动态 引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螟发生动态及其危害监测
5
作者 云晓鹏 白全江 +5 位作者 刘茂荣 赵存虎 白树林 哈森 郝永强 张庆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78-79,84,共3页
文章通过两年两地对草地螟越冬基数、化蛹羽化进度调查以及对成虫动态的系统观察,结果表明,2008年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部分旗县草地螟越冬幼虫分别范围广、虫茧基数高,其中在杭锦旗越冬虫茧最高密度达240头/m2;2009年商都县越冬虫茧... 文章通过两年两地对草地螟越冬基数、化蛹羽化进度调查以及对成虫动态的系统观察,结果表明,2008年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部分旗县草地螟越冬幼虫分别范围广、虫茧基数高,其中在杭锦旗越冬虫茧最高密度达240头/m2;2009年商都县越冬虫茧平均密度达86.8头/m2,活茧密度为46.8头/m2,是历年的7.2倍。根据越冬基数、春季降雨量以及蜜源作物推断,2009年草地螟幼虫发生危害严重,但实际结果越冬代成虫蛾量比较大,不同地区蛾峰、蛾量有些差异,幼虫发生危害普遍较轻,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影响草地螟预测预报的因子,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越冬幼虫 成虫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大实蝇成虫田间诱杀适期探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再园 杜田华 +4 位作者 Consolatha Chambi 黄聪 马跃坤 王福莲 张桂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6-1412,共7页
【目的】准确简便预测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在橘园内的诱集适期。【方法】通过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并比对成虫羽化动态与橘园的成虫诱集动态(以湖北宜都为例),计算出橘园成虫诱集动... 【目的】准确简便预测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在橘园内的诱集适期。【方法】通过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并比对成虫羽化动态与橘园的成虫诱集动态(以湖北宜都为例),计算出橘园成虫诱集动态较成虫羽化动态的相对滞后程度,并分析影响滞后程度的气候因素。【结果】2010—2013年成虫羽化出土动态的逻辑斯蒂方程分别为Y=100.713/[1+Exp(10.163-0.707X)]、Y=100.452/[1+Exp(4.096-0.718X)]、Y=123.36/[1+Exp(2.996-0.484X)]、Y=118.632/[1+Exp(6.994-0.564X)]。成虫羽化始盛日分别为5月24日、5月14日、5月15日、5月11日,高峰日分别为5月26日、5月16日、5月18日、5月13日,盛末日分别为5月28日、5月18日、5月20日、5月15日。2010—2013年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的逻辑斯蒂方程分别为Y=94.054/[1+Exp(3.962-0.294X)]、Y=102.328/[1+Exp(4.57-0.206X)]、Y=99.727/[1+Exp(2.023-0.27X)]、Y=100.468/[1+Exp(4.584-0.375X)]。橘园诱集成虫的始盛日分别为6月5日、5月30日、5月30日、5月28日;诱集高峰日分别为6月10日、6月6日、6月5日、6月2日;盛末日分别为6月17日、6月14日、6月11日、6月6日。诱集盛期较羽化盛期存在相对稳定的滞后程度,始盛日、高峰日、盛末日的滞后程度分别为(15±1.35) d、(18.5±1.32) d、(22.5±1.55) d。各年度的滞后程度与滞后期间温度、湿度、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柑橘大实蝇橘园诱集动态较羽化动态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滞后程度,在对其防治中,可通过常温保蛹法观察羽化,预测田间诱集适期,提高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防治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成虫羽化动态 橘园成虫诱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柑橘大实蝇发生情况及其诱杀效果
7
作者 何发 杨贵川 +8 位作者 程明明 周上铃 张绩 杜晓秋 陈品文 周立 蒲成伟 何震 刘三梅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为探究川东北地区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技术,2022—2023年监测了田间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情况和发生动态,及室内成虫羽化情况,并进行诱杀效果试验,利用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和柑橘园成虫发生... 为探究川东北地区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技术,2022—2023年监测了田间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情况和发生动态,及室内成虫羽化情况,并进行诱杀效果试验,利用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和柑橘园成虫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时间为每年5月上旬至5月下旬,羽化高峰期在5月中旬;羽化结束后,田间诱集成虫时间为6月上旬至7月底,诱集高峰期为6月上中旬;室内置蛆柑与田间网罩法监测发现,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效果无显著差异。此外在5月下旬开始,在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带连续喷施3次食物诱剂,对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效果达92.26%,田间虫果率降低至1.06%,诱杀效果较好,可在柑橘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成虫羽化高峰 成虫发生动态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绿盲蝽季节性寄主转移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凯涛 杨龙 +1 位作者 潘云飞 陆宴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6,共9页
为了明确南疆地区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不同季节的寄主植物种类以及在主要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发生动态,本研究在2021年采用扫网法对阿克苏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23个科55种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动态进行了周年调查,并于2019年-2021年... 为了明确南疆地区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不同季节的寄主植物种类以及在主要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发生动态,本研究在2021年采用扫网法对阿克苏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23个科55种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动态进行了周年调查,并于2019年-2021年通过黄板诱捕法系统监测了绿盲蝽种群在当地枣园、棉田的发生情况。绿盲蝽在当地1年发生5代,存在明显的寄主转移现象。绿盲蝽1~2代(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主要在枣树Ziziphus jujuba上为害,枣树花期结束2代成虫大量迁出枣园,3~4代(7月上旬至9月中旬)主要在棉田为害,5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迁回枣园。除为害主要作物枣树、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外,1代绿盲蝽的寄主植物有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藜Chenopodium album、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2~3代的寄主植物有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黄香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甘草、藜、欧洲油菜、骆驼刺Alhagi camelorum、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苜蓿Medicago sativa等,4~5代的寄主植物包括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艾A.argyi、白花草木樨、欧洲油菜、萹蓄等。枣园及棉田绿盲蝽成虫种群消长动态与上述寄主转移规律高度吻合。研究结果为南疆地区果棉生态系统中绿盲蝽的发生测报与科学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绿盲蝽 寄主转移 成虫动态 棉田 枣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地区核桃举肢蛾消长规律及其危害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武海斌 姜莉莉 +3 位作者 金岩 张国福 付丽 范昆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18,共3页
为了掌握山东省核桃丽肢蛾的发生觃律,2018—2019年,对鲁中南地区核桃丽肢蛾生活史和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黑光灯监测方法对田间成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核桃丽肢蛾在鲁中南地区每年可发生2代,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土化... 为了掌握山东省核桃丽肢蛾的发生觃律,2018—2019年,对鲁中南地区核桃丽肢蛾生活史和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黑光灯监测方法对田间成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核桃丽肢蛾在鲁中南地区每年可发生2代,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土化蛹,5月中旬为出土化蛹盛期,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分别为5月下旬和7月下旬。8月底,第2代老熟幼虫进入脱果盛期,入土越冬。6月10日、7月30日和8月30日,蛀果率分别为5.00%~36.83%、8.33%~64.17%和12.50%~7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丽肢蛾 鲁中南地区 消长觃律 成虫动态 蛀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林区昆虫区系——螟蛾科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元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74-579,共6页
尖峰岭的螟蛾科昆虫是当地蛾类中三大科之一。采用黑光灯诱蛾,共得标本360余种,已定名8亚科61属95种,约占1/4强。其中野螟亚科为优势亚科;缀叶野螟属、卷叶野螟属、蛀野螟属和绢野螟属是优势属;条纹绢野螟、黄环绢野螟和白斑黑野螟等10... 尖峰岭的螟蛾科昆虫是当地蛾类中三大科之一。采用黑光灯诱蛾,共得标本360余种,已定名8亚科61属95种,约占1/4强。其中野螟亚科为优势亚科;缀叶野螟属、卷叶野螟属、蛀野螟属和绢野螟属是优势属;条纹绢野螟、黄环绢野螟和白斑黑野螟等10种为优势种。螟蛾的生态分布,以热带半落叶季雨林虫种数最多。优势种的成虫多在下半年出现,尤以9月份为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林区 昆虫区系 螟蛾科 种类组成 生态分布 成虫出现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钟祥市粘虫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永凯 黄求应 +2 位作者 朱芬 王小平 雷朝亮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6-1181,共6页
为了明确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玉米轮作田粘虫成虫和幼虫种群的发生动态、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以及粘虫越冬虫量作了调查,分析了粘虫种群虫源性质。结果表明,钟祥市为1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为... 为了明确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玉米轮作田粘虫成虫和幼虫种群的发生动态、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以及粘虫越冬虫量作了调查,分析了粘虫种群虫源性质。结果表明,钟祥市为1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为外地迁入的越冬代成虫,1代粘虫危害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羽化后以迁出为主。第2代粘虫发生量很小,羽化后基本全部迁出;在田间未调查到第3代粘虫幼虫,本区发现的第3代成虫可能为由北方南迁的过境种群;第4代粘虫发生量也很小,羽化后全部迁出,不在本区繁殖危害。在田间未调查到准备越冬的粘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成虫种群发生动态 幼虫种群发生动态 种群虫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钟祥市粘虫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永凯 黄求应 +2 位作者 朱芬 王小平 雷朝亮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6-791,共6页
为了明确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玉米轮作田粘虫成虫和幼虫种群的发生动态、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以及粘虫越冬虫量作了调查,分析了粘虫种群虫源性质。结果表明,钟祥市为1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为... 为了明确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玉米轮作田粘虫成虫和幼虫种群的发生动态、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以及粘虫越冬虫量作了调查,分析了粘虫种群虫源性质。结果表明,钟祥市为1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为外地迁入的越冬代成虫,1代粘虫危害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羽化后以迁出为主。第2代粘虫发生量很小,羽化后基本全部迁出;在田间未调查到第3代粘虫幼虫,本区发现的第3代成虫可能为由北方南迁的过境种群;第4代粘虫发生量也很小,羽化后全部迁出,不在本区繁殖危害。在田间未调查到准备越冬的粘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成虫种群发生动态 幼虫种群发生动态 种群虫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