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成藏指数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宁 陈宝宁 翟剑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8,共5页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定义为等效排烃压力 ,用于定量评价油气初次运移进入岩性圈闭的阻力大小。等效排烃压力的大小主要与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 ,根据东营凹陷 12 82块压汞测试样品的统计结果 ,得出根据孔隙度、渗透率计算等效排烃压力的相关公式。成藏指数是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之比的无因次量 ,其值越大越利于砂体形成岩性油气藏 ,越小越不利于成藏。给出应用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评价东营凹陷牛庄地区两个沙三中亚段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的实例。钻探结果证实 ,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是定量评价砂岩透镜体成藏条件的有效参数 ,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图 2表 1参 6(王孝陵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形成 成藏指数 成藏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概率定量评价——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吕雪莹 李小刚 +6 位作者 王小娟 杨田 陈双玲 潘珂 杨鑫 朱德宇 杜璐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在综合考虑控制致密砂岩气成藏差异性的各类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沙溪庙组天然气储量丰度。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天然气均源自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不同含气构造在天然气组分、储层特征、输导保存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烃源岩排烃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断—盖配置决定了天然气富集层系,断—储耦合控制着天然气聚集效率,储层品质决定了天然气富集规模;(3)烃源岩排烃能力指数、源—储距离指数、储层物性指数、储层厚度指数、断—盖耦合类型指数及断—储配置类型指数可作为评价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标,提出的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数(HAI)可用于该地区远源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预测。结论认为,HAI与储量丰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的HAI值为0.53,沙溪庙组气藏的储量丰度为1.32×10^(8)m^(3)/km^(2),提出的天然气成藏定量评价方法准确度较高,为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致密砂岩气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概率指数 中侏罗统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西南部 有利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南洼陷岩性油藏成藏动力与含油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段云歌 常象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为了明确临南洼陷岩性油藏的成藏动力,评价砂体的含油性,通过对测井资料和典型油藏解剖,从等效排烃压力、围岩剩余压力及成藏指数、砂体充满度等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砂岩透镜体油藏因其被烃源岩包围且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为了明确临南洼陷岩性油藏的成藏动力,评价砂体的含油性,通过对测井资料和典型油藏解剖,从等效排烃压力、围岩剩余压力及成藏指数、砂体充满度等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砂岩透镜体油藏因其被烃源岩包围且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成藏动力最大,成藏条件最好,砂体充满度最高;砂体上倾尖灭油藏具有优质资源储配置及有利的输导体系,成藏动力大,砂体充满度较高;构造-岩性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变化较大,造成成藏动力及含油性变化大,砂体充满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洼陷 岩性油藏 等效排烃压力 围岩剩余压力 成藏指数 充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地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利用东营凹陷的地震资料,探讨了在缺少钻井、测井资料地区岩性油气藏的预测方法,其核心是影响成藏条件主要因素的预测和定量计算,以及最终成藏指数的求取。①岩性成藏条件的分析表明,当烃源岩与砂岩体之间的剩余压力大于砂体本身的渗透... 利用东营凹陷的地震资料,探讨了在缺少钻井、测井资料地区岩性油气藏的预测方法,其核心是影响成藏条件主要因素的预测和定量计算,以及最终成藏指数的求取。①岩性成藏条件的分析表明,当烃源岩与砂岩体之间的剩余压力大于砂体本身的渗透性(等效排烃压力)时,易于形成岩性油气藏;②烃源岩剩余围岩压力可以通过利用地震速度谱计算砂岩体内的孔隙压力来得到;③利用砂岩透镜体的地震反射振幅和频率估算砂体厚度,从而预测砂体孔隙度,然后用实验中进汞50%时的排替压力与孔隙度的经验关系式求得等效排烃压力;④成藏指数可以通过计算烃源岩剩余围岩压力与等效排烃压力的比值来获得。本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显示了较高的吻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岩性油气藏 层速度 反射振幅 孔隙度 剩余压力 排烃压力 成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西洼新近系“隆-断”联合控藏作用定量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于喜通 官大勇 +2 位作者 王志萍 王改卫 张参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1期18-26,共9页
针对渤中西洼曹妃甸12区新近系油气差异富集的特征,深入分析古隆起和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古隆起决定油气优势汇聚部位;东营组盖层有效断接厚度影响油气富集层位;成藏期断裂活动速率控制油气富集程度。利用模糊数学方法... 针对渤中西洼曹妃甸12区新近系油气差异富集的特征,深入分析古隆起和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古隆起决定油气优势汇聚部位;东营组盖层有效断接厚度影响油气富集层位;成藏期断裂活动速率控制油气富集程度。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古隆起和断裂在新近系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当综合成藏指数Y≤0.3时,探明储量丰度<200×10^4 t·km^-2,为油气低丰度区;当0.3<Y<0.8时,探明储量丰度(200~350)×10^4 t·km^-2,为油气中等富集区;当Y≥0.8时,探明储量丰度超过350×10^4 t·km^-2,为油气富集区。定量评价方法应用于与曹妃甸12区具有相似构造背景的渤中8-A构造,与实钻结果吻合,在渤海类似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西洼 古隆起 盖层有效断接厚度 断裂活动速率 综合成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