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成藏动力学与成藏动力系统 被引量:24
1
作者 田世澄 孙自明 +2 位作者 傅金华 韩军 胡春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油气成藏动力学包括油气成藏的各种动力、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油气从源岩到圈闭形成油气藏所经过的"路"——成藏动力系统。成藏动力系统既是成藏动力学的载体,也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藏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排... 油气成藏动力学包括油气成藏的各种动力、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油气从源岩到圈闭形成油气藏所经过的"路"——成藏动力系统。成藏动力系统既是成藏动力学的载体,也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藏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排液(烃)单元、排液(烃)组合、成藏动力子系统、连通体系等。成藏动力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是:1)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成藏动力系统识别和划分中的应用,认识到最大洪泛面是识别和划分成藏动力系统的关键界面;2)异常压力封存箱发育区的成藏动力系统;3)构造动力在油气生、排、运、聚、再运移、再聚集、直至油气藏破坏的成藏作用过程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 成藏动力系统 排液(烃)单元 排液(烃)组合 连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成藏动力系统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金晓辉 林壬子 +3 位作者 任延广 冯子辉 宋兰斌 秦伟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是石油地质学从静态、定性描述向动态、定量表征研究过程转移的必然产物。根据烃源岩与气藏的空间位置、盖层分布特征、油藏流体性质和压力分布特征以及天然气运聚机理,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藏划分为远源常压气... 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是石油地质学从静态、定性描述向动态、定量表征研究过程转移的必然产物。根据烃源岩与气藏的空间位置、盖层分布特征、油藏流体性质和压力分布特征以及天然气运聚机理,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藏划分为远源常压气藏系统和自(近)源超压气藏系统以及无机成藏系统。远源常压气藏系统主要包括以泉一、二段为盖层的K1d2—K1q1—2成藏组合和以登二段为盖层的K1yc—K1d2成藏组合;超压气藏系统为自生自储的Jhs1—K1yc成藏组合,自(近)源超压气藏系统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寻找大中型天然气藏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 成藏动力系统 成藏组合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构造与成藏动力系统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树林 田世澄 陈建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1-266,共6页
成藏动力系统可以按封存仓或排液组合来划分。渤海湾盆地内按排液组合可分为6个成藏动力系统,但在各个凹陷分布不一;莺歌海盆地内按封存仓可分成3个成藏动力系统。按不同原则对成藏动力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案:据流体压力状态可分为... 成藏动力系统可以按封存仓或排液组合来划分。渤海湾盆地内按排液组合可分为6个成藏动力系统,但在各个凹陷分布不一;莺歌海盆地内按封存仓可分成3个成藏动力系统。按不同原则对成藏动力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案:据流体压力状态可分为常压型、超压型和低压型;据油源条件可分为它源型、自源型和混源型;据封闭条件可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和半封闭型。每个成藏动力系统自成统一的压力系统,成为相对独立的油气运移聚集单元,油气以在本系统内运移聚集为主,沿大断裂和流体底辟周期流动是油气跨系统运移的基本模式,因此,与之伴生的构造带有利于形成多套成藏动力系统含油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系统 油气运移 断裂构造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藏动力系统的内涵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靖舟 罗继红 +1 位作者 吴少波 时保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4期15-17,45,共4页
成藏动力系统又可称为成藏系统或运聚系统,是指含油气系统内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的油气运移—聚集系统,它与相邻成藏动力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动力以及不同的成藏特征。成藏动力系统在盆地中的位置介于含油气系统与... 成藏动力系统又可称为成藏系统或运聚系统,是指含油气系统内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的油气运移—聚集系统,它与相邻成藏动力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动力以及不同的成藏特征。成藏动力系统在盆地中的位置介于含油气系统与区带之间。成藏动力系统与含油气系统的区别在于:含油气系统的核心是“源”,同一含油气系统具有共同的烃源灶,它与其他含油气系统以烃源灶的不同相区别;而成藏动力系统则强调的是系统内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特征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同一成藏动力系统各油气藏具有相近的成藏条件、成藏动力、相似的运聚机制和相似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系统 概念 油气勘探意义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系统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亚敏 靳广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运用成藏动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的成藏动力系统特征。白音查干凹陷划分为上、下2套成藏动力系统,下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和北部陡坡带形成油气富集高产;上部低压混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 运用成藏动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的成藏动力系统特征。白音查干凹陷划分为上、下2套成藏动力系统,下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和北部陡坡带形成油气富集高产;上部低压混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形成稠油富集。近几年,该区石油勘探连连突破,新增储量达数千万吨,是老凹陷油气风险勘探获得成功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成藏动力系统 异常流体压力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成藏动力系统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以苏北盆地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侯建国 林承焰 +1 位作者 姚合法 张小莉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6期361-364,共4页
以苏北盆地为例 ,探讨了断陷盆地成藏动力系统类型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苏北盆地第三系成藏动力系统可以划分为 3种类型 ,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气运聚特征和分布规律。深凹 斜坡带E2 d E2 s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深凹带 ,烃源岩成熟度... 以苏北盆地为例 ,探讨了断陷盆地成藏动力系统类型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苏北盆地第三系成藏动力系统可以划分为 3种类型 ,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气运聚特征和分布规律。深凹 斜坡带E2 d E2 s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深凹带 ,烃源岩成熟度和盖层条件控制油气的分布 ;深凹 斜坡带K2 t E1f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斜坡带和生烃次凹之间的构造高带上 ,侧向遮挡是油气成藏的关键 ;断阶 凸起带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控凹断层上升盘的圈闭中 ,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控制油气藏的形成 ,储盖组合控制油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系统 断陷盆地 油气分布规律 苏北盆地 斜坡带 储盖组合 断层活动 生烃 油气成藏 烃源岩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娟 叶加仁 康建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111-112,共5页
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是江汉盆地油气勘探与研究的重点,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对其油气成藏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制约了勘探的进程。运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的成藏动力系统进行研究和划分。以构造—沉积演... 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是江汉盆地油气勘探与研究的重点,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对其油气成藏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制约了勘探的进程。运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的成藏动力系统进行研究和划分。以构造—沉积演化的阶段性与旋回性为基础,结合生储盖组合、地层压力系统、油源特征和封闭程度将研究区潜江组划分为底部自源超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子系统、下部混源超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子系统、中部混源弱超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子系统和上部他源常压半开放成藏动力子系统。总结出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的3种成藏模式,分别为自源—砂体—侧向成藏模式、混源—断层—砂体—垂向—侧向成藏模式和他源—断层—砂体—垂向—侧向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系统 系统 成藏模式 潜江组 潜江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邱芳 刘吉群 《海洋石油》 CAS 2006年第4期23-28,共6页
大民屯凹陷处于勘探的中后期,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其油气富集规律进行深化认识。根据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原则,结合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发育特点、储层类型、超压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展布、油源对比分析,将大民屯凹陷划分为底部它... 大民屯凹陷处于勘探的中后期,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其油气富集规律进行深化认识。根据成藏动力系统划分原则,结合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发育特点、储层类型、超压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展布、油源对比分析,将大民屯凹陷划分为底部它源高蜡油潜山成藏动力系统、下部自源高蜡油成藏动力系统、中部它源高蜡油成藏动力系统、中部混源正常油成藏动力系统和上部它源正常油成藏动力系统等5个成藏动力系统。利用油藏规模序列法和圈闭加和法对该区各成藏动力系统的待发现油藏规模进行了预测,认为底部它源高蜡油潜山成藏动力系统勘探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系统 压力 超压 高蜡油 大民屯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信洼陷油气成藏动力系统
9
作者 许君玉 赵国欣 隋淑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对阳信洼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成藏动力系统理论为指导,对该区进行了成藏动力系统研究。将阳信洼陷划分为底部自源高压半封闭、下部自源—它源高压半封闭、中部自源—它源高压半封闭、上部自源—它源常压半封闭、顶部它... 在对阳信洼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成藏动力系统理论为指导,对该区进行了成藏动力系统研究。将阳信洼陷划分为底部自源高压半封闭、下部自源—它源高压半封闭、中部自源—它源高压半封闭、上部自源—它源常压半封闭、顶部它源常压开放5个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分析了各个系统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特征和输导体系。底部自源高压半封闭和下部自源—它源高压半封闭2个系统是该区的重要油气成藏动力系统。成藏动力系统的输导体系类型多样,有断裂输导体系、火成岩输导体系、物性好的高孔渗岩层和不整合输导体系,它们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动力系统 输导体系 沉积旋回 层序地层学 阳信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成藏动力系统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文斌 陈永进 李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3-36,136,共4页
成藏动力系统是油气在多种动力学机制作用下从源岩到圈闭所经过的路线。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主要的油气勘探区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基于钻井、地震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在描述流体动力场(包括地温场、压力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西... 成藏动力系统是油气在多种动力学机制作用下从源岩到圈闭所经过的路线。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主要的油气勘探区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基于钻井、地震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在描述流体动力场(包括地温场、压力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的特征。根据东海西湖凹陷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烃源岩特征以及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分布特征,运用成藏动力系统划分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自下而上分为4个成藏动力系统。研究结果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场 剩余孔隙流体压力 成藏动力系统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中4区块侏罗系成藏动力子系统划分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德志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侏罗系是一个下生上储并被区域性封隔层复杂化的成藏动力系统。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结合异常流体压力分析,将侏罗系成藏动力系统进一步划分为3个子系统:顶部头屯河组常压-超压他源开放成藏动力子系统(Ⅰ);中部三工... 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侏罗系是一个下生上储并被区域性封隔层复杂化的成藏动力系统。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结合异常流体压力分析,将侏罗系成藏动力系统进一步划分为3个子系统:顶部头屯河组常压-超压他源开放成藏动力子系统(Ⅰ);中部三工河组超压他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子系统(Ⅱ);底部八道湾组高超压自源封闭成藏动力子系统(Ⅲ)。地化分析表明:油气从八道湾组烃源岩中生成之后,在三工河组砂体进行了广泛的侧向运移,并在适当位置聚集成藏;在喜山期,断裂带间歇性开启,油气可突破成藏动力子系统Ⅱ,沿断层运移至成藏动力子系统Ⅲ中进行聚集。这说明头屯河组油气主要来源于经过三工河组长距离侧向运移聚集的古油藏,并非来自深层油源断裂的直接输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 侏罗系 中部4区块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成藏指数 被引量:40
12
作者 王宁 陈宝宁 翟剑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8,共5页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定义为等效排烃压力 ,用于定量评价油气初次运移进入岩性圈闭的阻力大小。等效排烃压力的大小主要与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 ,根据东营凹陷 12 82块压汞测试样品的统计结果 ,得出根据孔隙度、渗透率计算等效排烃压力的相关公式。成藏指数是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之比的无因次量 ,其值越大越利于砂体形成岩性油气藏 ,越小越不利于成藏。给出应用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评价东营凹陷牛庄地区两个沙三中亚段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的实例。钻探结果证实 ,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是定量评价砂岩透镜体成藏条件的有效参数 ,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图 2表 1参 6(王孝陵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形成 成藏指数 成藏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含油气系统三叠纪末期油气输导体系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来斌 查明 +1 位作者 陈建平 刘传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9,共4页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末期的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输导格架(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裂等 )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相互组合形式 ,探讨了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油气输导体系特征 ,划分出 3种输导体系类...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末期的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输导格架(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裂等 )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相互组合形式 ,探讨了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油气输导体系特征 ,划分出 3种输导体系类型 ,确定了其分布范围。乌夏地区油气是通过断裂砂体输导体系进行运移 ;克拉玛依及其斜坡区域的油气是以连通砂体不整合面为主要输导体系 ;百口泉地区、凹陷内部的油气以连通砂体为主要输导体系。该区三叠纪末期油气主要沿夏子街地区砂体断裂输导体系运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成藏动力系统 油气分布 三叠纪 地层压力 油气输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油气资源现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61
14
作者 杨克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2-326,331,共6页
川西坳陷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演化历史 ,一方面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油气在空间的分布不够集中 ,这些特点决定了川西坳陷的勘探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川西坳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表明 :虽然该区油气规模运移聚集发生... 川西坳陷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演化历史 ,一方面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油气在空间的分布不够集中 ,这些特点决定了川西坳陷的勘探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川西坳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表明 :虽然该区油气规模运移聚集发生在储层致密化之前 ,但圈闭的形成定型时期较晚 ,因此 ,具多源、多期成藏的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决定了该领域立体成群的气藏分布格局。根据川西坳陷资源特点和着眼大目标、立足大发现的勘探方针 ,近中期勘探工作的重点是 :主攻深层 ,扩大中深层 ,拓展外围浅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油气资源 复合成藏动力系统 勘探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