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胞外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少江 黄凤迎 +2 位作者 郑少萍 王伟 吴人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3-435,439,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以获得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胞外段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制FGFR-1蛋白质肿瘤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鸡胚肝中扩增出鸡的FGFR-1胞外段基因的cD-NA,用内切酶消化后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 目的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以获得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胞外段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制FGFR-1蛋白质肿瘤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鸡胚肝中扩增出鸡的FGFR-1胞外段基因的cD-NA,用内切酶消化后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30中。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后,体外转化大肠埃希菌,用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鉴定是否能够正确表达,同时利用Ni-NTA琼脂柱层析法纯化复性重组蛋白。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证实PCR扩增的cDNA及构建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QE30-FGFR-1正确,并在大肠埃希菌中正确表达。经纯化后,进行SDS-PAGE电泳显示得到1条分子量约40 ku的蛋白质条带。结论成功构建鸡FGFR-1胞外段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重组活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血管生 原核表达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Ⅰ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时辉 付娟 +1 位作者 王川江 刘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5-922,共8页
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并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上鉴定其沉默效应。方法:构建4种针对人TGFβRⅠ基因不同干扰靶点... 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并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上鉴定其沉默效应。方法:构建4种针对人TGFβRⅠ基因不同干扰靶点的慢病毒干扰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筛选出的4种有效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和其它辅助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并测定病毒滴度。最后将4种重组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分别感染MRC-5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它们对靶基因的沉默效率。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短发夹RNA正确插入慢病毒载体且插入的序列正确。4种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经293T细胞成功包装后,其病毒滴度分别为:si RNA-1 6.37×107 TU/ml、si RNA-2 1.65×108 TU/ml、si RNA-3 4.50×108TU/ml、si RNA-4 2.31×108TU/ml,阴性对照组载体包装后的病毒滴度为:1.79×109 TU/ml。4种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MRC-5细胞的效率均为93%左右。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在感染4种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si RNA-1~4)后,MRC-5细胞内TGFβRⅠ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0),其中TGFβRⅠ-si RNA-2下降最明显,沉默效率最好。Western blot结果与q RT-PCR结果一致,4种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均能使MRC-5细胞内TGFβRⅠ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0),且TGFβRⅠ-si RNA-2干扰效率最大。结论:筛选并构建了能有效沉默TGFβRⅠ基因的最佳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TGFβR-si RNA-2,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人胚肺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和受体2在小鼠肾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娟 郭敏 王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及受体2(FGFR2)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探讨其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胚龄E12、14、16、18d的胎鼠和生后N1、7、14、21、40d的仔鼠肾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肾组织中FGFR1和FGFR2的...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及受体2(FGFR2)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探讨其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胚龄E12、14、16、18d的胎鼠和生后N1、7、14、21、40d的仔鼠肾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肾组织中FGFR1和FGFR2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应用图像分析技术、体视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技术对肾组织中FGFR1和FGFR2的表达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胚龄E12d时FGFR1和FGFR2即开始表达。FGFR1在发育各期的肾小体(即逗号小体、S小体、毛细血管襻期肾小体、未成熟期肾小体及成熟期肾小体)、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均有表达,而在近端小管未见表达。FGFR2主要在远端小管表达,在各期发育肾小体、近端小管和集合管未见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肾脏的发育,FGFR1、FGFR2表达逐渐增高。体视学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FGFR1和FGFR2的含量都随着肾脏的发育逐渐增加。结论 FGFR1和FGFR2对小鼠肾发育所起的作用不同,FGFR1与肾小体、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发育相关,而FGFR2主要与远端小管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纤维细胞生长闪子 1 受体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发育生物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大鼠海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娜 赵兴蓉 +1 位作者 王廷华 许秀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大鼠海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文拉法辛组,各组12只。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文拉...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大鼠海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文拉法辛组,各组12只。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文拉法辛组均给予单笼饲养加慢性不可预测的温和多相应激方法处理,共5周。文拉法辛组于应激第3周末开始同时给予文拉法辛5mg/(kg.d)治疗,持续14d,生理盐水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14d。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采用敞箱实验和蔗糖消耗实验评估大鼠抑郁建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bFGF及FGFR-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bFGF mRNA及FGFR-1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海马bFGF、FGFR-1蛋白及mRNA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文拉法辛组bFGF、FGFR-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文拉法辛可提高老年抑郁大鼠bFGF、FGFR-1蛋白及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抗抑郁药 海马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受体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属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限制片段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陈书明 刘强 +2 位作者 苗传龙 刘子韬 于永利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1( FGFR1)基因在不同种属间的限制片段多态性。方法 :提取小鼠、鸡、家兔的基因组 DNA,以 FGFR1c DNA片断为探针进行 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 :各种属的组织分别得到不同形态的带条 ,即不同种属间的 F...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1( FGFR1)基因在不同种属间的限制片段多态性。方法 :提取小鼠、鸡、家兔的基因组 DNA,以 FGFR1c DNA片断为探针进行 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 :各种属的组织分别得到不同形态的带条 ,即不同种属间的 FGFR1限制片段多态性不同。结论 :在物种进化过程中 FGFR1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了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SOUTHERN杂交 f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心肌梗死心脏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云云 肖践明 +2 位作者 张瑞云 张敏 杨百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42-1545,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其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在正常及心肌梗死后心脏组织中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探讨bFGF在心肌梗死中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普通级正常...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其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在正常及心肌梗死后心脏组织中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探讨bFGF在心肌梗死中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普通级正常成年西双版纳微型猪11只,实验组(n=6)通过结扎成年微型猪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n=5)模拟开胸手术过程,但不结扎冠状动脉,4周后取出心脏,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2组实验动物心脏组织中bFGF和FGFR-1的水平。结果①正常对照组的心房心肌细胞内bFGF和FGFR-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心室(P<0.05)。②心肌梗死后,实验组左右室心肌组织的bF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以受累左室的增加最为明显。同时,受累左心室中的FGFR-1较对照组也升高(P<0.01),且以梗死边缘区最为显著(P<0.01)。③梗死区周围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bFGF和FGFR-1表达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受累部位心肌bFGF明显增多,同时FGFR-1显著上调,推测bFGF在心肌梗死后的心脏血管新生、侧支循环建立、组织修复、心脏重构及改善心肌梗死预后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受体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 心肌梗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与抑制TGF-β1/ERK/Smad3通路相关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彦伟 张志强 +2 位作者 吴丽贤 张鲁榕 陈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L)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MFBs)活化与TGF-β1/ERK/Smad3通路的相关性。方法以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建立体外MFBs活化模型,C57BL/6小鼠胸部照射形成体内MFBs活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模...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L)减少放射性肺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MFBs)活化与TGF-β1/ERK/Smad3通路的相关性。方法以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建立体外MFBs活化模型,C57BL/6小鼠胸部照射形成体内MFBs活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MFBs活化状态通过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中α-SMA(RT-PCR、Western blot方法)和ColⅠ(RT-PCR、ELISA方法)的表达,通路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p-Smad3(Ser208)、p-Smad3(Ser423)的水平。ERK siRNA及Smad3 siRNA观察ERK、Smad3在MFBs活化中的地位。结果 TGF-β1激活p-ERK/p-Smad3(Ser208)及p-Smad3(Ser423),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活化为MFBs,合成Col I明显增多;使用ERK siRNA及Smad3 siRNA确定了ERK及Smad3均参与α-SMA、ColⅠ的表达,其中ERK可能通过磷酸化Smad3连接区(Ser208)起相关作用。小鼠胸部照射可致肺组织中p-ERK、p-Smad3(Ser208)、p-Smad3(Ser423)的水平上调,α-SMA表达增加,显示多量MFBs活化。TPL对体内和体外实验中ERK、Smad3(Ser208)、Smad3(Ser423)的磷酸化活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下调α-SMA表达及ColⅠ合成,减少MFBs的活化。结论 TPL可通过抑制TGF-β1/ERK/Smad3通路,减少肺部照射后MFBs活化,从而抑制放射性肺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放射性肺纤维 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胶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ERK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战 农晓琳 +2 位作者 李佳荃 朴智 唐黎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7-951,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标本,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0、75、150、300、600μmol·L-1ART干预24 h,MTT法检测青蒿琥酯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标本,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0、75、150、300、600μmol·L-1ART干预24 h,MTT法检测青蒿琥酯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Ⅰ型前胶原α2链(proCOL1A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TGF及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结果各测试浓度ART均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对照组相比,CTGF和proCOL1A2mRNA表达降低,而MMP1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CTGF及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ART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下调其CTGF及Ⅰ型胶原表达,同时上调MMP1的表达;通过抑制CTGF,并促进MMP1表达而减少胶原沉积可能是ART抑制增生性瘢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纤维细胞 青蒿琥酯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胶原 MMP1 COLLA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3在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宋剑南 陶辉 +2 位作者 丁季飞 徐盛松 石开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增殖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用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式建立心肌组织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射等...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增殖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用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式建立心肌组织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射等质的生理盐水。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乳鼠CFs,使其增殖活化制备细胞模型作为模型组,对照组为未经任何刺激正常培养等时长的CFs。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模型运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病理变化,用CCK-8测定CFs增殖活化程度,分别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IGFBP-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前胶原A1(COL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动物模型组中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增生,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模型组中加入TGF-β1刺激后CFs增殖活化明显。在动物和细胞模型组中与对照组相比,IGFBP-3、α-SMA和COL1A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IGFBP-3在纤维化心肌和加入TGF-β1刺激后的CFs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IGFBP-3在心肌纤维化病变过程中可能存在促进或抑制作用,有助于探索心肌纤维化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心肌纤维 心肌纤维细胞 胶原 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莉利 郑少江 +3 位作者 陈明净 牟联军 张弦 罗志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05-907,912,共4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对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GFR1在45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同时采用CD34和D2-40双标免疫组...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对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GFR1在45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同时采用CD34和D2-40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标记血管和淋巴管,检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RGRR1表达阳性率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其染色强度也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相关(P<0.05),而与微淋巴管密度无关(P>0.05)。结论:初步推测FGFR1的过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有关,FGFR1的过表达能促进癌组织中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小叶癌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FGFR1与Klotho蛋白在不同增生类型甲状旁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学明 孔维信 +2 位作者 陆艺 吴起嵩 朱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3-829,共7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与Klotho蛋白在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细胞不同增生类型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与Klotho蛋白在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细胞不同增生类型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苏州九龙医院肾内科住院行甲状旁腺全切术的SHPT患者25例为治疗组,以同期内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和Klotho指标。治疗组病例依据手术切除甲状旁腺大小形态,对甲状旁腺增生参差明显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分为无明显增生组、弥漫性增生组和结节性增生组3个亚组,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组织改变,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甲状旁腺组织中的FGFR1和KLotho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FGFR1和Klotho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FGF-23及血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Klot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切除甲状旁腺组织的总质量与iPTH呈正相关。术后48 h治疗组血清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48 h治疗组血清FGF-23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亚组分析显示,无明显增生组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蛋白水平高于弥漫性增生组和结节性增生组;相对于弥漫性增生组,结节性增生组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蛋白水平更低;各亚组中FGFR1和Klotho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患者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可能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 甲状旁腺切除手术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 Klot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1/β-klotho/FGFR1通路在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阳 李其富 +1 位作者 黎昌炫 陈瑞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T2DM)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β-kloth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FGFR1)通路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采用高脂饲养结合腹腔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采用线栓法建立... 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T2DM)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β-kloth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FGFR1)通路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采用高脂饲养结合腹腔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脑缺血组(MCAO组)、T2DM脑缺血组(T2DM+MCAO组)、T2DM脑缺血FGFR1抑制剂PD173074干预组(PD173074组)及T2DM脑缺血FGFR1激动剂PF05231023干预组(PF05231023组),每组12只,PD173074组、PF05231023组分别于MCAO术前30 min尾静脉注射PD173074 5 mg/kg、PF05231023 5 mg/kg。MCAO 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脑组织FGF21、β-klotho、FGFR1 mRNA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FGF21、β-klotho、FGFR1蛋白及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CAO组和T2DM+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细胞凋亡率、FGF21、β-klotho、FGFR1 mRNA及蛋白水平、CD31、ET-1、VEGF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T2DM+MCAO组比较,PD173074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细胞凋亡率、CD31、ET-1、VEGF蛋白水平显著增加,FGF21、β-klotho、FGFR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F05231023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细胞凋亡率、CD31、ET-1、VEGF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FGF21、β-klotho、FGFR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FGF21/β-klotho/FGFR1通路激活可能在T2DM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中发挥重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局灶性脑缺血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β-klotho/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受体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FGFR1在昆虫细胞膜上的表达
13
作者 孙铭一 万敏 +1 位作者 王丽颖 周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6-288,共3页
目的 :将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1(FGFR1)表达在昆虫细胞膜表面 ,用作筛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拮抗肽探针。方法 :将人FGFR1cDNA克隆入昆虫病毒的转递质粒pFastBacI上 ,然后转座到昆虫病毒Bacmid上。以重组Bacmid转染昆虫细... 目的 :将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1(FGFR1)表达在昆虫细胞膜表面 ,用作筛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拮抗肽探针。方法 :将人FGFR1cDNA克隆入昆虫病毒的转递质粒pFastBacI上 ,然后转座到昆虫病毒Bacmid上。以重组Bacmid转染昆虫细胞Sf9并表达人FGFR1,以Western印迹和ELISA对表达出的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 :FGFR1cDNA片段2 10 0bp ,重组FGFR1表达产物分子量 78kD。ELISA结果显示 ,人重组FGFR1高效地在昆虫细胞Sf9膜表达。结论 :这个表达系统能很好地表达出人重组FGFR1,并能准确地将其定位到昆虫细胞膜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昆虫细胞 表达 fgfrs 免疫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洁 陈祖平 +2 位作者 陈见红 银剑斌 储成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1-85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STEMI的患者共40例,根据服用阿托...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STEMI的患者共40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剂量不同,随机分为20 mg组及40 mg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时点(服药前及服药后第5、10、15、20、30、60、90、120天)对STEMI患者的循环EPCs进行识别及量化分析,检测EPCs表面标志物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结果:第5天40 mg组细胞增殖力及CXCR4、VEGF、bFGF的表达高于20 mg组(P<0.05);第10~120天20 mg组细胞增殖力及CXCR4、VEGF、bFGF的表达高于40 mg组(P<0.05)。SIRT1在第30天前2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在第30天后出现明显变化,第60天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各时点均可见20 mg组大于40 mg组(P<0.05)。结论:在STEMI急性期,40 mg阿托伐他汀提升机体修复功能优于20mg。然而,长期低浓度的他汀治疗在改善血管内膜功能和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方面优于高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内皮祖细胞 阿托伐他汀 CXC趋化因子受体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bFGF基因转染的大鼠骨髓干细胞与牙胚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对成牙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邬薇薇 胡杨 +2 位作者 何惠宇 韩祥祯 王欢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的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和牙胚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成釉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同源异型盒基因1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BM...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的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和牙胚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成釉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同源异型盒基因1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BMP-2和(或)bFGF对成牙基因的影响。结果:对照组、bFGF组、BMP-2组、bFGF/BMP-2组四组间,AMBN、COLLAGEN-Ⅰ、DLX1、DMP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BMP2和bFGF有一定的协同交互作用,BMP2/bFGF/BMSCs/牙胚细胞可以作为构建组织工程牙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牙本质基质蛋白1 釉蛋白 胶原蛋白同源异盒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3/FGFR1嵌合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少兴 郑少萍 +3 位作者 郭峻莉 王才春 黄风迎 郑少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8-440,445,共4页
目的了解Antigen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方法利用重组的Ag43/FGFR1嵌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用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免疫... 目的了解Antigen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方法利用重组的Ag43/FGFR1嵌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用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产生的抗体及其亚型和脾脏中分泌抗FGFR1抗体的特异B淋巴细胞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发现,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可以有效诱导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而小鼠FGFR1自身蛋白对照组、Ag43蛋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未发现抗自身FGFR1抗体。ELISPOT检测发现,与各对照组相比,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均P<0.01)。ELISA检测发现主要抗体亚型IgG1和IgG2b明显升高。结论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质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抗小鼠FGFR1的自身抗体,可以考虑应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受体 Ag43基因 疫苗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及下游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宁华英 张蓓 +5 位作者 沈卫 郭云良 刘宗宝 刘剑英 谢延新 张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5-611,共7页
本研究探讨鲤鱼汤利尿消肿拮抗肾纤维化保护肾脏的分子机制。阿霉素6.2 mg/kg尾静脉单次注射制备ADRN模型,2 W后干预连续7 W。检测尿、血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下游因子表达。结... 本研究探讨鲤鱼汤利尿消肿拮抗肾纤维化保护肾脏的分子机制。阿霉素6.2 mg/kg尾静脉单次注射制备ADRN模型,2 W后干预连续7 W。检测尿、血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下游因子表达。结果发现模型组较对照组12 h尿量(12 h-Uv)减少,血白蛋白(Alb)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间质损伤指数(TII)升高,肾组织Smad7表达下调,转化生TGF-β1、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I型胶原(Col-I)表达上调;鲤鱼汤组较模型组12 h-Uv增加,血Alb升高,GSI及TII下降,肾组织Smad7表达上调,TGF-β1、FSP-1、Col-Ⅰ表达下调。表明鲤鱼汤的肾保护作用至少部分与其利尿消肿、调节TGF-β1/Smad7信号通路、抑制上皮细胞转分化(EMT)及细胞外基质沉积(ECM)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汤 阿霉素肾病 纤维 水肿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7 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GFR1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峻莉 翁志宏 郑少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45-1247,1252,共4页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GFR1,并检测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FGFR1的全段基因cDNA,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扩增的基因片段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经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正确后,...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GFR1,并检测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FGFR1的全段基因cDNA,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扩增的基因片段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经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CHO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GFR1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在体外转染CHO细胞后可表达FGFR1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pcDNA3.1(+)-FGFR1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FGFR1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受体(fgfr1) 真核表达质粒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1,FGF10,FGF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英文)
19
作者 万伟东 杨顺露 +7 位作者 刘嘉茵 崔毓桂 周小平 郭芳芳 程宏宇 程璐 肖鹏峰 陆祖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9-413,共5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s in gene FGFR1,FGF10,FGF18 and the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 CLP) i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Genomic DNA was isolated fr...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s in gene FGFR1,FGF10,FGF18 and the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 CLP) i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Genomic DNA was isolated from peripheral lymphocytes of 75 patients with NS CLP and their parents and 75 unimpaired healthy children. The polymorphisms in FGFR1 gene rs13317,p.E467K,p.M369I and p.S393S,FGF10 gene rs1448037 and FGF18 gene rs4043716 were detected by applying three-dimensional (3-D) polyacrylamide gel microarray technology. The data were performe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genotype frequenc+y and allele frequency between patients with NSCL/P and control subjects were performed. Haplotype relative risk (HRR),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 (FBAT),and 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 (TDT) in nuclear family were performed. Results:There were no polymorphism in FGFR1 gene p.E467K,p.M369I and p.S393S site,the corresponding base was all G. The polymorphisms of rs13317 and rs1448037 were detected and their genotype frequency and allele frequency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75 patients with NSCL/P and 75 normal children. TDT,HRR and FBAT were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genotype frequency of gene FGF18 rs4043716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but allele frequency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DT,HRR and FBAT were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Our studies suggest an association between gene FGF18 rs4043716 and the NS CLP in Chinese population,and no association among gene FGFR1 rs13317,p.E467K,p.M369I,p.S393S and gene FGF10 rs1448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受体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 微阵列分析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1基因耳发育功能及突变致聋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凤群 储九圣 庞秀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2-727,共6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参与体内多种组织器官生长发育。FGFR1的致病突变或缺失会引起内耳Corti器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参与体内多种组织器官生长发育。FGFR1的致病突变或缺失会引起内耳Corti器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缺失、I型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缺失、神经嵴细胞(NCC)迁移咽弓异常、耳部骨软骨发育异常等,导致不同类型耳聋。本文就FGFR1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功能、FGFR1与耳部发育关系、FGFR1相关综合征性耳聋三部分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相关耳聋的早期针对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基因(fgfr1) 耳发育 综合征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