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彭炎 冯来定 +1 位作者 洪晓富 徐志福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0,共4页
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10021)我们在以往的试验报告中已经论述过,水稻施用保花肥,能明显地增进颖花发育,减少颖花退化,增加颖花数,从而增大穗... 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10021)我们在以往的试验报告中已经论述过,水稻施用保花肥,能明显地增进颖花发育,减少颖花退化,增加颖花数,从而增大穗形。同财也观察到,保花肥似乎述有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保花肥 茎蘖成穗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的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别家新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7,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分蘖成穗 成穗因素 肥水管理 苗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移栽的分蘖成穗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吕腾飞 周伟 +4 位作者 李应洪 张绍文 李玥 孙永健 马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9-672,共14页
以中籼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穴插苗数和水肥管理模式下长秧龄水稻的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以及不同叶位与等级分蘖对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秧龄水稻分蘖能力强,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叶位多,且在65 d... 以中籼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穴插苗数和水肥管理模式下长秧龄水稻的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以及不同叶位与等级分蘖对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秧龄水稻分蘖能力强,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叶位多,且在65 d秧龄下不同水肥管理模式的分蘖能力强弱表现为干湿交替模式>旱种模式>淹灌模式;同时,在长秧龄下穴插单苗的各级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都高于双苗.长秧龄水稻不同等级茎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1次>2次>主茎>3次;不同等级茎蘖对长秧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整体上,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1次>2次>主茎,结实率则是1次>主茎>2次.长秧龄水稻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1~9叶位,2次分蘖1~2和7~8叶位;分蘖成穗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2和7~9叶位,2次分蘖1~3和7~8叶位;对产量贡献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6~9叶位,2次分蘖1~2和7叶位;总体上,长秧龄水稻的优势分蘖叶位是1~2和7~9叶位,它们对产量的贡献之和达到了68.95%.延长秧龄,产量随之降低,但在长秧龄下穴插单苗,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仍然可以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长秧龄 分蘖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分蘖成穗规律及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俞爱英 林贤青 +2 位作者 曾孝元 吴增琪 朱贵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85,共4页
以杂交稻II优818为材料,通过对水稻不同灌溉方式下分蘖成穗规律的定点考察,明确了水稻好气灌溉的高产原理及其分蘖组成与常规灌溉有很大差异。水稻好气灌溉带3叶以上的分蘖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灌溉,而3叶以上的分蘖成穗率高,成穗数多,形成... 以杂交稻II优818为材料,通过对水稻不同灌溉方式下分蘖成穗规律的定点考察,明确了水稻好气灌溉的高产原理及其分蘖组成与常规灌溉有很大差异。水稻好气灌溉带3叶以上的分蘖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灌溉,而3叶以上的分蘖成穗率高,成穗数多,形成的穗型大,构成了水稻好气灌溉的高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好气灌溉 成穗规律 高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_3)对控制分蘖和提高成穗率的效果 被引量:20
5
作者 洪晓富 蒋彭炎 +2 位作者 郑寨生 卢昌银 王撮明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_3)对控制分蘖和提高成穗率的效果@洪晓富@蒋彭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郑寨生¥金华市农科所@卢昌银@王撮明¥兰溪市黄店镇农技站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3)对控制分蘖和提高成穗率的效果洪晓... 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_3)对控制分蘖和提高成穗率的效果@洪晓富@蒋彭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郑寨生¥金华市农科所@卢昌银@王撮明¥兰溪市黄店镇农技站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3)对控制分蘖和提高成穗率的效果洪晓富蒋彭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310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 赤霉素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途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国平 王中琪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研究了小麦不同类型品种在分蘖成穗率和穗粒结构上的差异以及栽培密度、施肥方法对这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和平均单穗粒重的关系,品种间差异明显,大穗型品种的单穗粒重有随单株穗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多穗型品种以带2个分蘖... 研究了小麦不同类型品种在分蘖成穗率和穗粒结构上的差异以及栽培密度、施肥方法对这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和平均单穗粒重的关系,品种间差异明显,大穗型品种的单穗粒重有随单株穗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多穗型品种以带2个分蘖穗的植株单穗粒重最大;降低栽培密度可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成穗数,每穗粒数印单穗粒重心显著提高,但成穗率是否增加因品种而异;孕穗肥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穗粒数和单穗粒重。文中还就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栽培途径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 穗粒重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蘖成穗与产量组成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勇 夏仲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1期22-26,共5页
通过对水稻分蘖成穗与产量组成数量关系的分析表明:(1)提高成穗率即可提高产量及其组成因子;(2)群体穗数与产量多呈负相关,单株穗数与产量多呈正相关;(3)群体的苗、茎(蘖)、穗与成穗率多呈负相关,单株的茎(蘖)、穗与成... 通过对水稻分蘖成穗与产量组成数量关系的分析表明:(1)提高成穗率即可提高产量及其组成因子;(2)群体穗数与产量多呈负相关,单株穗数与产量多呈正相关;(3)群体的苗、茎(蘖)、穗与成穗率多呈负相关,单株的茎(蘖)、穗与成穗率多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成穗 产量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志根 刘金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73-1573,1608,共2页
观察不同移栽叶龄对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各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关系,明确了移栽叶龄增加1叶,分蘖叶位提高1个;各蘖位分蘖数也有所不同,成穗率以1次分蘖为最高,其次是2次分蘖,3次分蘖成穗为最低。
关键词 强化栽培 分蘖发生 成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分蘖成穗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旭辉 杨祥田 +2 位作者 罗三镯 毛国娟 陶东恩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385-387,共3页
通过对水稻强化栽培的分蘖成穗观察。结果表明,水稻强化栽培的Ⅱ、Ⅲ蘖次分蘖多,主茎5叶位以下的分蘖和穗对产量贡献较大,栽后25d内的分蘖成穗构成大部分的产量,但总的成穗率不及常规栽培高。因此在生产管理上要充分发挥低节位分蘖和前... 通过对水稻强化栽培的分蘖成穗观察。结果表明,水稻强化栽培的Ⅱ、Ⅲ蘖次分蘖多,主茎5叶位以下的分蘖和穗对产量贡献较大,栽后25d内的分蘖成穗构成大部分的产量,但总的成穗率不及常规栽培高。因此在生产管理上要充分发挥低节位分蘖和前期分蘖成穗,控制后期分蘖抽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分蘖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潮土小麦成穗规律及其增穗途径的研究
10
作者 寇长林 孔祥旋 +2 位作者 任素坤 汪始健 崔金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2,共7页
经过2年对砂质潮土小麦分蘖力、群体动态及成穗特点的研究表明,砂质潮土小麦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可达到高产水平所需的群体头数,但其分蘖下降死亡快,成穗率低。在小麦生长前期施用较高水平氮肥也不能满足小麦后期生长需求,而加强... 经过2年对砂质潮土小麦分蘖力、群体动态及成穗特点的研究表明,砂质潮土小麦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可达到高产水平所需的群体头数,但其分蘖下降死亡快,成穗率低。在小麦生长前期施用较高水平氮肥也不能满足小麦后期生长需求,而加强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是该区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潮土 小麦 分蘖力 群体动态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优质早稻成穗率与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吴自明 李辉婕 +2 位作者 石庆华 潘晓华 李木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0-154,共5页
为探索当地优质早稻需肥规律,2000~2001年在芦溪县分别针对不同N和K施肥量对优质早稻赣早籼48、不同施肥方式优质对早稻香两优68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N(150kg/hm2)高K(135kg/hm2)处理的水稻成穗率较高,群体通风... 为探索当地优质早稻需肥规律,2000~2001年在芦溪县分别针对不同N和K施肥量对优质早稻赣早籼48、不同施肥方式优质对早稻香两优68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N(150kg/hm2)高K(135kg/hm2)处理的水稻成穗率较高,群体通风透光状况良好,光合作用旺盛;一次性全层施肥和全层深施基肥,中后期补施穗肥对早稻均能早生快发,干物质积累量大,尤其是全层深施基肥,中后期补施穗肥处理(T5)的早稻,中后期长势稳健,营养水平好,成穗率和产量较一次性全层施肥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学 优质早稻 试验 产量 穗肥 成穗 群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成穗率实现小麦增产的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吉明发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0期97-99,共3页
单位面积的穗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要夺得高产,必须适当提高小麦的成穗率。提高成穗率就要选择分蘖力强的小麦品种,同时需要保墒造墒,保持良好的肥水条件,采用适宜的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合适的播期和播深。
关键词 分蘖 成穗 小麦 增产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13
作者 别家新 《安徽农业》 2003年第11期22-22,共1页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小麦 分蘖率 成穗 原因分析 肥料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超级稻成穗率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包达 张家清 +1 位作者 张海清 敖和军 《作物研究》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Y两优1号、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NAA对超级稻成穗率及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A3和NAA后,4个供试品种的成穗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5.69%~34.77%和11.35%~17.64%,每... 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Y两优1号、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NAA对超级稻成穗率及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A3和NAA后,4个供试品种的成穗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5.69%~34.77%和11.35%~17.64%,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9.02~11.28粒和7.72~11.58粒,产量分别增加了6.58%~14.02%和7.64%~11.44%。可见,喷施GA3和NAA能显著抑制超级稻无效分蘖的发生和生长,增加每穗粒数,减缓后期根系早衰,从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 成穗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法的分蘖成穗规律研究
15
作者 黄春利 《农技服务》 2015年第7期28-29,27,共3页
试验探讨了优质杂交水稻Q香优100在高塝田的分蘖成穗规律情况。结果表明在滞增叶龄期移栽的分蘖发生率、成活率、成穗率及产量比滞增叶龄期过一叶移栽的分蘖发生率、成活率、成穗率和产量高。这一结论为适宜基本苗公式参数提供了数据,... 试验探讨了优质杂交水稻Q香优100在高塝田的分蘖成穗规律情况。结果表明在滞增叶龄期移栽的分蘖发生率、成活率、成穗率及产量比滞增叶龄期过一叶移栽的分蘖发生率、成活率、成穗率和产量高。这一结论为适宜基本苗公式参数提供了数据,对大面积水稻生产指标定量化提供了育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水稻 成穗规律 适宜基本苗公式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早稻弱势蘖成穗技术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瑜娟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8-261,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群体起点、追肥使用时期、搁田时间、穗肥配比等因素与弱势蘖成穗有一定关系。在同样的群体起点条件下,主茎幼穗雌雄蕊形成期追施氮肥能提高三次分蘖成穗率,搁田既能有效地抑制分蘖出生,也能促进弱势蘖稳健生长,...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群体起点、追肥使用时期、搁田时间、穗肥配比等因素与弱势蘖成穗有一定关系。在同样的群体起点条件下,主茎幼穗雌雄蕊形成期追施氮肥能提高三次分蘖成穗率,搁田既能有效地抑制分蘖出生,也能促进弱势蘖稳健生长,适宜的穗肥使用量及使用时期也是提高弱势分蘖成穗的手段之一。通过上述几项栽培技术措施的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弱势蘖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稻不同基本苗对分蘖成穗和穗粒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严梦来 《作物研究》 1998年第3期9-12,共4页
1993年对汕优桂99设置了每公顷60万,90万,120万,150万,180万五种不同基本苗处理。结果表明:群体成穗率随基本苗增加逐渐降低,且相关显著;群体平均每穗总粒数、实粒数随基本苗增加逐渐减少,并存在显著负相关... 1993年对汕优桂99设置了每公顷60万,90万,120万,150万,180万五种不同基本苗处理。结果表明:群体成穗率随基本苗增加逐渐降低,且相关显著;群体平均每穗总粒数、实粒数随基本苗增加逐渐减少,并存在显著负相关。在生产上以每穴1~2粒谷带蘖苗,通过提高移栽质量,加强肥水管理,适度控制中后期群体,能提高成穗率,降低用种成本,最终达到高产低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栽培 分蘖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分蘖及成穗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永江 王文新 +3 位作者 徐燕 姚存章 罗学超 袁宏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4期168-169,共2页
研究了春性小麦扬麦16号分蘖、成穗特性与基本苗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的总叶片数随基本苗减少而增多。在45~135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主茎的出叶速度不受基本苗多少影响,基本苗大于135万株/hm2,主茎的出叶速度加快。基本苗越少,分蘖... 研究了春性小麦扬麦16号分蘖、成穗特性与基本苗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的总叶片数随基本苗减少而增多。在45~135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主茎的出叶速度不受基本苗多少影响,基本苗大于135万株/hm2,主茎的出叶速度加快。基本苗越少,分蘖期持续时间越长,分蘖率越高,且滞增叶龄期推迟,超同伸现象越明显。群体穗群组成中,分蘖穗所占的比例随基本苗增多而减少,基本苗越少,单株成穗率越高,低级蘖位分蘖的成穗率增高。基本苗还对穗部性状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本苗 分蘖 成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条播分蘖成穗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孝勤 徐祖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75-75,78,共2页
分析机直播栽培模式下水稻分蘖动态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第Ⅲ、Ⅳ蘖位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高,在总产中所占比重高,这2个分蘖在水稻分蘖中起主导作用。各蘖位分蘖发生情况和有效率不同,各蘖位在有效分蘖期间产生的分蘖都有无效分蘖。各蘖... 分析机直播栽培模式下水稻分蘖动态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第Ⅲ、Ⅳ蘖位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高,在总产中所占比重高,这2个分蘖在水稻分蘖中起主导作用。各蘖位分蘖发生情况和有效率不同,各蘖位在有效分蘖期间产生的分蘖都有无效分蘖。各蘖位穗粒数随分蘖蘖位递增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条播 水稻 分蘖 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优3138杂交稻不同栽培密度的分蘖动态及成穗规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申关望 祁玉良 +7 位作者 鲁伟林 吴悦 扶定 徐士库 刘新宇 余新春 张顺 李启干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807-1809,共3页
以杂交水稻组合D优3138为试验材料,设7.5万,15万,22.5万和30万穴·hm-24个密度,研究该组合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分蘖动态及成穗规律和穗粒结构特点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密度 分蘖动态 成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