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古盐度视角的大塘坡锰矿成矿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起宏 魏巍 +1 位作者 余文超 杜远生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7,共17页
通常认为,黔东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的发育与氧化还原条件、热液输入和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南华盆地作为一个半封闭盆地,在后冰川时期气候、环境动荡的条件下,水体的盐度可能同样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并调节锰矿的形成... 通常认为,黔东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的发育与氧化还原条件、热液输入和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南华盆地作为一个半封闭盆地,在后冰川时期气候、环境动荡的条件下,水体的盐度可能同样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并调节锰矿的形成过程,然而盐度对于锰矿形成的控制作用却一直被忽视。本研究基于古盐度指标(B/Ga),结合氧化还原等多个古环境指标,对大塘坡锰矿形成时期的水动力条件和锰来源等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大塘坡组一段锰含量变化趋势与古盐度、氧化还原指标显著相关,揭示出古盐度在大塘坡锰矿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锰含量与Eu/Eu^(*)、^(87)Sr/^(86)Sr和εNd(i)之间显著相关,表明南华盆地大塘坡锰矿主要为热液来源。间歇性的热液活动不仅提供了锰的来源,同时引入了营养物质,促进了初级生产力的发展、微生物的繁盛和锰矿的富集。有机碳的氧化与冰川融水的输入造成了南华盆地高碱度的水体环境(水体富含CO_(3)^(2-)和HCO^(-)_(3)),长期缺氧的环境以及海底热液活动导致水体中锰离子大量富集,两者相结合促进了盖帽碳酸盐岩的形成。因此本研究认为,较多的碳酸根离子输入、活跃的热液活动以及微生物的催化作用,是促进大塘坡锰矿富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盐度 锰矿 大塘坡组 水体循环 生物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红滩铀矿床中微生物及其成矿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建新 耿海波 +1 位作者 乔海明 张复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398,共5页
利用生物学方法对新疆十红滩铀矿床各亚带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利用矿床中赋存的硫酸盐还原菌对矿床地下水中的铀进行了还原实验,并设计了水—岩—菌三相实验系统对铀矿床中的微生物成矿作用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十红滩铀... 利用生物学方法对新疆十红滩铀矿床各亚带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利用矿床中赋存的硫酸盐还原菌对矿床地下水中的铀进行了还原实验,并设计了水—岩—菌三相实验系统对铀矿床中的微生物成矿作用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十红滩铀矿不同亚带岩石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特征不同,呈现出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其中优势菌硫酸盐还原菌能够通过代谢作用将矿床地下水中的铀还原沉淀。硫酸盐还原菌也可利用岩石中的有机碳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并将铀还原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红滩铀矿床 生物 分离鉴定 硫酸盐还原菌 生物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微生物解磷与聚磷作用的实验研究及磷的现代沉积与微生物成矿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东野脉兴 樊竹青 +3 位作者 张灼 夏学惠 田升平 周建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池磷的含量之间有一系列规律的相关性: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滇池中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生物 解磷作用 实验研究 聚磷作用 磷矿床 现代沉积 生物成矿 解磷菌 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地球化学及生物成矿基本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杰 张覃 陈代良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30-933,共4页
对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进行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REE较高,并富集Y、La、Nd等重稀土及轻稀土元素。LREE/HREE比值较高。含稀土磷块岩普遍具Ce负异常,显示其对源区的继承性,指示... 对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进行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REE较高,并富集Y、La、Nd等重稀土及轻稀土元素。LREE/HREE比值较高。含稀土磷块岩普遍具Ce负异常,显示其对源区的继承性,指示成磷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曲线、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Ce元素异常、LREE/HREE比值、微量元素特征及岩石矿物特征表明,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具以正常海相生物—化学沉积等为主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文中讨论了含稀土磷块岩氧化矿石中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及特征。在磷矿成矿过程中沉积物沉积时,活体生物及死亡残骸不同程度地摄取和富集了Y、La、Nd、Ce等稀土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沉积在含磷层位。构成本区特别的大量的含稀土、含生物碎屑白云质磷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成矿 新华磷矿 贵州织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底热液喷口系统的微生物成矿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治雷 何拥军 +3 位作者 李军 齐崇阳 李季伟 刘维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现代洋底热液喷口系统的微生物成矿研究进展是地球自身发展、生命演化、洋底下的生物圈层以及天文微生物探索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近10余年来,随着微电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热液系统微生物成矿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入,逐渐成... 现代洋底热液喷口系统的微生物成矿研究进展是地球自身发展、生命演化、洋底下的生物圈层以及天文微生物探索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近10余年来,随着微电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热液系统微生物成矿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入,逐渐成为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当前在全球的热液喷口系统已经发现微生物在包括Fe、Mn、S、Si的氧化物以及硅酸盐矿物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热液喷口系统依赖于无机化能代谢活动存在的微生物的矿化成为人们理解生命形式与无机地球相互作用历史的最关键的证据之一,已经从根本上补充甚至修正了生命科学与地球演化的一些核心观点。总结了近年来热液喷口系统微生物成矿研究的最新进展,论述了该环境中微生物成矿的机制和类型,探讨了微生物和部分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现代热液微生物成矿研究的地质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热液喷口微生物成矿过程的理解与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喷口系统 生物成矿 化能自养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十红滩铀矿床中微生物类群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耿海波 黄建新 +1 位作者 乔海明 张复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630,共5页
在国内首次利用生物学方法对新疆十红滩铀矿床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十红滩铀矿不同氧化程度岩石中主要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不同,氧化—还原过渡带微生物的活动很活跃,存在大量的好氧和厌氧细菌,矿石带细菌种类较单一,以... 在国内首次利用生物学方法对新疆十红滩铀矿床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十红滩铀矿不同氧化程度岩石中主要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不同,氧化—还原过渡带微生物的活动很活跃,存在大量的好氧和厌氧细菌,矿石带细菌种类较单一,以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为主。同时结合主要微生物类群对其参与铀的成矿和改变成矿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红滩铀矿床 生物 硫酸盐还原菌 分离鉴定 生物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的生物成矿作用及成矿过程中矿质元素循环 被引量:6
7
作者 冯晓异 黄建新 +1 位作者 王士艳 乔海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77-82,共6页
概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并介绍了硫杆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各种细菌在与铀的生物成矿过程相关的地质元素循环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展望了今后矿床中微生物种群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铀矿 生物成矿 作用机制微生物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成铅锌矿床的生物成矿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丽 朱利东 +2 位作者 庞艳春 熊永柱 付修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23-426,共4页
该文结合矿区基本地质背景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从生物有机质成矿的角度出发,进行生物成矿实验模拟及其机理分析。研究认为,西成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除了赋矿层位中的有机质之外,海相无脊椎动物及低等水生生物也参与了生物成矿作用。
关键词 模拟实验 生物成矿作用 有机地球化学 泥盆系 西成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低温微生物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宏涛 蔡春芳 +1 位作者 李开开 罗晓容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292-293,共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被认为与低温条件下的油气、微生物作用有关.该成矿机理克服了目前普遍接受的低温成矿机制需要预吸附-浓缩富集U(Ⅵ)而后才能还原以及低温无机还原U(Ⅵ)反应速率慢等缺...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被认为与低温条件下的油气、微生物作用有关.该成矿机理克服了目前普遍接受的低温成矿机制需要预吸附-浓缩富集U(Ⅵ)而后才能还原以及低温无机还原U(Ⅵ)反应速率慢等缺点.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其成矿模式,综合考虑了U(Ⅵ)、油气的来源与运移方向,同时探讨与铀矿床中球状磁铁矿形成与铀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铀矿床 铀源 油源 生物成矿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喷口生物体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尤继元 周鼎武 朱晓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9-330,共12页
深海热液喷口及相关生物群体的发现是近20年来全球海洋科学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在海底黑烟囱周围高温、高压、黑暗、缺氧、含硫等极端环境中,生活着特殊的深海生物群落,它们的初级生产者嗜热细菌和古细菌在其自身的生活史中不... 深海热液喷口及相关生物群体的发现是近20年来全球海洋科学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在海底黑烟囱周围高温、高压、黑暗、缺氧、含硫等极端环境中,生活着特殊的深海生物群落,它们的初级生产者嗜热细菌和古细菌在其自身的生活史中不仅影响了喷口周围矿物的沉积,而且直接和间接影响了矿物元素的溶解、吸附、萃取、转化,生成包括Fe,Mn及有色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及碳酸盐化合物的矿物与沉淀,对热液喷口矿床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喷口 生物成矿 成矿流体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块岩研究进展与磷块岩生物成矿说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东野脉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6-103,共8页
近十年来,我国磷块岩的研究以沉积学的发展为先导,取得了长足进展。十年迈出两大步:第一步是由化学沉积说向物理富集成矿说的转变;第二步是生物成矿说的发展。业已在我国南方晚震旦—早寒武世各主要工业矿床的磷块岩中发现了大量多种形... 近十年来,我国磷块岩的研究以沉积学的发展为先导,取得了长足进展。十年迈出两大步:第一步是由化学沉积说向物理富集成矿说的转变;第二步是生物成矿说的发展。业已在我国南方晚震旦—早寒武世各主要工业矿床的磷块岩中发现了大量多种形态的原核生物的细菌到真核生物的真菌等磷质微生物以及藻类和小壳动物化石(后者产于早寒武世磷矿中),它们是构成磷块岩的主要组分。磷块岩实际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岩。本文论述了磷块岩的生物成矿作用、生物聚磷机理,并从磷块岩岩石的生物特点、化学成分的生物特点、红外吸收光谱以及稀土元素组成的生物特点等方面,论述了磷块岩的生物成因。同时阐述了磷质生物繁衍的环境条件与磷块岩形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磷质生物的最佳繁衍场所与磷块岩成矿古地理单元的一致性,这种“生物繁衍场”与成磷古地理单元可称之谓“陆缘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块岩 磷质微生物 生物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兴隆—宽城地区硫铁矿床中黄铁矿叠层石的生物成矿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学惠 刘昌涛 +1 位作者 李钟模 闫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7,共7页
通过对冀东兴隆 -宽城地区多金属硫铁矿床中黄铁矿叠层石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发现这些叠层石中 n C15- n C2 5规则类异戊二稀烷烃含量丰富 ,植烷 (Ph)、姥鲛烷 (Pr)含量较高。饱和烃 /芳烃之比为 1. 2~ 1. 9,有机质... 通过对冀东兴隆 -宽城地区多金属硫铁矿床中黄铁矿叠层石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发现这些叠层石中 n C15- n C2 5规则类异戊二稀烷烃含量丰富 ,植烷 (Ph)、姥鲛烷 (Pr)含量较高。饱和烃 /芳烃之比为 1. 2~ 1. 9,有机质类型属低等生物为主的腐泥型 ,有机成熟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叠层石是原生藻沉积构造。它们是在较封闭还原环境中 ,海底热水喷口附近嗜热藻细菌大量繁殖 ,并对喷气作用带来的成矿物质产生吸附作用与还原作用。从而在热液喷口附近发生了强烈的生物化学合成作用 ,形成了黄铁矿叠层石。藻类生物群落在热液丘堤表面的不均匀分布 ,产生了黄铁矿叠层石点状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叠层石 硫铁矿矿床 成矿作用 生物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西部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与铀成矿作用研究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玉燕 刘红旭 修晓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08-3518,共11页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参与成矿现象和微生物活动证据越来越多,表明微生物对当今我国主攻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活菌培养和实验室模拟等方法对新疆十红滩和蒙其古尔两个典型砂岩型...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参与成矿现象和微生物活动证据越来越多,表明微生物对当今我国主攻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活菌培养和实验室模拟等方法对新疆十红滩和蒙其古尔两个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与铀成矿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地球化学环境带岩石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特征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从氧化带到还原带,喜氧菌数量逐渐减少,厌氧菌数量递增,各带细菌的分布受容矿层中有机碳含量、铁的存在形式及含量、所赋存地下水的溶解氧和硫酸盐含量等的控制。微生物对铀成矿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同时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微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共生、互生、竞争和拮抗的关系,从而影响着矿床的发育。该类铀矿床微生物富集铀的机制是以间接的非代谢性生物吸附为主,而代谢性富集机制则是次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矿 分子生物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带 中国北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岩系矿床成因及其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施春华 曹剑 +3 位作者 胡凯 边立曾 韩善楚 姚素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1,共13页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方向。全球黑色岩系矿床分布广泛,矿床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地质作用影响,并可主要归纳为3种: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其中,海水和热水为成矿提供元素及有利的成矿条件(如还原的沉积环境)。相比而言,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和/或热水提供的元素进行富集,并在合适条件下成矿。可见,这3种成矿作用的多元复合作用使得成矿过程极其复杂,这是导致很多矿床成因至今未完全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可从两方面开展深化研究:一是揭示多期复杂成矿演化过程;二是剖析生物有机成矿作用。这些认识对沉积岩型矿床的研究同样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矿床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海水成矿作用 热水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其古尔铀矿床砂岩型铀矿生物成矿作用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俊平 邱余波 +3 位作者 周剑 文战久 Fayek M 张虎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15-119,共5页
蒙其古尔铀矿床是伊犁盆地南缘铀资源量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关于该矿床的成因机理,也一直是铀矿地质学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该矿床含矿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黏土矿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黄铁矿硫同位素的分析测试,认为在铀成矿过程... 蒙其古尔铀矿床是伊犁盆地南缘铀资源量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关于该矿床的成因机理,也一直是铀矿地质学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该矿床含矿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黏土矿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黄铁矿硫同位素的分析测试,认为在铀成矿过程中有还原物质的参与,而且该还原物质与生物作用有一定关系。生物作用参与成矿可能是蒙其古尔铀矿床矿体品位较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蒙其古尔铀矿床 砂岩型铀矿 生物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成矿技术在环境砷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文玲 周于杰 +5 位作者 晏士玮 原红红 何崭飞 翟伟伟 唐先进 潘响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2-875,共14页
近年来,微生物成矿技术成为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结合典型矿化菌与砷的成矿关联规律对微生物成矿作用固定砷的机制及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归纳:(1)环境中的碳酸盐矿化菌、铁锰氧化菌及硫酸盐还原菌可通过诱导成矿的方式,... 近年来,微生物成矿技术成为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结合典型矿化菌与砷的成矿关联规律对微生物成矿作用固定砷的机制及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归纳:(1)环境中的碳酸盐矿化菌、铁锰氧化菌及硫酸盐还原菌可通过诱导成矿的方式,直接促进含砷矿物的形成或生成其他矿物间接吸附砷,通过对砷的成矿产物和成矿因素分析,揭示微生物成矿机理、特征及形成条件;(2)总结了国内外应用微生物成矿技术处理水体和土壤中砷污染的研究,利用微生物成矿技术可降低水体及土壤中溶解性或可提取态砷浓度、减少砷的生物可利用性;(3)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成矿作用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中砷的初始浓度、共存金属离子、pH、温度、营养盐浓度等均会影响微生物成矿的效率。加强微生物成矿过程微界面反应机制研究,并筛选重金属耐性和成矿能力强的微生物以提高成矿效率,同时研究成矿作用固定的砷在环境中的溶出和迁移规律进而减少矿物中砷的再次溶出,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矿 生物 环境污染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 被引量:27
17
作者 殷鸿福 谢树成 周修高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本文论述了四种微生物成矿作用的方式及其研究新成果,评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方法上的新认识及一些矿种的生物作用研究新进展,阐述了“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等一些微生物成矿理论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简述了微生物成矿机制... 本文论述了四种微生物成矿作用的方式及其研究新成果,评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方法上的新认识及一些矿种的生物作用研究新进展,阐述了“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等一些微生物成矿理论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简述了微生物成矿机制应用于找矿和选矿上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矿作用 有机含矿流体 成矿系统 模拟实验 生物选矿与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高燕锰矿的锰质岩类型和生物成矿作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东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川北高燕陡山沱组锰矿的锰质岩有四种主要类型:由富藻层和碎屑层组成的叠层石锰质岩,由藻屑,鲕屑组成的藻屑锰质岩和由锰质内碎屑与各种基质组成的内碎屑锰质岩。根据矿层中赋存的大量藻类遗体及其与矿石的密切共生关系来看.生物特... 川北高燕陡山沱组锰矿的锰质岩有四种主要类型:由富藻层和碎屑层组成的叠层石锰质岩,由藻屑,鲕屑组成的藻屑锰质岩和由锰质内碎屑与各种基质组成的内碎屑锰质岩。根据矿层中赋存的大量藻类遗体及其与矿石的密切共生关系来看.生物特别是藻类参与了锰矿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床 锰质岩 类型 生物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生物成矿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树成 殷鸿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许多学者探讨过菌藻生物参与形成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预富集作用。然而,生物成矿作用是一个随地质作用的发展而发展演化的过程。本文详细研究了矿床中的矿化生物以及矿石中的吸附有机质,证实它们源自菌藻生物。结合非打开性... 许多学者探讨过菌藻生物参与形成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预富集作用。然而,生物成矿作用是一个随地质作用的发展而发展演化的过程。本文详细研究了矿床中的矿化生物以及矿石中的吸附有机质,证实它们源自菌藻生物。结合非打开性的红外和荧光光谱方法以及打开性的GC-MS分析,重点研究了矿床中发现的有机包裹体,检测出成矿流体中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证实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也源自菌藻生物。根据成矿流体中有机质特征,矿石中成矿元素间的关系以及有机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论证了这些源自菌藻生物的有机质、有机流体对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和还原沉淀作用,建立了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生物成矿作用 银矿床 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回归分析在生物成矿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弟成 林丽 朱利东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08-312,共5页
运用回归分析原理,讨论了浓度、时间及不同物种对生物聚金富集率的影响,并和粘土矿物吸附金作了对比。结果显示:生物对金的富集导致富集率的急剧上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其动力机制在于生物对金的被动吸附及细胞壁对金的络合作... 运用回归分析原理,讨论了浓度、时间及不同物种对生物聚金富集率的影响,并和粘土矿物吸附金作了对比。结果显示:生物对金的富集导致富集率的急剧上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其动力机制在于生物对金的被动吸附及细胞壁对金的络合作用;时间与金溶液浓度同为影响生物富金的重要因素,金溶液浓度的影响远较时间因素显著;生物富金与无机物吸附金相比,无机物吸附金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时间作为影响吸附能力的一个因素,其显著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分析 被动吸附 生物成矿作用 矿床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