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被引量:17
1
作者 段士刚 薛春纪 +3 位作者 燕长海 刘国印 宋要武 张德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都不太发育,均在燕山期铅锌成矿明显;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和变质热液成矿以及对早先形成的矿床或矿源层的变质改造作用为主,出现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蚀变岩型等矿床类型;南、北缘铅锌矿都有由"层控"向"岩控"变化的趋势,成矿元素组合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但华北陆块南、北缘不同的地质时代成矿的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北缘有太古宙VMS型矿床,而南缘发现的都是中元古代以来的矿床;北缘主要是元古宙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特别是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作用更为显著,形成多个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南缘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燕山晚期,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栾川断裂以北的裂谷系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有寻找MVT矿床的前景,宽坪岩群分布区可以作为今后寻找Sedex型铅锌矿床的重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华北陆块南缘和北缘 铅锌矿床 成矿特征对比 找矿方向 豫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与滇西锡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对比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华文 张寿庭 +3 位作者 林进展 郑硌 张云辉 梁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3-170,共8页
滇东南锡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滇西锡成矿带向南与东南亚锡矿带相连,两成矿带锡矿资源潜力大,对比滇东南、滇西区域地质背景和锡成矿作用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两成矿带锡矿的找矿方向。对比分析表明,两成矿带在成矿地质... 滇东南锡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滇西锡成矿带向南与东南亚锡矿带相连,两成矿带锡矿资源潜力大,对比滇东南、滇西区域地质背景和锡成矿作用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两成矿带锡矿的找矿方向。对比分析表明,两成矿带在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特征方面具有共同的成矿有利条件:如大地构造同属板块边缘、地体锡的初始富集、花岗岩浆高分异演化、长时间跨度的岩浆热液活动等,使得两成矿带大量富集锡。但是两成矿带的差异性:如幔源成分的加入、多金属元素的富集矿化、多期次地质作用的叠加、围岩性质的差异、构造发育程度等因素,又使得两成矿带具鲜明的矿化差异特征。据此指出,在滇东南应寻找晚白垩世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锡矿及其他多金属矿;在滇西地区除注重云英岩型锡矿床的勘探外,也要重视对中小矽卡岩型锡矿床深部矿体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区域地质背景 成矿特征 滇东南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与玉龙斑岩铜矿成矿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栗亚芝 宋忠宝 +4 位作者 杜玉良 贾群子 陈向阳 张雨莲 张利忠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两处矿床的含矿斑岩体——花岗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时代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认为纳日贡玛和玉龙斑...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两处矿床的含矿斑岩体——花岗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时代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认为纳日贡玛和玉龙斑岩铜矿的成矿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成矿特征 纳日贡玛 玉龙 三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地区骑田岭与香花岭岩体的成矿特征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晗晗 王登红 +5 位作者 王瑞江 李建康 赵芝 黄凡 于扬 张怡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9,共14页
湘南地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骑田岭和香花岭两个典型成矿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成矿学等方面的特征。骑田岭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湘南地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骑田岭和香花岭两个典型成矿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成矿学等方面的特征。骑田岭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香花岭则以锂白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花岗岩等为主;骑田岭花岗岩具有高硅碱、弱过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而香花岭花岗岩较骑田岭更富硅碱,分异程度更高,且高度富集挥发分氟,是高酸富碱氟、高度分异的碱性-过碱性花岗岩;高分异的香花岭岩体发育钨、锡、铌、钽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床,而同时期的骑田岭岩体仅形成钨、锡矿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从含矿性角度,骑田岭花岗岩中稀有金属含量远不如香花岭岩体;香花岭花岗岩的高分异演化有利于稀有金属和挥发分的逐步富集成矿;骑田岭岩基已遭受高度风化剥蚀作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综合骑田岭岩体的地球化学成矿图解推断,岩体西北部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结合香花岭小岩体的成矿,认为尽管在受风化剥蚀影响较大的岩体西北部找到矿化并非易事,但若附近有出露或隐伏的小岩体,将会是有利的稀有-有色金属矿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特征 骑田岭 香花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城口、湘黔及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成矿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正杰 向晓军 +3 位作者 任世聪 双燕 向宇 毛玲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91-892,共2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波兰等国发现并勘探了黑色高碳页岩型铂族元素矿床后,黑色岩系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华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分布广泛,延绵达1600 km。目前,国内下寒武统黑色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波兰等国发现并勘探了黑色高碳页岩型铂族元素矿床后,黑色岩系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华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分布广泛,延绵达1600 km。目前,国内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湖南湘黔地区的Ni-Mo层,众多地质工作者在古生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下寒武统 成矿特征 城口 渝东南地区 地质工作者 矿床学 铂族元素 层位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主要铝土矿矿集区成矿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艳桃 肖加飞 付绍洪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791-792,共2页
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是中国第二大铝土矿资源基地,约占全国铝土矿资源总量的17%(张军伟,2012)。主要分布在修文-清镇、凯里-黄平、遵义-瓮安和正安-道真等4个矿集区(董家龙,2004),贵州铝土矿具有如下一些规律性的特点:(1)含矿地层的层位... 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是中国第二大铝土矿资源基地,约占全国铝土矿资源总量的17%(张军伟,2012)。主要分布在修文-清镇、凯里-黄平、遵义-瓮安和正安-道真等4个矿集区(董家龙,2004),贵州铝土矿具有如下一些规律性的特点:(1)含矿地层的层位:修文-清镇矿集区与遵义-瓮安矿集区的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集区 成矿特征 铝土矿资源 含矿地层 上石炭统 董家龙 下石炭统 九架炉组 含矿岩系 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雅山414和灵山松树岗钽铌矿成矿特征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龙细友 陈正钱 +1 位作者 刘志军 张连湘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239-248,共10页
雅山414和灵山松树岗钽铌矿是我国两个超大型以钽铌为主的稀有多金属矿床,两者都处于钦杭成矿带江西段内,属花岗岩型钽铌矿,分布于小型岩株的顶突部位,为似层状厚大矿体。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在诸多相同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尚有许多... 雅山414和灵山松树岗钽铌矿是我国两个超大型以钽铌为主的稀有多金属矿床,两者都处于钦杭成矿带江西段内,属花岗岩型钽铌矿,分布于小型岩株的顶突部位,为似层状厚大矿体。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在诸多相同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尚有许多细微差别。雅山414钽铌矿钠长石化蚀变由上至下递减,而松树岗钽铌矿正好相反,由上至下是递增的;雅山414钽铌矿有用组分的含量总体上由上至下逐渐降低,而松树岗钽铌矿由上至下,铌含量缓慢升高,钽和铷的含量缓慢降低;雅山414钽铌矿有用组分数量比松树岗钽铌矿更多,多出了铯和铍,且伴生组分锂、铷的含量更高,但主矿产钽和铌的含量远不及松树岗钽铌矿高;雅山花岗岩为晚侏罗世陆内造山挤压环境下形成的S型花岗岩,灵山松树岗隐伏花岗岩为早白垩世地壳拉张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具有更多的幔源物质参与,两者原始岩浆的成因差异,造成了岩矿石化学成分上的差异,松树岗钽铌矿SiO_(2)、Fe_(2)O_(3)、MgO、S、W、Sn以及以硫化物矿物形式存在的Pb、Zn、Ag等元素的含量比雅山414钽铌矿高,但Al_(2)O_(3)、CaO、Na_(2)O、P_(2)O_(5)的含量明显低;松树岗隐伏岩体的顶部还有一层厚为15~170 m的云英岩化花岗岩,矿石中含水含氟矿物多,反映矿床矿化蚀变环境温度降低缓慢,蚀变作用持续时间长,蚀变强度大,蚀变范围广,蚀变矿物种类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成矿特征 钽铌矿 雅山414 灵山松树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锂矿成矿特征与勘查开发现状
8
作者 王秋舒 李文 +3 位作者 陈其慎 陈秀法 张艳飞 李玉洁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2-494,共13页
【研究目的】在全球碳中和和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锂作为关键矿产已成为全球共识,非洲锂矿资源的勘查开发逐渐引起了各国重视,本文分析非洲锂矿成矿特征与勘查开发潜力,为服务非洲锂产业国际合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跟踪... 【研究目的】在全球碳中和和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锂作为关键矿产已成为全球共识,非洲锂矿资源的勘查开发逐渐引起了各国重视,本文分析非洲锂矿成矿特征与勘查开发潜力,为服务非洲锂产业国际合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跟踪研究非洲锂资源重大勘查发现和开发动态,综述非洲主要国家的锂资源成矿特征,分析开发潜力,研判非洲锂产业发展前景。【研究结果】非洲已探明资源主要为LCT型伟晶岩矿床,分布在刚果(金)、马里、津巴布韦、加纳和纳米比亚的富锂伟晶岩带中,具有资源量大、品位高、开发条件优越等特点,吸引了多国矿业公司的投资。【结论】非洲锂矿勘查起步晚,开发进度缓慢,但资源禀赋良好,当前的优质资源已被各国提前锁定,未来有望成为全球锂资源供应的新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床 伟晶岩型 成矿特征 勘查开发 矿产勘查工程 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讨
9
作者 黄昊 刘颖利 郑婧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08-612,共5页
辽西地区发育排山楼(储量12 t、品位2.5 g/t)和柏杖子(储量15 t、品位4.2 g/t)两类典型金矿床,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岩与中生代花岗岩接触带,受深大断裂控制。C—H—O—S—Pb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δD=-82.2‰~-... 辽西地区发育排山楼(储量12 t、品位2.5 g/t)和柏杖子(储量15 t、品位4.2 g/t)两类典型金矿床,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岩与中生代花岗岩接触带,受深大断裂控制。C—H—O—S—Pb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δD=-82.2‰~-72.0‰,δ^(18)O=+4.4‰~+6.5‰),硫同位素δ^(34)S值(+5.8‰~+12.6‰)与铅同位素参数(μ=9.50~9.64)揭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源特征。排山楼矿床成矿流体经历300~200℃相分离,沿断裂带发生水-岩反应形成热液蚀变型矿体;柏杖子矿床则以中温岩浆流体(200~250℃)沿构造裂隙充填形成脉状矿化。两矿床成矿机制均受控于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破碎带耦合作用,但排山楼硫源偏向变质围岩(δ^(34)S=+9.2‰~+12.6‰),柏杖子更富岩浆硫(δ^(34)S=+3.5‰~+7.0‰)。该成矿模型与胶东半岛金矿具相似构造-岩浆背景,为华北克拉通西缘金矿勘探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成矿流体特征 矿床成因 华北克拉通西缘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脉石英矿成矿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波 郝文俊 +3 位作者 詹建华 张徐 陈军元 于海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37,共23页
高纯石英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光通讯、电光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世界稀缺、我国短缺的资源。脉石英是加工高纯石英砂的理想原料之一,本文在广泛收集和研究脉... 高纯石英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光通讯、电光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世界稀缺、我国短缺的资源。脉石英是加工高纯石英砂的理想原料之一,本文在广泛收集和研究脉石英勘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脉石英矿床的大地构造环境、分布特征、成矿特征和控矿因素,划分了中国脉石英矿床的成矿区带,并对各个成矿区带的成矿特征做了简述;总结了中国脉石英矿床成矿规律。脉石英矿床类型主要以岩浆成因热液型为主,其次为变质成因热液型和伟晶岩型,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其次为华力西期、加里东期、晋宁期和印支期。初步划分了脉石英成矿区带27个,提出吕梁、南秦岭、桐柏-大别、东海-赣榆、阿尔泰地块共5个脉石英成矿区带是我国重要的高纯石英用脉石英成矿区带。本次脉石英成矿规律总结及成矿区带的划分对脉石英找矿勘查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脉石英矿床 矿床成因 成矿特征 成矿区带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古陆相沉积型稀土资源成矿特征与潜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香建 覃英 +7 位作者 龚大兴 卢树藩 陈武 黄庆 王彪 田恩源 符宏斌 盘应娟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22,共12页
贵州西部(黔西)稀土含矿岩系广泛出露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_(2-3)em)与上覆上二叠统宣威组(P_(3)x)/龙潭组(P_(3)l)接触不整合界面上,地理分布在赫章—六盘水—盘州一线以西。沉积环境整体属于陆相冲积平原相,稀土矿主要形成于物源补给充... 贵州西部(黔西)稀土含矿岩系广泛出露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_(2-3)em)与上覆上二叠统宣威组(P_(3)x)/龙潭组(P_(3)l)接触不整合界面上,地理分布在赫章—六盘水—盘州一线以西。沉积环境整体属于陆相冲积平原相,稀土矿主要形成于物源补给充分的陆相山前湖泊相环境。矿体主要产于含矿岩系中部高岭石伊利石层段,矿体厚0.55~2.83 m,平均厚1.42 m;稀土含量一般在0.19%~0.50%之间,平均在0.37%以上,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且富含高价值关键稀土元素镨、钕、铽、镝。稀土资源主要经历了峨眉山玄武岩喷溢物源形成阶段、风化淋滤初始富集阶段、搬运沉积成矿阶段、间歇性暴露淋滤再富集阶段4个成矿阶段过程。矿床形成受古地理、沉积环境、物源补给等条件复合限制,古陆湖沼相是稀土元素富集成矿的优势相区,是下一步该类型稀土找矿潜力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 古陆相 沉积型稀土 成矿规律 成矿特征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乌斯河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Ge富集物理化学条件
12
作者 孙世强 陈翠华 +6 位作者 赖翔 辜鹰 赵文皓 张海军 马天祺 陈宵杰 宋志娇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946,共16页
乌斯河大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成矿带内典型的富锗(Ge)铅锌矿床,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特征及Ge的赋存状态、替代机制的研究有了深入的认识,但影响Ge富集的关键物理化学条件还不明确,限制了对Ge的富集机制的理解。为综合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与G... 乌斯河大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成矿带内典型的富锗(Ge)铅锌矿床,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特征及Ge的赋存状态、替代机制的研究有了深入的认识,但影响Ge富集的关键物理化学条件还不明确,限制了对Ge的富集机制的理解。为综合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与Ge的富集条件,进行了岩矿学分析、LA-ICP-MS测试、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认为该矿床中发育两个阶段的闪锌矿,LA-ICP-MS测试结果显示第Ⅰ阶段闪锌矿中Ge含量(均值为221.0×10^(-6))高于第Ⅱ阶段(均值为72.9×10^(-6))。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热液期各个阶段均一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20℃、180℃,pH值相差不大,平均盐度w(NaCl_(eq))分别为8.0%、5.9%,成矿压力分别为43×10^(5)~283×10^(5)Pa、120×10^(5)~236×10^(5)Pa。综合Ge的富集规律、赋存方式和成矿流体特征,结合热力学相图计算,得出第Ⅰ阶段闪锌矿中Ge的富集条件为:logf_(o_(2))≤-40.40,-15.75≤logf_(s_(2))≤-4.71,log[Zn]≥-14.36,log[Ge]≥-26.44;第Ⅱ阶段闪锌矿中Ge的富集条件为:logf_(o_(2))≤-44.28,-18.64≤logf_(s_(2))≤-5.78,log[Zn]≥-14.84,log[Ge]≥-28.19。研究认为硫逸度、氧逸度与离子活度是影响Ge富集的关键物理化学条件,并且高硫逸度和低氧逸度有利于Ge的富集,而离子活度是影响两阶段闪锌矿差异性富集Ge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丰富了富Ge铅锌矿床的成矿理论,为Ge资源的勘探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Ge 富集条件 成矿流体特征 热力学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中锗成矿特征与勘查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树正 严晓云 +4 位作者 黄少青 徐小涛 张建强 张莉 刘亢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6,共12页
锗作为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和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光电、半导体、化工等领域,对锗资源勘查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在特定的地质作用下,煤中可以高度富集锗,煤中锗是锗金属的重要来源,我国的煤中锗矿具有典型的资源优势,主要分... 锗作为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和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光电、半导体、化工等领域,对锗资源勘查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在特定的地质作用下,煤中可以高度富集锗,煤中锗是锗金属的重要来源,我国的煤中锗矿具有典型的资源优势,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内蒙古,如云南临沧、内蒙古乌兰图嘎和伊敏煤田五牧场矿区。分析了中国煤中锗的资源分布和勘查现状,结合国内外典型煤中锗矿剖析,介绍了国内外大型-超大型煤中锗矿的发现过程,总结了不同类型的煤中锗矿的勘查技术方法和找矿经验。我国典型煤中锗矿中锗富集与热液活动、成岩作用等地质过程密切相关,但不同地区煤中锗的赋存及富集特征显示出差异性。相对于煤层,锗在煤中分布极不稳定,对于富锗煤的勘查,在多年的勘查实践中已经找到一些以钻探为主的技术手段,但是如何更为高效的开展煤中锗的勘查,需要进一步探索。未来有望通过包括地球化学勘查、地质模型构建和资源评价等的技术创新,推动煤中锗的高效勘查与开发利用,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锗 成矿特征 勘查进展 战略性金属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珠斯楞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靶区
14
作者 张诗启 吕国娟 +2 位作者 王亚珂 李文智 耿怡智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911,共13页
内蒙古珠斯楞金铜多金属成矿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珠斯楞-杭乌拉金、铜、铅锌、锑成矿带内,该区出露有大量侵入岩,矿产地质调查发现较多金属矿化点,化探异常明显,是寻找金铜多金属矿床的理想地段。为探索珠斯楞地区金铜多金属矿的成矿... 内蒙古珠斯楞金铜多金属成矿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珠斯楞-杭乌拉金、铜、铅锌、锑成矿带内,该区出露有大量侵入岩,矿产地质调查发现较多金属矿化点,化探异常明显,是寻找金铜多金属矿床的理想地段。为探索珠斯楞地区金铜多金属矿的成矿潜力。本文开展了区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资料的分析、典型矿床剖析和矿(床)化成因探讨,发现珠斯楞金铜多金属矿床(点)主要沿NW向呼伦西白-珠斯楞-道布青乌苏一线分布,矿化主要赋存于侵入岩接触带附近断层内的硅化碎裂岩中,显示为断层控矿的热液成矿特征;具有Au、Cu等金属元素高背景值的地质单元,具备为金属元素成矿提供部分物质的可能。综合分析区内金铜多金属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和前人的岩石化学、矿床学、年代学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珠斯楞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与早中生代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的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早印支期岩浆热液,且成矿热液运移-富集过程中可能活化萃取有成矿元素高背景值地质单元的部分金、铜等成矿物质;并圈定出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呼伦西白金铜、珠斯楞铜、道布青乌苏北锑金和格日勒图铜铅锌共4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多金属矿床(点) 成矿特征 找矿靶区 印支期 珠斯楞地区 额济纳旗 阿拉善 地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三南地区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15
作者 吴海峰 陈海飞 +3 位作者 李振 吴建波 狄康康 吴少伟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8-952,共15页
江西三南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粤北-湘南萤石成矿区,区内萤石成矿条件优越。本文通过对区内新发现矿床(点)进行野外调查,在梳理区内萤石矿勘查新进展、找矿新信息及矿业开发程度的基础上,研究三南地区萤石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并... 江西三南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粤北-湘南萤石成矿区,区内萤石成矿条件优越。本文通过对区内新发现矿床(点)进行野外调查,在梳理区内萤石矿勘查新进展、找矿新信息及矿业开发程度的基础上,研究三南地区萤石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并分析区内萤石找矿潜力。研究发现:三南地区的萤石矿床都属于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充填脉状矿床,而萤石成矿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岩浆热液活动和断裂构造;中生代高氟中酸性花岗岩体与变质岩基底、红盆内外接触带附近并叠加硅化等热液蚀变的北(北)东、东西向断裂破碎带对成矿最为有利。区内下一步的找矿重点部位是现有大中型萤石矿床的边深部、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的断裂带以及北东向深大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断裂,重点关注这些断裂中具有密集硅质脉或萤石细脉、硅化强烈且溶蚀作用明显的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三南地区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晓春 金林森 +2 位作者 许心悦 谢巧勤 夏彩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9-1659,共21页
安徽南陵—宣城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新确立的矿集区,近年来找矿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笔者等在广泛收集以往区域地质调查以及最新地球物理探测和矿床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集区地质构造、岩浆岩和铜多金属矿床... 安徽南陵—宣城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新确立的矿集区,近年来找矿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笔者等在广泛收集以往区域地质调查以及最新地球物理探测和矿床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集区地质构造、岩浆岩和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中生代时期区域构造作用与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南陵—宣城矿集区构造上为一个受深大断裂控制的中生代—新生代陆相凹陷—断陷火山—沉积盆地,盆地之上叠置古生代地层构成的NE向指状展布的复背斜/逆冲推覆体,盆地基底地层组成和构造特征与盆地之上叠置的复背斜/逆冲推覆体基本一致,且两者均发育相同时代和特征的侵入岩及相关铜多金属矿床。南陵—宣城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特征总体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其他地区基本一致,反映自中生代以来受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作用的控制,经历了强烈的陆内变形改造以及相应的多期次NW—SE向挤压作用和拉张作用。南陵—宣城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特征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表现在其地质构造格架、侵入岩和矿床特征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其他火山—沉积盆地明显不同,反映其在区域构造空间以及地壳基底结构和组成上的差异,同时揭示南陵—宣城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跨构造单元复合系统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格架 成岩成矿特征 长江中下游成矿 江南隆起带 南陵—宣城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溶解与迁移沉淀成矿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正义 王勇剑 +3 位作者 刘红旭 王生云 郭春影 白芸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8,共8页
深入探讨铀溶解、迁移以及沉淀成矿特征对于研究铀基本性状、铀矿成因、铀水冶和污染治理都至关重要。多年来的实践研究证明,热力学计算和与之有关的铀溶解实验得出的相图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从中可以获得关于成矿作用中铀迁移形式、沉... 深入探讨铀溶解、迁移以及沉淀成矿特征对于研究铀基本性状、铀矿成因、铀水冶和污染治理都至关重要。多年来的实践研究证明,热力学计算和与之有关的铀溶解实验得出的相图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从中可以获得关于成矿作用中铀迁移形式、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机制的认识。通过梳理近年来发表的铀溶解与矿物平衡的Eh-pH图、各类新相图图解及其应用现状,并结合相关图解的物理化学含义提出了若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溶解 迁移 沉淀 铀矿物与溶液平衡 成矿特征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锂矿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核 王堃宇 +7 位作者 高昊 魏小鹏 龙雨兵 黄亮 张晓宇 张嵩 蔡铭泽 沈明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1439,共19页
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中生代花岗伟晶岩相当发育,主要分布于麻扎-康西瓦缝合带以南的喀喇昆仑造山带,构成了西自木吉—塔什库尔干,东到大红柳滩长达600 km的喀喇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通过多年的研究,本文对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37处... 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中生代花岗伟晶岩相当发育,主要分布于麻扎-康西瓦缝合带以南的喀喇昆仑造山带,构成了西自木吉—塔什库尔干,东到大红柳滩长达600 km的喀喇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通过多年的研究,本文对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37处稀有金属矿床(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认为喀喇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表现为“西铍东锂”的格局,稀有金属成矿年龄集中213~206 Ma。将喀喇昆仑造山带稀有金属成矿带划分为木吉-塔什库尔干稀有金属成矿亚带、赛图拉-大红柳滩稀有金属成矿亚带,从西向东可划定4个矿化集中区:木吉-布伦口稀有金属集中区、塔什库尔干-塔吐鲁沟稀有金属矿化集中区、康西瓦稀有金属矿化集中区、大红柳滩-白龙山稀有金属矿化集中区。同时,认为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西段下一阶段的找矿可放在西合休南锂铍找矿远景区、阿然保泰铍找矿远景区、木吉西锂铍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 锂等稀有金属 成矿特征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亚造山带东部多宝山矿田斑岩铜浅成低温金系统成矿特征与矿床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柏铖璘 谢桂青 +2 位作者 赵俊康 李伟 朱乔乔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98,共29页
多宝山矿田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成矿时代最老(477~470 Ma)的斑岩铜钼浅成低温热液金成矿系统,已探明铜、钼、金储量分别可达5 Mt、0.16 Mt和130 t。从成矿系统角度,其成矿特征和矿床模型尚不清晰。本文系... 多宝山矿田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成矿时代最老(477~470 Ma)的斑岩铜钼浅成低温热液金成矿系统,已探明铜、钼、金储量分别可达5 Mt、0.16 Mt和130 t。从成矿系统角度,其成矿特征和矿床模型尚不清晰。本文系统分析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时代,发现该成矿系统存在两期成矿事件,以第一期为主,发生在早奥陶世;第二期为叠加成矿,发生在晚三叠世。成矿作用具有下部为隐爆角砾状铜矿化、中部为脉状铜矿化、上部为金矿化的空间结构特征,围岩蚀变从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钾化黑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黏土化带、碳酸盐化带、绢英岩化带和硅化带。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从多宝山斑岩铜矿到争光浅成热液金矿床呈现大气水加入比例增大的趋势。根据第一期成矿斑岩具有高Ce^(4+)/Ce^(3+)(174~461;均值约290)、高f_(O2)埃达克质岩浆特征,进一步得出主成矿期与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作用相关的壳幔混源岩浆作用有关。成矿受古火山机构所制约,其北西到南东成矿深度增大与剥蚀程度相关,受铜山逆断层作用效应,暗示铜山断层以南为较好的找矿靶区。最后,本文建立了该区古生代斑岩铜浅成低温热液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以期为该区进一步矿产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浅成低温热液金成矿系统 古生代大规模成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型 多宝山矿田 中亚造山带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克波西米亚盆地斯特拉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艾尔提肯·阿不都克玉木 宋昊 +3 位作者 陈友良 赵子超 李巨初 张成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964,共14页
【研究目的 】捷克波西米亚盆地斯特拉地区是著名的铀成矿区,区内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复杂,厘定其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对于完善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研究、对中国同类型矿床找矿勘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方法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斯... 【研究目的 】捷克波西米亚盆地斯特拉地区是著名的铀成矿区,区内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复杂,厘定其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对于完善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研究、对中国同类型矿床找矿勘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方法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斯特拉地区砂岩铀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对其铀源、成矿阶段以及矿床成因进行综合研究并对中国松辽盆地同类砂岩型铀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 】斯特拉矿床根据其矿物组合特征可划分为6个成矿阶段,分别是炭质-伊利石阶段、赤铁矿-高岭土阶段、铀富集阶段、多金属成矿阶段、褐铁矿化阶段以及赤铁矿-石英阶段。通过研究认为,出露于盆地东北部的元古代和古生代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较低的Th/U值表明,这两类岩石中部分铀以活性铀形式存在,是成矿潜在的铀源。斯特拉矿床是以白垩系富铀沉积层位为基础,在其上叠加了早阿尔卑斯期岩浆热液作用,后因地壳缓慢上升,导致铀重新活化,进一步在盆地内层间氧化带局部叠加铀成矿作用,形成板状、脉状、卷状3种铀矿体共存的砂岩型铀矿床。【结论 】本文提出了成矿模式:斯特拉地区砂岩型铀矿床属于多铀源—以盆地基底原始铀源为主、多阶段大地构造控矿—以早阿尔卑斯期(~70 Ma)造山运动为主、多成因复合成矿—以早阿尔卑斯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为主的“三多三主”复合成因砂岩型铀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斯特拉地区 波西米亚盆地 捷克共和国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