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沂南金矿田成矿构造系统和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13
1
作者 钱建平 常德才 +4 位作者 徐磊 张海莹 李承礼 杜继旭 余树青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90,共14页
通过成矿构造研究并辅以多种找矿手段综合分析,以期取得危机矿山找矿的新突破。通过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构造蚀变带填图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厘定了沂南金矿田区域性断裂构造(入字型构造)与岩体侵位构造(仌字... 通过成矿构造研究并辅以多种找矿手段综合分析,以期取得危机矿山找矿的新突破。通过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构造蚀变带填图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厘定了沂南金矿田区域性断裂构造(入字型构造)与岩体侵位构造(仌字型构造)复合成矿构造系统,阐述了复合成矿构造系统的基本要素、特征和控矿作用,系统地总结了矿田构造控矿规律。提出:由金场岩体、铜井岩体、银山庄岩体构成了门字形的区隔化空间,控制了金场矿区和铜井矿区富矿段的产出;中酸性岩柱、岩颈及近接触带的寒武系和新元古界多层次的层间滑动带和岩床构造,控制了多层次金铜矿体的产出,但在远离接触带的部位,高角度次级的NNE、NWW-NW向断裂,控制了构造蚀变岩型的金铜矿体;堆金山矿段不是典型的斑岩型金矿,而是产在玢岩体中受NWW-NW向断裂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土门群和泰山群不整合面亦是重要的控矿界面,值得下一步找矿的重视;矿田矿化深度东深西浅,南深北浅,与基底泰山群顶界的埋深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构造系统 区域断裂构造 岩体侵位构造 构造控矿规律 山东沂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解析和构造控矿规律 被引量:16
2
作者 钱建平 符有江 +5 位作者 周永宁 李佳奇 常德才 李风豪 韦振兆 苏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6-1063,共18页
通过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和三维地质建模,厘定了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加里东期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海西期-印支期北西西与次级北北西向"... 通过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和三维地质建模,厘定了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区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加里东期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海西期-印支期北西西与次级北北西向"入"字型成矿构造子系统、喜山期溶洞成矿构造子系统,阐述了复合成矿构造系统的基本要素、特征和控矿作用,重建了成矿构造系统的演化过程,系统地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通过研究认为不同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不同的矿床类型:近东西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石英脉型钨矿体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的产出;北西西与次级北北西向"入"字型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体的产出;溶洞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了溶塌堆积型金矿体的产出。不同矿段的蚀变岩型金矿脉构式不同:由西向东,由Ⅱ矿段→Ⅴ矿段→Ⅰ矿段,依次呈现出"入"字型、"多"字型和"亖"字型,在动力学机制上都统一于成矿期东西向右旋力偶剪切构造应力场。控制脉岩的构造、控矿构造和控洞构造具有一致性和继承性,蚀变岩型的金矿脉具有:北西西和北北西走向优选性,矿体倾向随岩脉倾向变化而变化,矿体具有向北西侧伏的规律。含矿岩系的层序构造亦是有利的控矿因素。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以有效地进行矿区找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构造系统 构造解析 构造演化 构造控矿规律 老硐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铀矿田成矿构造系统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志华 林锦荣 +5 位作者 姚亦军 王勇剑 王峰 饶泽煌 陈建平 陶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近年来,断裂构造对铀矿的控制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成矿构造系统的概念,通过划分构造系统类型、研究各构造系统与铀成矿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厘定了相...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近年来,断裂构造对铀矿的控制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成矿构造系统的概念,通过划分构造系统类型、研究各构造系统与铀成矿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厘定了相山矿田铀成矿构造系统。矿田构造系统可划分为陆相火山构造系统、区域应力断裂构造系统和陆相沉积构造系统。陆相火山构造系统为矿前构造系统,沉积构造系统与区域应力断裂构造系统近同步发育。区域应力断裂构造系统及其与火山构造系统复合控制了铀矿的空间定位。区域应力断裂构造系统与铀成矿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为成矿构造系统。区域应力断裂构造系统及其与陆相火山构造系统复合区域为相山矿田主要找矿方向,区域应力断裂构造系统内部的火山岩盖层断裂构造与基底构造复合区域、区域应力断裂构造系统与沉积构造系统复合区域为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系统 区域应力断裂构造系统 找矿方向 相山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早子沟金矿复合成矿构造系统的构成、样式、演化和控矿规律 被引量:9
4
作者 钱建平 张果 +7 位作者 漆炜博 王珂 符有江 周永宁 常德才 张猛 苏特 宋慷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3-936,共24页
通过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矿区构造-脉岩-矿化蚀变带填图、构造专题研究和勘探资料整理和编图,厘定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阐明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的构成、样式和空间分布,提出了矿区西部SN向“八”字型逆冲断裂子系统,矿区中东部NE向“... 通过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矿区构造-脉岩-矿化蚀变带填图、构造专题研究和勘探资料整理和编图,厘定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阐明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的构成、样式和空间分布,提出了矿区西部SN向“八”字型逆冲断裂子系统,矿区中东部NE向“多”字型横张断裂子系统和NW-NWW向“X”型逆掩断裂子系统组成的复合成矿构造系统。根据矿区板理、压性断裂、岩脉和矿脉构造产状、特征和组合型式进行动力学分析。突出主构造方位和性质的演替,综合分析中三叠世以来矿区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等地质事件的相互关系,重建矿区构造-成岩-成矿演化序列。系统地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即:复合成矿构造系统控矿,控岩构造与控矿构造具有一致性和构造界面控矿,NE向控矿断裂具有明显的走向优势性,NE向矿体明显向南西侧伏和74~81线为矿区的矿化中心,缓倾斜矿体在剖面具多层次性,多阶段构造-热液成矿叠加形成矿化富集。结合上述成矿构造研究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提出了矿区深部74~81线NE向构造与NW-NWW向构造交汇部位附近,以及地表NE向主矿带两侧和近SN向矿带北端为下一步找矿预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系统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构造控矿规律 早子沟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金矿构造-成矿系统及幔-壳多层循环体成因模式-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忠实 邓军 +2 位作者 翟裕生 冯本智 刘俊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7-276,共10页
基于目前代表性金矿成因模式的局限性 ,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把金矿的形成总结为定位、流体、物源、封闭、加热和构造成矿六大系统 ,建立新的幔 -壳多层循环体成因模式 :1 )以幔源流体、岩浆热液和浅 -表部水来源为主 ,按深、中、浅构... 基于目前代表性金矿成因模式的局限性 ,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把金矿的形成总结为定位、流体、物源、封闭、加热和构造成矿六大系统 ,建立新的幔 -壳多层循环体成因模式 :1 )以幔源流体、岩浆热液和浅 -表部水来源为主 ,按深、中、浅构成三个层次循环体 ;2 )金质来自多层循环流体对多类型围岩的萃取、沟通混合及多次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断层泥、迭瓦状构造地质体等可作为成矿封闭屏障 ;4)中生代 (隐伏 )花岗岩和各类型脉岩为主要加热热源 ;5 )矿带座落在韧性构造超壳断裂之上及附近 ,而矿体却主要赋存在脆性构造内 ,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整体受构造 -成矿系统控制。该模式对燕山期花岗岩中金矿是一种检验 ,对其它变质岩区金矿则是一种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成矿系统 幔壳多层循环体 金矿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 被引量:20
6
作者 邓军 王庆飞 +2 位作者 黄定华 孙忠实 张大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铜陵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与印支—燕山期特定构造背景控制下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地壳浅部成矿岩浆运移侵位过程和主成矿期构造变形机制是建立区域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的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区域重磁异常、遥感影像的线性解译结果和... 铜陵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与印支—燕山期特定构造背景控制下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地壳浅部成矿岩浆运移侵位过程和主成矿期构造变形机制是建立区域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的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区域重磁异常、遥感影像的线性解译结果和区域变形变质作用的分析 ,确定了在区域中部存在一浅层隐伏岩体 ,从而进一步查清了浅部成矿岩浆运移侵位过程 ;引入复杂性科学的思维 ,对基础地质资料进行了重新分析 ,提出铜陵矿集区在印支—燕山期经历了“先剪后压”的递进变形这一新认识。在此基础上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总结了铜陵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 ,即 :(1 )印支期初始 ,在华北、华夏板块的挤压下 ,下扬子地块内部发育了系列岩石圈断裂与地壳断裂 ,使其裂解为很多与铜陵矿集区类似的次级地质单元 ;同时断裂的深切割作用引发了下地壳—上地幔的岩浆活动 ,岩浆沿深断裂上侵 ,分别在 2 0km和 1 0km左右形成深部和中部的岩浆房 ;(2 )印支中期开始 ,相对独立的铜陵矿集区在周围地质单元的夹持和围限下 ,经历了挤压 -剪切的递进变形 ,形成了 3套主要构造形迹 (包括北东向“S”型褶皱、北东向顺层滑脱断层和北西向左型走滑断裂 ) ,其组成了盖层的导流控矿网络 ;同时由于剪切作用导致的区域中部拉伸减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矿集区 构造-流体-成矿系统 岩浆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 被引量:71
7
作者 邓军 翟裕生 +2 位作者 杨立强 方云 阎卫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3-500,共8页
首次提出了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概念,明确指出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网络性、同源共生性、分带过渡性及最优化结构等特性,而网络性是其最重要特性;重点确定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特征参数,分析系统结构,提出将系统集... 首次提出了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概念,明确指出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网络性、同源共生性、分带过渡性及最优化结构等特性,而网络性是其最重要特性;重点确定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特征参数,分析系统结构,提出将系统集约化程度、有序度和自组织性等系统特征参数作为判断其聚矿功能的定量指标,解析成矿系统结构和聚矿功能;阐明了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研究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成矿系统 系统结构 系统动力学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系统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庆飞 邓军 黄定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铜陵矿集区 构造-岩浆-成矿系统 构造变形 成矿作用 控制机制 地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宣化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甄世民 王大钊 +5 位作者 白海军 贾儒雅 王江 查钟健 李阳 缪建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9-1652,共34页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地区(张宣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区内自显生宙以来构造活动频繁,并产出大量岩浆岩和金矿床,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构造-成矿演化体系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张宣地区的水泉沟正长岩、响水沟似斑状花岗岩、...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地区(张宣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区内自显生宙以来构造活动频繁,并产出大量岩浆岩和金矿床,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构造-成矿演化体系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张宣地区的水泉沟正长岩、响水沟似斑状花岗岩、井儿洼粗安岩-英安岩、象山花岗闪长岩、青羊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张家口组流纹岩的锆石年龄、Lu-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组成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区内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的侵位时期主要为海西期(峰值398Ma和373Ma)、印支期(峰值234Ma)和燕山期(峰值143Ma和130Ma)。张宣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经历了古亚洲洋俯冲、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过程。早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到泥盆纪,白乃庙岛弧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生弧陆碰撞,张宣地区处于弧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富集地幔岩浆上涌并经历了地壳的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的共同作用,形成大量碱性岩;二叠纪末期-三叠纪,各微陆块相互碰撞,张宣地区处于碰撞后伸展阶段,地幔岩浆引起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基性、酸性岩浆混合,导致区内的基性岩与酸性岩共存;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华北克拉通发生减薄,形成区内大范围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张宣地区产有大量金矿、铅锌矿、银矿及少量铜矿和钼矿,金矿集中产于宣化-崇礼-赤城交界处,而银铅锌多金属矿则成群成带环绕金矿化集中区分布。成矿时间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印支期成矿尚未明确,但成矿潜力巨大。根据地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可将张宣地区的金矿床划分为"东坪式"、"小营盘式"和"张全庄式"三类。古生代-中生代各时期岩浆活动对金成矿均有贡献,大部分金矿床与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联系密切,多期次成矿及成矿叠加是形成张宣地区大量金矿床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宣化地区 古生代-中生代 岩浆构造活动 岩浆-构造-成矿系统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凤太矿集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义天 陈绍聪 +3 位作者 胡乔青 张娟 刘协鲁 黄诗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59-1976,共18页
陕西凤县-太白(简称凤太)矿集区铅、锌、金、银、铜多金属资源丰富,已发现二十余个大中小型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凤太矿集区位于南秦岭造山带北缘,紧邻商丹缝合带。以往的工作缺乏对矿集区整体的构造研究,本次工作通过比较系统的构... 陕西凤县-太白(简称凤太)矿集区铅、锌、金、银、铜多金属资源丰富,已发现二十余个大中小型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凤太矿集区位于南秦岭造山带北缘,紧邻商丹缝合带。以往的工作缺乏对矿集区整体的构造研究,本次工作通过比较系统的构造测量和解析,提出在南秦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过程中,凤太矿集区南北两条边界断裂带的左行走滑运动导致在区内衍生了NNE向主压应力场,从而形成了NWW向复式褶皱、脆韧性剪切带、断裂和节理(纵向破裂)、B型线理,以及NNE向断裂和节理(横向破裂)、劈理、张裂隙等一系列构造组合,所有构造形迹都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下随着构造层次不断抬升,脆韧性和脆性递进变形叠加的产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型压扭性走滑双重构造变形系统。在构造几何学上,凤太矿集区整体上表现为一个隔档式复式褶皱,由一组NWW向紧闭复背斜和一组相对宽缓复向斜组成。区内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岩浆活动、动力变质变形作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集中于230~190Ma。综合地质演化和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提出在南秦岭碰撞造山过程中引发的动力变质变形作用和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在温压梯度以及浮力效应的驱动下向上运移至走滑双重构造变形系统中的有利扩容空间中发生充填型和交代型矿化,即凤太矿集区多金属矿床是区域大规模变形变质-岩浆活动-流体作用的产物,是在构造作用这一主导因素控制下形成的一个多金属后生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制 多金属成矿作用 走滑双重构造 后生热液 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系统 凤太矿集区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田构造类型划分与找矿预测思路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兴科 晁会霞 +4 位作者 吕古贤 屈翠侠 张康 何虎军 张贵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97-898,共2页
1基本概念矿田是发育在空间上、时间上、成因上相互联系的一些矿床,存在一定生产矿山的矿化集中地区。金属矿田范围一般在几十至几百平方千米。如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宁芜成矿亚带的凹山-南山矿化集中区就是一个矿田(吕古贤等,2010)。
关键词 矿田构造 类型划分 找矿预测 长江中下游成矿 矿床类型 构造类型 成矿构造系统 预测方法 滑脱构造 热液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带片麻岩穹窿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错那洞穹窿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梁维 李光明 +6 位作者 巴桑元旦 张林奎 付建刚 黄勇 张志 王艺云 曹华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2-948,共17页
特提斯喜马拉雅发育与造山带平行的片麻岩穹窿构造带,其与喜马拉雅金锑、铅锌多金属、锡钨铍多金属矿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喜马拉雅造山带最具特色的矿集区,集中产出20余处不同规模的金锑、铅锌、锡钨铍多... 特提斯喜马拉雅发育与造山带平行的片麻岩穹窿构造带,其与喜马拉雅金锑、铅锌多金属、锡钨铍多金属矿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喜马拉雅造山带最具特色的矿集区,集中产出20余处不同规模的金锑、铅锌、锡钨铍多金属矿床。矿集区内矿床围绕错那洞穹窿呈规律性分布,体现为从穹窿核部向外依次分布铍钨锡稀有金属矿→铅锌多金属矿→金锑矿。这些矿床分布特征与区域1∶5万区域水系沉积物分析结果一致,从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核部—淡色花岗岩内部及其接触带到外围表现为W、Sn、Bi、Rb等高温元素→Pb、Zn、Ag、Sb等中温元素→Au、Sb、Ag、Hg、As等中低温元素异常组合。错那洞穹窿形成于中新世,该时期伴有大量的淡色花岗岩(23~14 Ma)侵位,此时也迎来了扎西康矿集区“成矿大爆发”(21~12 Ma)。矿集区内典型矿床的H-O同位素组成表明,各矿床均显示有岩浆热液不同程度的贡献。矿石矿物的Pb同位素特征表明,锡钨铍来自于淡色花岗岩,铅锌具有多源性,既可以来自于淡色花岗岩,亦可以来自于古老基底物质,而金锑主要来自于与幔源作用有关的基性岩及玄武岩。结合矿集区内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流体及物质来源特点,文章认为扎西康矿集区内多金属矿床形成是喜马拉雅带成穹作用引发的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构成了受穹窿控制的金锑-铅锌-锡钨铍稀有多金属成矿系统。自中新世以来,喜马拉雅造山带处于伸展活动时期,发育多期次的淡色花岗岩深熔作用,并在错那洞侵位形成片麻岩穹窿。深熔淡色花岗岩具有较高的演化程度,演化后期出溶富集Be-W-Sn-Rb的岩浆流体。在岩浆侵位过程引发的高异常地热梯度作用下,岩浆流体向外扩散,在岩浆顶部形成伟晶岩型铍铷稀有金属矿,在岩体边部与大理岩交代形成矽卡岩型铍稀有多金属矿,在错那洞穹窿拆离断裂及近南北向张性断裂中形成锡石-硫化物脉型锡多金属矿。岩浆流体在向外渗流过程中,萃取各类地质体中的成矿元素,并与大气降水、地热循环水不同程度的混合,在外围的张扭性断裂中形成铅锌,在温度更低的压扭性断裂中形成金(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穹窿成矿作用 扎西康矿集区 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喜马拉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论矿产勘查系统理论:热液矿床控制映射勘查系统架构
13
作者 韩润生 张艳 《地学前缘》 2025年第6期411-437,共27页
随着全球矿产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高效勘查已成为保障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矿产资源需求不断攀升,深地探测和物化探技术快速进步,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亟待建立高效的矿产勘查系统理论,尤其是对于广泛分布但难以定位的热液... 随着全球矿产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高效勘查已成为保障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矿产资源需求不断攀升,深地探测和物化探技术快速进步,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亟待建立高效的矿产勘查系统理论,尤其是对于广泛分布但难以定位的热液型矿床。热液型矿床具有构造控制显著、流体来源多元、成矿过程复杂、矿体形态多样、热液蚀变明显、经济价值突出和找矿难度大等特点,其形成与构造作用、岩浆活动或地热系统密切相关,明显受构造环境、流体性质及其物理化学条件控制,在本质上是热液运移沉淀的动力学过程,是构造驱动矿质活化、流体运移和构造“末端”与流体“末端”耦合成矿作用的产物。数十年来,矿床模型在找矿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以此驱动的矿产勘查理论和技术在满足深部找矿勘查需求方面仍面临挑战。为此,本研究综合国内外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和团队大量找矿实践,从矿产勘查系统的内涵出发,引入“映射”(mapping)概念,探讨了成矿构造系统(MTS)、热液成矿系统(HMS)和勘查信息系统(EIS)之间的控制映射关系,初建了热液矿床三元协同的控制映射勘查系统论的基本架构(HD-CMSA)。从时间空间物质能量4个维度,论证了其理论(TFCMS)和技术框架(MFCMS)中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研究内容,以阐明成矿构造系统对热液成矿系统多层次成矿空间的控制作用,勘查信息系统对成矿构造系统和热液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映射关系,并通过实例验证多尺度(矿集区、矿田和矿床)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三部曲”的有效性。本研究为深部隐伏矿床(体)预测和矿产勘查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有望推动矿产资源高效勘查与评价,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映射勘查系统论架构 成矿构造系统 热液成矿系统 勘查信息系统 找矿勘查技术组合“三部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钟福军 潘家永 +5 位作者 夏菲 张勇 刘国奇 刘颖 邢兴庆 孙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35-143,共9页
在应用"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山铀矿田危机矿山科研成果与前人成果资料,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要素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阐述了其应用流程,对我... 在应用"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山铀矿田危机矿山科研成果与前人成果资料,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要素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阐述了其应用流程,对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具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铀矿 找矿模型 成矿地质体 成矿构造系统 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