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铁山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及矿区南部找矿潜力:来自滩间山群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6
1
作者 孙华山 赵立军 +3 位作者 吴冠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宁钧陶 陈巧妹 姜楚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2-664,共13页
近年来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深入研究表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与其成矿构造环境演化期间特定阶段的构造-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持续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几个百万年。锡铁山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本文通过锡铁... 近年来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深入研究表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与其成矿构造环境演化期间特定阶段的构造-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持续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几个百万年。锡铁山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本文通过锡铁山矿床赋矿岩系火山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对锡铁山矿床赋矿火山岩系岩浆演化过程及成矿构造环境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锡铁山矿区赋矿滩间山群火山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明滩间山群岩浆活动具有自酸性向基性同源岩浆演化的特点。矿区滩间山群不同岩组/段的火山岩代表了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自O1-2tna-1岩段、O1-2tnb岩组→O1-2tnd-1岩段→O1-2tnd-3岩段,矿区火山岩岩石化学及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具有明显的渐变过渡关系。(2)矿区滩间山群火山岩稀土、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成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一致揭示,从O1-2tna-1岩段、O1-2tnb岩组→O1-2tnd-1岩段→O1-2tnd-3岩段,滩间山群火山岩成岩构造环境经历了从陆缘基底岛弧→洋陆过渡型地壳→典型大洋地壳的连续过渡变化。(3)矿区滩间山群火山岩岩浆演化过程及Rb、Sr组分变化趋势与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火山岩岩浆演化过程相近,与现代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形成过程相似。(4)综上推断,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的重点对象是弧后盆地拉张早期形成的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下部火山-沉积组合,而矿区南部O1-2tnd岩组找寻同类矿床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环境 找矿指示 块状硫化物矿床 锡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塔河县宝兴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环境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向文 杨言辰 +2 位作者 王献忠 刘智杰 公维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00-1710,共11页
黑龙江省塔河县宝兴沟岩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缘,是近年来发现的具较大找矿潜力的岩金矿床。矿床产于浅成侵入岩与砂岩地层接触部位及侵入体内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两者同属于高钾钙... 黑龙江省塔河县宝兴沟岩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缘,是近年来发现的具较大找矿潜力的岩金矿床。矿床产于浅成侵入岩与砂岩地层接触部位及侵入体内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两者同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Eu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Zr和重稀土元素Yb、Y。单颗粒锆石LA-ICP-MS法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成岩时间为(124.92±1.3)Ma;花岗细晶岩测年结果为150~450Ma,推测花岗细晶岩成岩时间可能为156Ma左右。宝兴沟金矿床是在早白垩世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环境的构造-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金矿化作用应发生在107.5~124.92Ma;大兴安岭北段存在一期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相伴的金矿化作用。因此,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地段尤其是浅成侵入体发育地区是今后重要的金矿化找矿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成矿构造环境 黑龙江省塔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北段治多-玉树地区火山成因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环境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飞 魏俊浩 +6 位作者 王凤林 赵少卿 詹小飞 徐佳富 刘颜 甘觐荣 刘晓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三江成矿带北段治多-玉树地区已显示出较大的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对三江北段治多-玉树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成矿构造环境进行了综述。这些矿床普... 三江成矿带北段治多-玉树地区已显示出较大的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对三江北段治多-玉树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成矿构造环境进行了综述。这些矿床普遍赋存于中酸性火山岩中,空间上具"火山碎屑岩-矿体-热水沉积岩"的分布特征。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且矿石品位较高。对比研究表明,治多-玉树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四川呷村矿床和日本"黑矿"矿床相似,成矿流体可能系岩浆水和海水的混合流体;成矿物质可能源于岛弧岩浆作用,并含有热液交代围岩所萃取的金属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以火山岩为赋矿围岩的铜多金属矿床应归属为VHMS型,成矿构造环境可能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向南俯冲的大洋岛弧-大陆边缘岛弧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龙格玛矿床 当江矿床 赵卡隆矿床 VHMS型矿床 成矿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的形成时代与成矿构造环境 被引量:178
4
作者 曲晓明 辛洪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2-799,共8页
通过对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多不杂和尕尔穷2个大、中型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的研究,初步查明了该铜矿带的形成时代、含矿斑岩性质及成矿构造环境。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给出2个铜矿床含矿斑岩的时代分别为127.8Ma±2.6Ma和112.0Ma&... 通过对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多不杂和尕尔穷2个大、中型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的研究,初步查明了该铜矿带的形成时代、含矿斑岩性质及成矿构造环境。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给出2个铜矿床含矿斑岩的时代分别为127.8Ma±2.6Ma和112.0Ma±2.3Ma,处于造山带演化的碰撞后阶段(班公湖-怒江洋盆的闭合时间为145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铜矿带的含矿斑岩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岩系,以富集Rb、K、Sr、Pb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和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点,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含矿斑岩相似。所不同的是,班公湖斑岩铜矿带含矿岩浆生成深度较浅,构造环境上处于碰撞后地壳隆升阶段,而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则处于地壳上升到最大高度后的伸展塌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含矿斑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成矿构造环境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口地块铜及多金属成矿构造环境与成矿系统 被引量:5
5
作者 姚书振 丁振举 周宗桂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19-522,共4页
对碧口地块赋矿火山岩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碧口群铜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代裂谷或局部洋盆构造环境,而豆坝群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与沿铜厂-关口垭分布的侵入岩浆岩带组成活动陆缘构造带。碧口地块铜及多... 对碧口地块赋矿火山岩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碧口群铜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代裂谷或局部洋盆构造环境,而豆坝群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与沿铜厂-关口垭分布的侵入岩浆岩带组成活动陆缘构造带。碧口地块铜及多金属矿床分属于三个成矿系统:①伸展体制为主的裂谷或局部洋盆环境的古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系统;②与块体碰撞隆升过程发育的侵入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③俯冲构造体制控制的大陆边缘弧环境的古海底喷流成矿系统。上述系统的发育控制了地块内部矿床的分布和矿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口地块 成矿系统 成矿构造环境 铜及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岩Cu-(Mo-Au)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及勘查意义
6
作者 秦建华 丁俊 +1 位作者 刘才泽 张启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8-83,共6页
斑岩矿床是重要的矿床勘查目标。斑岩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研究有助于确定斑岩矿床的战略勘查方向。斑岩矿床形成的成矿构造环境包括板块汇聚边缘、大陆转换板块边界、陆内造山环境和非造山环境。本文重点对斑岩矿床在汇聚边缘和大陆转换... 斑岩矿床是重要的矿床勘查目标。斑岩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研究有助于确定斑岩矿床的战略勘查方向。斑岩矿床形成的成矿构造环境包括板块汇聚边缘、大陆转换板块边界、陆内造山环境和非造山环境。本文重点对斑岩矿床在汇聚边缘和大陆转换板块边界的成矿构造环境及其勘查意义进行初步总结。构造变化对斑岩矿床的形成起到触发作用。微弱和中等程度的转换挤压应力最有利于岩浆的集聚、上升和就位。岩浆侵入可以是在广阔的转换挤压断层带内或在其周围局部呈引张的地区集中出现。对于斑岩矿床战略勘查方向而言,应注意研究区域走滑断层与侵入体的关系,加强对地表浅部喷气蚀变的识别。在我国西南地区已勘查发现的5个斑岩成矿带中,应注意沿区域走滑断裂构造方向开展找矿。从成矿构造环境与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对比来看,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可能是西南地区新的斑岩矿床勘查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成矿构造环境 区域走滑断层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喀腊大湾地区成矿构造环境
7
作者 陈柏林 陈正乐 +4 位作者 王永 崔玲玲 李松彬 韩凤彬 郝瑞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共2页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北接塔里木地块南缘,南与柴达木盆地毗邻。该区成矿构造环境一直存在争议。
关键词 火山岩 喷出岩 火成岩 大湾 阿尔金 阿尔金走滑断裂 铁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韧性变形带 金矿床 贵金属矿床 矿体产状 成矿构造环境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阿尔金山 金矿体 沉积岩 北祁连山西段 地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
8
作者 应立娟 王登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33-336,共4页
对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各研究者尚存在不同意见。其中,认为其产于洋中脊环境,类似于塞浦路斯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文章通过对乔夏哈拉矿床所赋存的中泥盆统北塔山组(D2b)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地... 对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各研究者尚存在不同意见。其中,认为其产于洋中脊环境,类似于塞浦路斯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文章通过对乔夏哈拉矿床所赋存的中泥盆统北塔山组(D2b)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地层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判断乔夏哈拉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不是洋中脊环境,类似于塞浦路斯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中脊 成矿构造环境 北塔山组 乔夏哈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周围沸石矿成矿构造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寿庭 赵鹏大 +1 位作者 徐旃章 郑明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9-404,共6页
松辽盆地周围沸石资源丰富 ,矿床类型多样 ,是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沸石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NE—NNE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着中生代火山岩和沸石矿带的空间展布 ,而不同方向深大断裂带的交接复合地段则决定了沸石矿田和主要矿床的空间... 松辽盆地周围沸石资源丰富 ,矿床类型多样 ,是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沸石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NE—NNE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着中生代火山岩和沸石矿带的空间展布 ,而不同方向深大断裂带的交接复合地段则决定了沸石矿田和主要矿床的空间定位。燕山中晚期以挤压-剪切 (左行 )为主的构造动力学机制控制了富碱高钾火山岩的发育 ,为沸石矿源岩的形成期 ;喜山期的构造反转以拉张 -剪切 (右行 )为主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及其相伴的岩浆热事件 ,导致区域地热异常、地下流体增温和沸石矿化作用的快速进行。研究区中生代火山岩系中沸石矿床的主成矿期为喜山期 (6 4 5~ 5 5 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矿床 成矿构造动力学环境 松辽盆地 火山岩 中生代 岩浆热事件 地下流体 矿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以邦铺、多不杂斑岩型矿床为例
10
作者 周玉 温春齐 +6 位作者 周雄 费光春 霍艳 李丹 宁墨奂 何阳阳 肖剑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57-558,共2页
班公湖-怒江构造成矿带有可能成为继玉龙、冈底斯之后的西藏第三条斑岩铜矿带,但其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通过对班怒斑岩铜矿带西段多不杂矿区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邦铺矿区含矿斑岩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微量元素图解判别其成矿构... 班公湖-怒江构造成矿带有可能成为继玉龙、冈底斯之后的西藏第三条斑岩铜矿带,但其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通过对班怒斑岩铜矿带西段多不杂矿区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邦铺矿区含矿斑岩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微量元素图解判别其成矿构造环境,显示他们具某些差异,表明他们可能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斑岩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微量元素特征 成矿构造环境 微量元素含量 矿区 西藏 构造成矿 花岗闪长斑岩 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接壤区MVT铅锌矿床年代学研究进展及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14
11
作者 武俊婷 李国猛 +3 位作者 李义邦 魏俊浩 王海丰 李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4-144,共11页
川滇黔接壤区处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经历过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并分布有大量的大中型MVT铅锌矿床。对该区MVT铅锌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开展的大量工作成果显示该区至少经历过2次铅锌成矿事件,分别处于晚泥盆世-晚石炭世和中三叠世-早侏罗世... 川滇黔接壤区处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经历过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并分布有大量的大中型MVT铅锌矿床。对该区MVT铅锌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开展的大量工作成果显示该区至少经历过2次铅锌成矿事件,分别处于晚泥盆世-晚石炭世和中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成矿事件与古特提斯洋的扩张(382~328 Ma)密切相关,在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天宝山、大梁子、毛坪等矿床。晚期成矿事件与古特提斯洋闭合、印支期强烈挤压造山运动阶段(245~205 Ma)相对应,在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会泽、茂租、金沙厂等矿床。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矿床在控矿构造性质、矿体赋存规律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在对川滇黔接壤区MVT铅锌矿床成矿时空分布规律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区域构造演化、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以及矿体赋存规律,探讨了该区不同时期控制MVT铅锌矿床形成的成矿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铅锌矿床 成矿年龄 成矿构造环境 川滇黔接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疆成矿体系与时空演化模式 被引量:19
12
作者 董连慧 刘德权 +5 位作者 唐延龄 冯京 屈迅 李凤鸣 田江涛 徐仕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7-1129,共23页
文章探讨了成矿体系的内涵,在以往研究成果和编制1∶1 500 000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床成矿系列图的基础上,根据先时间、后空间、再成因的总体思路,完善了新疆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段成矿体系,初步构建... 文章探讨了成矿体系的内涵,在以往研究成果和编制1∶1 500 000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床成矿系列图的基础上,根据先时间、后空间、再成因的总体思路,完善了新疆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段成矿体系,初步构建了各时段成矿体系的时空演化模式,总结出5个时段成矿体系的特点是:前寒武纪为基底陆壳的形成与发展各具特色的成矿体系;早古生代板块体制早期发育具中亚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晚古生代板块体制晚期发育具中亚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中生代新疆北部发育板内西域成矿特色的成矿体系和新疆南部发育特提斯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新生代发育板内西域成矿特色的大陆成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构造环境 矿产特征 成矿系列 成矿体系 成矿演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蔡明海 张文兵 +4 位作者 彭振安 刘虎 郭腾飞 谭泽模 唐龙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11-2123,共13页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是本世纪初在南岭中段湘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区内的锡多金属矿化产在王仙岭岩体东南内、外接触带,已发现有Ⅰ、Ⅱ、Ⅲ和Ⅳ号4个主要锡多金属矿体。其中,Ⅰ、Ⅱ和Ⅳ号矿体由早期矽卡岩型和晚期蚀变碎裂岩型矿...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是本世纪初在南岭中段湘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区内的锡多金属矿化产在王仙岭岩体东南内、外接触带,已发现有Ⅰ、Ⅱ、Ⅲ和Ⅳ号4个主要锡多金属矿体。其中,Ⅰ、Ⅱ和Ⅳ号矿体由早期矽卡岩型和晚期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组成,Ⅲ号矿体则由独立产出的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组成,且包含有部分碎裂花岗斑岩。以往研究已对Ⅳ号矿体中的矽卡岩型矿石和Ⅲ号矿体中含矿斑岩脉分别采用辉钼矿Re-Os法和锆石SHRIMP U-Pb法进行了测年,获得的年龄分别为224.0±1.9Ma和142±2Ma。本文补充了晚期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显示,Ⅱ号矿体中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白云母样品和石英样品的坪年龄分别为151.88±1.58Ma和155.39±7.04Ma;Ⅳ号矿体中蚀变碎裂岩型矿石石英样品的坪年龄为156.94±1.64Ma。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荷花坪矿区存在印支晚期(224Ma)、燕山早期(151~156Ma)和燕山晚期(142Ma)三期成矿作用,分别与区内印支期中粗粒含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燕山早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晚期花岗斑岩脉有关,不同期成岩、成矿作用的构造环境均为岩石圈的拉张伸展。湘南地区印支期(205~224Ma)基性岩浆活动及荷花坪矿床印支期成岩、成矿过程中均有幔源物质的参与,它们共同指示南岭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换或岩石圈伸展减薄可能始于印支主期(230~244Ma)之后的224Ma左右,即晚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定年 成矿构造环境 荷花坪锡多金属矿 湘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控矿构造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柏林 王永 +11 位作者 陈正乐 李松彬 蒋荣宝 韩凤彬 崔玲玲 李丽 赵树铭 祁万修 杨屹 王世新 周永贵 郝瑞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7,共11页
喀腊大湾地区地处新疆若羌县境内,在区域上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属于红柳沟—拉配泉一级成矿带的中东段部分。研究表明,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首先,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一级矿带的分... 喀腊大湾地区地处新疆若羌县境内,在区域上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属于红柳沟—拉配泉一级成矿带的中东段部分。研究表明,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首先,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一级矿带的分布和位置,阿尔金断裂400km左右走滑位移量将北祁连山西段成矿带左行断错至目前位置,构成了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一级成矿带。第二,区域构造环境控制二级矿带、矿床类型和矿种类型,喀腊大湾矿集区南带南侧岛弧构造环境控制与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类VMS型),南带北侧弧盆过渡带构造环境控制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铁矿床,中带盆地构造环境控制与沉积岩有关的硅铁建造型铁矿床,北带南侧蛇绿混杂岩带控制与洋壳残留(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北带北部碰撞变形带控制与强烈韧性韧脆性变形有关的金矿床和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热液银铅矿床。第三,构造演化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控矿作用,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古生代,其中:(1)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早期,红柳沟—拉配泉弧后盆地(裂谷)拉张扩张时期,主要形成与中基性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矿床;(2)早古生代中期为红柳沟—拉配泉弧后盆地(裂谷)俯冲碰撞作用和最后挤压闭合,形成与中酸性岛弧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类VMS型)(如喀腊达坂铅锌矿和喀腊大湾铜锌矿)、与大规模韧性韧脆性变形带有关的金矿床(如大平沟金矿)和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中酸性火山岩477-488 Ma,中酸性侵入岩417-514 Ma)。第四,典型构造控矿形式有火山沉积构造控矿(铁矿、铅锌矿)、韧脆性剪切带控矿(金矿)、断裂裂隙控矿(银铅矿、铜银矿)、岩体及岩体构造控矿(铜镍矿)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系统 成矿构造环境 控矿构造形式 喀腊大湾地区 阿尔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清水沟—白柳沟Fe-S和Pb-Zn-Cu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环境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彭素霞 陈隽璐 +3 位作者 程建新 余吉远 张苏楠 张海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3-1012,共10页
青海祁连县清水沟—白柳沟新元古代—寒武纪大陆裂谷双峰式海相火山岩中产有Fe-S和Pb-Zn-Cu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这两类矿床除受所在火山岩陆壳幔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和火山作用旋回性不同影响外,主要受产生构造位置和火山岩浆源区物性条... 青海祁连县清水沟—白柳沟新元古代—寒武纪大陆裂谷双峰式海相火山岩中产有Fe-S和Pb-Zn-Cu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这两类矿床除受所在火山岩陆壳幔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和火山作用旋回性不同影响外,主要受产生构造位置和火山岩浆源区物性条件所控制。其中产Fe-S型矿床的石头沟-香子沟穹窿火山作用,相对形成于近裂谷扩张中心的深海环境,以低K2O钙碱性的拉斑玄武质或英安质下地壳为物源区环境;郭米寺-白柳沟穹窿的Pb-Zn-Cu型火山作用形成于远离扩张中心的陆缘弧环境,源区为一种由地幔源和壳源共同构成的混合源。在矿床成因类型方面,前者近似塞浦路斯的铜黄铁矿,后者为较典型的日本黑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成矿构造环境和源区条件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硫化物矿床容矿火山岩的物质来源与形成环境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兰英 曲晓明 辛洪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56,共12页
文章以白银厂石英角斑岩和石居里富钠玄武岩为代表,对产于北祁连造山带的"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容矿火山岩做了系统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锶、钕、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 文章以白银厂石英角斑岩和石居里富钠玄武岩为代表,对产于北祁连造山带的"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容矿火山岩做了系统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锶、钕、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火山岩均表现出俯冲带岩浆作用的特征。所不同的是,白银厂"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容矿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缘弧环境;石居里"塞浦路斯型"硫化物铜矿床形成于大洋板块内部的洋生弧环境。与各自的形成环境相对应,白银厂的石英角斑岩来源于原生地幔在俯冲板片流体参与下的部分熔融,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有部分大陆地壳物质混入。石居里的富钠玄武岩同样也是产生于原生地幔在板片流体作用下的部分熔融,但没有遭受陆壳物质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块状硫化物矿床 容矿火山岩 成矿构造环境 物质来源 北祁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西措勤县日阿与斑(玢)岩有关的铜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 被引量:40
17
作者 辛洪波 曲晓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7-482,共6页
藏西地区措勤县日阿铜矿产于拉萨地块内,是一个与二长花岗斑岩岩株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由矿体中金云母测得的40Ar/39Ar成矿年龄为(87.69±0.64)Ma,MSWD=0.42,与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_PbSHRIMP年龄(90.1Ma)一致。同时,矿区内的辉... 藏西地区措勤县日阿铜矿产于拉萨地块内,是一个与二长花岗斑岩岩株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由矿体中金云母测得的40Ar/39Ar成矿年龄为(87.69±0.64)Ma,MSWD=0.42,与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_PbSHRIMP年龄(90.1Ma)一致。同时,矿区内的辉绿玢岩脉,与二长花岗斑岩具有相近的年龄(87.2Ma)及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含铜的双峰式岩石组合,代表了中—晚白垩世拉萨地块内的伸展构造环境下的铜成矿事件。文章指出,造成该矿区铜矿化的双峰式岩系(二长花岗斑岩—辉绿玢岩组合)是由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南俯冲,在碰撞后伸展阶段形成的。该矿床的发现表明,西藏高原除了与板块缝合带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包括玉龙、冈底斯、班公湖—怒江3条斑岩铜矿带)外,拉萨地块内部还有一期与双峰式岩系有关的斑岩_矽卡岩型铜矿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型铜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金云母^40Ar/^39Ar年龄 成矿构造环境 藏西措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喀腊达坂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柏林 祁万修 +7 位作者 崔玲玲 陈正乐 刘兵 赵雷 蒋荣宝 韩凤彬 李丽 刘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18-1835,共18页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呈近东西走向,以向北中等角度倾斜的单斜层为特点,倾角30°~58°;矿化严格受火山沉积岩特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即矿体均产于卓阿布拉克组第四亚组的中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熔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中,矿体具有层状、似层状特点,产状稳定延伸大;最大矿体走向延伸超过2400m,倾向延深大于900m。主要有用组分Pb、Zn,伴生有用组分Cu、Au、Ag、S等。主要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地表氧化带形成黄钾铁钒化和褐铁矿化。矿石平均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38.1169、^(207)Pb/^(204)Pb=15.6278、^(206)Pb/^(204)Pb=18.4684,显示矿石的铅具有上地壳铅和造山带铅的混合来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平均+8.28‰,代表了海相沉积岩来源的硫与岩浆岩来源硫的混合;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矿区及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一致性或者相似,说明矿石与含矿中酸性火山岩具有一致的成因与来源;矿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Nb、Ta负异常与Ba的正异常,反映出存在海相沉积岩物质的混入,并具有岛弧成矿构造环境。含矿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482~485Ma,代表了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早奥陶世。综合喀腊达坂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认其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所以,喀腊达坂铅锌矿成矿过程可以概括为:在早古生代奥陶纪早期北阿尔金洋发生向南的板块俯冲,板块俯冲作用导致俯冲带下盘的洋壳及其上的海相沉积物和俯冲带上盘的陆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中酸性岛弧型岩浆;在岩浆喷发的晚期,逐渐形成富含铅锌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当这些富含铅锌的残余岩浆发生喷发,最终形成了火山成因岩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火山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南带最重要勘查和预测类型,该火山岩型矿化带的西延区段是有利的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形成时代 岛弧成矿构造环境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 阿尔金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谢家沟金矿岩石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辛洪波 王建国 +2 位作者 曲晓明 邓军 韦延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7,共7页
文章对谢家沟金矿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谢家沟金矿控矿的主因子组合F1为:Au、Ag、As、Bi、Cu、Pb、Mo、Sb、Co、Ni、Mn,其贡献百分比占65.691%,为主成矿作用所致,形成了该区的韧性剪切... 文章对谢家沟金矿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谢家沟金矿控矿的主因子组合F1为:Au、Ag、As、Bi、Cu、Pb、Mo、Sb、Co、Ni、Mn,其贡献百分比占65.691%,为主成矿作用所致,形成了该区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得知,谢家沟金矿形成于深成、中低温的成矿环境,其成矿温度为270℃~330℃,成矿压力为3100×105Pa,约在地下11km深处;最后,结合胶东地区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其演化,认为谢家沟金矿形成于碰撞造山晚期的伸展构造环境。胶东地区主断裂带剪切应力场大小和方向的不断调整在研究区产生了剪切应力场,是控制谢家沟矿化的主要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家沟金矿 韧性剪切带 岩石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成矿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