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白云金矿床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特征浅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德东 王玉往 +4 位作者 张志超 田野 周国超 解洪晶 石煜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A01期10-20,共11页
白云金矿是辽宁省青城子矿集区大型金矿床之一,文章根据矿山资料及野外详细调查,主要对矿区的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进行了梳理。成矿构造主要为成矿期活动的断裂和褶皱,利用侵入其中的含矿岩脉(石英斑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和煌斑岩)... 白云金矿是辽宁省青城子矿集区大型金矿床之一,文章根据矿山资料及野外详细调查,主要对矿区的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进行了梳理。成矿构造主要为成矿期活动的断裂和褶皱,利用侵入其中的含矿岩脉(石英斑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和煌斑岩)确定成矿期断裂主要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成矿期的褶皱主要为姚家岭—天桥岭—李家堡子倒转向斜,该倒转向斜是青城子一带印支期岩浆活动形成的推覆构造形成;成矿结构面主要分为四种,即侵入岩与围岩接触面、层间断裂面或接触面、围岩断裂或裂隙面和水压致裂结构面,并从力学角度分析了这四种结构面的产生机制。最后,讨论了在强烈的由南向北挤压应力作用下,含矿热液沿不同的张性裂隙侵位形成不同矿体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 成矿结构 白云金矿 辽宁青城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矿理论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立强 杨伟 +6 位作者 张良 高雪 申世龙 王偲瑞 徐瀚涛 贾晓晨 邓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66,共28页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是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系统剖析多重尺度控矿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流变学和热力学对认识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至关重要;而如何实现控矿构造格架、渗透性结构、成矿流体通道和矿化变形网络由静态到多尺...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是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系统剖析多重尺度控矿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流变学和热力学对认识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至关重要;而如何实现控矿构造格架、渗透性结构、成矿流体通道和矿化变形网络由静态到多尺度时-空四维动态的转变,查明流体通道和矿床增量生长过程与控制因素,揭示热液成矿系统的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和定位规律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难题。为此,我们在对已有相关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构建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矿理论的基本要点与对应方法及应用范畴:(1)流体而非构造是构造控矿理论的中心,热液系统的流体流动与成矿作用受控于断裂带格架及其渗透性结构,其中渗透率是将流体流动与流体压力变化联系起来理解控矿构造的核心;(2)不同控矿构造组合的关键控制是构造差应力和流体压力的大小,而矿化类型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构造应力场引起的容矿构造方位的不同和赋矿围岩之间的强度差异所致;(3)流体通道的生长始于超压流体储库上游围岩中孤立的微裂隙沿流体压力梯度最大的方向、随裂隙发育且相互连结而形成新的长裂隙,并最终连通形成断裂网络内的流体通道,矿床的增量生长发生在高流体通量的短爆发期,断层反复滑动驱动其内流体压力、流速和应力快速变化,当由此诱发的流体通道生长破坏了流体系统的动态平衡时,随之而来的流体快速降压就成为金属沉淀成矿的关键驱动因素;(4)以热液裂隙-脉系统野外地质观测和构造-蚀变-矿化网络三维填图为基础,通过宏观与微观各级控矿构造相结合、地质历史与构造应力分析相结合、局部与区域点-线-面相结合、浅部与深部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各种控矿因素开展多学科、多尺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研究,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通过构造-蚀变-矿化网络填图,将蚀变-矿化体与控矿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和间距等几何学特征联系起来,利用热液裂隙-脉系统和断裂网络拓扑学及矿体三维几何结构分析等定量方法查明控矿构造格架和渗透性结构并揭示矿化变形网络的连通性与成矿潜力;(6)合理构建地质模型,选取合适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边界条件,利用HCh和COMSOL等方法,定量模拟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流动、热-质传递、应力变形和化学反应等的时-空变化,是揭示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理和定位规律、预测矿化中心和确定找矿目标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了构造控矿理论的研究流程:聚焦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和定位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选择热液裂隙-脉系统和构造-蚀变-矿化网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几何学描述、运动学判断、流变学分析、动力学解析和热力学综合,厘定控矿构造格架,定位矿化中心,示踪成矿流体通道和多种矿化样式的增量生长过程及其关键控制,揭示渗透性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构造再活化与成矿定位的成因关联,建立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式,服务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以胶东焦家金矿田为例,开展控矿构造理论研究和成矿预测应用实践,证实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裂隙-脉系统 构造-蚀变-矿化网络 渗透性结构与成矿定位 流体通道和矿床增量生长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山铜矿床海底喷流与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控矿地质条件、矿石结构构造与矿床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20
3
作者 孔凡斌 蒋少涌 +3 位作者 徐耀明 朱志勇 钱汉东 边立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29-3937,共9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一套产于泥盆系五通组砂岩和石炭系黄龙组白云质灰岩层间的层状含铜硫化物矿体,对其成因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产出典型层状矿体的武山铜矿为解剖重点,结合区域控矿地质要素、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及矿石中黄铁矿的稀土...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一套产于泥盆系五通组砂岩和石炭系黄龙组白云质灰岩层间的层状含铜硫化物矿体,对其成因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产出典型层状矿体的武山铜矿为解剖重点,结合区域控矿地质要素、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及矿石中黄铁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提出层状矿体是海底喷流同生沉积与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对武山铜矿层状矿体中的胶黄铁矿和黄铁矿、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和脉状矿体中黄铁矿进行的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发现,从层状矿体胶黄铁矿、层状矿体黄铁矿、到矽卡岩和脉状矿体黄铁矿,稀土总量和稀土配分曲线显示递变规律,即层状矿体胶黄铁矿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较平坦型配分曲线;而矽卡岩和脉状矿体黄铁矿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的右倾型配分曲线。层状矿体黄铁矿的稀土特征则介于两者之间,反映了岩浆热液的叠加作用。根据矿物组合共生关系及矿石结构构造的研究,可将武山铜矿黄铁矿分为3个期次:I期为微球粒、草莓状、条带状、纹层状沉积型黄铁矿;II期为半自形、自形粒状和港湾状黄铁矿,可见与长英质斑晶、岩屑或晶屑凝灰岩伴生或共生,说明黄铁矿形成与同沉积期火山凝灰岩的密切关系。III期为块状、粗晶状、碎裂状黄铁矿。黄铜矿的形成晚于I、II期黄铁矿,成微粒状、脉状交错穿插或包裹早期球粒状、粒状黄铁矿及长英质矿物。对新发现的灰泥丘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武山铜矿中含矿的灰泥丘与武山外围乌石街出露的不含矿的灰泥丘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前者具有封闭的孔洞系统,而后者为开放的孔洞系统。总之,武山铜矿控矿地质条件、矿石结构构造及不同类型矿石黄铁矿的稀土元素证据表明矿床存在两期成矿事件,即海西期海底喷流同生沉积成矿期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结构构造 稀土元素 海底喷流同生沉积成矿 两期成矿事件 武山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北淳安银山地区银铅锌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胡逸洲 厉子龙 +5 位作者 毛建仁 余明刚 励音骐 汪惠惠 蔡雄祥 骆学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23-3636,共14页
浙西北与同处钦杭成矿带东段的赣东北和皖南相比,由于其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在该区尚未能找到大型多金属矿床。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程度的不断提高,淳安地区银山一带发现中型以上银铅锌矿床。本文选取银山矿区钻井岩芯中富含银、铅、锌矿... 浙西北与同处钦杭成矿带东段的赣东北和皖南相比,由于其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在该区尚未能找到大型多金属矿床。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程度的不断提高,淳安地区银山一带发现中型以上银铅锌矿床。本文选取银山矿区钻井岩芯中富含银、铅、锌矿石样品,利用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的银等多金属的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及成矿机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银山地区多金属(银、铅、锌)矿体主要分布在蓝田组上段与上覆皮园村组之间的接触带中,另有部分处于蓝田组层内岩性变化的界面以及蓝田组底部白云质灰岩和下伏南沱组含砾泥岩之间,均呈似层状展布。矿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以及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金属矿物组合主要分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磁黄铁矿-毒砂-闪锌矿两组,其中前者位于蓝田组顶部和皮园村组之间,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的矿物组合,后者位于蓝田组下部和南沱组之间,属于中温热液型的矿物组合。通过对不同金属矿物中银含量的对比分析,得出银山地区银元素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绿泥石、单斜辉石等,尤其在矿石中多见的细粒单斜辉石按其成分上的差异分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两类,指示了热液作用对成矿的显著影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浙西北银山多金属矿床成因很可能为早期层控-后期中低温热液改造的叠生型矿床。其形成机制是:震旦纪时期海相火山喷流沉积使得部分多金属成层聚集,蓝田组地层为银山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的物质来源,加里东期的变质变形作用及其发育的断裂构造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随后,大规模的燕山期花岗质岩浆及其流体组分沿断裂带上侵,不仅使得原有地层中的多金属元素进一步富集,而且其本身也可能带入部分多金属流体,从而使得富含多金属元素热液流体在具有地球化学障的岩性界面上富集成矿。此项研究对该地区及邻区进一步找矿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成分 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机制 银多金属矿 浙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论成矿系统的时空结构及其构造控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姚书振 周宗桂 +1 位作者 宫勇军 丁振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9-477,共9页
从成矿时间域、空间域的视角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构造对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一般内生成矿系统的时限可对应于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沉积成矿系统与变质成矿系统应与地质年代(代、纪、世)相对应。在空间尺度... 从成矿时间域、空间域的视角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构造对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一般内生成矿系统的时限可对应于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沉积成矿系统与变质成矿系统应与地质年代(代、纪、世)相对应。在空间尺度上,成矿系统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成矿全球系统、成矿巨系统、成矿大系统、成矿系统、成矿亚系统、成矿子系统和成矿亚子系统,它们分别对应于全球、成矿域、成矿省、成矿区带、成矿亚带或矿集区、矿田和矿床,低级别成矿系统的发育受到高一级成矿系统的约束,它们又受多级别成矿构造体系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成矿系统的类型、时空结构及其构造控制,其中区域断裂-岩浆网络体系是控制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层次结构的主导因素,矿田内断裂-岩浆网络体系的"三层结构"模式控制了成矿子系统的分带性,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多样性使成矿亚子系统和矿床产出各具特色。构造和岩浆活动的耦合是成矿系统发育的重要动力学机制,相对持续稳定的矿田构造应力场和成矿流体系统是形成大型矿田(床)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统 时空结构 成矿构造体系 断裂-岩浆网络体系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森 张达 +5 位作者 吴淦国 易锦俊 李兴俭 宇腾达 白昱 高孝巧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马坑式铁矿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内,是福建省境内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受岩性界面及构造结构面控制,尤以硅钙面控矿作用显著。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定位于林地组(C_1l)石英砂岩与经畲—栖霞组(C_2j—P_2q)碳酸盐... 马坑式铁矿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内,是福建省境内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受岩性界面及构造结构面控制,尤以硅钙面控矿作用显著。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定位于林地组(C_1l)石英砂岩与经畲—栖霞组(C_2j—P_2q)碳酸盐岩的岩性界面(硅钙面)。通过对马坑式铁矿硅钙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划分了五类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类型:林地组与经畲组—栖霞组、经畲组—栖霞组与文笔山组、经畲—栖霞组内部碎屑岩与灰岩、经畲组—栖霞组与花岗岩类以及推覆(滑脱)界面。研究认为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受不同的物理化学岩性界面(硅钙面)控制,这种界面在构造活动及流体参与过程中容易形成扩容空间,构成成矿地球化学障,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在以上认识基础上,建立了以硅钙面为主要成矿作用标志的马坑式铁矿成矿模式,认为运用硅钙面控矿理论指导闽西南地区找矿预测的具有重要的找矿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坑式铁矿 成矿结构 硅钙 闽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山金矿床构造物理化学界面与成矿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涛 吕古贤 +2 位作者 刘杜娟 舒斌 夏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以场的概念出发 ,通过分析成矿作用时矿床的地质界面、流体物理化学界面 ,力图揭示构造应力应变对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影响。指出 ,构造应力应变是通过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影响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的分布 ,进而影响成矿过程。矿化大多... 以场的概念出发 ,通过分析成矿作用时矿床的地质界面、流体物理化学界面 ,力图揭示构造应力应变对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影响。指出 ,构造应力应变是通过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影响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的分布 ,进而影响成矿过程。矿化大多发生在构造物理化学参量值的突变 (界面 )部位 ,成矿温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界 物理化学界 构造物理化学模型 金矿床 温度 成矿作用 构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向阳坪铀矿床某构造带矿化趋势面分析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章健 黄宏业 +2 位作者 陈琪 黄剑 高翔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445-452,共8页
以苗儿山岩体中段向阳坪铀矿床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向阳坪铀矿床某F x构造带15线-0线-32勘探线矿(化)段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向阳坪铀矿床某Fx构造带矿(化)段集中分布于0~16勘探线,Fx10和Fx04构造是主要含矿构造。Fx10构造0~1... 以苗儿山岩体中段向阳坪铀矿床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向阳坪铀矿床某F x构造带15线-0线-32勘探线矿(化)段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向阳坪铀矿床某Fx构造带矿(化)段集中分布于0~16勘探线,Fx10和Fx04构造是主要含矿构造。Fx10构造0~16勘探线矿化品位高,厚度大,成矿环境稳定,是矿化富集中心。Fx10构造具有成矿后期改造的特征,矿化向西南方向倾伏,倾伏角20°~25°,矿化受厚度影响大。Fx04构造矿化富集程度不高,铀矿体品位高,厚度小。Fx04构造矿化向西南方向倾伏,倾伏角30°~35°,矿体呈不连续薄板状在构造内分布,矿化受品位影响大。根据矿化规律分析结果,预测Fx10构造16勘探线深部650~800 m标高位置为矿化富集中心,Fx04构造8~28勘探线深部可能发育铀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某Fx构造 趋势分析 成矿预测 向阳坪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南缘地壳结构与构造演化及其对金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传林 董永观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地壳结构 成矿 构造演化 基底构造 构造 变质基底 山间盆地 中石炭世 早石炭世 中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兴国—宁都萤石成矿带分形结构及成矿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中良 周家喜 罗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24,共17页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广受矿床学界关注。赣南兴国—宁都萤石成矿带地处NE向武夷山成矿带与EW向南岭成矿带交汇复合部位,发育一系列萤石矿床。虽然前人对该区萤石矿床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广受矿床学界关注。赣南兴国—宁都萤石成矿带地处NE向武夷山成矿带与EW向南岭成矿带交汇复合部位,发育一系列萤石矿床。虽然前人对该区萤石矿床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其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但区内断裂构造和萤石矿床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鲜有报道。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刻画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断裂构造和萤石矿床之间的分形结构特征,并探讨重点成矿与找矿区域。结果显示:研究区NE-NNE向断裂容量维、信息维和关联维分别为1.6090、1.6089、1.5947,说明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NE-NNE向断裂与研究区萤石成矿关系密切。萤石矿床容量维、信息维、关联维分别为0.9379、0.9215、0.9262,含统计中心矿床时,萤石矿床数量分形分维值为0.7841,密度分形分维值为0.784;未含统计中心矿床时,萤石矿床数量分形分维值为1.1296,密度分形分维值为1.130。根据研究区断裂分维值与萤石矿床空间分布的耦合特征、萤石矿床数量及密度分形特征综合圈定了3级有利成矿区,其中Ⅰ级有利成矿区为成矿条件最佳、成矿潜力最大的区域。根据断裂分维值与矿床空间分布的耦合特征、矿床数量及密度分形特征,可快速有效圈定受断裂体系控矿的萤石矿集区或成矿带内的重点找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宁都成矿 断裂构造 萤石矿床 分形结构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成矿结构面的研究意义——以山西梨园金矿为例
11
作者 甄世民 朱晓强 +1 位作者 方永财 袁琛晖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83-84,共2页
1成矿结构面的历史沿革及分类 李四光(1953a)创建了结构面的概念,定义为:“为描述和制图的方便,各种结构要素在三度空间的方位可以用结构面表示出来”。李四光(1953b,1999)将结构面按力学性质分为张性、压性、扭性、压扭性、... 1成矿结构面的历史沿革及分类 李四光(1953a)创建了结构面的概念,定义为:“为描述和制图的方便,各种结构要素在三度空间的方位可以用结构面表示出来”。李四光(1953b,1999)将结构面按力学性质分为张性、压性、扭性、压扭性、张扭性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结构 梨园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垭都-蟒硐成矿带构造分形结构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中良 姚艳领 +2 位作者 程金华 罗开 周家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2-605,共14页
利用分形几何学方法精细厘定了黔西北垭都—蟒硐成矿带构造分形结构特征,并结合构造控矿特征及Fry分析圈定有利找矿区,指出研究区铅锌资源进一步找矿方向。结果表明:研究区3.371~26.965 km范围内,断裂构造统计自相似性良好,断裂整体容... 利用分形几何学方法精细厘定了黔西北垭都—蟒硐成矿带构造分形结构特征,并结合构造控矿特征及Fry分析圈定有利找矿区,指出研究区铅锌资源进一步找矿方向。结果表明:研究区3.371~26.965 km范围内,断裂构造统计自相似性良好,断裂整体容量维为1.6052,信息维为1.6051;铅锌矿床分布区具有分维值较高和存在相对阻挡—圈闭流体区两个特征,其中小型铅锌矿床发育于容量维大于1.29、信息维大于1.39的分区,中—大型铅锌矿床发育于容量维大于1.58、信息维大于1.42的分区;铅锌矿床及其金属资源量丛集性显著,二者空间分布分维值分别为1.0096和0.9313。本次工作根据分维值、构造控矿特征和Fry分析等,在研究区划分出四级有利成矿区,其中Ⅰ级有利成矿区找矿潜力最大,在空间上呈NW向展布,包括已知找矿突破猪拱塘铅锌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结构特征 断裂构造分维值 Fry分析 构造组合样式 找矿方向 黔西北垭都—蟒硐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地质勘查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云满 周癸武 +4 位作者 张长青 王利东 余红平 李万华 刘张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8-326,共19页
通过对北衙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和侵入体构造特征的野外详细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科研成果,系统总结了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特征,构建了矿区成矿构造的空间格架,建立了成岩成矿构造有序、配套的矿床成矿构造系统。研究认为... 通过对北衙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和侵入体构造特征的野外详细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科研成果,系统总结了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特征,构建了矿区成矿构造的空间格架,建立了成岩成矿构造有序、配套的矿床成矿构造系统。研究认为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形成的SN向北衙向斜和断裂、EW向隐伏断裂、层间破碎带、富碱斑岩侵位形成的接触带构造是矿区主要的成矿构造。以SN向断裂构造为主体,相配套的EW、NE、NW向断裂构造,深部与马鞍山断裂带及金沙江‒红河深大断裂连接,构成了矿区构造‒岩浆活动‒成矿的网络构造系统,控制了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系统的发育和空间分布。山间盆地构造和不整合面构造是表生作用形成的风化‒堆积型铁金矿床的重要成矿构造。山间盆地构造及其中发育的上新统三营组和成矿后的SN向逆掩‒推覆构造,对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和风化‒堆积型矿床的变化与保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矿区构造演化经历了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EW向主压应力作用→喜马拉雅中期主压应力从EW向转为SN向→喜马拉雅晚期主压应力方向转变为近EW向的三期构造作用过程。成矿构造研究成果对提高控岩控矿规律认识和指导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成矿构造 成矿结构 地质勘查意义 滇西北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及构造变形-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韩珂 杨兴科 +3 位作者 何虎军 晁会霞 杨龙伟 张伟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1-818,共18页
陕南汉阴北部金矿田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逆冲推覆系中。矿田内赋矿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浅变质强变形片岩,构造格架为5条次级近EW走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由于矿田成因类型、脆-韧性剪切带性质及构造期次划分、构造控矿特征、构造... 陕南汉阴北部金矿田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逆冲推覆系中。矿田内赋矿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浅变质强变形片岩,构造格架为5条次级近EW走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由于矿田成因类型、脆-韧性剪切带性质及构造期次划分、构造控矿特征、构造-成矿时代等关键问题研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从而制约矿田深部找矿。为此,本文采用矿田(区)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测年等方法,查明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内至少存在3期构造变形,其中以第二期(S2)构造变形为主,形成矿田内右行走滑-逆冲推覆控矿脆-韧性剪切带,走向NW-NWW,倾向NE-NNE。剪切带与蚀变矿化带空间位置关系套合较好,矿体产状变化受剪切带及S2期构造面理控制,剪切带的纵向脆性、韧性变形分带分别控制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化分布。脆-韧性剪切带内未发生剪切变形、且产状与剪切带产状近乎一致的花岗闪长岩脉锆石U-Pb年龄(180.2±3.6 Ma)和含矿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岩黑云母40Ar-39Ar年龄(178.4±0.8 Ma),表明剪切带的活动时代应为178 Ma左右,属早侏罗世,处在南秦岭陆内造山期。结合前人获得的同构造带西段羊坪湾金矿载金黄铁矿Rb-Sr同位素年龄(208±0.88 Ma),表明金矿田的成矿作用可能始于晚三叠世,延续到侏罗纪,贯穿于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活动期,即金成矿期为晚三叠世-侏罗纪。下一步找矿远景区应位于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内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带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金矿田 脆-韧性剪切带 构造变形-成矿年代 陆内造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花岗质岩石的岩石结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晓峰 Yasushi Watanabe 屈文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53-2365,共13页
江西永平铜矿位于华南怀玉山—北武夷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内,是赣东北地区除了德兴铜矿外的另一个大型铜矿基地。该矿区存在两种类型的花岗质岩石,一种是花岗岩;另一种是英安斑岩。英安斑岩具有典型斑状结构和石英眼结构,而花岗岩则具... 江西永平铜矿位于华南怀玉山—北武夷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内,是赣东北地区除了德兴铜矿外的另一个大型铜矿基地。该矿区存在两种类型的花岗质岩石,一种是花岗岩;另一种是英安斑岩。英安斑岩具有典型斑状结构和石英眼结构,而花岗岩则具有单向固结结构。在化学成分上,两者属于高钾的钙碱性系列岩石,英安斑岩贫硅、富Al、Fe、Mg、Ca,以及具有较大的Na_2O/K_2O(0.02~0.64)等特点;而花岗岩富硅、贫Al、Ca,以及富碱和具有较小的Na_2O/K_2O(0.02~0.03)等特点。两种类型的岩石具有一致的REE配分曲线。它们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亏损高场强元素(Th、Nd、Ta、Ti)以及元素Sr和P,显示了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作用。在结构和化学成分上,花岗岩则类似于美国Climax斑岩钼(铜)矿成矿斑岩的性质(如具有单向固结结构、较高的分异指数、富Si、贫Al、Ca、富Na_2O+K_2O以及K_2O>Na_2O)。与英安斑岩有关的蚀变作用主要有夕卡岩化、黑云母化、白云母化、绿泥石化和萤石化,而与花岗岩有关的蚀变作用主要是白云母化和萤石化;相应地,与英安斑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铜,而与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则主要为钼。2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年龄分别为156.7±2.8Ma和155.7±3.6Ma,表明与花岗岩有关的钼成矿作用发生在156Ma左右。本文认为,永平铜钼矿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应是由挤压向伸展的转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固结结构 岩石化学 岩浆-热液转换 铜钼成矿作用 构造体制转换 永平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分形与混沌动力学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谢焱石 谭凯旋 郝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8-385,共8页
系统分析总结了构造活动与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以及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过程。以湘西金矿、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等典型矿床为例,研究发现,水口山铅锌... 系统分析总结了构造活动与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以及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过程。以湘西金矿、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等典型矿床为例,研究发现,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地层及岩体内的元素含量分布均呈单分形关系,而断裂带内动性较强的Cu、Pb、Zn等成矿元素的元素具有双分形关系,产生了新的元素分布规律,指示断裂活动促进了成矿元素富集,湘西金矿石英脉是通过分形生长向着脉体长度-厚度分维值a值先减小(对应着脉体的膨胀)然后增大(对应着脉体的伸长)的趋势发展演化的,且该矿床各中段金品位空间变化序列均为非线性演化序列,其成矿流体的演化及成矿元素的沉淀富集成矿过程为混沌动力学过程。这些结果表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并具体表现为断裂体系的分形分布,矿床的分形分布,裂隙-脉体系的分形分布和品位分布的分形变化等。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及沉淀的复杂动力学过程中,构造活动控制了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与矿床的就位,且存在于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最终导致了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 分形结构 混沌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泥盆纪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主控因素——大型—超大型矿床集中区研究(Ⅰ) 被引量:19
17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5,共9页
从系统学和协同学角度研究分析了秦岭造山带泥盆纪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主控因素。认为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受诸多因素控制的一个构造—热水成岩成矿系统 (一种非线性、自组织系统 )。秦岭深部岩石圈地幔近南北向收缩与佛... 从系统学和协同学角度研究分析了秦岭造山带泥盆纪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主控因素。认为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受诸多因素控制的一个构造—热水成岩成矿系统 (一种非线性、自组织系统 )。秦岭深部岩石圈地幔近南北向收缩与佛坪大陆热点构造 ( hotspot)的耦合 ,引发陆壳浅部发生近东西向伸展 ,触发热水 (能 )从深部向陆壳浅部大规模运移。近东西向高序次同生断裂控制一级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不同级次的同生断裂是控盆—成盆的主控因素 ,低序次 NE向、NW向和 SN向同生断裂是秦岭造山带泥盆纪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主控因素 ,也是热水喷流进入盆地的构造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热水成矿 秦岭造山带 沉积盆地 控矿构造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汉阴县长沟金矿区新生面理特征及与金矿成矿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宏宇 王新 +1 位作者 杨兴科 韩珂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57-958,共2页
长沟金矿位于南秦岭陆内造山带南部印支‐燕山构造变形带内,南秦岭牛山‐凤凰山穹窿北侧。区域构造线呈北西西向展布,区内褶皱断裂发育。长沟矿区金矿化赋存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第二岩性段,岩性主要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碳绢... 长沟金矿位于南秦岭陆内造山带南部印支‐燕山构造变形带内,南秦岭牛山‐凤凰山穹窿北侧。区域构造线呈北西西向展布,区内褶皱断裂发育。长沟矿区金矿化赋存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第二岩性段,岩性主要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碳绢云石英片岩夹变砂岩。此次研究针对该矿区内新生面理类型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进行构造‐岩相填图和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金矿化 成矿关系 金矿区 石英片岩 下志留统 构造变形 成矿规律 区域构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 被引量:71
19
作者 邓军 翟裕生 +2 位作者 杨立强 方云 阎卫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3-500,共8页
首次提出了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概念,明确指出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网络性、同源共生性、分带过渡性及最优化结构等特性,而网络性是其最重要特性;重点确定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特征参数,分析系统结构,提出将系统集... 首次提出了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概念,明确指出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网络性、同源共生性、分带过渡性及最优化结构等特性,而网络性是其最重要特性;重点确定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特征参数,分析系统结构,提出将系统集约化程度、有序度和自组织性等系统特征参数作为判断其聚矿功能的定量指标,解析成矿系统结构和聚矿功能;阐明了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研究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成矿系统 系统结构 系统动力学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曲仁盆地北缘铅锌矿床成矿构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术根 姚翠霞 王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21-921,共1页
粤北曲仁构造盆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集中区,区内已有凡口、乐昌等大-中型矿床。其中凡口铅锌矿床以碳酸盐岩为赋矿地层,隐伏产出,覆盖层发育,矿床深边部及外围地质结构复杂,其成矿机理、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尚未有效把握。从区域成... 粤北曲仁构造盆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集中区,区内已有凡口、乐昌等大-中型矿床。其中凡口铅锌矿床以碳酸盐岩为赋矿地层,隐伏产出,覆盖层发育,矿床深边部及外围地质结构复杂,其成矿机理、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尚未有效把握。从区域成矿学角度,在丰富的地质、物探和化探等资料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该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口铅锌矿床 碳酸盐岩 赋矿地层 矿床深边部 控矿因素 成矿机理 成矿规律 区域成矿 结构复杂 构造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