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幔枝构造与冀北金银多金属矿产的成矿控矿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宝德 牛树银 +2 位作者 李红阳 孙爱群 吴新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2,共6页
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三级单元,其对内生矿产的成矿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文章归纳了幔枝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河北省划分成5个幔枝构造区。提出幔枝构造核部、主次拆离带及上置断陷盆地的成矿控矿规律,总结了"内金... 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三级单元,其对内生矿产的成矿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文章归纳了幔枝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河北省划分成5个幔枝构造区。提出幔枝构造核部、主次拆离带及上置断陷盆地的成矿控矿规律,总结了"内金、外铜-银-铅锌"的成矿格局,以期为本区进一步找矿提供思路。同位素数据统计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源自地球深部,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迁移到近地表并逐步就位、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金银多金属 成矿控矿作用 地幔热柱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构造演化及成矿控矿构造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牛树银 孙爱群 +5 位作者 马宝军 江思宏 聂凤军 张建珍 王宝德 夏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237,共15页
哈达门沟金矿是内蒙古迄今最大的金矿床,具有超大型金矿床规模。金的成矿作用对岩性没有明确的选择性,而主要是受褶皱-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源,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聚积成矿。研究表明,该区的构造变形从早到晚,力学性质... 哈达门沟金矿是内蒙古迄今最大的金矿床,具有超大型金矿床规模。金的成矿作用对岩性没有明确的选择性,而主要是受褶皱-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源,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聚积成矿。研究表明,该区的构造变形从早到晚,力学性质往往从塑性到脆性,构造规模从小到大,构造类型则是褶皱与剪切带同时形成,或相间发育。该区主要经历了4个期次的强烈褶皱-剪切作用,并形成了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第一期构造变形时岩石的流变性较强,褶皱幅度较小,一般多表现为小规模的塑性流变褶皱,并产生了小规模韧性剪切带;第二期(主期)褶皱以乌拉山主峰为主的东西向区域规模的复式背、向斜(形),并在主期褶皱的倒转翼发育了一系列与褶皱同向延伸的脆韧性剪切带,它们构成了区域性构造薄弱带;第三期为横跨叠加褶皱,使近东西向褶皱发生了南北向蛇形弯曲,伴随该期褶皱作用形成了低绿片岩相韧脆性剪切带,为深源成矿流体的贯入与集聚成矿提供了很好的赋存空间,是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第四期构造变形则以区域性隆升作用为主,使早期褶皱发生横弯褶皱的同时,还将深部形成的金矿体抬升至浅部。文中在成矿控矿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褶皱作用 韧脆性剪切带 成矿控矿作用 模式 乌拉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