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成矿成晕(火用)和成矿成晕信息及其找矿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履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3-210,共8页
通过对成矿成晕过程物质和能量转化的热力学分析和研究,从信息的本质上探讨了熵变、(火用)变和信息量的关系;将工程热力学函数(火用)引入成矿成晕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成矿完晕(火用)的概念,试将其作为成矿信息的能量指标,推导出了成矿成... 通过对成矿成晕过程物质和能量转化的热力学分析和研究,从信息的本质上探讨了熵变、(火用)变和信息量的关系;将工程热力学函数(火用)引入成矿成晕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成矿完晕(火用)的概念,试将其作为成矿信息的能量指标,推导出了成矿成晕体系有关微量组分的成矿成晕(火用)的一般表达式为从原生晕到次生晕,初步建立了(火用)法评价地球化学异常的原则方法,并试图开发和利用此种成矿成晕信息于化探找矿和地质研究等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成晕 YONG 信息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三(山岛)-仓(上)断裂带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惠 禹斌 +13 位作者 李德亮 李成 王善飞 李威 贺容华 马久菊 魏江 赵佳祥 李思玲 杨清泉 原东成 刘日富 司淑云 樊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13-714,共2页
三(山岛)-仓(上)构造带处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集中区西北部,该断裂带已发现三山岛金矿、新立金矿和仓上金矿3个大-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总储量己超百吨,该构造带及已知矿深部还有很大找矿潜力。三个金矿床严格受NE向三-仓构造控制,... 三(山岛)-仓(上)构造带处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集中区西北部,该断裂带已发现三山岛金矿、新立金矿和仓上金矿3个大-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总储量己超百吨,该构造带及已知矿深部还有很大找矿潜力。三个金矿床严格受NE向三-仓构造控制,金矿成矿成晕具有多期多阶段脉动叠加的特点。研究了3个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盲矿预测 叠加模型 构造叠加 断裂带 三山岛金矿 深部预测 成矿成晕 构造带 仓上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水银硐子特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方维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9-357,共9页
本文主要讨论银硐子特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显微构造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银、铜主要富集于不同成分的沉积纹层过渡部位、斜交层面的密集劈理区、S形、X形裂隙构造中。本矿床的成矿成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成矿期.五个成... 本文主要讨论银硐子特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显微构造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银、铜主要富集于不同成分的沉积纹层过渡部位、斜交层面的密集劈理区、S形、X形裂隙构造中。本矿床的成矿成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成矿期.五个成矿阶段,泥盆纪海底热水同生沉积成矿期中,第一阶段为菱铁矿-铁白云岩热水沉积-交代成矿阶段;第二阶段为银-多金属海底热水混合同生沉积成矿阶段;第三阶段为铜、银-铜、钡海底热水同生沉积成矿阶段;印支期岩浆动热改造富集成矿期形成的第四阶段为黄铜矿-银黝铜矿-铁白云石成矿阶段。燕山期岩浆动热改造富集成矿期形成的第五阶段为银黝铜矿-方解石阶段。文中讨论各成矿阶段的标型矿物组合和标型元素组合.总结了银富集成矿的矿物地球化学标志,应用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对柞水-山阳地区砷的地球化学场进行了解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地球化学 成矿成晕 银矿床 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床银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玉乾 张宝琛 刘正桃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48-949,共2页
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褶皱构造带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断陷带(云金表等,2002),是近年在环太平洋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银多金属矿床,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Ag元素在矿物中的赋存相态为线索,采用矿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方... 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褶皱构造带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断陷带(云金表等,2002),是近年在环太平洋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银多金属矿床,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Ag元素在矿物中的赋存相态为线索,采用矿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方维萱等,2001),运用高级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金石嶂银多属矿床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床 螺状硫银矿 银赋存状态 矿物地球化学 黄铜矿 方铅矿 成矿成晕 金石 硫铜银矿 蓝辉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萨热克砂砾岩型铜矿床钻孔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俞望杰 方维萱 +2 位作者 贾润幸 王磊 鲁佳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9-567,共9页
新疆萨热克铜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砂砾岩型铜矿床。应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学地质方法,对钻孔原生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成矿元素组合和垂向成矿成晕分带特征,进而对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晕机理进... 新疆萨热克铜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砂砾岩型铜矿床。应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学地质方法,对钻孔原生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成矿元素组合和垂向成矿成晕分带特征,进而对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晕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成矿元素Mo、Ag与Cu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特征指示元素;成矿期热液主要以中-低温热液为主,可能存在高温热液,成矿环境为沉积成岩型,同时Fe参与了砂砾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成晕作用;元素Cu、Pb、Zn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赋存,辉绿岩可能携带了大量成矿成晕物质,成矿元素富集可能经历了复杂的后期叠加改造作用;Cu-Mo-Ag为砂砾岩型铜矿体成矿元素组合,Sb-As-Pb为砂砾岩型铅矿体成矿元素组合,Zn-Cd-Hg为砂砾岩型锌矿体成矿元素组合。Ag、Cu、Pb、Zn、Mo、As、Hg、Cd、Sb元素在该区富集性强,具强分异作用,显示较强的后期改造作用,是该区的主成矿元素和伴生指示元素;钻孔原生异常垂直分带特征为上部元素组合为B-K-Cl型,成矿元素组合为Ag-Cu-Mo-Sr-As-Sb-Pb-Au-Zn-Hg-Cd型;下部元素组合可能为W,为具有显著热液叠加成矿元素组合特征,推测矿床存在多个成矿期次,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地球化学异常 成矿成晕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萨热克 砂砾岩型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