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键元素超常富集与战略资源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学求 李龙雪 +1 位作者 吴慧 王玮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
构成战略资源的关键元素有56个,大部分关键元素地壳丰度低,需要数十倍至上千倍的超常富集才能成矿,导致其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圈定元素超常富集区是战略资源找矿预测和发现大型矿床的关键。超常富集核心是元素的富集强度,可以... 构成战略资源的关键元素有56个,大部分关键元素地壳丰度低,需要数十倍至上千倍的超常富集才能成矿,导致其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圈定元素超常富集区是战略资源找矿预测和发现大型矿床的关键。超常富集核心是元素的富集强度,可以用成矿富集系数(m.a.i)、矿床规模吨位指数(t.a.i)和异常富集系数(a.c.i)定量刻画富集强度。对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稀土和放射性等35个战略资源矿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成矿富集系数大于1000的元素有锑、铋、铼和金,>100~1000的元素有银、钨、锡、铬、锂、铯、碲、铟、铀和铂族元素(PGE),>10~100的元素有铜、镍、铬、铍、铷、钪、铌、钽、锆和原生稀土矿,≤10的元素有铁、铝、钛和离子吸附型稀土。富集达到大型以上矿床最低矿床规模吨位指数要达到10^(7),一般要达到10^(10)。异常富集系数要达到2以上。元素超常富集还体现在异常空间分布面积>100~1000 km^(2),具有3层以上异常结构,至少存在4个元素组合。元素富集量和潜在资源量,可以用面金属量和体金属量进行定量预测。元素超常富集导致大规模成矿效应,而且在成矿物质背景(源)、成矿过程(运)和最终就位(储)整个富集过程中留下了异常轨迹,可以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刻画元素超常富集规律,为预测和发现矿床提供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元素 超常富集 战略资源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成矿富集系数(m.a.i) 矿床规模吨位指数(t.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511铀矿床U-Se-Re-Mo富集规律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家永 曾爱花 +1 位作者 陈益平 郭国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82-283,共2页
511铀矿床是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床,铀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渡带。同样,Se、Mo、Re也是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氧化-还原过渡带也可能富集,但U、Se、Mo、Re的地球化学性质又有差异,在空间上又可能分离,查明U、Se、Mo、Re的富集... 511铀矿床是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床,铀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渡带。同样,Se、Mo、Re也是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氧化-还原过渡带也可能富集,但U、Se、Mo、Re的地球化学性质又有差异,在空间上又可能分离,查明U、Se、Mo、Re的富集规律,有助于了解该矿床的成矿机理,对Se、Mo、Re等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 过渡带 砂岩型铀矿床 地球化学性质 富集系数 富集规律 不完全氧化 还原条件 成矿机理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多宝山铜成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贾大成 姜涛 +4 位作者 陈圣波 包国章 高文 张潇 毛永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6,共11页
在森林覆盖区利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具有一定优势。对黑龙江省呼玛县多宝山铜矿区和相邻的呼玛县罕达—气白石砬子—宽河对照区进行植物地球化学找矿研究。植物样品采集以植物样方测量中常见植物为主,分别采集植物的根、茎、叶,并配套采... 在森林覆盖区利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具有一定优势。对黑龙江省呼玛县多宝山铜矿区和相邻的呼玛县罕达—气白石砬子—宽河对照区进行植物地球化学找矿研究。植物样品采集以植物样方测量中常见植物为主,分别采集植物的根、茎、叶,并配套采集岩石和土壤各层位的样品,植物样品使用ICP-MS方法测试。植物中成矿元素对比和总富集系数(TEC)显示,在铜成矿区可以形成比较明显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通过矿化岩石-土壤-植物元素相关分析和屏障系数(SC)证明,植物中元素异常与成矿作用具有成因联系。植物地球化学找矿干扰因素比较多,可利用元素在植物根、茎、叶器官内的分配特征来确定采样介质。提出利用衬度系数(CC)、组合衬度系数(CCC)、屏障系数(SC)等多指标方法选择有效指示植物,综合分析后认为白桦和胡枝子可作为多宝山铜成矿区有效指示植物。在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利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球化学 有效指示植物 富集系数 组合衬度系数 成矿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地区中段成矿元素地史演化的探讨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启荣 沈上越 +1 位作者 莫宣学 路凤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8,共5页
以富集系数值 ( ki)为指标 ,系统讨论了三江地区中段 Au,Ag,Cu,Pb,Zn,As,Sb,Hg8个成矿元素从老基底时期—盖层时期—古特提斯时期—中新生代地层时期富集与贫化的演化历史情况。研究表明 ,基底时期 Cu-Pb-Sb富集 ;盖层时期 Au-Ag富集 ,... 以富集系数值 ( ki)为指标 ,系统讨论了三江地区中段 Au,Ag,Cu,Pb,Zn,As,Sb,Hg8个成矿元素从老基底时期—盖层时期—古特提斯时期—中新生代地层时期富集与贫化的演化历史情况。研究表明 ,基底时期 Cu-Pb-Sb富集 ;盖层时期 Au-Ag富集 ,特别是 As强烈富集 ;古特提斯洋时期 ,Au-Sb强烈富集在金沙江洋脊环境 ,Cu强烈富集在金沙江洋岛环境 ;古特提斯弧时期 ,金沙江洋内弧表现出 Cu的富集 ,Pb-Zn富集在滞后弧 ,而碰撞弧及澜沧江陆缘弧没有成矿元素的明显富集 ;中新生代时期 ,As-Hg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元素 富集系数 三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体系贵金属溶解和分配实验研究综述
5
作者 张生 李统锦 +1 位作者 柳少波 王联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6,共8页
概述了岩浆体系贵金属溶解和分配实验研究的进展和特点,收集了平衡共存相之间贵金属的分配系数,介绍和讨论了实验成果在地质和地球化学上的应用,并展望了这方面实验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贵金属 溶解度 分配系数 分馏机制 地球化学 岩浆 成矿作用 成岩作用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