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九岭南缘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喆 张芳荣 +10 位作者 张福神 王光辉 吴俊华 唐维新 楼法生 谢春华 高原 董菁 陈军 况二龙 周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64,共21页
近年来,九岭南缘同安-白水洞地区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发现了多处大型、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系统梳理该地区锂矿成矿地质特征对于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指导下一步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编录,并结合... 近年来,九岭南缘同安-白水洞地区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发现了多处大型、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系统梳理该地区锂矿成矿地质特征对于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指导下一步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编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九岭南缘燕山期花岗岩划分为4个阶段,其岩性从老到新依次为中细-中粗粒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含斑(少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各岩性之间呈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其中晚阶段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锂矿具有成矿专属性,并常超覆于其他燕山期岩体之上,内部见有早期岩体的捕虏体。以w(Li_(2)O)≥0.20%圈定锂矿体,矿体主要分布于白水洞岩体上部的中、强钠长石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同时有少量的伟晶岩和细晶岩矿体,局部花岗岩围岩被矿化,但下部弱钠长石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地表局部地段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不含矿。锂主要赋存于锂白云母和锂云母中,脉石矿物主要为钠长石、石英、钾长石、云母等。燕山期花岗岩蚀变普遍且较强烈,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白(锂)云母化、云英岩化、黄玉化等。白(锂)云母化表现为围绕原生白云母边缘发育交代的白云母和锂云母,同时与钠长石化紧密伴生。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碱交代阶段,局部叠加云英岩化(酸交代)阶段。上述特征表明九岭南缘蚀变花岗岩型锂矿为热液作用的碱交代阶段富集成矿。结合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笔者初步总结了该地区锂矿成矿要素,建立了找矿标志,并圈定了陈家里-新庵里、港口-东坑、三角岭-东窝里、张家里-窑场里等地区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为九岭南缘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勘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蚀变花岗岩型 成矿地质特征 钠长石化 蚀变作用 碱交代 找矿方向 九岭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土屋特大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矿床对比 被引量:40
2
作者 任秉琛 杨兴科 +2 位作者 李文明 李有柱 邬介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7-75,共9页
土屋特大型斑岩铜矿位于东天山吐鲁番—哈密陆块南部边缘岛弧环境中。多期岩浆活动和矿化是铜金属超常堆集的主要因素。海底火山活动和热泉沸腾逸散造就了铜金属的预富集 (矿源层 ) ,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的侵位和叠加矿化使铜金属进... 土屋特大型斑岩铜矿位于东天山吐鲁番—哈密陆块南部边缘岛弧环境中。多期岩浆活动和矿化是铜金属超常堆集的主要因素。海底火山活动和热泉沸腾逸散造就了铜金属的预富集 (矿源层 ) ,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的侵位和叠加矿化使铜金属进一步富化和最终成矿。以细碧角斑质为主的火山岩喷发于潮坪—滨海环境 ,闪长玢岩、斜长花岗斑岩形成于较强的氧化环境 ;强还原示踪矿物黄铁矿含量较少。矿石的低品位、矿石的结构构造、蚀变特征以及矿石建造具典型斑岩矿床特征 ;矿石高品位、矿床形成较低温度及大量硅化蚀变又表现为某些热液矿床特征 (次火山岩热液 )。典型斑岩铜矿床、次火山热液矿床、土屋铜矿床对比 ,土屋铜矿床矿床类型仍不失为斑岩型铜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岩浆活动 叠加矿化富集 斑岩铜矿床 东天山 岛弧环境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北山Cu-Ni-Au-Pb-Zn成矿带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丁建华 邢树文 +3 位作者 肖克炎 马玉波 林健宸 邓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92-1412,共21页
文章通过潜力评价成果汇总和综合分析,结合找矿新理论和该区找矿新进展,重新划定(修定)了东天山-北山Cu-Ni-Au-Pb-Zn重点成矿带的边界。东天山-北山Cu-Ni-Au-Pb-Zn重点成矿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 文章通过潜力评价成果汇总和综合分析,结合找矿新理论和该区找矿新进展,重新划定(修定)了东天山-北山Cu-Ni-Au-Pb-Zn重点成矿带的边界。东天山-北山Cu-Ni-Au-Pb-Zn重点成矿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裂解、拼合、造山等构造运动,相应地发生过多期、多阶段的成矿作用,致使此带形成了众多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的矿床,是矿产勘查突破的有利区带。作者从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出发,分析了该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结合带内最新的找矿进展,修订了东天山-北山Cu-Ni-Au-Pb-Zn重点成矿带的成矿谱系,深化了对本成矿带的成矿规律认识;新一轮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证实,带内仍然具有极大的资源潜力,在此基础上,在本带划分了19个远景区,其中9个为重点远景区,10个为一般远景区;提出了带内可能发现新矿床类型(如:砂岩型铀矿、斑岩型金矿等)和新矿种(如稀有稀散金属等);建议本带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为Ni、Cu、Mo、Au、W,兼顾Pb、Zn、Ag、Fe和Mn;建议本带主攻类型为基性-超基性岩型镍铜矿、斑岩型铜(钼、金)矿、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型铅锌银多金属矿、海相火山岩型铁矿、矽卡岩型银矿以及沉积型锰矿等。该项工作对指导本成矿带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北山 成矿地质特征 潜力分析 成矿远景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北地区金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新进展 被引量:48
4
作者 符巩固 许德如 +1 位作者 陈广浩 李鹏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6-422,共7页
作者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多年来在湘东北地区地质找矿实践,对区内典型矿床进行了解剖,全面概括和总结了该区金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新进展。认为区内金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金成矿对地层具选择性、空间分布... 作者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多年来在湘东北地区地质找矿实践,对区内典型矿床进行了解剖,全面概括和总结了该区金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新进展。认为区内金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金成矿对地层具选择性、空间分布具有区域分带性,构造控矿异常明显。近两年的地质找矿研究还发现区内金矿体具有等距和小角度侧伏产出规律,进而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并认为在湘东北地区寻找到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具有较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北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匡文龙 向世超 +4 位作者 肖文舟 陈伟 杨绍祥 余沛然 陈年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2-1082,共11页
湘西北铅锌矿带属于中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湘西-鄂西成矿带的南西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形成保靖、洛塔、花垣渔塘、凤凰4个矿田。文章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以洛塔矿田中的下光荣、江家垭等铅锌矿床、花垣渔塘矿田中的李... 湘西北铅锌矿带属于中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湘西-鄂西成矿带的南西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形成保靖、洛塔、花垣渔塘、凤凰4个矿田。文章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以洛塔矿田中的下光荣、江家垭等铅锌矿床、花垣渔塘矿田中的李梅铅锌矿床为例,从地层、岩性、构造等分析入手,采用同位素测试、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湘西北铅锌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寒武纪地层,成矿作用过程中,油田卤水在构造作用下的大规模运移、循环,导致了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沉淀,主要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锌矿带 成矿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湘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Cu-Pb-Zn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丁建华 范建福 +1 位作者 阴江宁 刘亚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37-1550,共14页
武夷山Cu-Pb-Zn多金属成矿带是华夏地块内的重要成矿区域,长期处于全球超大陆聚散与南北大陆离散拼合的交接转换地带,拥有复杂多样的成矿环境和有利的成矿条件,需要重点部署找矿勘查工作。文章从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出发,分析了该成矿带... 武夷山Cu-Pb-Zn多金属成矿带是华夏地块内的重要成矿区域,长期处于全球超大陆聚散与南北大陆离散拼合的交接转换地带,拥有复杂多样的成矿环境和有利的成矿条件,需要重点部署找矿勘查工作。文章从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出发,分析了该成矿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成矿谱系。作者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经汇总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新的找矿理论和找矿进展,对本成矿带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部署建议,建议主攻矿种为:稀土、萤石、铜、钼、铅、锌、锡、金、银等,主攻类型为:风化淋积型稀土矿、斑岩型铜钼金矿、沉积改造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岩浆热液型萤石矿以及与酸性岩浆有关的热液型钨锡铋钼铌钽矿等,并在成矿带内圈定了19个找矿远景区,其中8个为重点远景区,11个为一般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成矿地质特征 潜力分析 成矿远景区划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锂等稀有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付小方 梁斌 +2 位作者 邹付戈 郝雪峰 侯立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54-3068,共15页
锂(Li)被国家列为了"关键金属"。位于四川西部的甲基卡稀有金属矿田锂资源得天独厚,累计查明氧化锂(Li2O)资源储量286.11万t,预测远景资源量500万t,是世界级硬岩型锂矿富集区。二云母花岗岩以含锂辉石、锂白云母、黑鳞云母以... 锂(Li)被国家列为了"关键金属"。位于四川西部的甲基卡稀有金属矿田锂资源得天独厚,累计查明氧化锂(Li2O)资源储量286.11万t,预测远景资源量500万t,是世界级硬岩型锂矿富集区。二云母花岗岩以含锂辉石、锂白云母、黑鳞云母以及电气石、磷灰石为特征。花岗岩细晶岩型锂矿为主体并与伟晶岩型锂矿共存,且发育韵律式条带结构是甲基卡矿田独有的特点。笔者以在甲基卡地区及外围调查研究与找矿勘探实践为基础,总结了甲基卡锂等稀有多金属矿田的成矿地质特征,从二云母花岗岩、伟晶岩脉以及韵律式条带结构、地球化学、包裹体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锂金属超常富集的成因,提出了甲基卡花岗岩浆多中心底辟穹隆、不混溶Li-F花岗质岩浆、半开放裂隙系统的脉动式多期充填-交代及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自交代成岩成矿的认识。这一认识对稀有金属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稀有金属的分配、迁移、超常富集过程等科学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以期更大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卡 锂矿田 成矿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准噶尔北缘铬铁矿-Cu-Au-Pb-Zn-Ni成矿带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丁建华 邢树文 +3 位作者 肖克炎 马玉波 张婷婷 刘亚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34-1352,共19页
阿尔泰-准噶尔北缘铬铁矿-Cu-Ni-Au-Pb-Zn-Ni成矿带是全国重点部署找矿勘查工作的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是全球阿尔泰巨型成矿带位于中国境内的一部分。文章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进展,对该成矿带的边界... 阿尔泰-准噶尔北缘铬铁矿-Cu-Ni-Au-Pb-Zn-Ni成矿带是全国重点部署找矿勘查工作的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是全球阿尔泰巨型成矿带位于中国境内的一部分。文章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进展,对该成矿带的边界进行了新的修定;从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出发,分析总结了该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有利成矿地质条件,进一步修订了成矿带的成矿谱系;总结了成矿带内次级成矿单元的成矿特征;对带内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和相应的典型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成矿带的资源潜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Cr、Mo、Cu、Au、Ni、Pb、Zn、Ag为本带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划分了9个远景区,其中3个为重点远景区,6个为一般远景区。此项工作对本成矿区带内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 准噶尔北缘 成矿 成矿地质特征 潜力分析 成矿远景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万载县兴源冲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楼法生 吴旭铃 +4 位作者 凡秀君 刘成东 严兆彬 陈益平 徐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4-712,共9页
江西兴源冲铜矿是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较大潜力的铜多金属矿床,所处的黄茅地区属九岭南缘多层次大型构造叠加成矿地质背景的西段。在野外详细的地质考察以及室内岩矿鉴定的基础上,运用电子探针和气体同位素质谱仪以及包体测温等现代分析测... 江西兴源冲铜矿是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较大潜力的铜多金属矿床,所处的黄茅地区属九岭南缘多层次大型构造叠加成矿地质背景的西段。在野外详细的地质考察以及室内岩矿鉴定的基础上,运用电子探针和气体同位素质谱仪以及包体测温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兴源冲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实验分析得出:电子探针分析数据表明矿石中含大量Cu、Fe,少量Zn、Au,其中Cu含量达工业品位;矿石中δ34SCDT值和包裹体盐度值说明其成矿流体具有同源性,可能来源于地幔或者与岩浆同源;包体均一温度有两个峰值区间,说明矿床受二期成矿流体控制。综合区域、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以及上述实验所得,得出该矿床应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变质叠改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铜矿 矿床成因 兴源冲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小沟里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4
10
作者 冯建忠 汪东波 +2 位作者 邵世才 王学明 林国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9-167,共9页
本文通过石英脉Ar_Ar法和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_Pb法定年、氢氧同位素测定、微量元素测定及含矿岩石中斑点构造显微镜研究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环境分析 ,探讨了花岗岩与金矿床的关系以及矿床成因。含金石英脉Ar_Ar坪年龄为 197Ma... 本文通过石英脉Ar_Ar法和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_Pb法定年、氢氧同位素测定、微量元素测定及含矿岩石中斑点构造显微镜研究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环境分析 ,探讨了花岗岩与金矿床的关系以及矿床成因。含金石英脉Ar_Ar坪年龄为 197Ma,等时线年龄为 193Ma。大山花岗岩U_Pb年龄为 2 0 1Ma。石英包裹体水的δ18O为 8.15‰~ 12 .82‰ ,δD为 - 5 8‰~ - 77‰ ,热液水来源以岩浆水为主。岩石中发育斑点构造 ,斑点为黄铁矿、绿泥石、石英、黑云母等热液交代蚀变矿物。矿区内脉岩发育 ,组成矿体的上下盘 ,花岗岩体和脉岩含金可达 2 40× 10 -9。大山岩体中心相含金 1.7× 10 -9,边缘相含金 6 .3× 10 -9,从岩体到矿区脉岩含金量增加。研究表明 ,大山花岗岩与矿床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及成因关系 ,并提供了热源、水源和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金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成因 秦岭造山带 岩浆作用 成岩成矿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滇西北斑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温汉捷 裘愉卓 +1 位作者 胡耀国 俞广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9,共6页
斑岩型金矿是云南重要的金矿类型。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从斑岩类型角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与二长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与正长斑岩有关的岩体接触构造带脉状金矿床 ;与正长 (粗面 )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 ;与... 斑岩型金矿是云南重要的金矿类型。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从斑岩类型角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与二长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与正长斑岩有关的岩体接触构造带脉状金矿床 ;与正长 (粗面 )斑岩有关的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 ;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床。同时从不同类型斑岩、成矿构造和地球化学条件等多角度阐述了斑岩型金矿床形成的条件 ,认为本区斑岩型金矿床具有多类型、多成因与成矿作用多期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构造破碎带 地球化学 成矿构造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3
12
作者 高永宝 滕家欣 +1 位作者 陈登辉 隋清霖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61-269,共9页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晚石炭世优质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品位富,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笔者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控矿地质条件,提出含碳泥晶灰岩、背斜构造、断裂构造...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晚石炭世优质锰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品位富,属于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笔者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控矿地质条件,提出含碳泥晶灰岩、背斜构造、断裂构造、遥感及地球物理等找矿标志,认为玛尔坎苏锰矿带外围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应加强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南翼、苏萨尔布拉克、博托彦、托库孜布拉克等的锰矿找矿工作;应重视矿田构造的研究,拓展深部找矿空间;塔里木西缘及北缘石炭系锰矿找矿工作需进一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玛尔坎苏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钨矿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夏庆霖 汪新庆 +2 位作者 刘壮壮 李童斐 冯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8,共9页
钨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前人在钨矿成矿理论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在江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取得的多项钨矿重大找矿突破,对原有的钨成矿带地质认识提出了挑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 钨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前人在钨矿成矿理论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在江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取得的多项钨矿重大找矿突破,对原有的钨成矿带地质认识提出了挑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文中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各省区钨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全国1 538处钨矿产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国钨矿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其次,根据钨矿床及预测区的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56个钨矿成矿区带。再次,将钨矿的预测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夕卡岩型、斑岩型、云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层控夕卡岩型和砂矿型,并建立了主要钨矿类型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全国范围累计圈定的1 357个最小预测区,累计预测资源量(WO_3)2 973×10~4 t。根据钨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461个二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合并为118个钨矿三级预测区,其中,找矿潜力大的河南卢氏—栾川、新疆白干湖、湖南香花岭—瑶岗仙、甘肃野马滩—干巴河脑、江西坪背山—八仙脑和大湖塘等6个三级预测区可优先部署钨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资源潜力评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西成矿集区郭家沟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世新 胡乔青 +2 位作者 王义天 魏然 柯昌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9-1146,共18页
郭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甘肃省西成矿集区东端,是近年来在西秦岭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也是寻找厂坝式矿床的重大突破。该矿床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生物灰岩、硅化-铁白云石化灰岩以及千枚岩中,明显受层间断裂带的控制。由于其新... 郭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甘肃省西成矿集区东端,是近年来在西秦岭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也是寻找厂坝式矿床的重大突破。该矿床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生物灰岩、硅化-铁白云石化灰岩以及千枚岩中,明显受层间断裂带的控制。由于其新发现不久,该矿床控矿因素和成因认识尚不清楚。文章在系统成矿地质特征观察的基础上,将成矿期次划分为沉积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包括: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铁白云石(菱铁矿)阶段(Ⅰ)、石英-方铅矿-闪锌矿-碳酸盐阶段(Ⅱ)和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Ⅲ)。在综合分析该矿床成矿过程与控矿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成矿受压扭性逆冲断层相关的断裂构造系统和褶皱构造变形带控制,硅化和铁镁碳酸盐化与铅锌矿化密切伴生,表现出热液交代蚀变矿化为主的特征,矿脉穿切矿区内的花岗岩墙,推测成矿作用发生在三叠纪或者更晚,后生热液成矿作用造成了铅锌的巨量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地质特征 西成矿集区 郭家沟超大型铅锌矿 西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矿成矿地质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21
15
作者 牛翠祎 刘烊 张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共12页
为了摸清全国金矿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地部署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时空分布及资源潜力特征,跟踪金矿勘查进展,提出金矿勘查部署建议。中国金矿床虽以小型居多,但大中型金矿床的资源... 为了摸清全国金矿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地部署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时空分布及资源潜力特征,跟踪金矿勘查进展,提出金矿勘查部署建议。中国金矿床虽以小型居多,但大中型金矿床的资源储量约占80%。金矿床在中生代呈大规模成矿特征,其矿床数和资源储量均居主要地位,其次为新生代、晚古生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金矿床在空间上呈区域集中分布特征,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金矿床空间分布,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预测资源量,修订了金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确定了57个Ⅲ级金矿成矿区带,其中胶东、小秦岭—伏牛山、滇黔桂、西秦岭、燕辽、松潘—摩天岭、东秦岭、长江中下游、丽江—哀牢山和吉南—辽东成矿区带,其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在全国均居前列。以服务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目的,提出了金矿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将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2类,分别为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变质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砂金型、花岗绿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风化壳型、砾岩型,其中以前5种矿产预测类型为主。在总结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类型金矿预测评价模型。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资源量31 125.6t,预测深度大多小于1 000m,50%的预测资源量分布于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根据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的找矿进展,找矿主攻矿床类型为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中国东部胶东、小秦岭—伏牛山、西秦岭、滇黔桂为金矿重点勘查区带,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仍是金矿重点找矿地段;西部地区如东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班公湖—怒江、丽江—哀牢山等区带的金矿勘查突破,基础性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投入,为西部地区金矿勘查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开创西部地区金矿勘查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预测类型 成矿地质特征 金矿预测评价模型 金矿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山四角羊地区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洪普 曹永亮 +3 位作者 关有国 张寿庭 苏生顺 许文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7-793,共7页
四角羊铁多金属矿床产在上石炭统缔傲苏组碳酸盐岩与岩体的接触部位,含矿岩系为热接触变质形成的矽卡岩。矿区内圈出45条铁多金属隐伏矿体,矿石类型复杂,且具有2期成矿的特征,早期以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晚期以闪锌矿... 四角羊铁多金属矿床产在上石炭统缔傲苏组碳酸盐岩与岩体的接触部位,含矿岩系为热接触变质形成的矽卡岩。矿区内圈出45条铁多金属隐伏矿体,矿石类型复杂,且具有2期成矿的特征,早期以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晚期以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组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山 四角羊地区 铁多金属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重要铌钽矿床分布规律及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蔡肖 宋扬 +3 位作者 王登红 李建康 周伟 丁海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93-194,共2页
近年来,铌钽金属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矿产品价格持续飙升,尤其是2010年钽金属价格由年初的35美元/镑升至115元/镑,这使得稀有金属-铌钽成为了众多国际矿业公司竞相寻找的重要矿种。世界各国力求寻找新的大型-超大型铌钽矿床,目前已在俄罗... 近年来,铌钽金属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矿产品价格持续飙升,尤其是2010年钽金属价格由年初的35美元/镑升至115元/镑,这使得稀有金属-铌钽成为了众多国际矿业公司竞相寻找的重要矿种。世界各国力求寻找新的大型-超大型铌钽矿床,目前已在俄罗斯Katuginskoye地区和沙特阿拉伯Ghurayyah地区的蚀变花岗岩中探得了丰富的铌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矿床分布 蚀变 矿产品价格 碳酸岩 矿床类型 含矿岩体 前寒武纪 风化壳 深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良芳 魏新良 +2 位作者 景山 曾子华 韦德贵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0-767,共8页
本文在分析研究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卧儿岗铁矿位于宁芜断陷盆地NW向和N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矿体主要赋存在浅成、超浅成侵入的辉石闪长玢岩体顶部,严格受岩... 本文在分析研究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卧儿岗铁矿位于宁芜断陷盆地NW向和N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矿体主要赋存在浅成、超浅成侵入的辉石闪长玢岩体顶部,严格受岩体制约,认为该矿床属于玢岩型铁矿。指出在卧儿岗铁矿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在宁芜断陷盆地NW向和NNE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并且发育有辉石闪长玢岩的部位是寻找玢岩铁矿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玢岩铁矿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卧儿岗 宁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东段北缘鄣公山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廖圣兵 张彦杰 +5 位作者 周效华 余明刚 蒋仁 姜杨 陈志洪 赵希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82,共7页
鄣公山地区属江南钨锑金锡多金属成矿带九岭-鄣公山钨锑金成矿亚带,对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条件研究显示:金和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受溪口岩群和瑶里-江潭构造基性岩带控制,产于韧性变形带叠加的后... 鄣公山地区属江南钨锑金锡多金属成矿带九岭-鄣公山钨锑金成矿亚带,对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条件研究显示:金和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受溪口岩群和瑶里-江潭构造基性岩带控制,产于韧性变形带叠加的后期脆性构造破碎带中,并赋存于次级断裂和裂隙中;锑、钨、钼矿化与燕山期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赋存于岩体中及内外接触带;金、钨、锡、铋为研究区优势成矿金属;鄣源基性岩和新元古界地层(包括溪口岩群和双桥山群),具壳幔混源特征,暗示壳幔相互作用参与利于成矿,中酸性脉岩类形成时代基本为晚侏罗-早白垩世,属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同一岩浆演化晚期产物,基性脉岩具与晚白垩世玄武岩源岩浆特征和成因亲缘性,与陆壳引张构造背景密切相关;韧性变形带叠加的次级断裂系统形成的蚀变破碎带或挤压片理化带中的后期破碎带,及挤压破碎带两侧的张性破碎带是聚矿有利部位,区内以燕山期为主的成矿特点,有早期动热变质成矿与后期岩浆热液改造叠加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鄣公山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地区民乐式锰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8
20
作者 匡文龙 李雪宇 杨绍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5-323,共19页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从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入手,结合稳定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以古丈锰矿田中的野竹锰矿为例,对湘西北民乐式锰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成矿物质(...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从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入手,结合稳定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以古丈锰矿田中的野竹锰矿为例,对湘西北民乐式锰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成矿物质(锰)是多来源的,但主要来源于海底火山活动。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堆集在火山喷口附近的沉积物被烘热的海水淋滤改造,从中析出锰质;由热海水体所挟带,随海流迁移,成矿物质在裂陷槽中沉积下来富集形成锰矿床。民乐式锰矿床属离火山喷发中心较远的海底火山喷发一沉积锰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式锰矿 成矿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湘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