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梁山古裂谷带演化及成矿制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侯玉树 赵广江 +2 位作者 杨永强 叶水盛 刘建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5-18,共4页
以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吕梁山古裂谷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镜下研究,阐述了吕梁群和野鸡山群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对界河口群和吕梁群中的变质花岗岩作了超单元的杂岩划分,厘定了吕梁群为古元古代时期的产物,并探讨了铁矿成矿... 以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吕梁山古裂谷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镜下研究,阐述了吕梁群和野鸡山群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对界河口群和吕梁群中的变质花岗岩作了超单元的杂岩划分,厘定了吕梁群为古元古代时期的产物,并探讨了铁矿成矿作用受原始成分和变质作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山古裂谷带 构造格架 成矿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冀西北金银多金属矿产富集区地幔热柱及其成矿制约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红阳 闰升好 +3 位作者 王金锁 牛树银 张建珍 杨秋荣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年第4期401-412,共12页
本文以冀西北金、银多金属矿产富集区为例,讨论了超越在不同历史大地构造单元之上的中生代地幔热柱构造,论述了地幔热柱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等标志特征,探讨了地幔热柱构造的变质作用、岩浆作用与成矿制约,并初步建立了壳幔成矿体系。
关键词 金矿床 银矿床 多金属矿产 地幔热柱 成矿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衙金矿床富水岩浆对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10
3
作者 鲍新尚 和文言 高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75-2188,共14页
成矿岩浆富水(>4%)是形成斑岩型矿床的关键。滇西北衙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金多金属矿床,目前探明金资源储量超过320吨,伴生的铅锌、银、铜、铁、硫也达到大-中型规模。本文以北衙成矿的二长花岗... 成矿岩浆富水(>4%)是形成斑岩型矿床的关键。滇西北衙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金多金属矿床,目前探明金资源储量超过320吨,伴生的铅锌、银、铜、铁、硫也达到大-中型规模。本文以北衙成矿的二长花岗斑岩中角闪石斑晶和锆石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厘定成矿岩浆的特征,并探讨富水岩浆对成矿的制约。研究表明,北衙二长花岗斑岩角闪石斑晶发育、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具有高Sr(>300×10^(-6))、低Y(<10×10^(-6))和高(La/Yb)N(6.19~26.8)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在岩浆结晶早期有角闪石斑晶的晶出。角闪石晶出的条件是岩浆中水含量大于4.5%,因此北衙金矿床成矿岩浆演化早期角闪石的晶出显示成矿岩浆相对富水。角闪石矿物组分计算表明岩浆熔体中水含量在3.8%~4.1%之间,进一步证实北衙金矿床成矿岩浆相对富水。北衙金矿床这种具有高水含量的岩浆在源区岩石部分熔融的过程中,水的加入可以降低其熔点,促进源区含Cu、Au硫化物重熔,或萃取岩石中Cu、Au成矿元素,或聚集岩浆中分散分布的金属元素,形成富金属、富水的岩浆。含矿岩浆就位后,其通过压力的降低(岩浆房脆性破裂或岩浆向上侵位)来降低水的溶解度,或通过岩浆持续的结晶(在等压条件下晶出无水矿物)逐渐提高岩浆水含量,促使熔体中水含量大于水在熔体中溶解度,从而导致岩浆水达到饱和状态,流体开始出溶。总体而言,北衙金矿床富水岩浆不仅能促进北衙矿床成矿流体的形成与演化,也对成矿流体中Cu、Au等成矿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岩浆 成矿制约 岩相学 地球化学 北衙金矿床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矿床成矿系列与演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闫海卿 余吉远 +2 位作者 李文渊 焦建刚 汤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37-142,共6页
祁连山造山带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构造成矿带。文章依据成矿构造环境,结合区域主要矿种分布及其成矿类型和成矿时代等特征,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将祁连造山带北祁连早古生代汇聚陆缘铜、铅、锌、钨(钼)、金、蛇蚊石成矿带和南祁连早古生... 祁连山造山带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构造成矿带。文章依据成矿构造环境,结合区域主要矿种分布及其成矿类型和成矿时代等特征,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将祁连造山带北祁连早古生代汇聚陆缘铜、铅、锌、钨(钼)、金、蛇蚊石成矿带和南祁连早古生代陆缘裂解带铜、镍(铂族)、铬、金、稀土、黄铁矿成矿带中的矿床划归为6个成矿系列。在成矿系列、亚系列总结论述基础上,探讨了造山带早古生代区域成矿及成矿系列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早古生代 成矿系列 构造与成矿制约 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