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地“原型”及其相关外延称谓与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池洋 王建强 +5 位作者 赵晓辰 黄雷 张东东 赵俊峰 邓煜 马奂奂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0-727,共8页
盆地"原型"或"原型"盆地,目前已成为业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术语和热词。但在已公开发表的大量文献中,对盆地"原型"一词内涵的理解和表述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公开发表论著和内部文献的溯源分析认为,朱夏1... 盆地"原型"或"原型"盆地,目前已成为业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术语和热词。但在已公开发表的大量文献中,对盆地"原型"一词内涵的理解和表述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公开发表论著和内部文献的溯源分析认为,朱夏1982年给盆地"原型"(prototype)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盆地原型是指(某一地史阶段)一种地球动力机制(环境)形成的一个结构构造形式和沉积实体单元。(小型)简单盆地即为一个盆地原型,大型复杂盆地总是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盆地原型。随时间发展,盆地原型的类型是变化的。盆地"原型"是朱夏学术思想和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具有专属性的具体科学内涵和术语符号。对盆地发育过程中原始状况未经明显改造的盆地,建议在不同语境中选用"原始盆地"、"原盆地"、"原盆"系列同义术语。盆地的原始状况,可涵盖与盆地形成演化和成藏(矿)作用各类相关内容的原始状况。对遭改造盆地的原盆和原型恢复难度大,因其形成作用多样、改造过程复杂、恢复的证据和结论多解性强。将原盆和原型恢复的要点概括为:寻觅证据、厘定属性、建模复原和重塑过程。这4方面工作彼此关联、循序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夏 地原型 成盆动力机制 原始 改造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