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责任制护理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桂玉芳 马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化疗的62例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化疗的62例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干预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化疗药物作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责任制护理组儿童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而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临床使用好评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责任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治疗儿童难治/复发侵袭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现状及进展
2
作者 邹彤(综述) 张蕊 王天有(审校)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44-348,共5页
儿童难治/复发侵袭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患者预后极差,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成人R/R B-NHL疗效明显,现对其进行回顾并就CAR-T治疗儿童R/R B-NHL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 儿童难治/复发侵袭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患者预后极差,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成人R/R B-NHL疗效明显,现对其进行回顾并就CAR-T治疗儿童R/R B-NHL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治疗儿童R/R B-NHL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难治/复发性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序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靶向免疫治疗展望
3
作者 刘英 张永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49-252,共4页
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mature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s)是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儿童NHL的60%[1],其主要亚型包括伯基特淋巴瘤(BL)约占70%~80%[2],高级别B-NHL (High grade B-cell lymphoma,HG... 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mature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s)是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儿童NHL的60%[1],其主要亚型包括伯基特淋巴瘤(BL)约占70%~80%[2],高级别B-NHL (High grade B-cell lymphoma,HGBL)约占8%~1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约占10%~20%[2],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PMLBL)约占2%~3%[3],滤泡细胞淋巴瘤(FL)约占1%~2%[2-3]。儿童BL、DLBCL是一组高恶性度、高侵袭性的肿瘤,主要国际治疗中心依据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危险因素及不同化疗敏感性而采用不同强度的分层化疗方案,已将其5年EFS提高到80%~90%,使其成为高治愈性肿瘤[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伯基特淋巴 化疗敏感性 恶性度 NHL 滤泡细胞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
4
作者 王梦洁 胡建达 《北方药学》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28例B-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R-CHOP方案化疗。其中,105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28例B-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R-CHOP方案化疗。其中,105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预防组),123例患者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未预防组)。比较两组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的变化。结果:228例B-NHL患者中,有86.8%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7.89%曾感染乙肝病毒患者出现病毒再激活。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再激活率为5.71%,显著低于未预防组的12.90%(P<0.05)。抗病毒治疗2周后,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显著改善(P<0.05)。结论:B-NHL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存在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而在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前预防性应用抗病毒治疗方法可降低乙肝病毒再激活风险,且乙肝病毒再激活后抗病毒干预也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利妥昔单抗 乙肝病毒再激活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峰 罗志刚 +3 位作者 李甫罡 王钢 陈涛 郭晓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技术并根据BIOMED-2引物系统对103例B-NHL患者及2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标本基因组DNA进... 目的探讨骨髓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技术并根据BIOMED-2引物系统对103例B-NHL患者及2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标本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IgH、IgK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结果103例B-NHL患者中IgH和IgK单克隆重排阳性率分别为41.7%和50.5%,IgH和IgK联合检出率为64.1%。5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B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中共检出Ig基因单克隆重排49例(83.1%);除CLL/SLL以外的其他44例B-NHL患者中有17例(38.6%)检出Ig基因单克隆重排,而在2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患者中均未检出。70例B-NHL患者外周血标本Ig基因重排检出率与骨髓标本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7%vs 54.3%,χ2=1.03,P=0.31);26例CLL/SLL患者外周血Ig基因重排率与骨髓标本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2%vs 80.8%,χ2=0.92,P=0.34);44例非CLL/SLL患者外周血Ig基因重排率与骨髓标本之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1.8%vs 38.6%,χ2=0.45,P=0.50)。结论Ig基因重排可用于B-NHL的临床诊断,外周血与骨髓Ig基因重排检测具有同等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Ig基因重排 bIOMED-2引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文娟 王莉 +3 位作者 黄瑛 周志刚 李皎 张云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iNH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的45例B-iNHL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5),对照组... 目的分析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iNH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的45例B-iNHL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5),对照组给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和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客观缓解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发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R方案治疗B-iNHL的效果与R-CHOP方案相当,但不良反应小,对生存质量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达莫司汀 利妥昔单抗 惰性b细胞霍奇金淋巴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A与PCNA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程纯 张冬梅 +5 位作者 沈爱国 何松 严美娟 王惠民 邵晓轶 刘海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 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6 5例B NHL及 2 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cyclinA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A和PCNA在...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 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6 5例B NHL及 2 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cyclinA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A和PCNA在B NHL中的平均标记指数 (labelindex ,LI)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 (生发中心以外的淋巴组织 ) ;侵袭性B NHL中cyclinA的LI和PCNA的LI均高于惰性组 ;cyclinA与PCNA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cyclinA和PCNA的高表达与B NHL的发生发展有关 ,cyclinA的LI与PCNALI可以作为衡量B NHL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蛋白A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丽萍 冉学红 任翠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期238-240,共3页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霍奇金淋巴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非霍奇金B细胞边缘区淋巴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琳 李文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07-108,共2页
患者女,63岁。因“无明显原因乏力,偶伴恶心、呕吐1年多”于2012年10月入院。入院查体显示脾大,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 B超检查显示脾脏厚8.6 cm,长约22.7 cm,形态饱满,回声均匀;肝、胰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
关键词 边缘区淋巴 霍奇金 脾脏 b细胞 入院查体 浅表淋巴 b超检查 声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华联合化疗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明阁 宋魏 +2 位作者 张建波 孙淼淼 于庆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化疗,观察组患者另外给予美罗华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后...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化疗,观察组患者另外给予美罗华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和化疗联合治疗,治疗效果理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化疗 b细胞霍奇金淋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丽 刘鸣 苏培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7期84-85,共2页
对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结果移植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顺利,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恢复时间分别为+15 d和+16 d,血小板>20×109/L恢复时间分别为+15 d和... 对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结果移植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顺利,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恢复时间分别为+15 d和+16 d,血小板>20×109/L恢复时间分别为+15 d和+17 d;移植后1个月复查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消失;分别随访至移植后28个月和6个月,病情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提出利妥昔单抗治疗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用法,移植期间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观察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利妥昔单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晓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9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04月至2012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表阿霉素EPI、强泼尼松PDN)进...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04月至2012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表阿霉素EPI、强泼尼松PDN)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6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过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后,有32例完全缓解(53.33%),24例部分缓解(40.00%),3例患者病情稳定(5.0%),有1例患者病情进展(1.6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8例患者出现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的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CHOP b细胞 霍奇金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玉青 杨晓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2期4096-4098,共3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70例B细胞NHL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一化疗组(35例)和利妥昔单抗组(35例)。给予单一化...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70例B细胞NHL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一化疗组(35例)和利妥昔单抗组(35例)。给予单一化疗组患者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化疗方案治疗。在CHOP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妥昔单抗组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6个月生存率及1 a生存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3^+、CD4^+/CD8^+)变化。结果利妥昔单抗组治疗总有效率、6个月生存率、1 a生存率高于单一化疗组(均P<0.05)。治疗后,单一化疗组CD4^+/CD8^+、CD4^+、CD3^+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利妥昔单抗组CD4^+/CD8^+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利妥昔单抗组治疗后CD4^+、CD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利妥昔单抗组CD4^+/CD8^+、CD4^+、CD3^+水平高于单一化疗组(均P<0.05)。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B细胞NHL患者采用CHO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利妥昔单抗 CHOP化疗方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淑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4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观察组(美罗华联合化疗),每组各22例,治疗3个疗程后,对其临...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4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观察组(美罗华联合化疗),每组各22例,治疗3个疗程后,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美罗华联合化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华 化疗 b细胞霍奇金淋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一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13-14,共2页
目的研究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运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8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性CHO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 目的研究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运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8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性CHO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实施治疗时,选择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患者具有很好的耐受性,毒副作用不明显,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化疗 b细胞霍奇金淋巴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黄丸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旭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1492-1494,共3页
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6例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西黄丸联合CHOP治疗组(实验组)和CHOP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 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6例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西黄丸联合CHOP治疗组(实验组)和CHOP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联合的CHOP化疗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西黄丸治疗,治疗4个疗程观察并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4年总生存期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b细胞霍奇金淋巴 CHO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BEAC方案治疗预后不良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17
作者 李娟 刘柯 +3 位作者 张志彪 聂艳霞 许伟 史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30-31,共2页
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大剂量BEAC方案治疗预后不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10例,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其中7例高危初治者完全缓解(CR),3例复发者中CR 2例、PR 1例;无移植相关死亡。提示APBSCT+大剂量化疗对预后不良或复... 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大剂量BEAC方案治疗预后不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10例,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其中7例高危初治者完全缓解(CR),3例复发者中CR 2例、PR 1例;无移植相关死亡。提示APBSCT+大剂量化疗对预后不良或复发NHL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药物疗法 淋巴 霍奇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D_4^+CD_(25)^+Foxp_3^+Treg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王海英 唐述森 +2 位作者 王占聚 孙秀梅 唐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发病机制及化疗对B-NHL患者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5例B-NHL患者(观察组)化疗前后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所占比例,RT-PCR法检测各组... 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发病机制及化疗对B-NHL患者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5例B-NHL患者(观察组)化疗前后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所占比例,RT-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化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Foxp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显著高于化疗前,P均<0.05。结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受抑是B-NHL患者发病原因之一;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可进一步削弱患者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b细胞 CD4+CD25+Foxp3+Treg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误诊
19
作者 薛希均 全永安 +2 位作者 吴红 任黎 裴柯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5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霍奇金b细胞淋巴 误诊 诊断 颈部甲状腺区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治疗体会
20
作者 林晓燕 何玉卓 +1 位作者 郭学凤 李凤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R-CHOP治疗方案治疗,并对其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完全缓解3例占37.5%、...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R-CHOP治疗方案治疗,并对其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完全缓解3例占37.5%、部分缓解3例占37.5%、稳定1例占12.5%、进展1例占12.5%。所有患者使用R-CHOP方案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寒战、心悸、胸闷、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等反应。5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贫血、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经予以治疗后均好转,不影响治疗。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感染HBV的患者,运用R-CHOP治疗方案治疗,能提高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b细胞 霍奇金淋巴 R-CHOP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