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Ⅰ.温压条件对有机质成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姜峰 杜建国 +1 位作者 王万春 曹正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对不成熟泥炭样品进行了高压(0.1~2GPa)、高温(200℃~400℃)模拟实验,并对实验后样品的成熟度指标——镜质体反射率(Ro)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同一压力条件下,温度与镜质体反射率呈正相关;相同温度条件下,... 对不成熟泥炭样品进行了高压(0.1~2GPa)、高温(200℃~400℃)模拟实验,并对实验后样品的成熟度指标——镜质体反射率(Ro)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同一压力条件下,温度与镜质体反射率呈正相关;相同温度条件下,样品Ro值与压力呈负相关,说明压力同温度一样,是影响有机质成熟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存在会抑制有机质向高成熟演化。压力的这种作用有其内在的化学动力学机理。实验结果及实际地质现象都说明,压力作用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用模拟实验手段探讨压力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成熟作用 有机质 模拟实验 泥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成熟及水的作用对热解烃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金萍 耿安松 +3 位作者 卢家烂 王铜山 杨楚鹏 金兆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2,206,共5页
对Ⅱ型未成熟源岩采用高压釜热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在有水及无水条件下,生成的热解烃中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随热成熟作用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水条件下,随热解温度的升高(290-400℃),热解烃中正构烷烃呈现富D(2H)趋势,氢同位... 对Ⅱ型未成熟源岩采用高压釜热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在有水及无水条件下,生成的热解烃中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随热成熟作用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水条件下,随热解温度的升高(290-400℃),热解烃中正构烷烃呈现富D(2H)趋势,氢同位素发生了20‰左右的分馏;而在有水条件下,由于相同热解温度点所达到的成熟度低于无水条件下的,所以产生的氢同位素分馏相对要小。热模拟实验中水的存在对热解烃中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热成熟作用及成岩作用过程中的氢同位素交换均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脂类化合物本身的同位素组成,脂类化合物的氢同位素能够用来评价有机质的来源、进行油源对比以及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古环境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作用 热解烃 正构烷烃 氢同位素 烃源岩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熟-成熟油混合后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宁 林春明 陈丽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7-269,282,共4页
为研究未熟油与成熟油混合后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变化,选择苏北盆地的两个成熟度相差悬殊的油样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将混合油样进行族组分分离,对饱和烃进行了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样的指标与混合比例呈不同的变化规律,... 为研究未熟油与成熟油混合后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变化,选择苏北盆地的两个成熟度相差悬殊的油样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将混合油样进行族组分分离,对饱和烃进行了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样的指标与混合比例呈不同的变化规律,正烷烃和萜烷等参数与混合比大致呈线性变化,而甾烷等参数与混合比呈非线性变化。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混合双方中的甾烷、萜烷、正烷烃等化合物质量分数存在的差异。通过计算证实,混合双方的化合物质量分数相差较大时,混合样中有关参数与混合比呈“非线性”变化并总是倾向于质量分数大的一方,直到低质量分数一方混入比占绝对优势时才消失,此现象被称为流体混合中的“浓度-特征贡献比”分配原理。由此说明,混合比例的确定不能仅以指标为依据,而首先要弄清有关化合物的原始质量分数,那些仅根据甾烷成熟参数认定的“未熟油”,实际可能是以成熟油为主的混合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石油 生物标志物 实验 成熟作用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坳陷过成熟海相烃源岩中的25-降藿烷系列 被引量:4
4
作者 包建平 张润合 +3 位作者 蒋兴超 王鹏万 朱翠山 马立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0-369,共10页
25-降藿烷系列是常用来指示原油遭受深度生物降解作用的可靠生物标志物,但在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剖面上的前寒武-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馏分中普遍检测到了这类生物标志物,且丰度较高,说明25-降藿烷系列在高、... 25-降藿烷系列是常用来指示原油遭受深度生物降解作用的可靠生物标志物,但在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剖面上的前寒武-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馏分中普遍检测到了这类生物标志物,且丰度较高,说明25-降藿烷系列在高、过成熟烃源岩中的存在是个客观现象,它应该与生物降解作用无关。不同样品中25-降藿烷同系物与相应碳数17α(H)-藿烷同系物的比值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但这一相关性与层位之间没有内在联系,表明样品自身的特征决定了25-降藿烷系列的组成。与17?(H)-藿烷系列相比,25-降藿烷系列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这是它们出现在高演化烃源岩中的内在因素。尽管其确切的形成机理目前并不清楚,但推测它们可能源于键合在干酪根结构中具有藿烷骨架的结构单元在高演化阶段发生断裂后的产物。换言之,高温热裂解作用可能是这些地质样品中25-降藿烷系列的重要形成机理,此时它们可能与正常藿烷系列一样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降藿烷系列 前寒武-下古生界 海相烃源岩 成熟作用 抽提物 黔北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成熟盆地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礼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7-29,共3页
由于高成熟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复杂性 ,造成当前资源评价理论认识上存在较多的分歧 ,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资源量差异较大 ,对资源评价研究的可信度也难以确定。因此 ,本文以四川盆地为例 ,论述了对高成熟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 ,首先必须注重... 由于高成熟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复杂性 ,造成当前资源评价理论认识上存在较多的分歧 ,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资源量差异较大 ,对资源评价研究的可信度也难以确定。因此 ,本文以四川盆地为例 ,论述了对高成熟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 ,首先必须注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 ,在多种方法对比研究的前提下 ,坚持以勘探实践作为评判资源评价方法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 ;第二 ,必须重视烃源岩研究 ,建立起符合评价区实际的有效烃源岩下限标准 ,以及烃源岩的有效供烃期和有效供烃量 ;第三 ,在资源评价中 ,要对勘探中可能发现的新区、新层给以高度重视 ,一旦突破 ,就会带来盆地、区带资源序列的根本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成熟作用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初乳在繁殖中的作用
6
作者 李德辉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11期22-23,共2页
奶牛初乳中含有类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激素,有刺激卵巢、卵泡发育、成熟作用,进而引起发情并导致排卵,是一种天然物质刺激素,对牛的繁殖机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关键词 奶牛初乳 繁殖机能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卵泡发育 成熟作用 天然物质 刺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原油超高二苯并噻吩硫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素梅 张宝收 +2 位作者 张海祖 盛世忠 赵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8-1120,共13页
塔中相当部分原油具有高丰度芳香硫——二苯并噻吩(DBTs)特征,其在原油中的绝对丰度高达26 859μg/g,在芳烃中的相对丰度高达58.2%,主要分布在塔中I号构造带下奥陶统、塔中4(TZ4)和塔中1-6(TZ1-6)井区。采用综合地球化学研究途径,对该... 塔中相当部分原油具有高丰度芳香硫——二苯并噻吩(DBTs)特征,其在原油中的绝对丰度高达26 859μg/g,在芳烃中的相对丰度高达58.2%,主要分布在塔中I号构造带下奥陶统、塔中4(TZ4)和塔中1-6(TZ1-6)井区。采用综合地球化学研究途径,对该区原油的高DBTs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表明,研究区母源岩较强地控制DBTs的丰度,纯泥岩、页岩中DBTs丰度不高,灰岩、云岩等烃源岩DBTs丰度偏高或超高;观察到在正常油窗范围内,烃源岩和相关原油随成熟度增加DBTs丰度增加,而塔中型高-过熟原油中DBTs丰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明热成熟作用对该化合物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发现生物降解、水洗可使原油中DBTs丰度降低,但对塔中原油中DBTs影响较小;观测到塔中相当部分原油的DBTs含量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作用产物H2S、硫醇、长链烷基四氢噻烷有一定正相关性。对比研究认为,有多种因素控制塔中原油中DBTs丰度与分布,热成熟作用、TSR是导致塔中下奥陶统部分原油高DBTs特征的重要原因,前者可能是主要因素,特殊母源岩因素相对较少,尽管尚不能排除。TZ4井区等石炭系高DBTs原油主要来自深部地层,与下奥陶统抑或更深层高DBTS原油的混入有关。本研究对于该区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隆起 二苯并噻吩(DBTs) 母源岩类型 成熟作用 TSR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府凹陷及其周缘地区中浅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兴超 王铁冠 +4 位作者 冯子辉 陈践发 王杰 李敏 王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王府凹陷及其周缘地区中浅层原油族组成、轻烃、链烷烃、甾烷、萜烷及稳定碳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扶余、杨大城子原油为同一个族群,同时根据原油成熟度的差异,又将其分为3个组群:A区长20井、三403井和五20... 通过对松辽盆地王府凹陷及其周缘地区中浅层原油族组成、轻烃、链烷烃、甾烷、萜烷及稳定碳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扶余、杨大城子原油为同一个族群,同时根据原油成熟度的差异,又将其分为3个组群:A区长20井、三403井和五204井分布于古、今构造高部位,为低熟原油,C区双32井位于王府凹陷内,为中等成熟原油,其余组成B区,为低熟-中等成熟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 成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地热对烃源岩生烃的影响——以三塘湖盆地辉绿岩侵入体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兴旺 王晓锋 +4 位作者 史宝光 王作栋 杨鑫 郑建京 刘春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9-814,共6页
为了探讨异常地热对烃源岩沉积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采集了三塘湖盆地大黑山东剖面附近一辉绿岩侵入体南侧石炭系哈尔加乌组上部黑色泥岩层系的8块样品(W008~W015),其与辉绿岩岩体的距离分别是20 cm、50cm、100 cm、180 cm、300 cm、500... 为了探讨异常地热对烃源岩沉积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采集了三塘湖盆地大黑山东剖面附近一辉绿岩侵入体南侧石炭系哈尔加乌组上部黑色泥岩层系的8块样品(W008~W015),其与辉绿岩岩体的距离分别是20 cm、50cm、100 cm、180 cm、300 cm、500 cm、1 000 cm和1 700 cm,通过分析这八块样品的有机质成熟度Ro、H/C原子比、O/C原子比和氯仿沥青"A"与总烃含量变化等基础地球化学特征,同时有选择地分析了其中5块样品的饱和烃色质总离子流特征可以看出,当泥岩样品距岩体的距离大于180 cm时,Ro基本保持不变,而当样品距岩体的距离小于180 cm时,Ro开始明显增高,且增高幅度很大;W008和W009号样品的H/C原子比相对较小,分别是0.385和0.404,而W011~W015五块样品的H/C原子比在0.5左右,而且基本保持一致;O/C原子比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集中在0.1左右,W008和W009号样品的O/C比相邻样品(W010、W011)略小一些;W008号样品的总烃和氯仿沥青"A"略高于W009~W012号样品;从有机质饱和烃参数来看,W008、W009和W010三个样品的CPI值相对较小,与W012和W014两块样品存在明显的差别。通过以上分析说明该烃源岩整体成熟度较高,同时靠近岩体1~1.8 m距离范围内,有机质的各项成熟度指标具有异常增高的趋势,说明侵入岩体与直接接触的烃源岩的烘烤作用的范围相对较小,大约在1.8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异常地热 沉积有机质 成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混源油气地球化学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庆春 常象春 +2 位作者 郭海花 庞凌云 宋振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548,共4页
金湖凹陷原油族组成具典型未熟-低熟油的特征,普遍检出热稳定性低的化合物,碳优势指数、奇偶优势与藿烷成熟度参数体现成熟特征,但甾烷成熟度参数存在明显变化,原油来自4个不同成熟度的运聚场,定量计算了不同地区的未熟油混合比例。盐... 金湖凹陷原油族组成具典型未熟-低熟油的特征,普遍检出热稳定性低的化合物,碳优势指数、奇偶优势与藿烷成熟度参数体现成熟特征,但甾烷成熟度参数存在明显变化,原油来自4个不同成熟度的运聚场,定量计算了不同地区的未熟油混合比例。盐城凹陷凝析油具与湖相原油和海相原油相似的混源特征,轻质组分反映一种高成熟演化特征,中等组分体现出未熟-低熟的特征,重组分反映达到或超过了主要生油演化阶段,下生上储成藏模式使高成熟天然气对成熟原油进行了气洗作用,造成了凝析油的"特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油源对比 地球化学 成熟作用 混合基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萘分子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演变的热模拟实验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爱珠 谢柳娟 +3 位作者 张永东 柴平霞 孙永革 王飞宇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09-522,共14页
萘及烷基萘是原油和沉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目前对于烷基萘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随有机质成熟作用加深的演变特征鲜见报道。本研究选取松辽盆地杜601井嫩一段低熟黑色泥岩进行热压模拟生烃实验,采用两步柱色谱层析技术分离烷基萘化合物... 萘及烷基萘是原油和沉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目前对于烷基萘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随有机质成熟作用加深的演变特征鲜见报道。本研究选取松辽盆地杜601井嫩一段低熟黑色泥岩进行热压模拟生烃实验,采用两步柱色谱层析技术分离烷基萘化合物使其达到稳定碳同位素的在线准确测定,从而厘定有机质不同成熟阶段烷基萘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分布面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模拟实验温度点排出的一甲基萘(MNs)和二甲基萘(DMNs)各异构体具有相对一致的稳定碳同位素值,分别介于–29.5‰~–29.3‰和–30.9‰~–30.5‰之间,这可能与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非均一性裂解有关;三甲基萘(TMNs)各异构体之间稳定碳同位素值差异较大,介于–36.8‰~–31.1‰之间,这可能与生源效应有关;其中,1,2,5-TMN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偏轻,介于–36.8‰~–35.6‰之间,可能是细菌来源的藿类化合物降解及其芳构化的产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质热演化作用的加深,烷基萘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介于0.8‰~1.4‰之间,基本在仪器测试误差范围之内,反映成熟作用所导致的烷基萘单体稳定碳同位素动力学分馏较小。因此,烷基萘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可以成为油-源和油-油对比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萘 分子碳同位素 有机质成熟作用 油-源对比 油-油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生油问题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绪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0-233,共4页
从生油岩成熟作用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东部、腹部、南缘和北部地区石炭系生油岩对盆地内油气成藏的意义。石炭系生油岩尽管曾大量生、排过烃,但由于石炭系生烃凹陷无法确定以及早期成藏的油气遭受破坏的时间长,不... 从生油岩成熟作用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东部、腹部、南缘和北部地区石炭系生油岩对盆地内油气成藏的意义。石炭系生油岩尽管曾大量生、排过烃,但由于石炭系生烃凹陷无法确定以及早期成藏的油气遭受破坏的时间长,不易保存,故对勘探十分不利,建议寻找在以石炭系为主要烃源的油气藏时,应加强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及其成藏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炭纪 生油层 成熟作用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源于源岩层而成于储集层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水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在分析现有成烃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石油形成理论。新理论认为石油源于源岩层而成于储集层。也就是说,石油是生物有机质在沉积埋藏过程的成岩作用早期,一部分极性有机质随孔隙水一道排出源岩层,然后在储集层中经过热力作用逐... 在分析现有成烃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石油形成理论。新理论认为石油源于源岩层而成于储集层。也就是说,石油是生物有机质在沉积埋藏过程的成岩作用早期,一部分极性有机质随孔隙水一道排出源岩层,然后在储集层中经过热力作用逐渐形成的。进一步论述了新理论与早期成因和晚期成因学说之间的差别,及其优点:①较好地解释低熟油成因问题;②没有面临后期排烃难的问题;③可以解释烃源岩在"生烃死亡线"深度以下仍能生烃问题。并推测烃源岩随Ro增大并不一定伴随大量烃类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成因 源岩 成熟 成熟作用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硬骨鱼类生殖内分泌学的研究
14
作者 林浩然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1年第3期425-432,共8页
近十年来,国外鱼类学者配合人工诱导鱼类生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围绕鱼类生殖内分泌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不少进展。
关键词 硬骨鱼类 生殖内分泌学 脑垂体 下丘脑 GTH 促性腺发育成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旨在获得更优质香蕉的新的协作形式
15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8-18,共1页
DNA Plant Technology Corp.(DNAP)与Zeneca Group plc的一个部门Zeneca Plant Science合作,用遗传工程方法生产出成熟期长、不易腐烂的香蕉。这一协作将DNAP的专利技术Transwitch基因阻遏技术与Zeneca的植物乙烯技术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香蕉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工程方法 基因阻遏 乙烯技术 专利技术 营养价值 成熟作用 DNAP 水果和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