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成本效益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代倩 段善旭 +2 位作者 蔡涛 陈天锦 黄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1-47,共7页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battery charging and swapping station,BCSS)是中国电动汽车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示范推广。BCSS的成本收益模型对BCSS商业化推广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探讨了电动汽车BCSS的组成结构和运营模式,选...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battery charging and swapping station,BCSS)是中国电动汽车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示范推广。BCSS的成本收益模型对BCSS商业化推广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探讨了电动汽车BCSS的组成结构和运营模式,选择以电池租赁运营模式的BCSS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其投资成本、运营和维护费用、人工薪酬等成本及充换电服务等收益,建立了基于净现值动态评价指标的电动汽车BCSS成本效益模型。最后以中国某大型电动汽车充换示范电站为实例,分析了该电站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收益模型,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了影响BCSS收益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充换电服务价格、电池租赁费用、购电价格等。该模型及分析结果为电动汽车BCSS商业化运行提供了成本收益评估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换电站 运营模式 成本效益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本效益模型的人造板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官冬玲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6期99-102,共4页
为了对人造板生产企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本文以年产15万m^(3)刨花板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人造板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以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数据,进行人造板生产企业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造板生产企业生产1m^(3)人造板的... 为了对人造板生产企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本文以年产15万m^(3)刨花板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人造板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以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数据,进行人造板生产企业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造板生产企业生产1m^(3)人造板的收益为170.51元,收益的波动主要来自于人造板价格的变动;人造板生产企业的效益成本率为16.23%;生产成本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内人工成本价格上涨及木材成本价格上涨。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人造板产品的质量、建立企业的原料基地、提高机械化水平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益模型 人造板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配电价改革下电网公司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成本-效益评估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雪佼 王雁凌 杨尔蔷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5,共5页
需求侧管理符合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为衡量输配电价改革下,实施需求侧管理项目对电网公司的影响,论文确定了电网公司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成本指标和效益指标。以输配电价的变化情况划分短期和长期,根据总收益的不同核算方法分别建立短期成... 需求侧管理符合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为衡量输配电价改革下,实施需求侧管理项目对电网公司的影响,论文确定了电网公司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成本指标和效益指标。以输配电价的变化情况划分短期和长期,根据总收益的不同核算方法分别建立短期成本效益评估模型和长期成本效益评估模型。该模型以"可避免峰荷容量"和"新增输配电量"为变量,适用于多种需求侧管理策略和措施。实例分析得到了某区域电网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短期、长期成本效益三维评估结果以及输配电价的变化情况,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电价改革 电网公司 需求侧管理 成本效益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储能电站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舒婷 曹哲 +2 位作者 时珊珊 王承民 衣涛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3,101,共6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推动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储能电站的发展和应用。文中介绍了不同的储能方式,分析了不同储能方式的特点,建立了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经济效益...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推动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储能电站的发展和应用。文中介绍了不同的储能方式,分析了不同储能方式的特点,建立了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经济效益指标和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的经济性评估表明:目前的技术条件和造价水平导致储能电站的经济性略低,只要降低单位容量的造价水平和提高储能的效率,储能电站可以达到市场化的投资回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经济效益指标 利益主体 成本效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功率波动平抑的复合储能两次功率分配容量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毛志宇 李培强 +3 位作者 马德鑫 肖家杰 钟吴君 涂春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11-4120,共10页
针对风功率波动平抑场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储能容量配置新方法,将容量配置划分为复合储能总功率分配和内部功率解耦两个过程。首先采用自适应时间窗小波包方法平滑风电功率,可根据风波动情况自适应规划滤波时间窗,在时间... 针对风功率波动平抑场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储能容量配置新方法,将容量配置划分为复合储能总功率分配和内部功率解耦两个过程。首先采用自适应时间窗小波包方法平滑风电功率,可根据风波动情况自适应规划滤波时间窗,在时间窗内自适应确定小波包分解层数,兼顾整体风功率平滑和局部风电功率跟踪,减小了复合储能系统总功率;然后基于多项式拟合滤波(Savitzky-Golay,SG)解耦内部功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寿命周期净效益最大为目标的复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哈里斯鹰算法(improved elite Harris hawks optimizer,IEHHO)求解模型。该算法通过引入精英等级策略加强优势个体的信息共享,并提出非线性能量函数和高斯随机游走策略平衡各阶段搜索能力,避免限于局部最优。最后,基于实际风电场数据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所提算法的高效性及配置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储能系统 自适应时间窗小波包 多项式拟合滤波 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 改进哈里斯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储能辅助传统机组调频的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卫国 焦盘龙 +1 位作者 刘新宇 徐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2,共10页
储能辅助常规机组参与电网调频,可以改善常规机组调频的弊端,提高调频质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将调频指令信号进行初级分配,在考虑机组的爬坡限制以及储能的功率和荷电状态... 储能辅助常规机组参与电网调频,可以改善常规机组调频的弊端,提高调频质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将调频指令信号进行初级分配,在考虑机组的爬坡限制以及储能的功率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等限制后,确定各调频源在每分钟内的功率约束。提出了指令信号越限时再分配的方法,以实现在每分钟时间段内以最优比例在两种资源间分配调频指令。以所构建的成本-效益模型为目标,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从而得到经济性最优的储能容量配置。最后基于实测的区域控制误差(Area Control Error, ACE)信号,分析了不同分配方案对储能容量配置、效益以及技术性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调频 VMD 爬坡率 SOC 成本-效益模型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设备全寿命周期的配电网节能改造方案决策 被引量:7
7
作者 邱泽晶 陈小飞 +1 位作者 许朝阳 肖楚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4,共6页
配电网节能改造工程资金往往有限,制定合理的成本效益模型和方案决策方法是关键。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角度出发,首先分析确定了含有多种不同寿命设备的配电网节能改造研究寿命周期,然后建立了考虑配电变压器改造、配电线路改造、增设... 配电网节能改造工程资金往往有限,制定合理的成本效益模型和方案决策方法是关键。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角度出发,首先分析确定了含有多种不同寿命设备的配电网节能改造研究寿命周期,然后建立了考虑配电变压器改造、配电线路改造、增设无功补偿装置三种配电网节能改造措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其中在设备运行损耗费用与检修维护费用方面提出了计及负荷季节特性的运行费用模型和配电变压器检修维护费用分段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项目资金和改造标准约束,以单位LCC产生的节能效益最高为目标,建立配电网节能改造方案决策方法。采用实际配电网节能改造案例验证了以上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节能改造 决策方法 成本效益模型 全寿命周期成本(LCC) 负荷季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文献述评(上)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志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104,共11页
关于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的探讨,"二战"后经历了"比率分析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缓冲存货模型"、"Ben-Bassat and Gottlieb最优化模型"、"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模型"... 关于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的探讨,"二战"后经历了"比率分析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缓冲存货模型"、"Ben-Bassat and Gottlieb最优化模型"、"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等阶段。深入剖析其发展脉络,可以明确,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最主要目的,是应对一国宏观经济所可能受到的异常冲击,因而一国不但应持有正常的国际储备,还应保有能应对超出这一正常需要的额外储备;而一国持有国际储备总量的最优水平,则应综合考虑持有这些国际储备的福利和为此所需付出的机会成本。中国国际储备问题的研究,应考虑到国际储备的各种枯竭可能性,改善对宏观经济危机或动荡的发生概率的估计,并加强对宏观经济危机后果的测定。因此,若能发展出适合于我国国情,既具理论根据又简单易懂易操作,并且能考虑到内源和外源经济冲击的比率,如适当的国际储备对GDP的比率、国际储备对进口的比率和国际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比率,将是合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储备 比率分析模型 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缓冲存货模型 Ben—Bassat and Gottlieb最 优化模型 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vel modal choice analysis for traffic corridors based on decision-theoretic approaches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伟 张毅 +2 位作者 尤佳轩 胡坚明 裴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3028-3039,共12页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mpts travellers to choose multiple transportation modes, such as private vehicles or taxi, transit(subways or buses), or park-and-ride combinations for urb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mpts travellers to choose multiple transportation modes, such as private vehicles or taxi, transit(subways or buses), or park-and-ride combinations for urban trips. Traffic corridor is a major scenario that supports travellers to commute from suburban residential areas to central working areas. Studying their modal choice behaviour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s. On one hand, it will guide the travellers to rationally choose their most economic and beneficial mode for urban trips.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help traffic operators to make more appropriate policies to enhance the share of public transi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produce mor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o analyze the travel modal choice, a generalized cost model for three typical modes is first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each different travel alternative. Then, random utility theory(RUT) and decision field theory(DFT) are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how travellers make their mode choices. Further, som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modal choice behaviour are discussed as well.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 field test in Beijing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the real-time data and estimate the model parameters. The improvements in the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show new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vel mode choice on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al choice analysis traffic corridor modelling decision field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model for 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ulverized coal injected into blast furnace based on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润生 张建良 +3 位作者 左海滨 李克江 宋腾飞 邵久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90-3998,共9页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pulverized coal injected into blast furnace involves a lo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ons. Based on the combustion behaviors of pulverized coal, the conception of coal effective calorific...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pulverized coal injected into blast furnace involves a lo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ons. Based on the combustion behaviors of pulverized coal, the conception of coal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representing the actual thermal energy provided for blast furnace was proposed. A 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coal injection was built up for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coal based on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The model contains two indicators: coal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which has eight sub-indicators and coal injection cost which includes four sub-indicators. In addition, the calculati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in a Chinese large-scale iron and steel company wer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finally confirm that this novel mode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blast furnace pulverized 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effective calorific value 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