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的分析
1
作者 赵鸣燕 《中国林业企业》 2002年第3期38-39,共2页
存货的计价直接影响到当期和以后各期的财务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纳税的多少和现金流量的大小。本文从谨慎性、资产定义、对纳税和现金流量的影响等方面对期末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了分析 ,并建议不仅股份制企业采用 。
关键词 期末存货 企业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计价方 谨慎性原则 纳税 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3,共2页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当时的商业会计实务中,人们已经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存货进行计价。19世纪,存货计价的稳健思想广泛传播到欧...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当时的商业会计实务中,人们已经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存货进行计价。19世纪,存货计价的稳健思想广泛传播到欧洲大陆,德国在其公司法中确立了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标志着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得到了法律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文艺复兴时期 存货计价 会计思想 会计实务 19世纪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稳健性原则在《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军 关新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是陈报会计信息时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取舍条件 ,国内外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 999年颁布的《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中 ,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范围有...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是陈报会计信息时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取舍条件 ,国内外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 999年颁布的《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中 ,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范围有所加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原则 证券 坏帐准备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及缓解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颖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年第3期42-42,共1页
一、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1.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就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 一、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1.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就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显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同时,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中的市价确定、或有损失的确定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包含着一定的难以辨认的主观因素,直接威胁着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原则 会计原则 缓解对策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真实性原则 或有损失 经济业务 会计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工具创新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冲击
5
作者 黄伟彬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45期19-20,共2页
一、对“资产”、“负债”等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及确认带来的冲击。 传统上将资产定义为因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由企业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为因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发生的企业的现有义务。
关键词 传统财务会计 金融工具创新 创新金融工具 财务报表要素 资产定义 资产负债表 企业控制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经济利益 柜台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稳健会计原则
6
作者 华金玲 孙长胜 吕成才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5年第12期20-20,共1页
稳健会计原则,实质上不是一种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而是一种指导会计行为的思想或信条。其主要目的在于使企业能充分预测风险或损失,防止虚盈实亏,提高企业的持续经营或自我发展的能力。稳健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体现在账务处... 稳健会计原则,实质上不是一种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而是一种指导会计行为的思想或信条。其主要目的在于使企业能充分预测风险或损失,防止虚盈实亏,提高企业的持续经营或自我发展的能力。稳健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体现在账务处理的各个环节。(1)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认要宁低毋高。如: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在存货计价中广泛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2)负债的确认与计量要“宁足毋缺”。如:对“或有负债”的确认。(3)费用从先计列、尽速认可;收入尽后收账,从缓认可。如:对某些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采取“分期确认收入实现”的做法等,由此可见,稳健原则有其科学性。因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的认识水平、认识能力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经济活动、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面对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不确定性的因素要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把可能发生的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使企业在稳定中发展,避免企业经营的大起大落。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需要按照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会计原则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谨慎性原则 企业经营 会计业务处理 计提坏账准备 社会经济环境 稳健原则 存货计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