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红 孔玉生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8,共2页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如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计算的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简化核算方法(如计划成本法、...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如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计算的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简化核算方法(如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则成本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存货取得时应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入账,存货取得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可变现净值则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存货计价方 应用 历史成本 实际成本 生产经营过程 个别计价 加权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使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敦力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2-23,共2页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或计量,下同)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存货按成本计价,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企业会计制度...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或计量,下同)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存货按成本计价,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企业会计制度讲解》2002);同时根据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金额来确定“期末应保留的存货跌价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核算 企业管理 账面余额 存货成本 财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3
作者 纪鸿展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7,共1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按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本文从成本与可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按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本文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概念和账务处理入手,对其利弊进行分析,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现净值 成本 会计信息使用者 企业会计准则 账务处理 风险信息 实际工作 揭示 利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存货与短期投资的核算
4
作者 罗新运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5-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存货核算 投资核算 成本 可变现净值 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比较研究
5
作者 朱康萍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可变现净值 比较 重置成本 具体会计准则 历史成本 征求意见稿 存货价值 存货跌价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我国运用中的问题
6
作者 夏成才 《财会月刊》 1999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短期投资 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帐面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慎原则下存货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7
作者 周润书 徐晓虹 《财会通讯(上)》 1994年第10期34-35,共2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与此相适应采取的会计政策是:在存货流动的计价上允许实行后进先出法;在固定资产的折旧上,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这些方法的采用肯... 《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与此相适应采取的会计政策是:在存货流动的计价上允许实行后进先出法;在固定资产的折旧上,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这些方法的采用肯定会减轻或部分消除物价变动(主要是物价上涨)对企业的影响。但是,它还没有真正贯彻和体现谨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折旧 后进先出 企业会计 物价变动 历史成本原则 损益表 潜亏 可变现净值 销售费用 实质重于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利弊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8
作者 李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6年第6期65-67,共3页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利弊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李玲关于会计核算中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目前来说,一般有三种,即成本法、市价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成本法,也就是说,期末存货价...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利弊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李玲关于会计核算中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目前来说,一般有三种,即成本法、市价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成本法,也就是说,期末存货价值一律按入帐成本确认,不考虑物价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存货跌价损失 稳健性原则 实际成本 应用前景 重置成本 资产负债 期末存货 存货计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短期投资计价中的运用
9
作者 孙凤琴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8年第5期26-27,共2页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某些资产按实际成本入帐后,若市价发生变化且低于成本时,应按市价计价,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资产持有期间的未实现损失。若市价高于成本,则仍按成本计价,不反映资产持有期间的未实现收益。这种方法是谨慎原则的...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某些资产按实际成本入帐后,若市价发生变化且低于成本时,应按市价计价,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资产持有期间的未实现损失。若市价高于成本,则仍按成本计价,不反映资产持有期间的未实现收益。这种方法是谨慎原则的典型范例,西方会计界普遍应用于存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投资 成本与市价 未实现损失 未实现收益 市价下跌 跌价损失 投资收益 市价变动 未实现损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上的不完备性
10
作者 许波 《财会月刊》 1996年第10期33-33,共1页
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当存货的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当存货的成本高于市价时按市价计价。这一计价方法是稳健主义实务的产物,它的实质是对存货在市价下跌时所造成的损失在当期予以确认,而对存货因市价上涨而产生的收益... 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当存货的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当存货的成本高于市价时按市价计价。这一计价方法是稳健主义实务的产物,它的实质是对存货在市价下跌时所造成的损失在当期予以确认,而对存货因市价上涨而产生的收益则置之不理。这一计价方法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产生并发展起来,并为保护特定的利益集团(主要是债权人)的权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因而曾被信奉和推崇。显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存货计价 计价方 重置成本 市价下跌时 存货市价 可变现净值 经济环境 不完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我国还不适用——与周润书、徐晓虹同志商榷
11
作者 许波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10期29-30,共2页
《财会通讯》1994年第10期刊载的周润书和徐晓虹同志的《谨慎性原则下存货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引文不另注出处),笔者读后有不同看法。 第一,周文说:“物价上涨的总体趋势并不妨碍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 《财会通讯》1994年第10期刊载的周润书和徐晓虹同志的《谨慎性原则下存货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引文不另注出处),笔者读后有不同看法。 第一,周文说:“物价上涨的总体趋势并不妨碍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我认为,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产生于物价出现剧烈的交替上涨和下跌时期,如果物价呈现总体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也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显然是没有考虑其适用的经济环境这一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谨慎性原则 国际惯例 可变现净值 国有企业 物价上涨 经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帐务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晓红 《财会月刊》 1998年第9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短期投资 跌价损失准备 会计处理 比较 投资收益 资产负债 成本 帐务处理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商品宜用成本与市场孰低法计价
13
作者 段琳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12期39-39,共1页
医药商品是为人民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有严格的有效期和厂方负责期,很多药品出厂两年之后,就难以全部销售出去。因此,医药企业每年都有较大的削价损失或亏本销售损失发生,为了避免出现“潜亏”,医药行业应当采用成本与市场孰低法进行存... 医药商品是为人民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有严格的有效期和厂方负责期,很多药品出厂两年之后,就难以全部销售出去。因此,医药企业每年都有较大的削价损失或亏本销售损失发生,为了避免出现“潜亏”,医药行业应当采用成本与市场孰低法进行存货计价。 企业存货在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时,其计价方法主要有单项存货比较法、存货分类比较法和全部存货比较法三种。医药行业一般可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单项存货比较法或存货分类比较法。企业在采用单项存货比较法或存货分类比较法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如果成本低于市价可不作帐务处理,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价值可仍按期末帐面价值列示。如果市价低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商品 市价 比较 存货跌价损失 成本 分类比较 医药行业 成本与市价 成本 计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允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14
作者 裴和平 《会计之友》 1995年第3期25-25,共1页
应允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文/裴和平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三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各种存贷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各种存贷发出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 应允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文/裴和平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三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各种存贷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各种存贷发出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陈成本。明确规定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后进先出 国际会计惯例 会计信息真实性 存货计价 通货膨胀会计 历史成本计价 先进先出 币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存货核算中的应用
15
作者 贾宗武 魏建中 《财会月刊》 1998年第9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可变现净值 存货核算 存货计价 历史成本 采购成本 再生产成本 比较 资产负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存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永华 《财会月刊(合订本)》 2000年第10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市价 存货 历史成本 经营成果 会计期间 计价
全文增补中
论对存货计价实行“市价与成本孰低”原则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贵槐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46,共2页
论对存货计价实行“市价与成本孰低”原则●吴贵槐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正在迅速向国际惯例靠拢,但目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存货计价原则仍只能采用成本法,有悖于稳健的会计原则。随着我国... 论对存货计价实行“市价与成本孰低”原则●吴贵槐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正在迅速向国际惯例靠拢,但目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存货计价原则仍只能采用成本法,有悖于稳健的会计原则。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价与成本 存货计价 经营者 成本核算 资本收益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可实现净值 存货成本 财务会计制度 中期财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的由来与在我国是否适用的探讨
18
作者 陈涌泠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5期32-32,共1页
一、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的由来 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以后确定的。美国确定这项原则并不是求稳健,更不是帮助资产阶级逃避所得税,而是为了有效地维护所有者应得的利益。美国经历了1920年—1921年、1929年—1933... 一、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的由来 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以后确定的。美国确定这项原则并不是求稳健,更不是帮助资产阶级逃避所得税,而是为了有效地维护所有者应得的利益。美国经历了1920年—1921年、1929年—1933年和1937年—1938年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市价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稳健原则 会计人员的素质 经济危机 资产阶级 股票平均价格 所得税 我国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末存货计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谷栗 梁丽媛 王骞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0,共2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5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量的陈述为: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5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量的陈述为: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加以计量。存货计价中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存货历史成本计价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货计价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探讨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高丽的市价法——四介松都治簿法研究之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孝林 赵瑾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古高丽四介松都治簿法采用市价法,开公允价值计量之先河。损益计算,既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又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将两种方法计量损益的差额,作为"利益文"专项列入"利益秩",开综合收益观之先河。
关键词 市价 成本与市价 持产收益 综合收益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