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
被引量:
31
1
作者
王科
吕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7,共12页
碳交易通过显性碳定价原则,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为处理经济发展与减排关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投入运行,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排放总量的17%,实施区域从发达国家逐步拓展至发展中国...
碳交易通过显性碳定价原则,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为处理经济发展与减排关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投入运行,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排放总量的17%,实施区域从发达国家逐步拓展至发展中国家,从欧洲、北美等地逐步拓展至拉美、东亚等地,更多的区域选择将碳市场减排目标与宏观减排目标绑定,并通过不断优化制度提高市场有效性,碳市场影响力逐步提高。2023年中国全国碳市场核算、核查、配额分配、数据管理、自愿减排等制度方法取得重要突破,全年配额成交2.12亿吨,是2022年的4.2倍,成交均价68.15元/吨,较2022年上涨23.24%,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59.04%。经过两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全国碳市场已形成要素完整的全流程制度框架,责任主体分工明确,支撑平台安全运转,碳排放数据质量大幅提高,碳价格发现机制初步形成,碳减排激励约束效果初显,推动碳市场成为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下一步全国碳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梯次纳入水泥、民航、电解铝、钢铁等行业;优化配额分配方法,适时引入有偿分配机制;调整履约机制,明确结余配额结转规定;出台多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方法学,完善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市场的衔接;加快推进与国际碳市场的连接,促进技术、方法、标准、数据互认互通,协助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碳市场
欧盟碳市场
试点碳市场
成效与展望
碳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5
2
作者
莫玉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4,共8页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开启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篇章。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新时代,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意愿、定位...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开启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篇章。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新时代,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意愿、定位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十年来,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实施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但是依然受到“参与赤字”“机制赤字”“参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基于此,我国应从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机制构建、优质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以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全球教育治理
成效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喀什地区为例
3
作者
赵芮田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8期120-122,共3页
本文以喀什地区为例,利用2018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土地利用变化图斑,从时空和土地利用度两方面,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研究十三五规划末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规划执行的程度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2018—...
本文以喀什地区为例,利用2018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土地利用变化图斑,从时空和土地利用度两方面,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研究十三五规划末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规划执行的程度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2018—2020年除草地面积稳定增长外,耕地和水域都有一定的减少,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农村居民点不断减少,集约式城镇用地不断增多;人工植树造林成果显著,土地利用程度有所提高,但存在耕地、林地和草地转换不平衡的问题;喀什地区已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1200万亩的任务,但森林覆盖率未达标,应重视沙漠蚕食土地问题,加强保护绿洲、水源和生态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
喀什地区
土地利用
成效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
被引量:
31
1
作者
王科
吕晨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7,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ZDA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293601,72271026,71871022)。
文摘
碳交易通过显性碳定价原则,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为处理经济发展与减排关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投入运行,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排放总量的17%,实施区域从发达国家逐步拓展至发展中国家,从欧洲、北美等地逐步拓展至拉美、东亚等地,更多的区域选择将碳市场减排目标与宏观减排目标绑定,并通过不断优化制度提高市场有效性,碳市场影响力逐步提高。2023年中国全国碳市场核算、核查、配额分配、数据管理、自愿减排等制度方法取得重要突破,全年配额成交2.12亿吨,是2022年的4.2倍,成交均价68.15元/吨,较2022年上涨23.24%,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59.04%。经过两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全国碳市场已形成要素完整的全流程制度框架,责任主体分工明确,支撑平台安全运转,碳排放数据质量大幅提高,碳价格发现机制初步形成,碳减排激励约束效果初显,推动碳市场成为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下一步全国碳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梯次纳入水泥、民航、电解铝、钢铁等行业;优化配额分配方法,适时引入有偿分配机制;调整履约机制,明确结余配额结转规定;出台多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方法学,完善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市场的衔接;加快推进与国际碳市场的连接,促进技术、方法、标准、数据互认互通,协助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关键词
全国碳市场
欧盟碳市场
试点碳市场
成效与展望
碳价格
Keywords
China’s 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China’s pilot carbon trading systems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
carbon price
分类号
F41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5
2
作者
莫玉婉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4,共8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带一路’国家与区域教育体系研究”(19JZD052)。
文摘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开启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篇章。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新时代,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意愿、定位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十年来,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实施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但是依然受到“参与赤字”“机制赤字”“参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基于此,我国应从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机制构建、优质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以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
关键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全球教育治理
成效与展望
Keywords
National Medium⁃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2010⁃2020)
global education governance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喀什地区为例
3
作者
赵芮田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8期120-122,共3页
文摘
本文以喀什地区为例,利用2018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土地利用变化图斑,从时空和土地利用度两方面,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研究十三五规划末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规划执行的程度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2018—2020年除草地面积稳定增长外,耕地和水域都有一定的减少,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农村居民点不断减少,集约式城镇用地不断增多;人工植树造林成果显著,土地利用程度有所提高,但存在耕地、林地和草地转换不平衡的问题;喀什地区已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1200万亩的任务,但森林覆盖率未达标,应重视沙漠蚕食土地问题,加强保护绿洲、水源和生态功能区。
关键词
十三五
喀什地区
土地利用
成效与展望
分类号
F3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
王科
吕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十年回顾与展望
莫玉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喀什地区为例
赵芮田
《农村科学实验》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