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成形机成形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立军 常志华 黄尚宇 《机电工程》 CAS 1994年第4期19-21,共3页
本文在分析电磁成形机放电回路及能量传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成形机的最佳工作点和提高成形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电磁成形 成形效率 放电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微滴逐层光栅扫描打印成形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晁艳普 齐乐华 白政民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1,共4页
为了提高金属微滴打印成形工件的效率,分析了逐层光栅扫描模式下影响打印成形效率的主要因素,计算了金属微滴在不同旋转角度(θ)光栅扫描路径下,打印成形同一个层面所需的喷射启停次数、跳转路径、微滴沉积路径和总平台运动路径等。结... 为了提高金属微滴打印成形工件的效率,分析了逐层光栅扫描模式下影响打印成形效率的主要因素,计算了金属微滴在不同旋转角度(θ)光栅扫描路径下,打印成形同一个层面所需的喷射启停次数、跳转路径、微滴沉积路径和总平台运动路径等。结果表明:在设定相匹配的微滴喷射频率与沉积平台运动速度条件下,减少喷射启停次数和缩短空跳转路径是提高成形效率的主要途径。依据上述研究结果,采用D=0.2mm的Sn60/Pb40微滴打印成形微小多孔零件,耗时约为4 h 20 min,显著提高了打印成形零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微滴 光栅扫描 成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成形中成形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军 陈文峰 《电加工与模具》 2003年第4期30-31,58,共3页
电磁成形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塑性成形方法。对影响电磁成形的主要因素电容和电感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各种参数对成形的影响 ,从而得到较优化的工艺及参数 ,以达到提高成形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电磁成形 电容 电感 成形效率 塑性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成形技术》专题 序言
4
作者 徐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02-I0002,共1页
微纳成形技术是一种采用塑性变形方法制造微纳结构零件的工艺方法,所成形结构尺寸或特征尺寸至少在两个方向上小于1 mm。该技术继承了传统塑性加工技术的优点,具有成形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以及成形构件性能优异和精度高等特点,是... 微纳成形技术是一种采用塑性变形方法制造微纳结构零件的工艺方法,所成形结构尺寸或特征尺寸至少在两个方向上小于1 mm。该技术继承了传统塑性加工技术的优点,具有成形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以及成形构件性能优异和精度高等特点,是低成本批量制造各种微纳结构和微型构件的重要加工方法之一,在能源、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加工技术 成形技术 微纳结构 塑性变形 成形效率 批量制造 生物医疗 微型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5083铝合金复杂零件超塑性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泽洲 鲁世红 +2 位作者 王亦金 孙东轩 张子尧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12-116,共5页
针对国产工业铝合金超塑成形件性能不佳以及成形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地铁用门立柱罩零件作为研究对象,对5083工业铝合金零件超塑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产5083工业铝合金进行了热拉伸试验,得到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材料的伸长... 针对国产工业铝合金超塑成形件性能不佳以及成形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地铁用门立柱罩零件作为研究对象,对5083工业铝合金零件超塑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产5083工业铝合金进行了热拉伸试验,得到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材料的伸长率。然后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应变速率下的门立柱罩超塑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了应变速率对成形件减薄率以及成形效率的影响。最后结合模拟结果,在成形温度535℃和应变速率1.31×10-3s-1下利用有限元软件输出的压力-时间曲线成功地超塑性成形出门立柱罩零件,成形件的复杂难成形区域完全填充,过渡平滑,完全达到立柱罩零件质量要求,提高了成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复杂零件 超塑成形 有限元分析 成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翻边成形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尤舒曼 李杰 +1 位作者 赵亦希 胡逸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6-1254,共9页
柔性翻边成形是一种局部连续加载的翻边新工艺,其工艺规律和规划方法尚不完善.结合航空钣金结构件的特点,设计特征翻边件,基于Abaqus平台进行柔性翻边成形工艺的仿真研究,总结翻边道次数、各道次角度分配、滚轮直径和滚压速度等关键工... 柔性翻边成形是一种局部连续加载的翻边新工艺,其工艺规律和规划方法尚不完善.结合航空钣金结构件的特点,设计特征翻边件,基于Abaqus平台进行柔性翻边成形工艺的仿真研究,总结翻边道次数、各道次角度分配、滚轮直径和滚压速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成形效率,优化工艺参数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能够低成本地显著提高柔性翻边的成形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翻边成形 钣金件 工艺参数 成形质量 成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载荷对激光弯曲成形边界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文彬 张雅晶 +1 位作者 缑瑞宾 陈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为了探究外载荷对DP980钢板激光弯曲成形边界效应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手段对无外载荷、施加两个大小相等以及大小不等的外载荷3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计算了每种情况下板材弯曲角的相对变化率,以此来评价边界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在... 为了探究外载荷对DP980钢板激光弯曲成形边界效应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手段对无外载荷、施加两个大小相等以及大小不等的外载荷3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计算了每种情况下板材弯曲角的相对变化率,以此来评价边界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在钢板自由端的两端点处分别施加一个垂直于钢板且朝向激光束方向的外载荷可改善激光弯曲成形的边界效应现象,且当两个外载荷均达到40 N时,边界效应的改善效果最明显。同时,钢板的平均弯曲角也随着外载荷的增大而增大,这表明外载荷的施加有利于提高钢板激光弯曲成形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载荷 激光弯曲 边界效应 平均弯曲角 成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面轮廓凸分解的光固化选区环形扫描路径的生成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卞宏友 刘伟军 +1 位作者 王天然 赵吉宾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层面轮廓凸分解的光固化选区环形扫描方式及其扫描路径生成算法,它通过对分层后的截面轮廓进行去除内环、凹多边形凸分解等处理,获得若干形态质量好的凸多边形子区域,再对各子区域进行Voronoi图划分进而实现环形扫描...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层面轮廓凸分解的光固化选区环形扫描方式及其扫描路径生成算法,它通过对分层后的截面轮廓进行去除内环、凹多边形凸分解等处理,获得若干形态质量好的凸多边形子区域,再对各子区域进行Voronoi图划分进而实现环形扫描路径规划,然后采用隔区扫描的方式实现层面轮廓的选区环形扫描.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扫描方式可有效地减小零件翘曲变形并提高成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算法 扫描路径 凸分解 光固化 环形 扫描方式 截面轮廓 凹多边形 凸多边形 路径规划 成形效率 翘曲变形 子区域 图划分 小零件 内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洞特征模型特征分割及自适应分层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潘科峰 孔令旺 赵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7-224,共8页
目的针对传统整体式3D打印分层算法对孔洞特征模型分层处理时层厚不够合理、难以较好平衡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等问题,通过改进分层算法,实现了孔洞特征模型3D打印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的提升。方法首先确定模型上下水平面区域,剔除该区域... 目的针对传统整体式3D打印分层算法对孔洞特征模型分层处理时层厚不够合理、难以较好平衡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等问题,通过改进分层算法,实现了孔洞特征模型3D打印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的提升。方法首先确定模型上下水平面区域,剔除该区域的三角面片,使孔洞特征三角面片与其他部分处于非邻接状态,其次通过建立三角面片拓扑结构,将模型孔洞特征包含的三角面分离,最后以当前层相交三角面片法向量与z轴最小夹角为层厚判据,分别对模型孔洞特征及其他部分进行自适应分层,并将模型各部分分层路径整合,形成完整的模型3D打印机执行代码。结果示例模型分层模拟及实际打印结果表明,对于实验所用的螺母模型和拇指轮模型,与三角面片法向量自适应分层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模型成形精度分别提升了20.18%和62.68%,打印耗时分别缩短了34min和11min。结论对于孔洞特征模型,采用分离模型孔洞特征与单独自适应分层的策略,能够较好地提升模型成形精度,并且缩短模型成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孔洞特征模型 特征分割 自适应分层 成形精度 成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扫描路径生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邵坦 李轶峰 +3 位作者 吴强 胡泽启 邓庆文 武建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0-225,230,共7页
针对快速成型中目前已有层片扫描路径生成算法的不足,在轮廓偏置扫描路径填充算法和分区扫描路径填充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良的基于偏置轮廓特征的分区扫描路径填充算法。首先判断层片轮廓环的内外性质,以此为依据获取边界处的偏置轨... 针对快速成型中目前已有层片扫描路径生成算法的不足,在轮廓偏置扫描路径填充算法和分区扫描路径填充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良的基于偏置轮廓特征的分区扫描路径填充算法。首先判断层片轮廓环的内外性质,以此为依据获取边界处的偏置轨迹,并按分区扫描的方式得到偏置轮廓环内部待填充区域的轨迹,最终的成形路径中起停点明显减少且其中大多数扫描起点和终点位于制件内部。实验结果表明,在机器人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中,采用该算法的混合扫描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成形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路径 轮廓偏置 分区扫描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 成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luminum particle on properties of viscous medium during warm viscous pressure bulging 被引量:2
11
作者 GAO Tie-jun LV Yang-jie +1 位作者 LIU Qing WANG Zhong-j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085-2092,共8页
Incorporating aluminum particles into viscous medium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viscous medium and the efficiency of warm viscous pressure forming(WVPF)process.The influence of aluminum pa... Incorporating aluminum particles into viscous medium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viscous medium and the efficiency of warm viscous pressure forming(WVPF)process.The influence of aluminum particles on a viscous medium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settling,thermal conductivity,and compression experiments.Warm viscous pressure bulging(WVPB)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polyetherimide(PEI)and AZ31B magnesium alloy sheet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aluminum particles size and fraction on the forming efficiency and formed specimens based on the heating preparation times and profile curves,wall thicknesses and surface roughness values of the bulging specime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viscous medium and the WVPF efficienc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via the addition aluminum particles with appropriate size and fraction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condition,but have less influence on other properties of viscous me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m viscous pressure forming aluminum particles thermal conductivity forming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