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雄性斑胸草雀高级发声中枢鸣声控制的右侧优势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萌 李东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14-1822,共9页
鸣禽是研究语言功能的动物模型。鸣禽端脑的高级发声中枢(high vocal center,HVC)与人类布洛卡氏区具有功能同源性。利用电损毁与声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年雄性斑胸草雀两侧HVC分别进行电损毁,观察HVC控制鸣声的侧别差异。结果表明,... 鸣禽是研究语言功能的动物模型。鸣禽端脑的高级发声中枢(high vocal center,HVC)与人类布洛卡氏区具有功能同源性。利用电损毁与声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年雄性斑胸草雀两侧HVC分别进行电损毁,观察HVC控制鸣声的侧别差异。结果表明,损毁左侧HVC对长鸣和鸣曲的频域和声强特征均无显著性影响。损毁右侧HVC导致长鸣的振幅、调频、幅度调制显著减小(p<0.05),鸣曲的振幅、平均频率、峰频率显著减小(p<0.05)。损毁双侧HVC后均引起鸣曲时域特征的改变,暗示鸣曲时域特征的编码需要两侧半球鸣唱系统的整合。HVC在控制鸣声频域和声强特征上具有右侧优势,但对鸣曲时域特征的控制需要两侧HVC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发声中枢 侧别优势 声学特征 成年雄性斑胸草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对成年雄性斑胸草雀HVC-RA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鑫 王松华 李东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应用在体电生理方法研究了去势前后成年雄性斑胸草雀发声运动通路中HVC-RA突触的可塑性变化,进一步探讨雄激素在调节鸣唱行为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表明:低频刺激可引起HVC-RA突触群体峰电位幅度的短时程抑制(Short-term depression,STD)... 应用在体电生理方法研究了去势前后成年雄性斑胸草雀发声运动通路中HVC-RA突触的可塑性变化,进一步探讨雄激素在调节鸣唱行为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表明:低频刺激可引起HVC-RA突触群体峰电位幅度的短时程抑制(Short-term depression,STD),高频刺激可引起群体峰电位幅度的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而去势后30 d,鸣曲稳定时再给予同样的条件刺激,发现无论低频或高频刺激,HVC-RA突触的短时程抑制和长时程抑制现象同时消失.研究结果显示:鸣曲稳定性可能依赖于HVC-RA通路的突触可塑性,雄激素在维持鸣曲稳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HVC-RA突触 长时程抑制 短时程抑制 成年雄性斑胸草雀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对成年雄性斑胸草雀LMAN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丽 李东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1,共5页
以成年雄性斑胸草雀为研究对象,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去势前后LMAN(Lateral Magnocellular Nucleus of the Anterior Neostriatum)的电生理活动,进一步探究AFP通路与鸣曲的关系.去势后,LMAN神经元的膜时间常数变短,膜电阻减小,动作电位潜... 以成年雄性斑胸草雀为研究对象,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去势前后LMAN(Lateral Magnocellular Nucleus of the Anterior Neostriatum)的电生理活动,进一步探究AFP通路与鸣曲的关系.去势后,LMAN神经元的膜时间常数变短,膜电阻减小,动作电位潜伏期缩短,动作电位后超极化幅值变低,同时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变快.结果表明:去势后LMAN神经元兴奋性增强,使AFP通路更加活跃,去势引起的鸣曲不稳定可能是AFP通路活动增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LMAN神经元 电生理特性 成年雄性斑胸草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