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中部天府气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相类型与演化特征
1
作者 关旭 庞小婷 +7 位作者 冉崎 杨长城 王小娟 朱德宇 潘珂 李飞 肖柏夷 曹斌风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7-780,共14页
岩石类型划分对表征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和揭示其差异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中部天府气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储层岩石相类型及成岩演化过程。天... 岩石类型划分对表征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和揭示其差异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中部天府气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储层岩石相类型及成岩演化过程。天府气区沙溪庙组含气储层在物性、孔隙类型和分布上表现出强非均质性。基于岩石学组分和结构、成岩方式和过程及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划分了4种类型的岩石相,包括贫塑性颗粒砂岩、富塑性颗粒砂岩、方解石致密胶结砂岩和浊沸石致密胶结砂岩。在储层演化过程中,贫塑性颗粒砂岩经历了中等压实作用,流体—岩石反应活跃,溶蚀作用强烈,普遍经历了多期溶蚀和胶结作用,是有效的储集岩石相;富塑性颗粒砂岩机械压实强烈,在成岩早期已变得致密,晚期流体活动弱,溶解微弱;方解石致密胶结砂岩和浊沸石致密胶结砂岩中方解石和浊沸石连晶式胶结,早期胶结致密化,晚期流体改造也较弱。沉积物原始组分和结构控制了储层中成岩作用方式和程度的差异。利用岩石相的概念可系统识别影响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键岩石学参数,将其与测井信息相结合,可有效指导储层属性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岩石相 异性成岩演化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岩作用对泥页岩储集性能的影响: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志云 陈世悦 +3 位作者 张顺 刘鑫金 唐东 鄢继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1-784,共14页
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集能力受泥页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的复杂成岩改造影响,纵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但相关研究仍不够深入。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典型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 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集能力受泥页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的复杂成岩改造影响,纵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但相关研究仍不够深入。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典型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察描述、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多尺度观察手段,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物性分析及能谱分析等测试资料,开展泥页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控储差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可识别出7种成岩作用类型,其中,建设性成岩作用以方解石重结晶、黏土矿物转化及白云石化作用为主;沙四上亚段整体处于中成岩A阶段。(2)方解石重结晶、黏土矿物转化及白云石化作用在垂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演化特征,重结晶成因的亮晶方解石主要发育于纯上3小层与纯上2小层,黏土矿物转化所形成的晶间中—高孔区主要发育于纯上2小层;研究区主要发育2种类型的白云石,其中,泥晶白云石主要发育于纯上3小层,微晶铁白云石主要发育于纯上1、2小层。(3)方解石重结晶和黏土矿物转化的协同使得纯上2小层产生了大量微孔,同时适量的铁白云石可作为骨架矿物支撑孔隙,有利于中深层孔隙的保存,是该小层成为优质储集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四上亚段 成岩演化差异性 方解石重结晶 黏土矿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