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龙门山前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差异性 |
彭靖淞
刘树根
张长俊
张如才
张江涛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2
|
致密砂岩岩相组合约束下成岩作用差异及成因--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 |
赵慧
葸克来
操应长
辛红刚
淡卫东
李弛
|
《沉积学报》
|
2025 |
|
|
3
|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深层高变温背景下储层成岩作用与低渗致密化机制 |
远光辉
彭光荣
张丽丽
孙辉
陈淑慧
刘浩
赵晓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4
|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的差异成岩作用 |
刘喜停
颜佳新
薛武强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5
|
深层碳酸盐岩差异成岩作用对油气分层聚集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北斜坡鹰山组为例 |
吕修祥
陈佩佩
陈坤
张杰
钱文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2
|
|
6
|
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Bonaparte盆地Sahul区块Elang组成岩作用 |
卢景美
陈景阳
姜培海
谭卓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北非克拉通盆地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与成储机制 |
吕雪雁
曹喆
杨光庆
张玉银
刘静静
李晋
张忠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古代碳酸盐岩台地自生泥质组分成因及意义——以上寺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 |
苏成鹏
李飞
谭秀成
王小芳
龚峤林
李明隆
芦飞凡
唐浩
邓嘉婷
李红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9
|
陆相混积型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周新锐
王喜鑫
李少华
张昌民
胡凯
严春景
倪雪儿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0
|
对中坝须二段气藏圈闭分析的思考 |
安凤山
王信
叶军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