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榆东地区泉头组四段特低—超低渗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强 张莹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9-516,共18页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榆东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优质储集层成因及分布,综合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微米CT等多种测试,系统分析泉四段特低—超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特征,利用多种成岩强度指标开展特低—超低渗储集...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榆东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优质储集层成因及分布,综合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微米CT等多种测试,系统分析泉四段特低—超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特征,利用多种成岩强度指标开展特低—超低渗储集层成岩相定量划分。结果表明:(1)泉四段发育5种孔隙,孔喉半径细小、孔隙结构差,属亚微米—微米孔隙和纳米—亚微米喉道组合。(2)泉四段沉积时为碱性—酸性—碱性交替的成岩环境,在泉四段内形成2期方解石沉淀、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黏土矿物胶结及长石、岩屑溶蚀。(3)压实作用是破坏泉四段原生孔隙结构和物性的主要原因,造成0.8%~35.6%的孔隙损失。1500~1600 m处石英加大、伊利石胶结和1800~2000 m处方解石胶结形成的2个异常减孔带,造成0.2%~32.1%的孔隙度损失,是储集层致密化的关键;1400~1500 m和1600~1700 m由长石和火山岩岩屑溶蚀形成0.1%~6.5%的次生溶蚀,对于储集层物性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4)泉四段可分为5种成岩相,中压实强溶蚀长石溶孔相和弱压实中胶结残余粒间孔相物性最好,是研究区有利储集层类型;中压实中胶结残余粒间孔相次之;强压实弱胶结杂基晶间孔相和弱压实强胶结晶间微孔相基本无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 特低—超低渗储集层 泉四段 白垩系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气田山1段差异性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
2
作者 曹江骏 张道锋 +5 位作者 王继平 周游 李笑天 李娅 范倩倩 董倩云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7,共12页
庆阳气田二叠系山1段埋藏深度大,成岩作用复杂,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大,对有利储集层认识不清晰。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阴极发光、自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庆阳气田山1段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庆阳气田二叠系山1段埋藏深度大,成岩作用复杂,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大,对有利储集层认识不清晰。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阴极发光、自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庆阳气田山1段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庆阳气田山1段从西南至东北依次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及前缘亚相,前缘亚相储集层较平原亚相储集层而言,填隙物含量低,孔隙发育,孔喉结构好,物性较高;沉积作用控制了储集层的初始孔隙度,差异性成岩-孔隙演化影响了储集层的致密化程度,前缘亚相储集层初始孔隙度较高,压实-胶结作用降低了36.34%的孔隙度,溶蚀作用升高了4.28%的孔隙度,现今平均孔隙度为7.13%,平原亚相储集层初始孔隙度较低,压实-胶结作用降低了37.72%的孔隙度,溶蚀作用升高了3.65%的孔隙度,现今平均孔隙度为4.43%;前缘亚相储集层经历了中等压实作用降低孔隙度—中等胶结作用降低孔隙度—中等溶蚀作用升高孔隙度的致密化过程,储集层质量较好;平原亚相储集层经历了强压实作用降低孔隙度—中等胶结作用降低孔隙度—弱溶蚀作用升高孔隙度的致密化过程,储集层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庆阳气田 山1段 储集层质量 成岩-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齐古组深埋砂岩成岩作用对储集层质量影响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成 朱筱敏 +4 位作者 金绪铃 胡鑫 修金磊 任新成 程长领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3-699,共17页
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一套重要的深埋含油层系,现今埋深5400~6100 m,其储集层质量控制了油气储量和产量。运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XRD全岩和黏土矿物分析等资料对齐古组深埋砂岩储集层成岩演化过程开... 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一套重要的深埋含油层系,现今埋深5400~6100 m,其储集层质量控制了油气储量和产量。运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XRD全岩和黏土矿物分析等资料对齐古组深埋砂岩储集层成岩演化过程开展研究,建立成岩演化序列,定量表征不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结合区域埋藏史、油气充注史,最终明确储集层成岩演化过程。永进地区齐古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杂基含量低,胶结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矿物、硅质和黏土矿物,具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整体处于中成岩A期阶段,储集层孔隙度变化主要受压实、胶结、溶蚀作用控制,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造成储集层减孔的主要成岩因素,分别造成原生孔隙损失率为65.98%和21.80%,溶蚀作用增加了5.25%的孔隙度,起到了有效改善储集层物性的作用。综合研究认为,永进地区齐古组储集层成岩演化主要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埋藏史、油气充注4大因素共同控制,成岩作用起到改造储集层物性的作用,是导致储集层非均质性较为明显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表征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深部储集层 齐古组 永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白垩系储集层中硬石膏的成岩作用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熊金玉 关平 +4 位作者 韩定坤 张文涛 王颖嘉 罗曼 李多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2,64,共5页
江汉盆地西南缘白垩系渔洋组砂岩储集层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储集物性除受沉积微相控制外还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各种常见的成岩作用类型在研究区均有出现,其中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与交代作用对储集层孔渗性起破坏性作用;而溶解... 江汉盆地西南缘白垩系渔洋组砂岩储集层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储集物性除受沉积微相控制外还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各种常见的成岩作用类型在研究区均有出现,其中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与交代作用对储集层孔渗性起破坏性作用;而溶解作用形成大量粒间、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对改善储集层性质起到了较好的建设性作用。研究认为,引起区内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的关键成岩作用是硬石膏的胶结与交代作用,形成硬石膏的硫酸盐来自新沟咀组烃源岩中的膏盐段,其中的硫酸盐随油气的运移一起进入储集层,硬石膏的出现范围预示着油气的到达位置,因此它对研究区的油气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硬石膏 储集层非均质性 储集层物性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储集层成岩作用及有效储集层成因 被引量:96
5
作者 何东博 贾爱林 +1 位作者 田昌炳 郭建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1,共3页
苏里格气田盒8段、山1段为河流相低渗透储集层,具有典型煤系地层成岩作用特征,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导致低渗的主要原因,有效储集层为低渗砂岩背景上的相对高渗单元。苏里格气田相对高渗储集层单元与砂岩岩石组构和成岩作用密切相关,沉积水... 苏里格气田盒8段、山1段为河流相低渗透储集层,具有典型煤系地层成岩作用特征,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导致低渗的主要原因,有效储集层为低渗砂岩背景上的相对高渗单元。苏里格气田相对高渗储集层单元与砂岩岩石组构和成岩作用密切相关,沉积水动力条件控制砂岩结构和成分的分异,进而控制成岩作用和孔隙发育特征。粗砂岩石英颗粒和石英岩屑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强,有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形成,从而成为优质储集层;中细砂岩塑性岩屑含量较高,呈致密压实相,不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形成,为差储集层或非储集层。将苏里格气田储集层划分为6种成岩相类型,建立了成岩相与沉积微相、沉积序列特征的关系,可预测有效储集层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低渗透储集层 有效砂岩 成岩作用 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烃类充注与储集层化学成岩作用 被引量:68
6
作者 蔡进功 张枝焕 +4 位作者 朱筱敏 谢忠怀 李艳霞 刘洪军 袁东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3,共5页
分析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集层的矿物微观特征、组合关系及其在沉积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主要成岩作用及其地球化学过程 ,认为控制化学成岩作用的地质 地球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母岩区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地层孔隙水性质的改变... 分析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集层的矿物微观特征、组合关系及其在沉积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主要成岩作用及其地球化学过程 ,认为控制化学成岩作用的地质 地球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母岩区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地层孔隙水性质的改变、早期方解石的充填作用、烃类充注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地层孔隙水地球化学条件的变化。重点讨论烃类充注对储集层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 :与未被烃类充注的砂岩相比 ,被烃类充注的砂岩的石英次生加大和钾长石的钠长石化程度要低 ,抑制晚期方解石胶结物的充填 ,长石类及碳酸盐类矿物的溶解十分强烈 ,次生孔隙很发育 ;储集层含油饱和度较低时会促进伊利石生长 ,只有在含油程度较高时伊利石生长才受到抑制。图 4照片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储集层 化学成岩作用 地球化学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及对储集层孔隙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砂岩为例 被引量:80
7
作者 祝海华 钟大康 +5 位作者 姚泾利 孙海涛 牛小兵 梁晓伟 尤源 李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9,共9页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详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成因等,探讨长7致密砂岩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及发育的各种伴生孔隙,并分析孔隙的演化过程及与其油气成藏的关系。...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详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成因等,探讨长7致密砂岩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及发育的各种伴生孔隙,并分析孔隙的演化过程及与其油气成藏的关系。长7段致密砂岩广泛发育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包括硅质的溶解及被交代、碳酸盐矿物胶结交代、钠长石化作用及大量伊利石、绿泥石沉淀。碱性环境下发育了多种伴生孔隙,如石英溶孔、黏土矿物晶间微孔、云母层间孔和钠长石化伴生孔隙。埋藏过程中,碱性环境成岩作用出现于早成岩B阶段和中成岩A2阶段,其中早成岩B期是主要碱性环境伴生孔隙发育阶段,大量黏土晶间微孔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储集层的渗透能力,同时也导致后期酸性溶蚀强度降低,因此推测在大量烃类充注之前,长7段砂岩已经严重致密化,为典型的先致密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储集层 碱性环境 成岩作用 孔隙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3 位作者 杨玉娟 王守玉 毛潇潇 李咪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3-856,共14页
以重庆綦江、南川和涪陵地区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页岩样品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TOC测试、RO测试、高压压汞和低温氮吸附等手段,对研究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集层的矿物成分、有机组分、孔隙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 以重庆綦江、南川和涪陵地区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页岩样品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TOC测试、RO测试、高压压汞和低温氮吸附等手段,对研究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集层的矿物成分、有机组分、孔隙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及矿物转化等,演化阶段介于晚成岩作用与极低级变质作用之间;成岩作用对页岩储集层的孔渗特征、孔隙成因类型、非均质性和形貌特征均有显著影响。对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进行了匹配,认为机械/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过程中的有机生烃、矿物转化对孔隙发育影响最为显著,并将储集层成岩作用划分为溶蚀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与压实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成岩作用 孔隙特征 龙马溪组 志留系 渝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小莉 沈英 陈文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压实作用、孔隙演化、裂缝、矿物成分详尽分析基础上 ,结合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层性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了应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影响的物理基础 ,进而指出应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不同阶段对储集层影响... 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压实作用、孔隙演化、裂缝、矿物成分详尽分析基础上 ,结合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层性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了应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影响的物理基础 ,进而指出应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不同阶段对储集层影响的可行性。方法为 :(1 )成岩作用早期 :应用孔隙度测井和岩性测井资料 ,通过压实曲线分析压实作用区间 ;(2 )成岩作用中期 :首先根据孔隙度测井资料分析声波孔隙度、密度 -中子测井孔隙度 ,分析次生孔隙 ,并应用交会图技术 ,确定矿物成分 ,分析胶结、交代作用形式和强度 ,然后根据泥质指示测井确定泥质含量 ,进一步利用自然伽玛能谱测井 ,尤其是Th、K含量分析粘土矿物 ;(3)成岩作用晚期 :进行次生孔隙、裂缝、颗粒成分与含量、粘土矿物分布规律研究。以上分析方法经吐哈盆地实际资料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储集层 储集层 测井资料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牛庄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漆滨汶 林春明 +4 位作者 邱桂强 李艳丽 刘惠民 高永进 茅永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山东省牛庄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储集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砂岩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等。压实作用主要有刚性颗粒发生脆性破裂、颗... 山东省牛庄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储集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砂岩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等。压实作用主要有刚性颗粒发生脆性破裂、颗粒之间呈线接触和凹凸接触、岩石碎屑颗粒呈明显的定向排列、塑性颗粒挤压变形或刚性颗粒嵌入变形颗粒中、粘土质碎屑被挤压变形发生假杂基化等五种表现形式。胶结物主要有泥质胶结物、碳酸盐胶结物、自生粘土矿物和自生石英、长石。交代作用主要有石英交代长石颗粒、碳酸盐胶结物交代石英、长石及岩屑颗粒、碳酸盐胶结物之间的相互交代。发生溶解作用的主要是石英、长石和岩屑颗粒,胶结物中主要是碳酸盐矿物。目前研究区沙三中亚段储集层成岩演化处于晚成岩A期。影响成岩作用的主要因素为岩石成分、沉积环境、孔隙流体性质等。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生孔隙迅速减少、渗透率降低,使得储集物性变差;而溶解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从而改善砂岩的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储集物性 沙三中亚段 古近系 牛庄洼陷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肇地区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储集层的成岩作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宝清 徐文发 +3 位作者 刘站立 孔繁忠 常中原 王春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7,共6页
三肇地区下白垩统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储集岩主要为具有较高杂基含量的岩屑长石细砂岩和长石岩屑细砂岩。孔隙度在 1 ~ 2 1 3 之间 ,平均 10 9 。渗透率在 0 0 1× 10 -3 ~ 2 89× 10 -3 μm2 之间 ,平均 1 5 3×10 ... 三肇地区下白垩统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储集岩主要为具有较高杂基含量的岩屑长石细砂岩和长石岩屑细砂岩。孔隙度在 1 ~ 2 1 3 之间 ,平均 10 9 。渗透率在 0 0 1× 10 -3 ~ 2 89× 10 -3 μm2 之间 ,平均 1 5 3×10 -3 μm2 。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等。压实作用使孔隙大大减少 ;根据结构、阴极发光特征、碳氧稳定同位素成分、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可以推测方解石胶结物形成于早成岩作用的还原条件下 ,方解石胶结物的沉淀使沉积物 (岩 )的孔隙减少 ;长石和中基性火山岩岩屑的溶蚀产生的孔隙约占现有孔隙的 1/ 3;交代作用使大部分蒙皂石和高岭石已转变为伊利石和伊蒙混层 ,或绿泥石和绿蒙混层 ,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不大。大部分储集岩的变化发生在早成岩作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 压实作用 溶蚀作用 成岩阶段 三肇地区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区长8储集层成岩作用及有利相带 被引量:23
12
作者 程新虎 柳益群 +2 位作者 陈魏巍 张海滨 张雪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6-320,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偏光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等手段,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地区长8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进而对有利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集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处于中成岩A—B期,早... 通过岩心观察、偏光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等手段,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地区长8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进而对有利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集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处于中成岩A—B期,早期的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使原始孔隙空间大量损失,是造成储集层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早期绿泥石薄膜的发育使部分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和破裂作用使储集层的物性得到改善。根据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划分出强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绿泥石薄膜剩余孔隙相、长石溶蚀相、长石溶蚀+绿泥石薄膜相和高岭石胶结相等6种成岩相带,优质储集层与成岩相密切相关,长石溶蚀+绿泥石薄膜相的砂体物性、含油性最好,是研究区长8储集层石油最富集的成岩相带,绿泥石薄膜相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8储集层 成岩作用 有利成岩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集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斌 朱永铭 +2 位作者 童孝华 赵惊蛰 刘莉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2-295,共4页
通过对5条剖面和11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储集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十分丰富,特征明显。从储集层储集性能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 通过对5条剖面和11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储集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十分丰富,特征明显。从储集层储集性能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储集层物性变差、孔隙度降低的两个重要的成岩控因;而溶蚀作用,特别是浊沸石矿物的溶蚀是储集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成岩作用 三叠统 靖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集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廖小漫 张本健 +2 位作者 徐后伟 张帆 秦雪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2-315,共4页
根据薄片、阴极发光、微量元素等测试分析,对川西地区主要的产气层段栖霞组和茅口组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序列及其与孔隙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集层经历了调整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三期溶解、三期胶结... 根据薄片、阴极发光、微量元素等测试分析,对川西地区主要的产气层段栖霞组和茅口组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序列及其与孔隙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集层经历了调整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三期溶解、三期胶结、充填和压实、压溶等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对储集层影响较大的是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成岩作用序列与孔隙演化的关系,对川西地区二叠系储集层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中二叠统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二叠系盒_8段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66
15
作者 张明禄 达世攀 陈调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多克旗—乌审旗一带 ,长庆油田公司的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发现了苏里格气田 ,含气面积约 6 0 0 0km2 。圈闭类型为岩性圈闭气藏 ,下石盒子组为主要目的层 ,储集岩为一套中、粗粒砂岩 ,储集空间以...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多克旗—乌审旗一带 ,长庆油田公司的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发现了苏里格气田 ,含气面积约 6 0 0 0km2 。圈闭类型为岩性圈闭气藏 ,下石盒子组为主要目的层 ,储集岩为一套中、粗粒砂岩 ,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孔隙为主。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有利有弊 ,压实与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几乎丧失贻尽 ,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改善了砂岩储层的孔渗性。砂岩储集层埋深在 2 85 0~ 310 0m时 ,最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成功地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区 ,将是寻找高产富集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二叠系盒8段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东斜坡头二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常秋生 万敏 +4 位作者 孙自金 王睿 王忠泉 陈洪 郑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通过岩心及其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分析和沉积相研究,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二段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对储集层起破坏作用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和胶结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的主要... 通过岩心及其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分析和沉积相研究,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二段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对储集层起破坏作用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和胶结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的主要有溶蚀作用和早期黏土膜对石英次生加大及胶结物沉淀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成岩作用组合类型和演化序列,认为头屯河组二段砂岩的成岩演化主体处于早成岩B阶段晚期,部分进入中成岩A阶段早期。在建立成岩演化模式的基础上,划分出薄膜-孔隙型、富方解石胶结-孔隙型、富高岭石胶结-孔隙型、强压实和压溶型4种成岩相。成岩相类型受沉积微相、成岩流体性质及成岩流体活动性的控制,油气产能与成岩相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东斜坡区 头屯河组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成岩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下白垩统泉头组4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媛 朱筱敏 +1 位作者 张思梦 赵东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0-488,共9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下白垩统泉4段)储集层的渗透率平均值为1.53×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文中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技术,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集层的岩石组分、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识别...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下白垩统泉4段)储集层的渗透率平均值为1.53×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文中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技术,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集层的岩石组分、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识别鉴定。分析认为: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细砂岩和岩屑细砂岩,成熟度较低;次生溶蚀孔隙提供了大量有效储集空间,所占比例甚至可达25%;储集层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解、破裂等成岩作用,主要处于晚成岩阶段A1期和A2期。压实、胶结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原生孔隙遭到破坏,形成致密储集层;交代作用对储集层物性影响不大;溶解、破裂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使储集层物性得到改善,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孔隙度随深度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与由有机质分解形成的酸性流体使储集层中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密切相关。这一研究对三肇凹陷低渗透储集层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扶余油层 低渗透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渗演化——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 被引量:54
18
作者 葸克来 操应长 +4 位作者 王艳忠 Haile Beyene Girma 张响响 张江华 金杰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443,共10页
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压汞分析及孔渗测试等技术方法,结合埋藏演化史、有机质热演化史和油气充注史,研究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低渗透储集层成岩... 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压汞分析及孔渗测试等技术方法,结合埋藏演化史、有机质热演化史和油气充注史,研究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渗演化,并分析孔渗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的匹配关系。该区低渗透储集层成岩环境经历了早期碱性、中期酸性和晚期碱性的演化过程,主要的胶结溶解序列为:绿泥石膜沉淀,早期方解石胶结,长石溶蚀、石英次生加大、自生高岭石充填,硬石膏胶结,晚期铁方解石胶结、晚期铁白云石胶结,少量黄铁矿胶结,其中压实作用贯穿于整个埋藏演化过程。孔渗演化史与成藏史匹配关系表明,三工河组存在3种成因类型的低渗透储集层:"先成藏后致密"型,勘探潜力最大;"边成藏边致密"型,勘探潜力中等;"先致密后成藏"型,勘探潜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渗演化史 油气成藏史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和盆地巴州坳陷储集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林玉 邸世祥 薛祥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61,共4页
民和盆地巴州坳陷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强烈。河口组大通河组上段机械压实作用较强,主要为方解石胶结,粘土矿物虽分布普遍但含量较低,大通河组下段、窑街组机械压实作用较弱,自生粘土矿物和硅质胶结为主,破裂作用较为强烈,有效裂缝发... 民和盆地巴州坳陷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强烈。河口组大通河组上段机械压实作用较强,主要为方解石胶结,粘土矿物虽分布普遍但含量较低,大通河组下段、窑街组机械压实作用较弱,自生粘土矿物和硅质胶结为主,破裂作用较为强烈,有效裂缝发育,是主要的原油产层和高压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盆地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_1段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斌 孙卫 +3 位作者 白云云 韩进 刘登科 张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9-437,共9页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分析等实验测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1段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孔隙演化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集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过程...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分析等实验测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1段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孔隙演化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集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过程,成岩阶段到达中成岩阶段A期,部分已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的早期。通过对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式的建立,发现压实作用是造成储集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因素,使储集层孔隙度减少了21.52%,损失率为55.72%;胶结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破坏次之,孔隙度损失率为32.41%;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4.36%,结合埋藏史模拟孔隙综合演化史,定量表征了埋深与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通过4块典型样品分析,进一步反映了研究区长61段属于压实型成岩改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引起储集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延长组 致密砂岩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