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垄压实耕作施肥机械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佘冬立 张勇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154,共4页
基于土壤大孔隙流理论、垄沟微型集雨理论和阻水层理论提出的成垄压实耕作施肥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集雨保肥的作用,而推行该耕作措施的关键是加强其配套农机具的研制。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成垄压实耕作施肥机械。该设计合... 基于土壤大孔隙流理论、垄沟微型集雨理论和阻水层理论提出的成垄压实耕作施肥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集雨保肥的作用,而推行该耕作措施的关键是加强其配套农机具的研制。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成垄压实耕作施肥机械。该设计合理,一机多用,具有结构紧凑、调整方便等特点。采用改进后的平底箭铲式施肥开沟器能够阻断土壤中大孔隙流的连续性,在垄底形成一致密的施肥带,减少了氮肥在土壤中随大孔隙流的淋溶迁移。利用单圆盘起垄覆盖施肥带,并采用仿垄形加压式镇压器对垄面进行镇压,通过改变弹力来实现镇压力的调整,形成不同紧实度的水分运动障碍层,达到集雨保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垄压实 耕作施肥 机械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垄压实耕作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佘冬立 邵明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113,141,共5页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垄沟(自然垄沟、盖膜垄沟、成垄压实)耕作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垄沟耕作改变了农田微地形,利用垄上降雨顺垄流人沟中,从而拦蓄部分径流,相对增加了沟中土壤蓄水,有利...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垄沟(自然垄沟、盖膜垄沟、成垄压实)耕作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垄沟耕作改变了农田微地形,利用垄上降雨顺垄流人沟中,从而拦蓄部分径流,相对增加了沟中土壤蓄水,有利于水分向下运移。相对于自然垄沟,膜垄的集雨效果明显,沟中土壤平均含水量显著高于垄中,20~100cm土层范围内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2.7%和9.1%;成垄压实土壤水分在剖面分布状况与盖膜垄沟的水分分布相似,水分向沟内集中,沟中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同一土层深度处垄中土壤含水量,且与盖膜垄沟处理下沟中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在集水和聚水方面表现出和膜垄的相似性。因此,在以集雨农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成垄压实可以替代盖膜垄沟,有效地富集和储存雨水资源于沟中,供作物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垄压实 土壤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硝态氮迁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赵允格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0,共4页
NO- 3- N的淋失是旱地农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 ,夏玉米生长正逢雨季 ,是 NO- 3- N淋失的主要时期。该研究基于阻水层理论和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垄作习惯 ,在手工模拟机具成垄压... NO- 3- N的淋失是旱地农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 ,夏玉米生长正逢雨季 ,是 NO- 3- N淋失的主要时期。该研究基于阻水层理论和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垄作习惯 ,在手工模拟机具成垄压实施肥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施肥法与传统的平地施肥、垄沟施肥 (成垄不压实 )条件下土壤NO- 3- N的迁移动态 ,结果表明 ,在供水量相同条件下 ,由于平地和垄沟条件下水分分布的差异 ,导致平地土壤中的NO- 3- N较垄沟耕作易于迁移。在生育前期 ,由于作物根系对 NO- 3- N的吸收和拦截 ,成垄压实与成垄不压实施肥对阻止 NO- 3- N随水下移差异不大 ;生育后期 ,当作物需肥量减小时 ,成垄压实施肥能够阻止 NO- 3- N向深层土壤迁移累积。玉米收获后 ,3种施肥方式下土壤 NO- 3- N迁移深度为平地 (>6 0 cm) >垄沟施肥 (>4 5 cm) >成垄压实施肥 (<3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农田 硝态氮 试验 成垄压实 平地 NO3^--N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整地方式下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允格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4,共5页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平作、垄沟及成垄压实等不同整地方式条件下施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NUE)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因影响田间土壤水分、养分的运动和分布,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施肥效果,故不同...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平作、垄沟及成垄压实等不同整地方式条件下施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NUE)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因影响田间土壤水分、养分的运动和分布,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施肥效果,故不同整地方式条件下施肥可影响玉米产量及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如穗重、穗粒数、500粒重等。平地条件下玉米生物学产量及籽粒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素最小,成垄压实与垄沟条件下分别较平地条件下提高玉米籽粒产量9.5%~10.3%和4.2%~6.3%。成垄压实与垄沟条件下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大。不同整地方式下施肥,会明显影响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分配,成垄压实施肥较平作施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9.1%~9.6%,达1%显著水平。与传统的垄作施肥相比,成垄压实施肥仍可提高氮肥利用率5%以上,而且成垄压实施肥较传统的平作和垄作施肥还可以提高玉米籽粒含氮量。试验条件下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受整地施肥方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方式 平作 成垄压实 氮肥利用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