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成因型母质发育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唐南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3-387,共5页
分析了 1 7种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元素 (REE)的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1 )基性岩浆岩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总丰度最高 ,红砂岩者最低 ;(2 )岩浆岩和喷出岩者的 REE科勃尔分布模式仍表现出母岩特征 ,沉积型者则相对平稳 ,但海相沉积型者... 分析了 1 7种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元素 (REE)的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1 )基性岩浆岩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总丰度最高 ,红砂岩者最低 ;(2 )岩浆岩和喷出岩者的 REE科勃尔分布模式仍表现出母岩特征 ,沉积型者则相对平稳 ,但海相沉积型者变异显著 ;(3 )各类母质发育者∑ Ce/∑Y特征值达 3 .5 -4.7,∑ Ce与∑ Y分馏特征明显 ;(4 )砂页岩等 4种母质者δCe正异常 ,火山喷出岩等 3种母质者 δCe相对稳定 ,酸性岩浆岩等 1 0种母质者 δCe负异常 ;紫砂岩母质者 δEu正异常 ,页岩等 3种母质者δEu相对稳定 ,基性岩浆岩等 1 3种母质者 δEu负异常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 REE与 Ce、Sm、Dy、Lu,∑ Ce与 Pr、Sm,∑ Y与 Dy、Lu相关显著 ;(6)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 REE、∑ Ce与土壤 Fe2 O3相关极显著 ,∑ Y与土壤 p H值、粉砂粒、物理性粘粒相关显著 ;(7)通过 REE动态聚类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型 母质 发育 土壤 稀土元素 地球 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延贵 胡春宏 +2 位作者 周文浩 李希霞 朱毕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5,共7页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水沙条件、遥感地形河势资料 ,作者深入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指出和论证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存在着游荡型、弯曲型和过渡型三种河型 ,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 (新其满河段以上河道 )为游荡型河道 ...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水沙条件、遥感地形河势资料 ,作者深入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指出和论证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存在着游荡型、弯曲型和过渡型三种河型 ,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 (新其满河段以上河道 )为游荡型河道 ,新其满下游的曲毛格金至恰拉水文站 (新其满河段以下河道 )为弯曲型河道 ,恰拉以下属于不规则的弯曲型 (微弯 )河段 ,沙雅县鹿场至曲毛格金河段 (新其满河段 )属于过渡性河段 ;河道边界条件和来水来沙条件仍是决定塔里木河河型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石微区喇曼光谱研究及成因标型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鲍学昭 李惠民 陆松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5-462,共8页
通过对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的微区喇曼光谱研究,揭示出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从晶体核部至边缘在喇曼光谱峰强度上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即岩浆成因锆石由晶体核部至边缘喇曼峰强度逐渐减弱,而变质成因锆石则相反或不变化。这是由于它们形... 通过对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的微区喇曼光谱研究,揭示出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从晶体核部至边缘在喇曼光谱峰强度上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即岩浆成因锆石由晶体核部至边缘喇曼峰强度逐渐减弱,而变质成因锆石则相反或不变化。这是由于它们形成时晶体中的U、Th分带趋势不同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成因 锆石 微区喇曼光谱 红外光谱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型成因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尹学良 梁志勇 +1 位作者 陈金荣 刘峡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9,共7页
大水淤滩刷槽,小水淤槽,河性河型就在这对相互矛盾过程的相互交替、相互抵消、相互消长中形成、演化。前者导向好河,后者导向坏河。两者的强弱对比,就是河性河型差异的总根据。可用来水来沙关系的m值来表达这种对比。m>25的... 大水淤滩刷槽,小水淤槽,河性河型就在这对相互矛盾过程的相互交替、相互抵消、相互消长中形成、演化。前者导向好河,后者导向坏河。两者的强弱对比,就是河性河型差异的总根据。可用来水来沙关系的m值来表达这种对比。m>25的将形成单股窄深蠕动性河型,m<25的则形成多汊宽浅游荡性河型。改变来水来沙关系的m值,大水淤滩刷槽、小水淤槽过程的强弱对比也就改变,河性河型也要逐步改变。这就是调水调沙、改造河性的真谛。将宽浅游荡河段改造成较窄深稳定,以便修建兴利工程和整治工程;将强烈淤积的河段改造成通畅的淤积较轻的河段,以延长河道工程的使用年限;将无防洪困难的宽浅河段改造成更宽浅的坏河,能拦截大量来沙以利于下游河段的整治利用;水沙条件不易改造,而需加一些人工辅助的,如将分汊性河道改造成单股性河道,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河性改道 水沙搭配 黄河 河槽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石中两种成分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标型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鲍学昭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4-410,共7页
锆石从晶体中心至边缘的两种成分变化趋势与成因有内在联系。岩浆成因锆石从中心至边缘具有ZrO2含量及ZrO2/HfO2值下降,HfO2和(UO2+ThO2)含量上升的特征,而变质成因错石则与此相反,本文论述了它们的成因及成因标型意义。
关键词 锆石 成因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群吉A型花岗岩成因、地质意义及成矿潜力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睿 王历星 陈根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41-1754,共14页
群吉钠长斑岩具有富Si O2(65.3%~76.9%)、Na_2O+K_2O(6.02%~9.66%)、FeOT/Mg O(6.01~21.4),中等的A/CNK(0.90~1.04),低Al2O3(9.82%~15.64%)、Ca O(0.47%~1.84%)、MgO(0.13%~0.45%)的主量元素特征,同时富集Th、U、Ta、Zr、Hf等HFSE,轻稀... 群吉钠长斑岩具有富Si O2(65.3%~76.9%)、Na_2O+K_2O(6.02%~9.66%)、FeOT/Mg O(6.01~21.4),中等的A/CNK(0.90~1.04),低Al2O3(9.82%~15.64%)、Ca O(0.47%~1.84%)、MgO(0.13%~0.45%)的主量元素特征,同时富集Th、U、Ta、Zr、Hf等HFSE,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分布。高的Zr(468×10^(-6)~707×10^(-6))、Y(20.7×10^(-6)~91.4×10^(-6))、Nb(21.3×10^(-6)~57.7×10^(-6))、Ga(11.2×10^(-6)~19.7×10^(-6))以及Ce(36.7×10^(-6)~98.2×10^(-6))和Zr饱和温度(>880℃)特征表明岩体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群吉钠长斑岩的ISr值较低(0.70203~0.70549),εNd(t=303Ma)为正值(+4.1^+5.2),同时全岩Pb同位素落于地幔和下地壳之间的区域,表明形成该岩体的源岩可能为下地壳玄武质岩石。地壳的伸展引起了软流圈地幔底侵,在异常地温梯度下被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该地区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岩体。群吉地区A型花岗岩的发现,表明在晚石炭纪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为伸展的构造背景,同时岩石圈的拆沉、下地壳的加厚在晚石炭纪就已发生。群吉钠长斑岩中有局部或全部的铜矿化,该岩体是阿吾拉勒成矿带主要的含矿岩体。钠长斑岩基质中含有自形-半自形的黄铁矿及斑岩中锆石较低的Ce4+/Ce3+(19.5~93.0,平均为39.6),反映了岩浆低氧逸度的成岩条件,这种条件使得S从高价态变为了低价态,有利于成矿。岩浆中Zr的含量与岩浆中的水分含量成反比,H2O的加入也可以使岩浆具有高的氧逸度,因此岩浆中高的Zr含量及低的氧逸度,说明岩浆的源区为"干"体系,H2O的加入很少,而较"干"的体系对形成大型斑岩矿床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长斑岩 A花岗岩成因 成矿环境 群吉铜矿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俊勇 陈立 王家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80,F0003,共6页
河型成因及转化是河流工程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结合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自1906年以来近百年河型研究中河型分类、河型成因、转化机理及判定指标、理论及假说和新方法应用等研究成果及进展,并指出了河型研究的趋势和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成因 转化机理 转化 河流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平原河流河型稳定性指标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姚爱峰 刘建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6-63,共8页
影响河道形态的外部条件是流域产水产沙的数量及过程对河段的作用.内部条件则是该河段地理地貌特征对上游来水来沙的适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某一特定形态的河流,或宽浅散乱或境蜒曲折,或河汉交错,对这些不同形态的河流的稳定性进... 影响河道形态的外部条件是流域产水产沙的数量及过程对河段的作用.内部条件则是该河段地理地貌特征对上游来水来沙的适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某一特定形态的河流,或宽浅散乱或境蜒曲折,或河汉交错,对这些不同形态的河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影响河型稳定的因素进行研究,进而达到控制河型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对于河型成因的研究,前人巳有不少的成果,本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模糊综合评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河型形成及稳定的各因素的权数,建立冲积河流的综合河型判数,并取6Bm.x/B(主流历年相对最大摆幅)表示河流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建立综合河型判数与6B_/B的关系,经用搜集到的大量的黄河和长江的实测资料分析,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平原 河流 成因 稳定性指标 河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型分类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昌洪 林木松 +1 位作者 柳小珊 钱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65,共6页
河型分类研究是河流地貌学、河流动力学及河流工程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探索河流的地质地貌、河床演变规律和河道整治的关键所在,对于完善河流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众多学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近百年来河型分类、河型成因... 河型分类研究是河流地貌学、河流动力学及河流工程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探索河流的地质地貌、河床演变规律和河道整治的关键所在,对于完善河流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众多学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近百年来河型分类、河型成因、河型判别式研究现状及成果,并对水利枢纽下游河床、河型演变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河型分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指出大坝下游的河流再造床过程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成因 判别式 河流再造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与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河型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仕明 黄莉 卢金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0,共6页
在收集三峡与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河型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与分析了三峡与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不同河型的成因,包括来水来沙条件,河道边界条件和比降变化。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建成运用后,汉江中游河道演变为相对稳定的分汊或单一河道,下... 在收集三峡与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河型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与分析了三峡与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不同河型的成因,包括来水来沙条件,河道边界条件和比降变化。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建成运用后,汉江中游河道演变为相对稳定的分汊或单一河道,下游弯道发生撇弯切滩;三峡水库建成运用后,下游河道的变化程度要小于汉江下游。指出了三峡水库下游河道河型变化的复杂性,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可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下游河道河型变化机理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水库下游 三峡水库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有冲积河流河型判别式及其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传文 马吉明 田静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80,共7页
通过研究国内外现有的河型判别式及其建立的过程,结合河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认为,理想的河型判别式应该同时具有河型判别、河型预测和河型控制三项功能,河型判别、河型预测、河型控制应该采用同一种表达式。为了使河型判别式同时具... 通过研究国内外现有的河型判别式及其建立的过程,结合河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认为,理想的河型判别式应该同时具有河型判别、河型预测和河型控制三项功能,河型判别、河型预测、河型控制应该采用同一种表达式。为了使河型判别式同时具有三项功能,唯一的办法是依据河型成因建立河型判别式。河型成因问题不解决,河型判别、河型预测和河型控制问题不可能达到根本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式 判别式功能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河流河型判别方法研究
12
作者 王勤香 王建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8-100,139,共4页
分析了河流系统及河流自动调整作用,提出了冲积河流河型成因的河流自动调整作用程度理论假说及挟沙水流系统、河床形态系统河型判别式,在黄河下游6河段及汉江河段上采用河流模糊等价矩阵聚类方法验证建立的理论及判别式,结果表明该假说... 分析了河流系统及河流自动调整作用,提出了冲积河流河型成因的河流自动调整作用程度理论假说及挟沙水流系统、河床形态系统河型判别式,在黄河下游6河段及汉江河段上采用河流模糊等价矩阵聚类方法验证建立的理论及判别式,结果表明该假说和判别式正确,河道挟沙水流系统与河床形态系统对河型形成作用等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判别式 河流系统 河流自动调整作用程度 模糊等价矩阵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河流河型自然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杰 史传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7,共3页
借鉴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河型自然分类方法,并基于河流地貌学理论进行了逻辑推理。在地球内力一定的条件下,冲积河流河型是由河道水流对河道的侵蚀、堆积、不侵蚀不堆积3种作用过程所形成的;冲积河流河型是由冲... 借鉴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河型自然分类方法,并基于河流地貌学理论进行了逻辑推理。在地球内力一定的条件下,冲积河流河型是由河道水流对河道的侵蚀、堆积、不侵蚀不堆积3种作用过程所形成的;冲积河流河型是由冲积河流输沙平衡的状态过程所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平衡程度 自然分类法 成因 分类 冲积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库什库都克岩体地质时代、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丰浩 支倩 +5 位作者 李永军 王冉 纪征宝 赵得龙 郭鑫 程万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6-525,共20页
新疆西准噶尔构造带分布着大量中酸性侵入体,其性质和侵位期次对于认识该构造带的演化及其成矿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部分岩体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如库什库都克岩体),制约了对其成因类型的认识。本... 新疆西准噶尔构造带分布着大量中酸性侵入体,其性质和侵位期次对于认识该构造带的演化及其成矿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部分岩体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如库什库都克岩体),制约了对其成因类型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库什库都克岩体野外地质调查、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其形成时代和成因类型。结果表明,该岩体出露面积仅约为3km2,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见少量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获得其形成时代为311.9±2.6Ma(n=20,MSWD=0.05)。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岩体主量元素具有相对富硅(SiO2=65.78%-67.76%)、中等铝(Al2O3=15.66%-16.29%)、富碱(Na2O+K2O=7.79%-8.04%)、贫钾(K2O=3.48%-3.86%)的特征,FeOT/MgO值较低(3.77—4.36),A/CNK=0.99—1.20,A/NK=1.43~1.48,属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负Eu异常较明显(δEu=0.57-0.72),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Yb、Y,10^4Ga/A1值较低(2.21—2.56)等特征。这与区内如包古图、别鲁阿嘎希等钙碱性系列的小岩体在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因类型上具有相似性,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同为俯冲作用的产物。而与300Ma左右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的庙尔沟、阿克巴斯陶等A2型大岩基明显不同,暗示西准噶尔地区可能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期岩浆活动,这为区域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等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花岗岩岩石成因 库什库都克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湖河流尾闾河段河型问题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珺 李斌 +2 位作者 邓丽华 于明田 晏成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5,共7页
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入湖河流尾闾河段河型问题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入湖河流尾闾河段范围的界定方法,分析了入湖河流尾闾河段的平面形态与演变特征,对比了入湖河流尾闾河段河型与冲积河流河型的异同,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类型尾闾河段的河型成... 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入湖河流尾闾河段河型问题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入湖河流尾闾河段范围的界定方法,分析了入湖河流尾闾河段的平面形态与演变特征,对比了入湖河流尾闾河段河型与冲积河流河型的异同,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类型尾闾河段的河型成因以及河型转化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入湖河流尾闾河段河型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可从入湖河流尾闾河段的河型特征、河型成因机理和河型转化影响因素的定量化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尾闾河段 特征 成因 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信仰型犯罪问题及防控对策探讨
16
作者 李莉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0,共3页
信仰型犯罪对国家和社会的秩序和稳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一般表现为扰乱社会秩序和侵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群体性犯罪。信仰型犯罪具有反社会性、反科学和危害性,在防控上要做到依法治理、注重预防和严厉打击。
关键词 信仰犯罪 信仰犯罪心理成因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地貌资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大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1-54,共4页
一、地貌与自然风景 地貌是旅游景观构成中最基本的自然要素之一。自然风景的形成少不了地貌这一因素,人文景观的建设也要考虑地貌条件。因而,可以说,地貌是景观体产生的基础。 地貌构成自然风景的骨架,决定着景观体的类型。地貌是地球... 一、地貌与自然风景 地貌是旅游景观构成中最基本的自然要素之一。自然风景的形成少不了地貌这一因素,人文景观的建设也要考虑地貌条件。因而,可以说,地貌是景观体产生的基础。 地貌构成自然风景的骨架,决定着景观体的类型。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自然风景以地貌为依托和承载物,很大程度上,地貌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风景的总特点。就基本的地貌类型而言,起伏跌荡的山地,无垠开阔的平原,地势高亢的高原都起着自然风景骨架的作用。山地地形变化显著,内部结构复杂,造成峰、石、谷、洞、瀑、溪、泉、林等景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貌资源 自然风景 地貌条件 地貌 景观 旅游价值 景物 观赏价值 成因型 分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中的生态问题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京林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8期36-42,共7页
生物圈与智能圈蕴涵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丰富内涵以及传统经济模式的局限性,促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诞生。生态经济的核心在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反馈和自然环境负反馈之间找到平衡,从正向和逆向的时间序列中考虑人类需求和行为模式... 生物圈与智能圈蕴涵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丰富内涵以及传统经济模式的局限性,促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诞生。生态经济的核心在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反馈和自然环境负反馈之间找到平衡,从正向和逆向的时间序列中考虑人类需求和行为模式对整个生物圈的影响,最终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内涵 生物圈 技术成因型经济 环境保护经济 生态基金 生态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胶结配比微生物胶结砂土材料矿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亚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106,87,共5页
为探究不同胶结液及菌液浓度的胶结配比对微生物胶结砂土材料的影响,开展了溶液内矿化反应和胶结砂土固化试验,并借助SEM技术手段分析了矿化产物的微观晶体形貌成因。结果表明,不同胶结配比对矿化反应速率、胶结试样固化效果、碳酸钙结... 为探究不同胶结液及菌液浓度的胶结配比对微生物胶结砂土材料的影响,开展了溶液内矿化反应和胶结砂土固化试验,并借助SEM技术手段分析了矿化产物的微观晶体形貌成因。结果表明,不同胶结配比对矿化反应速率、胶结试样固化效果、碳酸钙结构分布及晶体尺寸均有明显影响,胶结试样强度随碳酸钙含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大,提高胶结配比中菌液浓度有助于碳酸钙含量的增多及微观晶体尺寸的增大,但不利于碳酸钙在试样内部的均匀分布。低浓度胶结液组合高浓度菌液配比条件下,微生物胶结砂土试样的固化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新型微生物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矿化 胶结配比 碳酸钙 扫描电镜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